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教学常用动作要领(总1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22
1.短距离跑
短距离跑的动作过程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等紧密联
系的几个部分。
(1)起跑
起跑的动作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跑”(鸣枪)三个环节。
“各就位”:动作前可以做1~2次深呼吸;听到口令后,身体放松,情绪稳定地
走向起跑线,两手撑在起跑线前的跑道上,两脚依次在起跑器或起跑穴的支撑
面上踏紧,后膝跪地;两臂伸直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手拇指张开,其余四
指并拢,手成拱形,两拇指相对支撑于起跑线的后缘;身体重心前移,两臂约
与地面垂直,颈部放松,身体重量在两臂和两腿上,镇静而放松。预备姿势
中,高水平运动员的膝关节角度,前腿一般是90°-111°之间,后腿一般在
118°-136°之间。之所以采用蹲踞式起跑的另一个原因是:与站立式起跑相比,
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姿势在前方的稳定角更小,使得这种稳定状态就更容易被打
破,人体就能获得更大的速度。
“预备”:听口令后,重心稍前移,臀部慢慢抬起,稍高于肩,后膝离地;两脚
蹬紧起跑器,高度集中注意力听信号。
“跑”(鸣枪):预备"姿势应该稳定,两脚贴起跑器抵足板,注意力高度集中,
两眼视前方三米处,注意听枪响。枪响后后两手迅速推离地,两臂快速摆动,
33
脚快速瞪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
个关节。身体前倾至10米处逐渐抬起,快速跑下去。
弯道起跑的动作过程同上,只是向前加速的方向应沿着内沿弧线的切线方向跑
进。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直道和弯道起跑为什么不同。
(2)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起跑开始,当后腿前摆着地的瞬
间即开始了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后的加速跑,第一步不宜过大,身体要保持
适当的前倾,后蹬充分、积极有力,大小腿折叠较小,前摆积极、幅度较大,
两臂积极有力地摆动,且幅度也较大,步频较快;随着跑速的加快,上体逐渐
抬起,步长也逐渐加大。起跑后加速跑的距离,一般约为20~25米,而后即
进入途中跑阶段。
(3)途中跑
途中跑是全程跑的主要部分,也是全程跑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部分。途
中跑能否一直发挥和保持较高的速度,是决定全程跑成绩的关键。
途中跑时,头、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摆动腿大腿高抬、屈膝积极前摆,带
动同侧髋向前;然后大腿积极下压,小腿自然前伸,以前脚掌向后扒地着地、
略有缓冲;当身体移过着地点时,即开始后蹬,后蹬时,快速有力蹬伸膝、踝
关节,推动身体向前;两臂屈肘、以肩为轴、协调前后摆动。
44
与中长距离跑相比,学生进行200米和400米跑的学练时,速度较快,对弯道
跑动作技术的体会更深一些。弯道跑时,高重心、高速度,身体应有意识地向
圆心倾斜,加大右侧腿和臂的摆动力量和幅度。右脚前脚掌内侧、左脚前脚掌
外侧蹬地。两腿摆动时,右腿膝关节稍向内、左腿膝关节稍向外摆动。两臂摆
动时,右臂前摆稍向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偏向右后方;左臂稍离躯干做前
后摆动。弯道跑的蹬地与摆动方向都应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趋于一致。
(4)终点跑
终点跑一般是指全程跑最后15~20米的距离。此时体力下降,在保持途中跑
技术和速度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加大上体的前倾,加强摆臂,尽量保持最快的
速度冲过终点。
