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
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教学指导】
由于本单元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
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应注意以下两
点: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
念,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
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
方法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
联的概念和结论。
2.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知识,但在
过去的数学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忽视概念的本质,而让学生死
记硬背相关概念或结论,导致学生无法理清各概念间的前后承接
关系,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程度,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
经有了进一步提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
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
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结论,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
理能力等等。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7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知识结构】
因数和倍数(1)
学习内容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
习二的第1题)。第1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
情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方法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16÷2=12÷3=100÷25=150×4=
220÷4=18×4=25×4=24×3=20×86=
学生口算
2.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
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
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
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
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
【新课讲授】
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
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
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
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
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
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
数?
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
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
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
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
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
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
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
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
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
数,c是A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
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
24和2472和820和5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
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
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2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2—13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我会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1)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3)自读课本第12页下面的一段话。
2.自学课本第13页例1。思考:
(1)18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___个。
(2)18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它
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的。
(3)也可以这样表示:18的因数
3.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5.试试身手(第13页“做一做”)。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3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什么是质数和合数,掌握了判断质数、合数的方
法。
2.我知道100以内的质数,记住了20以内的质数。
3.我能在自主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时畅所欲言。
学习重点:
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习难点:
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会给自然数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3.试试身手:第23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利用课本24页的表格,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
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2.展示、交流:你们是怎样找出100以内质数的?
3.小组讨论:(1)有没有最大的质数或合数?(2)根据因
数的个数,可把非零自然数分成哪几类?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很快熟记20以内的质数。
5.独立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2)是不是所有的奇数
都是质数?
(3)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4)是不是所有的偶数
都是合数?
6.组内交流。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4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页第8题、第22页。
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我能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能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综合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独学部分的完成情况。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21页第8题。
(1)3个3的倍数的偶数________________
(2)3个5的倍数的奇数________________
讨论:你能说出3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偶数或奇
数吗?
2.自主完成第22页第10题,然后与同伴交流。
3.小组合作,完成第11题,然后组内代表汇报。
4.小组交流“生活中的数学”。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5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3的倍数的特征
第6课时
[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
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
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
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
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
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
理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
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
题策略的指导。
试一试:
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
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
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2: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先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初步得
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
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还可以引导
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例子:结论:
12+34=48偶数+偶数=偶数
11+37=48奇数+奇数=偶数
12+11=23奇数+偶数=奇数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6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7、18页。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利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
不是2、5的倍数。
2.我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学习重点:
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和偶数的含义。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
学前准备:
收集电影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检查独学部分第1、2题完成情况。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1.小组合作。
仔细回顾独学题2,再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收获。
2.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3.小组合作交流,验证规律。
讨论: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2、4、6、8?所
有5的倍数个位上都是5或0呢?
我们的想法:
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4.试试身手。
(1)独立完成第18页“做一做”。
(2)集体交流。我又发现了:
(二)奇数和偶数
1.自主阅读教材。根据自学内容,我知道:
根据是否是2的倍数,可把自然数分为和两类。是2的倍
数的数叫做,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2.组内交流,并讨论:0是不是2的倍数?为什么?
3.汇报总结。
4.我能说出身边的奇数和偶数。
5.做一做(第17页)。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7
教材分析
“底和高”是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后进行的
教学内容,以此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也为后续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本课时内容以直角以及
垂直为知识基础,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为认知背
景,教材利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
形桌面作为认知情境,展开自主活动,让学生主动积累高的表象,
并形成高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本课时认识的高主要指图形内
的高,而对于图形外的高不作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把一块平行四边形木板做成一长尽可能大的长
方形桌面等相关活动,找到高这条特殊线段,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2.能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的数据画符合条件的图形。
教学重点:
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在画一个图形高的过程中对高的概念的运用
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剪刀、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家的餐桌是什么形状的?还见
过什么形状的餐桌?
学生: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2、教师:说得很好!老师就特别喜欢方形的餐桌,而且老
师有个习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去做。老师家里有一
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是太大了,搬到课堂上比较麻烦,但老
师带来了与它形状一样的图形(出示平行四边形),老师也为每
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老师想用这块木板做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
桌面,该从哪锯呢?同学们帮帮老师,行吗?那我们就动手做一
做。
板书课题:动手做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操,营造宽松、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在积
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中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
交给学生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在小
组中展示、交流、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
和空间)。
4、教师:同学们好聪明!想出了很多种方法做出了尽可能
大的长方形,老师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谢谢你们帮了老师的
忙!
(二)认识“高”
1、出示平行四边形。
(1)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剪的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谁
来说说你的理由。(贴平行四边形)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对边之间的线段、垂直等
关键词)
(3)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其中
的一条高剪的,那怎样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
互相说一说。
(4)教师收集各小组的信息、意见,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的概念。
教师:同学们同意这样的小结吗?
