《故宫》观后感范文
导语:观看了纪录片《故宫》后,大家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吧。
以下是的《故宫》,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谈到《故宫》这么一部纪录片,除了膜拜我想不到更好的词来
表达我的观后感!
说实话,看《故宫》之前,我在想是怎样的勇气让导演敢去拍
这么一部纪录片。故宫,紫荆城,古时的皇家圣地,这样一座几乎能
代表中国的建筑,在国人心中是神圣的,在西方人眼中是神秘的。要
想记录他的独特之处,展现他的魅力。这着实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与其说是艺术创作,我想整个摄制组更多的是自己的使命,一个文化
传播者,一个传媒人的使命。
看完这不纪录片,我被震撼到了,长镜头,延时拍摄的运用令
人敬佩!这么一部纪录片展现故宫的魅力,我觉得足够了!片中皇家
圣地的庄严和神秘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
由于故宫的特殊性,纪录片的拍摄只能故宫闭馆的时候进行拍
摄,很难想象这么一部纪录片要耗时多久。更有一点要说的是,故宫
中的藏品巨大多数均为绝世珍品,在进行特写镜头拍摄的时候,考虑
到艺术创作的美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文物的保护。仅仅就打光这一
环节来说,部分书画作品显然不能承受高温,所以,这对整个摄制组
又是一大挑战!
我觉得,《故宫》这部纪录片对我___,精神上___圆圆打过
艺术创作发面___。拍摄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除了过硬的专业能力,更
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艺术创作的心,能够耐下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
完成每一个细小的工作吗,更重要的是不能被貌似繁重的任务所击垮。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历时
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
幵无多少改动。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
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宽的巨大平台上,
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
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
“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
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
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
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三宫六院”。在居住区
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
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
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
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
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
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落成。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
全国实行统治。紫禁城,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
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
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
落,壮观雄伟。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
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
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
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
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
寝”。
通过参观故宫,我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天斧神功的山石,造型优美,在此园悠闲漫步。给你一个心旷
神怡的感觉,好不令人陶醉。军机处是我国明清时期议事重大决策的
场所。令人可想,当年皇帝在此为保护国家疆土而在此作出的决定。
它为巩固我国的国防做出过巨大贡献。
故宫的建筑,使我感到它是历代统治阶级生活,工作的一个完
美的人间天堂。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5:5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7068782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故宫观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故宫观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