(5)、蹲踞式起跑的类型
采用蹲踞式起跑的目的就是要求人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后蹬力量,
使身体获得最大的启动加速度,为加速跑阶段速度的提高创造条件。蹲踞式起
跑的方式有“普通式”、“接近式”和“拉长式”。
“普通式”前起跑器离起跑线一脚半或略有伸缩,前后起跑器相距一脚半左右,
两起跑器中轴间距离15厘米左右,可根据体育考生髋部和后蹬力量的大小而
定。实践证明,“普通式”在“预备”时,躯干前倾角,髋、膝、踝关节的屈角都
较适宜,同时也构成了适宜的用力角度,起跑效果好,适用于大部分考生。
55
“接近式”前起跑器离起跑线仅一脚长,前后起跑器相距较短。虽然蹬离起跑
器的时间短,但水平向前的冲量却很小,水平加速度低。另外,为了使大小腿
的夹角达到较适宜的角度,臀部抬得较高,重心前移,稳定性差,易造成抢跑
犯规。目前很少采用,但对于身体较矮、下肢力量强的考生采用此方式效果较
好。
“拉长式”前起跑器离起跑线两脚长,上体较平,“预备”时两臂负担较重,另一
方面,前后起跑器距离仅一脚长,两腿蹬起的时间间隔短,但用于后起跑器上
的蹬力小。适用于身体较高或上身长下肢短的考生。
2、跨栏跑
(1).起跑到第一个栏
跨栏跑的起跑一般应采用蹲踞式。关于起跑器的安装方法及起跑技术动作,基
本上与短距离跑相同。但由于起跑线到第一个栏的距离是固定的,因而技术上
要求从起跑到第一个栏加速跑的步数也要相对固定,所以起跑时,哪脚放在前
面,也要固定。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从起跑到第一栏是双数步,起跑时,应
将起跨腿放在前面;用单数步跑完这段距离的,则正好相反,摆动腿放在前
面。
做“预备”动作时,臀部抬起要明显高于肩,这是为了起跑后前几步就能取得较
大的步长。听到“跑”的信号后,后蹬要有力且角度稍大,重心稍高,促使起跑
后步长能够得到较快地增长;一般在起跨前两步时,身体已基本成正常的途中
跑姿势。
66
(2).起跨过第一个栏
(1)攻栏
起跨腿用前脚掌着地,在充分蹬伸的同时,摆动腿大腿屈膝高抬,上体尽量前
倾,当起跨腿蹬离地面时,小腿积极快速前伸,异侧臂也尽力前伸,完成攻
栏。
(2)过栏
当起跨腿蹬离地面时,即开始过栏。这时起跨腿收髋屈膝,大腿外展向前提
拉,提膝勾脚过栏,准备前摆;同时摆动腿以大腿带动小腿积极下压扒地,迅
速蹬伸髋、膝、踝关节过渡到后蹬,使身体重心迅速移过栏架。
(3)下栏
下栏是从摆动腿的脚掌移过栏板,大腿下压开始。下栏时,摆动腿积极下压,
着地后髋关节稍有缓冲,膝、踝关节保持伸直,保持较高重心;起跨腿迅速提
拉向正前方摆出,积极跑出第一步;躯干适当抬起。
(3).栏间跑
栏间跑的节奏鲜明,一般有三步、四步和五步栏间跑等形式。下栏的第一步,
因水平速度下降较明显,故步长有所缩短;栏间跑最后一步要准备起跨,动作
要点基本上与起跨过第一个栏前的最后一步相同;栏间跑中间的几步大体上与
快速跑途中跑的动作相同,但要高抬大腿用前脚掌弹性着地,明显加大摆臂的
幅度。
77
3、接力跑
(一)传接棒技术规格
传接棒方法,一般有上挑式和下压式两种。
1上挑式
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50度角,掌心向后,
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图1)
这种传棒方法的优点是接棒人向后下方伸手臂的动作比较自然,传棒人传
棒动作也比较自然,容易掌握。缺点是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部,如不
换手再传给下一棒时,则只能握住接力棒的前部,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快速前
进。
2下压式
也有称“向前推送”的传接棒方法,应当强调指出,在传棒时,手臂不要太高,
而是用手腕动作将棒向前下方推送入接棒队员手中。并且,传棒人可以用手腕
动作来调整传棒动作的准确性。所在在做此动作时,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
手臂与躯干约成50~60度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
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给接棒人手中(图2)。
