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优秀5篇】
篇一:小学美术教案篇一
表现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
2、学习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教具学具:垫板、牙签、彩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导
1、作品展示老师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
——“有趣的彩泥”。师:“这个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橡皮
泥做的。”
2、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这个“小姐姐”是老师特意用丰富多彩的橡皮
泥作的,老师把她请来,除了让你们欣赏橡皮泥姐姐的美丽外,还有
一个目的,是要看看你们对橡皮泥的制作知识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
皮泥姐姐这样贴出来的画美不美。她准备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橡皮泥制
作方法—橡皮泥贴画。待会橡皮泥姐姐还要给大家评评奖,同学们,
你们说好不好?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作师: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
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让学生了解
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
画的特色。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
的技法——压、割、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
泥贴画更丰富美丽。
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
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
(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
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
三、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用橡皮泥贴画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欢的作
品。
四、教师巡回指导
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帮助学生充实作品
的内容。
五、评价作业
教师组织学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赏、评价作业,评评你觉得哪幅作
品比较好?为什么?说说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
橡皮泥作品,其实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仅仅是这些,在平时你
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去探索,你们就会觉得橡皮泥制作是一个非常精
彩的世界。
七、布置学生收拾、整理教室卫生,美化环境。
篇二: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篇二
第1课:
课题:魔幻的颜色
领域造型、表示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发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
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能否调出预想baihua的颜色。
4、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和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
现)。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同学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同学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
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同学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同学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
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同学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同学用两个指定的原色
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同学调出颜色胡色相一定会有差别,让同
学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同学自身寻找两种
颜色调出它。同学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收拾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同学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
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同学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
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
:[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
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
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
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
料。直到1911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
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
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笼统的平
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示风景,1914年回到和来创建风格派,提倡新
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笼统符号把丰富多彩
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示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干完
成最后的笼统。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
势的运动的均势才干表示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
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
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的均衡。正如他自身所说:“我一步
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
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示,
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
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和使用原色,
完成了他表示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
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
约私人(MnandMrs,ArmandP,Bartos(收藏)
第2课
课题万花筒
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示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身的设计来表示色彩。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表示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4、如何引导同学在设计、应用领域学习。
5、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中年级同学制定设计方案。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
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同学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同学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
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同学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
同学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
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
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
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同学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
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
图案。
然后让深长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
方法来画……)同学很难将对称表示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
级的同学只要能表示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同学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
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示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同学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
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
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局部即可显示出千变万化
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
万花筒包括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
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
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
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
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同学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
不一样的。建议同学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示它的
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3课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领域造型,表示,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示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身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
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
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
2、同学准备学具:同学将自身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
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同学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
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示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同学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
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
让同学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同学: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
可以显示出来的。
2.发展阶段
同学考虑:你想表示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
差来表示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同学考虑:画面的
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烘托它的大或者小?
同学根据自身的创意开始作业。
3.收拾与整理
4、同学的创作往往要两课时才干完成,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教师
可将作业收起来。
三、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示立体的大人国或小
人国。
教学参考资料
《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第一部是“厘丽浦之游”,俗称“小人国”,
第二部是“勃罗廷奈之游”,俗称“大人国”。
第4课
课题前前后后
领域造型、表示、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
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示物体的前后关系
的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示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示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4、三年级的同学怎样学习透视知识。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同学观察道路两旁的树,
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同学用照相,速写
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同学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
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2、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前后关系的?
篇三:小学美术教案篇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
画面。
难点:引导学生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学具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我”的最爱
1、老师先热情地向小朋友介绍
2、四人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绘画工具及自己最喜爱的一种颜色。
3、小结:今天,我们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水彩笔和油画棒,
大家知道吗?他们画出的画可漂亮啦,不信?你们来看!
二、欣赏美丽的图画
1、展示两幅儿童画,让学生说说这两幅画分别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
(学生作品——投影)
2、是的,水彩笔和油画棒。这两种绘画工具画出的画都那么美丽,色
彩都那么鲜艳。
三、“我们”也来试一试
1、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道美丽的彩虹吧!
2、学生分别用油画棒摆涂,水彩笔平涂的方法画彩虹。
(1)“摆涂”:先在画面的左下方往右上方轻轻画一条弯弯的拱形弧线,
然后依线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来回摆动地涂画。
(2)“平涂”:"挨着涂"就是一定要一笔一笔的颜色都挨在一起,既不
重叠,又不留下空隙。
3、同时出示两张用水彩笔和油画棒画的彩虹。
想一想:
(1)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水彩笔和油画棒有什么不同?
四、学学大师的画
1、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什么?(学生读画)……
2、这是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
3、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合作,用水彩笔和油画棒来学着画画。
四人小组用四开的大画纸合作画。
五、看看“我们”的画
1、展示各组的画。
2、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1)我们组画的是……?
(2)我用了……颜色?
(3)“我”最喜欢的是……?
篇四:小学美术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
小人国。)
1、同学们,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如果你能在想
象中漂流,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
请同学欣赏课件:《大人国与小人国》
2、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
(3)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
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
(4)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
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新授阶段
1、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
b:出示课件: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
巨人?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
合用竖构图表现?
三、发展阶段
1、出示课件: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
(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1)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
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2)假如你是巨人,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
(3)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平、
安宁、清洁和美丽呢?(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
奇、有趣。)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
人国》里的快乐。
2、课堂练习: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
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3、小结:
4、展示、评价、延伸: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
自己的感受,教师及
时评价,给予肯定。
四、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
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
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
篇五:小学美术教案篇五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
它的功能。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
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
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
多少呢?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
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大兜——小兜——侧兜—
—里面格层背带——提手
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
行改进呢?
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学生制作
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
多功能的书包。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
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
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
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
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
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
负担减轻。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
实的生活打拼着。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8:1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43386784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美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美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