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只是科技界的昙花一现吗?要问物联网到底是什么,科技专家、消费者、媒体、分析人士,甚至开发和宣传Io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恐怕也是云里雾里的。
物联网(IoT)这个名字首先就有误导性。
世界上并不存在物与物连接起来的网络,物联网跟电脑、游戏机盒、视频设备或智能手机一样靠互联网来运行。诸多公司称IoT为“万物联网(IoE)”也不足为奇了,或许更能说得通――确实是万物互联互通嘛。
互联网本就是连接全世界设备的通信基础设施,公司和个人依靠电信、电缆和卫星运营商,或者全球几近无处不在的热点才能使用互联网。
对物联网的描述听上去好像把“物”连在互联网上,那么问题来了:用户用它干什么?用它有什么好处呢?这问题问得有价值,答案也越来越明了了――现在漫天遍野宣传IoT,过了头必然会有幻想破灭的一天,所以了解物联网到底“联”的是什么非常重要。
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IoT果真是新事物吗?实际上它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已存在20余年了。最开始模糊的叫法是M2M,即产业的机器对机器通信。之后飞速发展,如今IoT技术比当初成熟太多,IoT设备也逐渐成为主流,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穿戴设备――把IoT戴在手上
Fitbit? 等健身可穿戴设备是IoT应用领域之一,小小一条腕带身负促进健康的重大职责。但很遗憾,大部分使用者并没有变得更健康。这又一次印证了很多人压根不清楚IoT的本质,也引发了另外一个思考:IoT的存在能解决什么问题?答案恐怕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市场需求。
虽然没有公开数据,但据说大部分人买了可穿戴设备只用几周就束之高阁了,平均使用时长仅为一个月。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要回答的是:有多少人真心想活得更健康?恐怕比想象的少。吃得多、动得少,嘴不离烟是这一代亚健康的罪魁祸首,一个小小的可穿戴设备能产生多大影响?恐怕影响不大。IoT设备将数菱形的对角线据传到云端上,再由云端上的“健康顾问”――“协作机器人(cobot)”来计算活动步数和睡眠时间,并基于性别和年龄提供“健康指导”,理论上应该苹果介绍参照这些建议来纠正行为,但大部分人根本不会照做。
有些人可能会为自己辩解说:每天称体重,看到数字就难过,还不如不看。但问任何一个健身教练,都会说称体重是鼓励行为纠正的有效方式。设立目标,追踪进度,就会迎来改变。
如果想活得更健康,可穿戴设备就不会是摆设了;如果不想,那么这产品只适合真正愿意付出并严格自律的人。
说简单点:可穿戴设备只对某些人有意义。设备即使应用了IoT技术,也还是“东西”而已。由此可见,IoT无关“物”,有关“服务”。愿意接受健康指导,它就是好帮手;不愿意改变现状,即使别人白送也不一定用。
智能家居――让生活更美好、更安全、更高效
IoT另外一个例子是智能家居――虽然已发展宣传了50年,但一直不温不火。难道说智能家居也像Fitbit?那样是市场需求的问题?显而易见,智能家居以“物(家)”为中心,关键问题是“物”提供了什么服务?
byt是什么意思 最先想到的是“家居安防”。安保服务几十年前就出现了,从没拿IoT当噱头,但其实质就是IoT。“物”是传感器,比如电话线连着家门外的安保服务公司。
智能家居是封闭的专有系统,虽然也在努力提高开放性,比如住户联系安保服务公司时,手机也会收到消息。可用智能手机远程关闭/开启该系统,手机相当于控制台。
“安防”是智能家居市场上发展较为靠前的,另外比较热的还有智能仪表。智能仪表其实只是(通过互联网)连在设施上的普通仪表(物)罢了,累计家庭消耗的水电,所以“智能”的特点并不凸显。一部分设施可以连接显示能源消耗的网站,但大部分还做不到这一点。
住户无需读取仪表上的数据,因为水电设施可直接生成账单,大大便利了生活。但由于并不使用“协作机器人”,称之为“智能”还太牵强――用词不当只会误导大众,反而不能凸显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因此了解真正的价值就更加必要了――不仅要理解市场的需要,也要改良商业模式,提高企业效益,使IoT能真正繁荣发展。
价值如何定义?
首先互联网的价值在于可以让用户快速获取信息,做出更好决策。以产品开发为例:25年前,产品经理若要了解市场、消费需求、竞争对手及其产品的话,要寻找、辨别、下单,再等市场调研报告寄送过来。造访商店和展销会上竞争对手的展位通常是唯一了解市场现状的方式,这一过程要耗费数周数月的时间。今天有了互联网,几天就能搞定,而且获取的都是高质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更为明智,犯错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同样在餐桌上讨论到什么问题,“明天天气如何”,“那人是谁”,“这是什么时候的事”等等,用手机搜索下就有答案了。很多家庭立下了“吃饭不玩手机”的家规,但当餐桌上的问题越发深入时,手机中的信息能立刻澄清事实,减少猜测。
物联网也能让人们更快做出更明智的决定。闻鸡起舞的主人公越多传感器收集越多数据;精密复杂的软件比任何资深的数据分析专家更能洞察潮流,辨别异常,通过比对数据组和常规趋势寻找异常,必要时启动警报。显而易见,“物”只是收集数据的辅助而已,真正珍贵的是解读数据并基于分析采取行动。
真正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前面提到了可穿戴设备。如果计划每天走一万步(医生也会这么建议),最好上楼时选择楼梯而不是电梯。有人觉得没这样的东西也罢,但实际上对于决心实现目标的人还是很有帮助的。
智能家居也一样,若没有安保系统,坏人破门而入后才知道;如果有安保系统,那么就能在坏事发生之前采取行动,可以避免财产损失。
毋庸置疑,智能仪表也能创造价值。给整个屋子布置传感器,当发生漏水或温度过高过低等异常情况时,能给屋主发送警报信息,最好能直接切断电源或水源,防止水电费超标。有了这些传感器,找出问题所在并逐个击破就容易多了。
另外一个“更好更快”的典型代表是Sensara Assisted Living Solution辅助系统,帮助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地独立生活。只需在家中重点位置安装传感器,云端数据分析软件差不多两周就可以掌握家中老年人的生活节奏,一旦发现早晨没有起床或者合理时间段内未归家等异常情况的话,就会给家人或护理人员发送警报,以及时采取行动。
该系统还能辨别老年人行为上的变化,比如走路更慢可能是平衡能力下降的征兆,意味着摔倒甚至损坏髋关节的风险增大了。基于分析海量数据择取关键信息,为采取行动留足时间就是IoT的核心价值。
更好更快很重要吗?
“更好更快”真那么重要?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难道不担心“更好更快”会把行动慢的人甩在后面吗?这个担忧看似合理,实际讲不通――如今社会财富增长,健康水平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更好更快”的追求。
世界银行报告称当今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第一次降到了10%以下。尽管世界人口还在增长,2030年摆脱贫困仍大有希望。很少有人意识到:质量和效率,即“更好更快”,不但能创造财富,提升生活水平,对于养活不断膨胀的世界人口也至关重要。所以为了更美好,我能行更舒适的未来而发展物联网是合情合理的。
技术造福的地方太多了,但使用技术要始终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如果忽略“更多更好”,忽略物联网的价值,将是我们的损失:物联网让世界互联互通,让生活更美好。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3:5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63613818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IoT 的价值――“更好更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IoT 的价值――“更好更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