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的优点是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
跑。缺点是接棒时,接棒人的手臂比较紧张,不够自然。
88
×400米接力跑多采用混合式传、接棒方法,它综合上述两种、接棒方法的优
点。第一棒传棒人以右手持棒起跑。沿弯道的内侧跑进,用上挑式将棒传给第
二棒接棒人,接棒后沿跑道外侧跑进,并以下压式将棒传给第三棒接棒人,接
棒后沿弯道内侧跑进,用上挑式将棒传给第四棒接棒人。无论是采用哪一
种传接棒方法,接力棒传递的顺序,都应是第一、第三棒队员沿跑道内侧跑
进,以右手将棒传给第二、第四棒队员的左手,第二棒队员沿跑道外侧跑进,
以左手将棒传给第三棒队员的右手。
(二)蹲踞式持棒起跑技术规格
第一棒传棒人以右手持棒,采用蹲踞式起跑,按规则规定接力棒不得触及起
跑线和起跑线前的地面,持棒起跑技术和短跑的起跑基本上相同,持棒方法有
三种(以右手持棒为例)。
(1)右手的食指握住棒的后部,拇指与其他三指分开撑地(图3)。
(2)右手的中指、无名指握住棒的后部,拇指、食指和小指成三角撑地(图
4)。
(3)右手中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棒的后部,拇指和食指分开撑地(图
5)。
(三)4×400米接棒人的起跑技术规格
1接棒人的起跑第二、三、四棒的运动员用站立式或一手撑地的半蹲踞式
起跑姿势,站在选定预跑段的起跑线前面,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弯曲,上体前
99
倾,第二、四棒运动员因站在跑道外侧,所以用左腿放在前面,右手撑地。身
体重心稍向右偏,头转向左后方,目视跑来的同队队员和自己的起动标志线或
标志区(图6)。
第三棒运动员是站在跑道内侧应以右腿在前,用左手支撑地面,身体重心
稍向左偏,头转向后方,目光看跑来的同队队员和自己的起动标志线或标志区
(图7)。
当传棒队员跑到标志线或标志区时,接棒人便应迅速起跑,在传递接力棒
时,应充分利用熟练的传、接棒技术,在两人都处于全速跑中棒交接。
2传、接棒的位置和起跑标志线的确定正确的传、接棒时机和起跑标
志线的位置是保证在接力区内快速完成传、接棒的重要条件。
(1)传、接棒的位置:接棒人站在预跑线内或接力区的后端。待传棒人跑到
标志线时,便迅速起跑,当跑到最合适的位置时(离接力区的前端约米、离接棒
人约米),将棒迅速无误地传给接棒人的手中。
传、接棒过程,通常是传俸人跑到离接棒人约~2米处,立即发出“接”的信
号,接棒人迅速向后伸手臂接棒,当传、接棒技术十分熟练后,可以不发“接”
的信号,完成传、接棒(如图8)。
传棒队员完成传棒后,在本跑道内逐渐减慢速度,等待其他道次队员跑过
后,再离开跑道,以免造成犯规。
1010
(2)接棒人起跑标志线的确定。由于传、接棒队员的速度快慢不同,即传棒
队员最后跑进时是高速跑,接棒队员是从静止状态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为
了能使传、接棒在高速度跑中进行,接棒队员必须提前起跑,提前起动处的标
志叫标志线。这段距离的确定是根据传、接棒队员的跑速,传、接棒技术的熟
练程度和接棒队员的反映快慢等确定的。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反复实践法:练习前,接棒队员从预跑线内(或接力区后端)向后暂定为5米或6
米处画一标志线,在练习中,如果过早传接棒,说明标志线距离短了,可酌情
加长距离。如果传棒队员追不上接棒队员说明标志线的距离长了,可酌情缩短
标志线距离,经过反复实践和不断调整,以能在20米接力区内前段(16~18米
处为宜)传接为准,确定好两人适宜的标志线。
计算法:标志线距离=传棒人最后30米平均速度×接棒人起跑27米所需时间-
(27~米)注:米是两人传接棒时相隔距离。
如果我们设传棒人最后30米的平均速度为每秒9米,接棒人起跑27为所需时
间为秒,即可算出标志线距离的初步数据为:9米/秒×秒-(27米米)=米米=6
米。计算出的距离虽然是精确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需经过反复实
践,最后确定标志线距离。
4、中长跑
(1)、起跑
1111
目前,中长距离跑的起跑姿势一般都采用站立式起跑。站立式起跑时,当听到