学生:同意。
2、出示三角形
(1)教师:这是什么图形?请同学们对比平行四边形,看
了这个三角形你想说点什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什么是三
角形的高?
(2)各小组汇报,教师收集信息,出示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经历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尝试练习。
①教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的高?
②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我用直尺画很难画垂直……
③师生交流得出:画各种图形的高最好用三角板画,画出
的高更精确。
④师生共议用三角板画图形的高的最佳方法。
3、出示梯形
(1)教师:看到这个图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梯形有几组平行的对边,它的高是怎样得到
的。)
(2)师生共同小结梯形的高的概念。
4、教师: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概念中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周
围的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
(三)练习巩固
1、课本21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依次找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并在图中标出
来,完成后集体订正。
2、课本21页练一练第1、2题
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
评,说说对方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到边
和高的对应关系)
3、课本21页练一练第3题
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
说他们的发现。(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
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
略,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提出的吗?
(五)作业
课本22页练一练第4题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8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学过的数
2、明确学习主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2和P13例1
(1)2脳6=1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乘法算式中,
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两个不是零的自然数之间是因
数(倍数)的关系?
(3)怎样找出18的全部因数?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表示出18的因数?
要求:1、独立学习
2、时间6分钟
3、全班交流
问题一:初建模型
在图式结合中构建因数、倍数的概念,并从中感受因数和倍
数是相互依存的,有着互逆关系的一组概念。
问题二:深化模型
明确因数与倍数的外延,进一步认识、内化因数、倍数的内
涵,从中提炼出因数、倍数模型的本质意义。
ab=c(a、b、c为非零自然数)
问题三:应用模型
①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表示方法。
②找30、36的因数。
3、议一议
(1)今天学习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一样吗?倍数与
倍一样吗?
(2)通过找一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四、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2脳6=12
2和6是12的因数。
12是2和6的倍数。
3脳4=12
ab=c(a、b、c为非零自然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9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不
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
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因数与倍数,预习反馈
1、反馈主题图,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
法算式。
反馈:
1×12=122×6=123×4=1212×1=126×2=124×3=1212÷
1=1212÷2=612÷3=412÷12=112÷6=212÷4=3
2、观察并回答。
(1)这三组乘法、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2)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
你想知道吗?
(3)这样的三个数,我们也可以怎样说?(2和6是12的
因数),请大家也像这样把其余的两组数也说一说。
请看教材12页,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
(4)也就是说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
几组数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5)提问:能不能说12是12的因数呢?
(6)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
12都是12的因数。
3.讨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
么?
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
数?
4.讨论:0×30×100÷30÷10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5.注意:(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
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2)这节课我们研究
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
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二、巩固新知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谁是谁得倍数?
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
关系。
4、完成P15第2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思维训练
1、判断
(1)12的因数有:1、2、3、4、6、12。
(2)整数32的因数共有4个。
(3)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因数是1。
(4)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这个数。
2.游戏。记住自己的学号,听老师说要求,符合要求的同
学请举手。
(1)()是4的倍数(2)()是60的因数
(3)()是5的倍数(4)()是36的因数
四、课后小结:
五、布置作业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10
刘浩中心小学许夏敏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巩固用等
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并
能根据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
意义,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进一步掌
握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
程解答。
教学实施:一、疏通概念
1、同学们,本学期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了。从今天开始,
我们要对所有的知识进行与复习。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数的世
界”,在十个单元中哪些是与数打交道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方
程
公倍数与公因数
认识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加减法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方程,公倍数与公因数(出示课题)
3、讨论与思考:本学期学习了方程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公倍数与公因数?
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专项练习
1、方程的复习
⑴与练习第1题,在方程下面打√,集体汇报时说出为什么
不是方程?
等式
方程
X+2.5<828-12=165a分别叫什么?你觉得方程与等式有什
么关系?你能用一副图来表示吗?
⑵与复习第2题
提问:根据什么来解方程?指名4人板演,校对时说说是怎
么想的?
出示练一练,找出括号中方程的解
①3x=1.5(x=0.5x=2)
②x-210=30(x=240x=180)
③x÷5=120(x=24x=600)
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米11.7平方米?米
2.7米
6.9米3.9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式列方程
的?
教师,用方程计算可以使很多问题变的简单,容易解决。
⑷与复习第4题学生读题后独立用方程解决。
2、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复习
对公倍数和公因数你有那些了解?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
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呢?
