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劝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2-28 08:22:10 阅读: 评论:0

机油为什么会变黑-牛筋面

劝学教案
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杂粮饭的做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

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

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

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

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

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

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

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

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

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

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

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

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

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

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

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

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习课文

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

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

(zhòng)绳輮

(róu)以为轮虽有

(yòu)槁

(găo)暴

(pù)

金就砺

(lì)则利参省

..

(cān)(xǐng)知

(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

..

(xū)(yú)跂

(qì)彰

(zhāng)

(yú)马生

(xìng)非异跬

(kuǐ)步

骐骥

..

(qí)(jì)驽

马(nú)锲

(qiè)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é)镂

(lòu)螯

(áo)蛇鳝

(shàn)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5、研习第一、二段:展开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

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

巩固提升。

第二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取之于蓝:提取/蓝草木直中绳:合乎其曲中规:合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察,反省对于,知明而行无过:明达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于,

2,通假字

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zhì),智慧。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

讲。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使…弯曲

4,古今异义(古/今)

1、劝学:勉励/规劝、劝戒2、輮以为轮:把…做成/认为

3、金就砺则利: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5,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式青,取之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课堂练习: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然后由学生评议教师再点拨翻译要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一)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停止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二)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冷冻

明确:蓝————青水————冰

胜于寒于

輮绳砺

直木————轮木————直金————利

第一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

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设问引出本段结构:这一段作者是从学习的哪一方面来进行劝学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

具体分析

这一段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了五个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

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

的,而是延伸。

四、布置作业

整理知识点疏通全文背诵前两节

第二课时

一,研习第三段: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三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

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

巩固提升。

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绝江河:横渡

(2)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

3、登高而招:形作名高处

(3)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4)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3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

横渡江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

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

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

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

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二、研习第四段: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

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

巩固提升。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

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式

练:翻译句子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

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

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

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

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

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三、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

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

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

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

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

的论点是正确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

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

停止学习。

知识链接

古代的“劝学”诗

1、立志篇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

志诗》

2、勤学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劝学》

3、惜时篇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喜《今日歌》

4、方法篇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5、感悟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6、乐趣篇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语希领悟,

桃红李白写文章。――――熊伯尹《四季读

书歌》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8:2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43730784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劝学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劝学教案.pdf

标签:劝学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