“各就位”口令后,先做一两次深呼吸,然后慢跑到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
两脚间的距离约一脚掌,两脚左右间隔约半个脚掌,有力的脚在前,两臂弯
曲、上体前倾(跑的距离越短,腿的弯曲程度越大,上体前倾也越大),重心
大部分落在前脚上,后脚用前脚掌支撑。眼睛向前看四至五米处,身体姿势稳
定,集中注意力听枪声。两臂的姿势是:前脚的异侧手臂在体前自然弯屈,同
侧臂放在体后,或两臂在体前自然下垂,当听到枪声时,后腿快速蹬地前摆,
前腿充分蹬直,两臂用力摆动配合,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快的跑速。
(2)、途中跑
在起跑后的加速阶段,上体前倾稍大、摆臂摆腿频率加快,腿后蹬积极有力。
加速跑的距离长短要根据项目和个人特点而定,一般中距离跑的加速度稍长、
跑速稍快,争取跑在与自己有利的战术位置,随后逐渐转入均速而有节奏的途
中跑。
(3)、冲刺跑
终点冲刺是中长距离跑临近终点的一段加速跑,当进入最后的直道时用全力
进行冲刺。在什么时候开始加速跑好呢?要根据比赛的距离、个人训练的水
平、特点和战术来决定。一般情况下,800米跑可在最后200米至250米开始
加速跑。1500米跑可在最后300米至400米开始加速跑。3000米以上的距离
可在最后400米或更长些的距离开始加速跑。速度比较好的人,一般是在进入
最后直道时才开始用全力做冲刺跑,并以顽强的毅力跑向终点。现代中长距离
1212
跑快速冲向终点的能力在逐年提高,它决定着比赛最后的胜负,所以在平时练
习时,应该给予重视。
(4)、中长跑的呼吸
跑时,头和上体正直,两臂屈肘轻松自然摆动,大腿前摆稍小,小腿自然折叠
前伸;以全脚掌过渡前脚掌着地,后蹬用力适中,保持重心高且平稳;步幅稍
小、轻快、放松;利用鼻和半张的口进行呼吸,一般跑二三步一呼,再跑二三
步一吸,并特别注意加强呼吸的深度和一定的跑的节奏。
(5)、“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在中长距离跑过程中,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应现象即:“极点”和“第二次
呼吸”。“极点”主要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由于机体在激烈的运动中,出现氧
供给的暂时困难,此时机体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心慌,胸闷,
四肢无力等;并相伴产生想停下来,跑不下去的心理反应。但随着对跑速的主
动、适当地调整,以及加强呼吸的深度等,“极点”现象会逐渐缓和;随之出现
呼吸不十分困难,步子较为轻快等现象,称之为“第二次呼吸”。运动强度的大
小,准备活动的充分与否,以及训练、运动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对“极点”出现
的早晚,反应的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充分的
准备活动,可以适当缓解“极点”的反应程度。“极点”是中长距离跑过程中最困
1313
难的时候,同时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时机。要教育学生当出现“极
点”现象时,要以顽强的意志跑下去;跑过“极点”,就会迎来“第二次呼吸”。
5、弯道跑技术
在短跑中的200米和400米,有一半以上的距离是在弯道上进行的。为了能适
应弯道跑,在跑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改变身体姿
势和脚蹬地的用力部位及后蹬与摆动的方向。以适应各种场合的弯道跑。
(一)、弯道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为了便于在弯道起跑之后能有一段直线距
离进行加速跑,(在能安装起跑器的前提下),我们安装的起跑器与其它起跑
器的安装方法有所不同。安装起跑器时应将起跑器安装在自己分道的右侧。弯
道起跑、加速跑动作同直道起跑和加速跑。而只是为了起跑后有一段直线加速
跑的原因,起跑器必须要装在跑道右侧正对弯道切点的位置上相应的地方,在
“各就位”动作时,左手应撑在距起跑线后沿5—10厘米处。尽量使身体正对弯
