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1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放灯
之习俗就是为了让鬼魂可以托生。
同时依照佛家的说法,阴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
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祥之恩〔孝亲节〕。所以中
元节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
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2
中元节是怎么来的
中元节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
有关。传说中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而地官的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
每年到了中元节这一天,地官会翻开地狱之门,已故祖先可以回家与家人团圆,因
此中元节也被叫做鬼节。
中元节的习俗
1、祭祖
到了中元节这一天就有很多人开始祭祖,因此也被称为“七月半〞祭祖。在江
西、湖南的一些地区,同为祭祀节日,中元节就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
2、中元普渡
从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一些地方有中元节要做普度的习俗,就是用酒肉、
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该活动较为隆重。
3、放河灯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就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水与鬼同为阴,使人想
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因此中元张灯就在水里,所以也叫放河灯。
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3
中元节的来历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
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
鬼月,这个月人们任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
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
去祭祀鬼神。
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
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
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
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
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忆、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
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
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
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
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
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
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
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
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
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
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
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
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着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
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
焰口"。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
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描写的便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过鬼节的习俗。
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
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
单,但根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
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
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思念。但“不同年
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
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
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寄哀思,
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
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根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
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
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
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我国各地的中元节习俗
河北省: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
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
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
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那么蒸面作羊形来代替。
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
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
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广西省: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
路无行人,名为“躲鬼〞。
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
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燃烧纸公以祭拜祖先。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_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
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
县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独陵县
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
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
名为“田幡〞。
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徵县各
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
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
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
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
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
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
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
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
於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
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
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
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於一片大树叶上〕,大约每隔
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
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
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
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福建: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
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
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那么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
贫穷之家,也会想尽方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
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
广东省: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
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
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
“架桥〞,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
穷人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
的,可以凭单领取。
云南省: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
一起焚化。
中元节烧纸有什么讲究
一、买烧纸时,不要买那种成摞的印刷品,最好要买黄草纸。
二、在要烧的地面画个圈,西北角要留个缺口,方便下面的亲人进来拿钱。
三、烧纸时要表情严肃,不要嘻笑打闹,而且要念念有词,如:___,给您送
钱花来了。
四、一定要坚持看着把纸燃尽才可以走,这样既可以防止火灾,也是为了保证
亲人能够拿到钱。
五、去烧纸的来回路上,遇到烧纸尽量绕开,不要踩到。
烧纸钱的数量多少并不在乎,主要是纸钱上面打的钱多少的个数,有很大的讲
究,单凭一个“钱〞字,是“金戈戈〞三个字组成,所以纸钱上面的钱数,也应该用
“金银铜铁锡〞来计算,一为金、二为银、三为铜、四为铁、五为锡,六为金、七
为银、八为铜、九为铁、十为锡,十一为金。
一般求神、还愿、解灾、过节、人逝世烧老福纸,以用六个眼〔六个钱〕和十
一个眼〔十一个钱〕一排的钱纸为最正确。而祭神、开灵、做斋应该用七个眼〔七
个钱一排〕的最好。送鬼送花盘,七月半烧,应该用八个眼〔八个钱〕一排的最妥,
这就是所谓的“神七鬼八〞。
在烧纸的时候,假设遇到不燃的情况,不可把钱纸拨乱了,这样鬼神很难齐整,
又要来索取,烧纸钱的主人家庭就人口难安。
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4
一、中元节来历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民间多是在此节
日思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时在每
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也有在七月十四的。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
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好好祭
拜这些来自阴间的先人。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
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
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那么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但凡这三天,三官都要
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
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
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
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中元节是外乡文化的产物。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唐代官方的提
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
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二、中元节习俗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
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
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
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
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
下挂纸灯。
祭祖是中元节习俗之一,中元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
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黄昏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
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那么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
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
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
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送回时,要选择断黑之后,一般是一家之长及家中男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
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
钱衣物,称烧「包衣」,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现在,中元节习俗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大局部地区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七月
十四黄昏开始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也已经简化了,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存祭
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三、我国各地的中元节习俗
河北省: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
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
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
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那么蒸面作羊形来代替。
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
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
上挂五色纸。广西省: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
“躲鬼〞。
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
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燃烧纸公以祭拜祖先。山东省:长岛
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
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家采麻
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
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
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幡〞。
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徵县各地尚
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
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
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
称为“度〞。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
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
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
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
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
於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
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
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
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於一片大树叶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
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
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
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先於七月十
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福建: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
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
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那么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
尽方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
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
广东省: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
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
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
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
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
云南省: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4:4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66558822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元节祭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元节祭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