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话的技巧》教案
课程名称:《说话的技巧》;教材: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55、56页(高教版);学时分配:1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说话的重要性,学习掌握说话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巧。2.提高学生日常交际中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沟通协
调能力。
教学重点:1.说话技巧的基本知识;2.说话技巧、方法与能
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如何在说话的过程中使用这些技巧
教学方法:故事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理解说话的重要意义。
案例: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钢笔放在
桌上。恰巧这时有位美国记者来采访,那个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一支
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
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完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
-2-
说来话长,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
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这支贵国的刚笔。”
分析:我们看到周总理不是怒目金刚式地斥责这位记者,而是用
婉言挫败了这位记者的傲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归纳:说话是人际交往中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一门艺
术;诸葛亮舌战群儒、晏子使楚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说话的魅力。
《战国策》中有一句话: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
百万雄师。艺术的说话方式能为你奠定成功的基石。
二、结合案例分析,简介说话的要求。
(一)说得对
案例1: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
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
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
“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们,
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归纳:说得对,就是指说话时要求发音准确,不能让人听误会了。
案例2:她在病房里打针。——“她”究竟是“打针”这一动作的实施
者,还是这一动作的承受者?容易让人误解,因此是歧义句。像“上
课”、“照相”、“看病”都属于这一类动词。
-3-
归纳:说得对,就是指要求说出的话意思要明确,不能产生歧义。
(二)说得清
案例:《谈骨气》一文,文章开门见山亮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
骨气的。然后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进行
论证。这种三足鼎立的论证结构和精当的举例论证有力地支撑了中心
论点。
归纳:说得清就是指说话时思路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说话前,
要考虑说话的中心,并且围绕着中心,理清思路,考虑话怎样开头,
怎样结尾,中间怎样展开,做到胸有全局,说话就会顺当得多。
说话时,要言之有序,就是说话者要注意说话有条理,有顺序,
有层次。说话的内容通常由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开头部分
可以引出话题,也可以阐明说话的主旨,或亮出自己的观点中间部分
围绕自己说话的目的进行阐述和分析这一部分是说话的主体,说话
时,要特别注意这一部分的条理化这部分的条理可以用“打腹稿”的办
法,说话前先理一理“序”,可以运用序码提示法——第一,第二,第
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同时,将各层次的主要意思概括成
一句话这样,不仅便于记忆,而且说话时能把层次的内容凸显出来,
既层次分明,又能让听者了然结尾部分总结自己说话的内容,突出主
-4-
旨。整个说话的过程,应当针对听者的接受心理,按轻重缓急安排好
先后,处理好详略。
(三)说得好
案例:有个人在过四十岁生日时,请来一批客人在他家为其庆贺
生日。
大部分人都到了,但还有几个人迟迟没到。
酒菜都准备齐全了,那几个人还没来,过生日的这个朋友一急,
脱口而出:“真是急死人了,这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其中一部分客人听了非常生气,冲他说:“你这话什么意思,该来
的没来,意思是我们是不该来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走了。话音
没落就抬脚走人了。
过生日的这个朋友见那几个人还没来,别一部分又生气地走了,
这人急忙给剩下的一部分客人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他们误会了,
真的误会了,我没有让他们走的意思,这不该走的倒又走了。”
剩下的一部分客人,一听这话,其中一部分生气地说,“你这人怎
么这么说话,照你这么讲,该走的应该是我们,那我们还在这干嘛,
走人”。说完,起身走了。
没想到又气走了一部分客人,过生日的这个人心情遭透了,看着
剩下的几个人不知所措。
-5-
最后剩下的这几个人跟他交情较深,劝他说:“算了,人都已经走
了,以后你说话时要注意点用词,讲究点语言艺术。
这人一脸的无奈,对这几位朋友说:“其实他们都误会我了,我其
实就不是说他们的。”
最后这几位朋友一听也火了,大声问道:“你说什么?你不是说他
们,那就是说我们,真是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完,气哼
哼地也走了。
归纳:就是要讲究说话艺术,追求说话效果。
说话不但要听人听清、听懂,还要使听话人产生共鸣,受到鼓舞
这就要求说话者对说话的对象和评议的形式进行一定的研究,选择最
佳的方案说话者要研究听你说话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组织得体
的话语。所谓得体,就是说话要适时、适情、适势,一切以适度、适
当为原则选择得体的话是很重要的。说话时应多使用问候语、征询语、