道的切线方向。弯道起跑后,为了尽快进入弯道跑,加速器的距离要适当缩短
些,同时要求运动员要早些抬起较大前倾的身体,以适应弯道跑。
(二)、弯道跑。从直线进入弯道跑时,身体应向内倾斜,加大右腿的蹬地力
量和摆动幅度,右臂也相应地加大摆动的力量和幅度,以利于迅速从直道跑进
弯道。为了克服离心力,弯道跑摆时,整个身体向内倾斜,摆动腿前摆时,左
膝稍向外展,以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膝稍向内扣,以脚掌内侧着地,同时,并
加大右腿前摆的幅度。弯道跑摆臂时,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近体侧前后摆
动;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稍大,且前摆时稍向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向
1414
外。弯道跑中,身体应向圆心方向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力,左腿
用前脚掌的外侧力。右腿前摆时,膝关节稍向内,同时前摆幅度要比左腿大一
些,左腿前摆时应稍向外。右臂摆动幅度和力量都要稍大于左臂,前摆时稍向
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左臂稍离开躯干。弯道跑的蹬地与摆动方向都
应与身体向圆心方向的倾斜趋于一致。从弯道跑进直道的最后几米时,身体应
逐渐减小内倾程度。弯道技术变化的程度与跑的速度、弯道半径等有关联,速
度越快、半径越小,技术变化的程度也就越大。从弯道进入直道时,身体逐渐
减小内倾程度,放松跑2—3步,然后全力跑完全程。
(三)、200米、400米跑的体力支配。体力支配也是短跑中一个比较重要的
因素。在200米跑时要特别注意动作放松。要求运动员在体力分配上,第一个
100米要用接近最高速度跑(低于个人100米直道跑的最好成绩—
秒),第二个100米应竭尽全力跑完全程。400米跑时更要注意动作放
松,步幅开阔,节奏明显。正确的体力分配是获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因素,我们
都知道目前400米跑多采用“匀速跑”,这要不至于过早地出现疲劳。后
200米的时间一般比前200米增加2—3秒。同时短跑各个项目的体力分
配还应体现个人的特点。
6、超量恢复及其在跑步中的运用
在运动后的恢复阶段,被消耗的能源物质的含量不仅能恢复到原有水平,而且
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出现超过原来水平的情况,称之为超量恢复。这里的能源物
质包括糖原、磷酸肌酸,其它出现超量恢复的物质还有肌肉蛋白、磷脂、肌红
蛋白、酶活性等。超量恢复理论依据是:运动训练能引起有机体能量物质的耗
1515
损、生理机能的下降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这一系列反应是在一定的生理范
围之内,使机体由适应到不适应,再由不适应到适应,周而复始的渐进过程。
适应过程是人体机能提高的生理学基础,但同时机体也会反射性产生自我保
护,保护有机体固有的平衡状态。因为自我保护会阻碍机体能力进一步提高,
所以,需要进一步增大训练负荷,打破固有的平衡状态,才能提升身体机能。
超量恢复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运动时物质的消耗过程占优势,恢复过
程虽也在进行,但当时是消耗大于恢复,所以使能源物质减少,各器官系统的
工作能力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占明显优势,这时
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在运动
时消耗掉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到超过原有水平,这个阶段也
叫超量恢复阶段。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有水平。超量恢复的特点
表现为:运动负荷量越大,消耗的能源物质越多,出现超量恢复的程度越明
显,但出现的时间延迟;反之,消耗的能源物质亦少,超量恢复效果也就不显
