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国传统节日
腊八节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
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
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
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
除夕夜
除夕:读作chúxī;英文:ChineNewYear'sEve,又称LunarNewYear's
Eve。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
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清
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那么换上带喜庆色
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6
春节
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
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
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
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容。活动
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LanternFestival〕,春灯节,
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
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
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一样,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
重要民间习俗。
3/6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
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开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
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
间第一大祭日。
清明节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
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
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
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
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
4/6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
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
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
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
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
术、白芷,喝雄黄酒,那么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
传世。
七夕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
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
“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
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巧小巧、
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中元节
5/6
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有些地方
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
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
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
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
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那么多是在此节日思念亲人,并对未来
寄予美好的祝愿。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
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
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
6/6
重阳节(TheDoubleNinth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
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
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
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
“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
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下元节
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
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
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
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
俗谓是日。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22:24: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07891719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汉族的传统节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汉族的传统节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