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大学生失恋后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怎样调节?
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心理的发展完善,大学生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已十分普遍,一定程
度上讲,恋爱是把双刃剑,能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也可能会带来极大伤害。失恋对于任何感情
坚强和成熟的人都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更何况有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脆弱”的问题,对这类
学生而言,失恋则有可能成为致命的打击。如何帮助大学生尽早摆脱失恋的阴影,促进其健
康成长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分析大学生失恋后的不良心
理和行为,以及相关调节方法。
一、大学生失恋后的心理行为的类型以及原因分析
恋爱是青年人生理和心理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时自然产生的一种美好的情感,在改革开
放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没有了以往对于恋爱的过分禁忌和排斥,更容易获得恋爱
体验。据湖南某高校一次对1000名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曾经谈过恋爱以及正在谈恋爱的学
生人数占总人数的62.58%。其中,大一的比例为50%,大二的比例为52.9%,大三的比例为
74%,大四的比例为86.67%。在这些有过恋爱经历的学生中,谈过一次恋爱的占50%,两次的
占25%,三次的占3.3%,三次以上的占16.67%;对谈恋爱持赞成态度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2.
22%,持反对态度的占1.28%,持无所谓态度的占67.95%,没表态的占8.55%。由此可见大学
生中恋爱的总体比例高,并随着年级增长,对恋爱态度赞成和无所谓居多,两次恋爱以上比例
高,即说明失恋率高。恋爱对于每个人都是难忘的,恋爱中的关心体贴、互帮互助和激励安慰
会让每个人都体会恋爱的美好。然而,越是美好的东西,失去之后的伤害越大,失恋正是如此。
很多大学生经历的是人生的第一次恋爱,因此受挫感更强,郁闷情绪更难排解,失恋后存在着
种种复杂心态。
人的认知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使人愉快地生活;也可以使人陷入情绪困扰之中,导
致多种心理疾病、甚至自杀。本人将大学生失恋后心理行为归结为三大类。
1.积极型行为
这种行为一般是心智较为成熟的大学生才能做到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
的,恋爱观端正,即为了寻求共同进步和互相帮助、相互鼓励的伴侣才确定恋爱关系的,具
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本着对他人、对自己高度
负责的态度,做到失恋不矢志、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智、失恋不失情、失恋不失德、失恋
不轻生,能积极面对失恋。失恋虽然带来一定的痛苦,但该类型的失恋者一般能再短时间内
(一般1—2周)调整好心态和精神状况,把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去。故由此观之,这种类型
的失恋者在大学生失恋者中占主流。
2.过渡行为
面对失恋,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无所谓或玩世不恭的心态,他们不会为失恋而郁郁寡
欢、伤心欲绝或化悲痛为力量、奋发向上。失恋不会给他们带来过大的痛苦。据调查显示,
该类型的失恋者大多数能再一周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部分学生不懂爱情,或是为了满足
自己的虚荣心,或为了摆脱寂寞,或仅仅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等。
3.消极型行为
此类型的学生多占的比重不多。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处理问题、面对
困难的经验和技巧不足,未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显存在心里脆弱及消极的认知态度等问
题,失恋时他们无法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也不能及时树立新的认知节后以及
思维方式,无法面对和承受失恋所带来的痛苦,极易产生以下消极行为:
1)自责行为。这类型的失恋者陷入悔恨的痛苦深渊,经常唉声叹气或喋喋不休,
埋怨自己的果实。往往与当事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素质有关。
2)消沉行为。在失恋的巨大心理压力下、在失败以及自卑感的心理阴影下,失恋
者感到无比难堪和羞辱,充满虚无感和失落感,整日无精打采。
3)破坏行为。当甜蜜的恋爱突然出现危机,出于热恋中的当事人一时无法接受失
恋的现实,易丧失理智从而产生破坏行为。这种破坏行为针对性强,大多表现为另一方
或者第三者进行报复。
4)自暴自弃行为。当失恋者痛苦而无法自拔时,他们常采取非理性做法,以死来
求得痛苦的解脱。
二、调整对策
1、大学生失恋的自我调节
失恋问题是自身问题,主要应从自身解决。根据心理学原理,大学生面对失恋可通过这些方
法进行自我调节:
(一)价值补偿法
此法旨在稳定人的情绪,平衡人的心理,增强信心和勇气,而且对事业的成功还能起到激励
作用。失恋学生要努力克服爱情至上的观念,明确爱情固然重要,但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
中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理想、事业和工作的追求。要自觉摆脱失恋的阴影,把
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之中,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
(二)多维思考法
心理学认为,当受到外界刺激、情绪不能自主时,排遣这种不良情绪的关键是冷静和理智。
失恋后,不妨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整个恋爱过程,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失恋的原因,认真地总结
经验教训,如:你们的恋爱是否存在盲目性?对方感情的变化有无道理?这样的爱值不值得留恋?