著,但出现得较早在跑步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人体的超量恢复规律,来提高
运动成绩。例如在马拉松跑比赛前,在赛前六天到三天的时间,可进行大运动
量训练,消耗体内的肌糖原,然后降低负荷量和强度,赛前一到三天,连续吃
大量糖类食物,每天糖摄入高达600克左右,这样在比赛前,肌肉中的糖原含
量可出现明显的超量恢复,其含量是平时的2~3倍。在长时间跑结束后,我
们也可以利用超量恢复来加快身体的恢复。比如,为了加快体内糖原的恢复,
有必要在恢复初期的10小时内补糖,尤其是在运动后2小时增加糖的摄入
量,这样才能有助于肌糖原的迅速合成。而与此相比,在长跑结束后食用高蛋
1616
白和高脂肪膳食,将会对肌糖原的恢复造成极差的效果,几乎和饥饿的效果差
不多。
7、原地掷铅球:(以右手为例)
1、握法:五指分开,手腕后屈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根处,掌心不
能触球。大小拇指挟球的两侧。
2、持球:将球紧贴颈部、锁骨中部上方,用下颌抵住肘关节抬起略低于肩。
3、准备姿势:侧对投掷方向,右脚跟与左脚尖在一条与投掷方向平行线上,左
腿自然弯曲,脚前掌点地,身体重量落在右腿上,左臂自然上举,目视前下
方。4、原地推铅球:右膝和右脚向投掷方向蹬转送髋,左腿用力蹬撑。右肩向
投掷方向送出,抬头挺胸,手腕稍向内转,快速有力地伸臂推球,最后甩腕手
指外拨出手角度一般为38°-42°左右。
4、“超越器械:赛投掷项目技术动作之一。在投掷运动中,器械未出手时,身
体赶超于器械之前,称“超越器械”。动作一般在助跑中加速的情况下完成。投
掷项目助跑的最后阶段,躯干和下肢采取更快的速度前进,超前于器械,成下
肢在前上体在后的倾斜姿势,而器械则落在身体后方,使器械所处位置到投掷
出手之间,有较长的工作距离,为最后用力并提高成绩创造有利条件。
8、侧向滑步掷铅球
1717
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分为握球与持球、准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铅球
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等部分
一、握球与持球
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球置于锁骨窝处,紧贴颈部和下颌,投掷臂肘抬起
外展。要求:握球要稳,手臂放松,有良好器械感。
二、预备姿势
预备姿势是为进行滑步做好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为平稳地进入滑步创造条
件。方法:握球后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开立,左脚尖和右脚跟在一条直线上与
肩同宽,右脚在投掷圈后沿,体重在右腿。
三、滑步
滑步的任务是使人体和铅球获得一定的投掷预先速度,并为最后用力创造良好
的条件的技术过程。滑步技术掌握的好坏,对推铅球成绩有直接影响。方法:
滑步前先做1-2次预摆。检查身体和铅球稳定性,降低身体重心,滑步充分发
挥左腿摆动和右腿蹬地的力量,收拉右腿时,右脚不要在地面上拖,以免增大
摩擦阻力;也不能离地过高,造成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左腿主动积极下压,取
得双脚支撑;形成超越器械姿势,结束时使铅球投影点远离支撑点,以保证最
后用力的推球的较大的工作距离。
四、最后用力
1818
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技术的主要环节。其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推铅球的效果。
最后用力的任务是尽量运用滑步所获得的预先速度和形成超越器械的有利姿
势、充分发挥人体各部分的力量集中作用于铅球上,以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和
适宜的出手角度将球推出去取最佳的效果,最后用力阶段指滑步结束形成左侧
支撑到铅球离手这一阶段。最后用力首先以髋部肌肉群发力右腿蹬地使右髋向
上移,左肩、左臂及时制作动作做好左侧支撑,随后抬头挺胸,右臂向前上方