出示练习①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4和82和3
②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8和2415和602和3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三、全课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
与复习第3题、第5题、第6题。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复习课,主要复习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两个单元
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对知识的回顾与还不是很系统。
特别是对潜能生而言,教师的提问不能及时沟起他们对知识概念
的回忆,因此跟基础较好的同学相比就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关
键,也是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列方程时,因为没能
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而把方程列错,或者方程列到了,却不能把
方程抽象成数量关系式。诸如这些现象,主要是学生的抽象能力
还不够完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仔细,深入,有待进一步的
发展。
在公倍数和公因数一单元中,问题不大,主要是求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对较大的两个数,如求100以内两个
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出错率较大。因此课后还应多补
充一些相应的练习。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7~48页整理
与练习“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因数和倍数,能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认
识偶数和奇数;加深理解质因数,能正确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能整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内容,感受知识之间的
内在联系;能应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一步掌握
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思维的初步经验,提高分
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加深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整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活
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和与同伴互相交流、倾听等合作意识和
能力;感受数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进步,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理、应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应用概念正确判断、推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最近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内容?回忆一下,
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揭题:我们已经学完了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今天开
始主要整理与练习这一单元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练习,
我们要进一多认识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掌
握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判断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合
数,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分解质因数,提高
对数的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回顾讨论。
出示讨论题:
(1)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举例说明你的认识。
(2)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3)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各能分成哪几类?举例说说什么
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4)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
倍数?
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结合讨论适当记录自己的认识或例
子。
2.交流整理。
围绕讨论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结合交流板书主要内容。
(1)提问:能说说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吗?可以用例子说明。
(结合交流板书一两个乘法或除法算式)
引导:在整数乘法算式里,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
个乘数的倍数。你能根据这里的算式说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
个是哪个的倍数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再集体说一说)
你能找出6的因数吗?(板书因数)6的倍数呢?(板书倍
数)
能说说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吗?
说明: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从小到大一对一对地找,到中间两
个因数之间没有因数为止;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依次乘1、2、
3……这样的方法找,注意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写一个数的
倍数要注意用省略号。
(2)提问: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发现
的?
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各可以分成哪几类?
你能举出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合数的一些例子吗?(学生举
出各类数的例子)
说明: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
类,是2的倍数的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是奇数;按因数的个
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1和质数、合数三类,只有两个因数的是质
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6有哪些质因数?怎样把6分
解质因数?(板书式子,并说明其中的质因数)
(3)提问: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什么是公倍数和最
小公倍数?
说明: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叫最大公因
数;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叫最小公倍数。
结合交流内容,逐步板书成:
l
质数质因数
合数分解质因数
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互相依存)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
偶数
奇数
(4)引导:请同学们现在观察我们整理的这一单元学过的内
容,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桌互相说说知识是怎样发展的。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交流:哪位同学能看黑板上整理的内容,说说我们怎样逐步
认识这些知识的,知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三、练习与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第1题。
指名学生交流,说说每组里因数和倍数关系。
提问:3和7有没有因数和倍数关系?为什么没有?
2.做“练习与应用”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写出前四个数的所有因数,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你是怎样找它们的因数的?(检查板演题)
(2)口答后三个数的因数。
引导:能说出后面每个数的全部因数吗?(学生口答,教师
板书)
提问: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说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
它本身。
3.分别说出下面各数的倍数。
581217
分别指名学生说出各数的倍数,教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要写省略号?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说明: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
最大的倍数。
4.做“练习与应用”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填数。
交流:题里各是怎样填的?(呈现结果)填数时怎样想的?
提问:哪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你是怎样想的?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和3的倍数?说说你的判断方
法。
(2)这里哪些数是偶数?奇数呢?
你是怎样判断偶数和奇数的?
5.做“练习与应用”第4题。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出两张卡片,按各题的要求分别
组成两位数,把能组成的数记录下来。
交流:同时是5和3的倍数的数有哪些?(板书:30)如果
是三位数呢?
(板书:180810)
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偶数是多少?(板书:80)最小的奇
数呢?(板书:13)
6.做“练习与应用”第5题。
让学生把质数圈出来,在合数下面画线。
交流: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板书成两类)质数和合
数是按什么分的?
说明:质数只有2个因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7.做“练习与应用’’第6题。
让学生选出质数和偶数。
交流、呈现结果。
提问:观察表里选出的质数和偶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吗?请举出一个具体例子。
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吗?你能举例子说明吗?
指出:如果要说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只要举一个反例。比
如,要判断质数都是奇数的说法是错的,只要举出质数2是偶数
这个例子。这里质数2是偶数就是一个反例。要判断合数都是偶
数是错的,也只要举一个反例,比如合数9就是奇数。
8.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大于0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大于0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3)奇数都是质数,偶数都是合数。
(4)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5)一个数本身既是它的因数,又是它的倍数。
9.做“练习与应用”第7题。
(1)让学生填空,指名板演。交流并确认结果。
提问:这里填写的质数都叫积的什么数?为什么称它是积的
质因数?