(三)活动转移法
因失恋而悲痛欲绝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如文体活动、学习班、继续深造
等,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上去,使消极的情绪得到控制。置身于欢乐的环境中,用新的
乐趣来冲淡心中的郁闷,可使自己忘掉痛苦和烦恼。心理学认为,当保持记忆的条件暂时不存
在,或被另一种现象干扰时,就会造成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遗忘。这样,伤感者不仅精神上得到了
补偿,而且可以打开生活的视野,产生新的理想和追求。
(四)自我安慰法
此法是指当人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时,通过“自我”调节,使心理上得到某些满足,以促进心理
平衡。恋爱同其他事情一样,既有成功,也有失败,那么,我们为什么只苛求成功而不正视失败呢?
况且,第一次闯入你心中的异性并不就是惟一可爱的,第一次作出的择偶选择也未必都是最佳
选择,除了对方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人可选择了吗?正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莫愁前路无知己
[6]。
(五)积极认知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失恋虽说是一次失败的恋爱,但同样有其独特的积极意义,比如:
失恋能避免以后的婚姻失败,失恋能增长阅历和耐挫能力,失恋能澄清自我的爱情观,失恋能
让人学会珍惜、尊重和宽容等等,多从积极的角度认识失恋问题能有效降低痛苦感,将失恋的
负面影响减低。
2、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疏导
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事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更应
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为了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早日成才,教育工作者应关心大
学生恋爱问题,尤其是失恋后的教育疏导。
(一)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2004年5月,在中南大学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
部长袁贵仁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深刻认识大力推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
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想方
设法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7]。
这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失恋问题就是心理问题的一类,因此,
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心理问题如恋爱心理问题的防洪之堤。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
宣传教育,可大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通过必修、选修课
程或专题讲座、报告以及校内媒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校园内大力营造关心
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7]。如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意识有侧重地加
入爱情观教育和讲座,多角度实施正面教育,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性教育等,
将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大有裨益,为大学生恋爱问题上的健康选择撑起保护伞。
(二)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美好情操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而又潜移默化,美好的校园环境,内涵深刻的新思想
新文化、各种学生社团以及其他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会积极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和参与热
情。在充实而又健康的业余文化活动中,大学生的眼界会开阔,情操得以陶冶,境界得到提高,
品位得到提升,谈恋爱慢慢地就不再是他们精神寄托的唯一方式,教育者也不必再为大学生谈
恋爱和失恋的问题整日忧心忡忡。这是提高大学生恋爱的品位和层次,消除各种不文明现象
的有效途径[8]。
(三)建立良好的信息渠道,及时获知大学生因恋爱引发的问题
解决好大学生失恋问题,必须及时获知大学生恋爱情况,这就需要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可
以通过班级、年级、学生会干部和同学的信息,同时建立立体式的消息渠道,如依靠网络,建立
邮箱联系和语音对话等隐性收集,做到“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解决一个,成功一个”。中南大学在
2003年就曾借助完善的信息渠道挽救了一名执意前往西藏自杀的失恋学生。
(四)教育工作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
教育是一项需要智慧、耐心、细心和恒心的工作,对于解决学生失恋问题更是如此。这要
求教育工作者要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法律等方面的常
识,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同时要耐心细致,对于学生的反常行为要特别留意,有时一个细
节就可以反馈很多信息;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学生失恋并不是一次考试发挥失常这些小问题,
失恋有时就像一种慢性病,慢慢地把人的意志和健康摧垮。要注意失恋学生的情绪反复无常,
当然,有些情况严重的学生应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3、争取家庭教育的支持
学校跟家庭之家,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面是相互连接的。亲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醒失恋
者的积极意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7:2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4025077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失恋以后怎么调节心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失恋以后怎么调节心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