做推球动作。将铅球以38。--40。的方向迅速将球推出去。
五、维持身体平衡
推铅球出手时,由于身体充分伸展,重心较高,向前冲力较大,易原告失去平
衡而冲出投掷圈造成犯规。采取铅球出手后,及时迅速交换两腿位置,以全脚
掌着地,屈膝降低身体重心或改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以维持出手后身体平
衡。
9、背向滑步掷铅球
(1)、准备姿势
★高姿势:持球后,背对投掷方向,站在圈内靠近后沿处,两脚前后站立,相
距20-30厘米左右,右脚尖靠近投掷圈内沿(脚也可稍向内转),左腿在后并
自然弯曲以前脚掌或脚尖着地,上体正直放松,左臂自然上举,体重落在伸直
的右腿上(如图)。
1919
★低姿势:持球后背对投掷方向,站在圈内靠近后沿处,两脚前后站立,相距
50-60厘米左右(根据身高和下蹲的程度而定)。左脚在后,以前脚掌或脚尖
着地,右脚尖贴近圆圈指向投掷相反方向(脚也可稍内转)。左臂自然下垂,
左肩稍向内扣,两腿弯曲,上体前屈(如图)
(2)、滑步
滑步前先做一两次预摆,预摆时左腿自然弯曲,大腿用力平稳向上摆起,右腿
伸直,上体前屈。左臂微屈前伸或下垂并稍向内,头与背保持一条直线。滑步
时,上体稍前屈,迅速将右腿小腿收至重心下负担身体重量,并保持平衡。当
右脚收至重心下快着地时,左腿快速向后撤步,形成最后用力前的姿势。
(3)最后用力
滑步结束时,右脚比左脚先着地。右脚着地后,右腿积极蹬伸,推动右髋向投
掷方向转动。上体在转动中逐渐抬起,同时躯干的肌群积极收缩。左臂和左肩
高于右肩,铅球尽可能保持较低位置,体重大部分仍在弯曲而压紧的右腿上
(如图)。
右腿蹬伸,进一步将右髋向投掷方向送出,右臂迅速而有力地将球推出(如
图)。铅球快出手时,手腕稍向内转同时屈腕,快速而有力的拔球,使铅球从
手指离开。
(4)、维持身体平衡
2020
铅球离开后,两腿弯曲或交换,降低重心,缓冲向前的冲力,维持身体平衡,
防止出圈犯规。
10、立定跳远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
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
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
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
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
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11、蹲踞式跳远
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助跑:放松自然,逐渐加速,最后几步加快步频,步点准确。
起跳:起跳脚踏上起跳标志后,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合快,形成腾空
步。
2121
腾空:腾空步后,起跳腿向前上方提举,身体呈团身蹲踞姿势。
落地:两腿前伸落沙坑,屈膝缓冲安全着地。
12、挺身式跳远
(1)起跳
①上板快。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腿几乎伸直,快速用全脚掌滚动着板,上体正
直,目视前方.
②摆臂摆腿快。双臂向前上方摆,摆动腿离地后快速折叠前摆,两者协调配
合。
③蹬伸起跳快。起跳腿屈膝缓冲时身体重心前移,随即快速蹬伸髋、膝、踝关
节,抬头并伸展上体,在摆动腿大腿摆至接近于水平面位置时与两臂同时制
动。
(2)腾空
①起跳腾空后放下摆动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向后摆。
②展髋挺胸,两腿放松,自然伸展并靠拢。
③两臂配合摆动腿大腿的放下动作由侧向上绕举,成上斜举,展胸并上体稍后
仰,成空中挺身姿势,维持身体平衡。
2222
④落地前,两臂由上向前下摆,同时收腹屈髋,大腿上举。
(3)落地
①向前伸举小腿,抬头,上体前倾同时两臂向体侧后摆。
②落地时两脚并拢,脚跟触沙后脚掌下压,同时屈髋、屈膝、两臂向前回摆,
帮助身体重心快速前移,用前倒或侧倒的方法落地。
13、立定三级跳远
1、预备姿态: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从斜前向后顺序预摆.