说明:这里把合数写成这种质数相乘的形式,叫什么?
(2)把30、42分别分解质因数。
学生完成,交流板书,检查订正。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主要复习的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18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
2.会判断奇数、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
判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走进课堂
1.前面我们学习了自然数、整数、因数,后来又学习了倍
数,我们都说自己学的很棒,今天我就考考大家
出示:1~100的自然数。
2.导入:
这是1~100的自然数。
你能很快找出2的所有倍数吗,并用蓝笔圈出来。试一试!
3.同桌结组,比试结果。
二、探究新知
1.2的倍数的特征。
你们圈出的这些数和2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它们都是2的倍数
这些数是分别用2X12X22X32X42X5……得来的
请大家观察这些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这些数个位上是0、2、4、6、8中的一个。
这个规律正确吗?请同学们任写一些大一点的数验证一下。
(学生写数验证,小组内讨论)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看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
只要看这个数的个数是不是0、2、4、6、8就可以了。
三、练习出示课本第20页第一题
自学奇数、偶数
1、关于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还有很多知识,你想知道
吗?请你打开课本第17页自学。
你们从书上还知道了些什么?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做奇数。
0也是偶数。(因为0也是2的倍数,所以也是偶数)
双数指的就是偶数,那么单数指什么呢?
学生说:奇数
2、巩固练习出示课本第17页做一做
学生口答
根据上面的学习,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数学知识呢?
自然数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因为0、2、4、6、8都是偶数,所以也可以说“个位上是偶
数的数都是偶数”。
3、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过奇数和偶数?
我的身高148厘米,148就是一个偶数
20__是个偶数
同学们真有心,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奇数、偶数对事物进
行分类。
看来奇数、偶数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少方便呢。
2、5的倍数的特征。
自主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在课本上有100以内数的表格,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出5的
倍数,看看有什么规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想办法验证你所
发现的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数
既是2又是5的倍数?(6030)
60、75、106,30,521
①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
数有什么特征?
②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③引导总结:个位上为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巩固发展:
(1)套圈游戏:把下面的数填在圈里。
580100
①2的倍数:
②5的倍数:
③同时是2和5的倍数:
(2)判断。
①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②能被2除尽的数都是偶数。()
③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
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
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
长方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
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
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
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
的时候,只能拼一种?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
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
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
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
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
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
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
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
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
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回忆和整理,进一步明确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
识,加深认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求两个数的公因数
和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能说明
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
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
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
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倍数和因数等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概念判断、推理。
教学难点:
理解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顾知识。
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
在整数知识里,我们还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谁能来说说你是
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点?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2.揭示课题。
引入:这节课,我们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复习,能进一步了解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理解它们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应用这些知识。
二、基本练习
1.知识梳理。
提高:回想一下,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我们还学习了哪些
相关的知识?
学生回顾,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回顾。
提问: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奇数,什么叫
偶像?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什么叫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2.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做练习与实践第11题。
出示题目,学生直接口答。
提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判断是3和5的倍
数呢?
追问:这里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做练习与实践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写出质数和合数,再指名口答。
追问:最小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呢?
2022因数与倍数教案15
设计说明
1.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网。
一位学者曾说过:“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
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当今社会,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归纳
和整理,形成全面的结构图,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
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
晰的思路。
2.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在复习过程中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2、
5、3倍数的特征。然后在小组内合作整理相关知识,把这部分
内容梳理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倍数
和因数的知识。最后通过练习巩固这部分的知识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习题卡
教学过程
⊙回顾整理,建构知识网络
1.同学们回忆一下,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最基本的概念有
什么?
2.小组合作,整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对所学的
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班
内交流。
3.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因数与倍数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因数与倍
数的知识,试着举例说明。(板书重点知识)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梳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使学
生对数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118页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1)根据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都是2的倍数”,可以看出56,204,630,22,78这五个数符
合条件,它们都是2的倍数。
(2)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
倍数”,可以看出195,630,65这三个数符合条件,它们都是
5的倍数。
(3)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
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可以看出87,195,204,630,
57,78这六个数符合条件,它们是3的倍数。
(4)根据质数的特征:“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可以
看出79,31,83这三个数是质数。
(5)根据合数的特征:“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
可以看出除了79,31,83这三个质数,其他的数都是合数。
(6)根据奇数的特征:79,87,195,31,57,65,83这七
个数是奇数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0:2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51341797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因数和倍数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因数和倍数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