感谢语、道歉语、应答语、赞美语、慰问语。
二、结合案例分析,简介说话的方法与艺术。
接下来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说话时应注意哪些方法与技巧。
说话的技巧一:说话须学会叙述简明扼要,有脉络和清晰的条理,
目的明确,注意说话时的音量、方言、术语、速度和语调。当说到想
-6-
让别人获取的信息是要用重音,或引起对方的提问。语速一定要缓慢
不拖沓,说话时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面带微笑。
案例:史密斯太太是个说话毫无条理的人。她有一次这样叙述一
件事情:“约翰!我记得那是上星期二的11点,因为就在你打电话来
之前,琼斯太太过来向我借过一些面粉,对此我记得特别清楚,她当
时穿了一件粉红色镶金的新衣裳……”
分析:她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不过一个目的:回忆一件往事
发生的时间。其实只用一句话“事情就发生在上星期二的11点”,就
已经很明确了。但史密斯太太不但提出了对方打电话的时间,还提到
琼斯太太借面粉等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说话的技巧二:要看对象说话,对不同性别的人说不同的话,对
不同年龄的人说不同的话,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说不同的话,对不同
工作岗位的人说不同的话,对不同发展方向的人说不同的话,对心境
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案例:一个人口普查员问一位乡村老太太:“有配偶吗?”老人怔
了半天,然后反问:“什么配偶?”普查员只得换一种说法:“是老伴呗”
老太太笑了:“你说老伴不就得了,俺们哪懂你们文化人说的什么配
偶呢!”
分析:说话不看对象,当然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7-
说话的技巧三:要看场合说话,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下对同样
的人说,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不一样的。场合有庄重和一般之分,有
喜庆欢快和悲痛沉重之分,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有自己熟悉的人与
陌生人之分(即内外有别),场合有适宜多说和不适宜多说之分,都
需要视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
案例1:一天,有位富人为儿子过生日,许多亲朋好友前来祝贺,
家里喜气洋洋。有人说:“您的儿子将来一定做官!”有人说:“您的儿
子将来一定发财!”他们都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其中只有一人说:
“您的儿子将来肯定是要死的。”他的话刚出口,就被家丁狠狠揍了一
顿,赶了出去
分析:在喜庆的日子说话要讲求方式,虽然说得是真话,但让人
难以接受,自然不会受欢迎。
案例2: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
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
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
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分析: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
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
-8-
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
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说话的技巧四:使用肢体语言,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体态、表情
的恰当运用,说话时丰富的肢体语言更加能够吸引听话者的注意。
案例:英国首相邱吉尔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现在的水平比历
史上任何时期都高,我们现在吃得很多。”讲到这里,他故意停了下
来,看着听众好一会儿,然后,盯着自己的大肚皮说:“这是最有力
的实证。”
分析:邱吉尔的体态语言“盯着自己的大肚皮”起到了有声语言所
起不到的直观作用。
说话的技巧五:注意语气语调,说话者还要注意说话时的声音、
语调、和表达方式,尽量做到和谐悦耳,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同时,
说话时还可借助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记得曾经有人说过:
“一个喜欢大声嚷嚷的人,很难让别人明白他究竟说些什么。”因此,
说话时不知把握重点,言词没有分寸的人,经常是徒劳无功,甚至会
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案例1:一顾客到饭馆吃饭,饭中沙子很多,顾客把沙子吐出来,
放在桌上。服务员见此情景很是不安,抱歉地说:“净是沙子吧?”顾
客摇头微笑地说:“不,也有米饭。”
-9-
评析:听话——顾客的抱怨;说话——服务员换位思考的说话,
达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效果。
案例2:在日本吉原市大野町的东海道线上,有位少年卧轨自杀。
经警署调查,死者是富士宫北高中二年级一位16岁的学生,死因是
一句气话而引起的。当夜死者因看电视而没有做功课,父亲知道后骂
了他一句:“真是人头猪脑,还不如去死。”不料,这句气话却导致了
这场悲剧。
分析:即使作为父亲,也要尊重自己的儿子;儿子应正确理解父
亲的话。
说话的技巧五:注意语言美,马克·吐温曾说:“一句精彩的赞辞
可做我十天的口粮。”;莎士比亚说:“称赞,即是我的薪俸。”;约翰·杜
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
赞美。”
案例:有一位心理医生在银行排队取款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先
生满面愁苦。这位心理医生暗想,我一定要让他开朗起来。于是他一
边排队,一边寻找老先生的优点,终于他看到,老先生虽然背驼哈腰,
却长着一头漂亮的头发。
等老先生办完事情,走到心理医生面前时,心理医生衷心地赞道:
“先生,您的头发真漂亮!”老先生一向以一头漂亮的头发而自豪,听
-10-
到心理医生的赞美,非常高兴,顿时面容开朗起来,挺了挺腰,道谢
后,哼着歌离开了。
分析:一种苦味的药丸,外面裹着糖衣,使人先感到甜味,容易
一口吞下肚子去。于是,药物进入胃肠,药性发生效用,疾病也就好
了,我们要对人说规劝的话,在未说之前,先来给人家一颗糖,使人
先尝一些甜,然后你再说上规劝的话,人家也就容易接受了。
三、说话训练。
1、已经夜深了,你的室友还在高声唱歌,你会怎么劝说?