2、第一跳(单足跳):两臂由后向前带动上体快速前摆,同时双脚用力蹬地,
腾空后踏跳腿主动性快速屈膝提拉式前摆,下落时,大腿发力积极下压,稍屈
膝缓冲.
3、第二跳(跨步跳):第一跳起跳着地后,积极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同时
双臂带动双肩和身体快速前上摆,摆动腿屈膝提拉式前摆至大腿接近水平位
置,髋关节积极前送,保持腾空步姿势向前滑行.距地面约一脚高度时,大腿积
极下压,小腿稍前伸.
4、最后一跳(跳跃):分为蹲踞式"和挺身式两种姿态,“蹲踞式”有助于迅速掌握
平衡及向前甩腿的动作;“挺身式”躯干前面的肌肉能充分拉长,很容易做出向
前甩腿的动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强调保持腾空的平衡及稳定.
2323
5.落地动作:大腿高抬前伸,躯干稍前倾。这时的关键问题是大腿要向前上方高
举,小腿要自然下垂。团身结束后,小腿前伸,上体同时伸直,落地时,两腿
要迅速屈膝,沿沙面向前移动.坐在脚的落地点上,或者侧倒.
14、三级跳远
1.第一跳(单足跳):两臂由后向前带动上体快速前摆,踏跳脚快速“扒地”踏
跳,腾空后踏跳腿主动性快速屈膝提拉式前摆,下落时,大腿发力积极下压,
稍屈膝缓冲.
2.第二跳(跨步跳):第一跳起跳着地后,踏跳脚积极“扒地”踏跳,积极蹬伸
髋、膝、踝三关节,同时双臂带动双肩和身体快速前上摆,摆动腿屈膝提拉式
前摆至大腿接近水平位置,髋关节积极前送,保持腾空步姿势向前滑行,大腿
积极下压,小腿稍前伸.脚步做“扒地”踏跳动作
3.最后一跳(跳跃):分为蹲踞式"和挺身式两种姿态,“蹲踞式”有助于迅速掌握
平衡及向前甩腿的动作;“挺身式”躯干前面的肌肉能充分拉长,很容易做出向
前甩腿的动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强调保持腾空的平衡及稳定.
4.落地动作:大腿高抬前伸,躯干稍前倾。这时的关键问题是大腿要向前上方高
举,小腿要自然下垂。团身结束后,小腿前伸,上体同时伸直,落地时,两腿
要迅速屈膝,沿沙面向前移动.坐在脚的落地点上,或者侧倒.
15、跨越式跳高
2424
跨越式跳高是1864年英国人罗伯特.柯奇创造的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
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
1、助跑
助跑应逐渐加速,跑是30--45度,起跳路线是直线,步点可以在起跳点开始
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点在横杆的外侧30厘米处。左侧助跑者右腿为
起跳腿,左腿为摆动腿,右侧助跑则相反。
2、起跳
起跳时用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稍屈膝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当摆过横杆
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
3、过杆
过杆时,躯干向横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上举,同时起跳腿迅速
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
4、落地
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接着起跳腿落地,稍有缓冲。
16、背越式跳高
(一)助跑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
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
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
2525
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
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
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
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
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
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
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
向前脚掌滚动。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
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
速度。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
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
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
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
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
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
2626
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当摆动腿摆到起
跳腿前方之后应向里转,而小腿和脚要稍许外展。这样的积极动作,有助于使
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线上,围绕纵轴产生转身动作。此时,头应补偿性
地转向横杆。
(三)过杆和落地
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
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
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
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
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
着横杆方向。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13: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25220750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动作教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动作教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