参考:先夸室友几句,然后说自己很困,虽然很想继续欣赏,但
是必须得去睡觉了,让他明天再唱。
2、你的朋友做了个新发型,你觉得不如原来的好,你会怎么告
诉他(她)?
参考:换了个发型气质都不一样啦,但还是原来那种适合你哦。
3、教室里有同学因个人卫生原因身体发出异味,你要怎样告诉
他你的感受和建议?
参考:用电脑打一篇文章,告诉他这些,落款:你的同学。之后
悄悄放在他抽箱里,不要让其他同学知道。否则他会认为你们是故意
刁难、刺激他。
-11-
4、朋友到你家里来做客,时间已经很晚了,而你的朋友却仍谈
兴正浓,你该怎么委婉地下逐客令呢?
参考:做出一个打哈欠、很困的样子,如果不奏效,那就假装接
个电话,说自己有事。或是看看手表,然后问他:这么晚了,你要睡
了吗?
5、如果你是幼儿园教师,看见小朋友在墙壁上画画,你该怎么
说?
参考:可以先鼓励他,说他画的真好,可是墙壁爷爷的脸被他画
花了,那墙壁爷爷会不舒服的,我们可以把画先画在纸上,然后贴在
墙壁上,这样墙壁爷爷会很高兴地。
你画得真棒!看来你以后有可能成为画家!假如画在纸上也许会更
好,将来开画展的时候,可以将你这位画家童年的作品也展示给大家
看.
6、如果你是服装销售员,遇到一个大胖子顾客,你该怎样接待?
参考:看看你们店里有没有大小适合他的衣服,其次再考虑样式
之类的东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喜不喜欢你们的服装款式
7、小丽请奶奶吃药——小丽的奶奶患了高血压,心理十分紧张。
医生给她配了一瓶降高血压的药,标签上注着:5mg100片。用法与
用量:口服,一次5mg,一日三次,待血压降下后改为一日一次。
-12-
小丽如何向奶奶说明吃药的量和时间,又如何消除奶奶紧张的心理
呢?
分析:说话要看对象,小丽说话的对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同时
奶奶又很紧张。所以小丽说话时要通俗易懂,不能用标签上的术语说
明,还要把病说得轻些,把吃药说得重要些,这样来消除奶奶的紧张
心理,树立康复的信心。
参考:小丽可以这样说:“奶奶,您不要多想,医生说只要您按
时吃药,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吃一段时间血压自然会降下来,到那
时一天只吃一片。我相信您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8、如果你是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向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问岁数,该
怎样问?
问小孩:“你几岁了?”
问同年龄人和中青年人:“你多大年纪?”
问七八十岁的老人:“您高寿?”
四、教学小结
一个能与任何人和睦相处的人,工作成绩也一定是优异的。
看一看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几乎每一个人都具有能与任何人融洽
相处的优点。也就是说,他们不论和谁说话都能使对方专心致志
地聆听,完全被他的人品和思想所吸引。
-13-
懂得说话的方法,就能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合情合理,同时
也能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如此日积月累,自然能在
人群中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声誉。当然,这和今后人生的成败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说话时应该注意:急事,慢慢地
说;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
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地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
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自己的事,听听自
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将来再说。如
果,对我有不满意的地方,请一定要对我说!
2013年11月30日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4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2739975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说话的技巧和应变能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