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科书教案七篇
初中生物教科书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
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
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
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
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
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和训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
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
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准备:
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
1、知识方面
(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
(2)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3)说出保持好身体、保持好心情的方法。
2、能力方面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保
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方法
(3)学会调控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3、思想情感方面
(1)关注健康问题。
(2)培养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情感,认识到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维护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关系对增进健康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难点: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合适的教学多媒体材料。
(2)、准备学生活动的活动资料卡。
初中生物教科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
(自制);常见的_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种子
①菜豆种子的结构;
③玉米种子的结构;
③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
子、王米种子的结构。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
图(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看书自学的
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
实、种子)的CAI课件,实验小组就讨论提纲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三、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者异同
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
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启发下思考
讨论,得出答案。
1以_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_”“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
出答案。出示补充的图片。
2.识别常见的_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察CAI课件,识别常见的_子植物、被子植物。
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方案一:在看书自学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
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讨论,
得出答案。
出示讨论提纲: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
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初中生物教科书教案篇3
一、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2、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
的
二、细菌和形态和结构
1、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2、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
中区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3、营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共生)
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开花和结果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
花习惯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识别草履虫的细部特征,依据观察到的影像,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
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资料分析,提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草履虫为例认同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并初步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与
其生活相适应。(2)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
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植株的生长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2.锻炼观察、测量、解读实验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关注一种植物的根的生长的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学会记录数据、解读数
据的方法;2.学习收集信息、筛选信息、交流及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实验的艰辛与快乐,树立持之以恒的科学意志,领悟科学方
法;2.学会倾听与感受,提高人文素养;3.通过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收集、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
难点:在探究实验中,耐心、细致、求实地完成测量和解读实验数据的工作。
三、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本自己设计方案观察根尖伸长最快的部位,做好
观察记录以备交流。2.教学课件:根尖生长过程的各部分细胞动态变化的多媒体课件、
根尖的结构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贺知章《咏柳》诗歌,引出课题:展示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说明这个咏春风绿柳的诗句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引出万千枝条及绿叶都是芽发育成的,从而导出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
五、板书设计
植株的生长
一、幼根的生长
1.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2.伸长区的细胞增长,增加细胞体积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带动着物质的运输,保障各项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掌握这部分内容是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血红蛋白的
特性
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人血的涂片,可以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血液,加深学生的
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B、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
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C、了解有关人造血液、造血干细胞的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
初中生物教科书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
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
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
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
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
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
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
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
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
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
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
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
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
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
1
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
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
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2、
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引
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
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
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
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
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
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
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第三步:
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
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
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
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
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
提,以后高中会学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
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安排体现1、有做事的过程;
2、有明确的目标;
3、有明确的结果;
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
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
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
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
影响环境的。
第二步:
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b、为什么中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
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
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
方面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
播放动画“屎克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
3、技能训练: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
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
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
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
人类生活在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
(三)、作业练习:
(见教材)
1、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
能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组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
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这是两道开放性题,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又能煅炼思维,体现知识与社会、
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有所用。
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
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
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
快地“享受”学习。
初中生物教科书教案篇5
体验皮肤的温度觉
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
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
觉?
实施方案:
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
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温水、热水;
②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中,3分钟后将两只手指同时取出;③
再将手指同时浸入温水中,分别体会感觉。
冷水
热水
温水
右手感觉
热
冷
左手感觉
冷
热
现象分析:
(1)左手皮肤温度高于冷水温度,人觉得冷;
(2)右手皮肤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人觉得热;
(3)3分钟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皮肤温度低于温水温度,人觉得热;右手皮肤温
度高于温水温度,人觉得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能说出的各结构名称及作用。
3.说明的成分及其物理特性。
4.知道的生长的基础知识和体育锻炼对的影响,以及折急救的知识。
能力目标
1.明确观察目的,有序地观察长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
能力。
2.通过鉴定的成分实验,及对实验观察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
综合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设计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
3.自觉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
4.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体系
(二)教材分析:
关于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成分是本节的
教学重点,鉴定的成分;的成分与物理性质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
认识规律,先让学生观察实物(长),及实验(鉴定的成分)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来
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教法建议:
的结构可以采用边观察实物边讲解的教学方式进行,在让学生观察长的结构时,可以先
让学生想想人体长所在的位置,它应该承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具备什么样
的结构,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还是实心的结构。让学生讨论分析,想想其中的道理何在。
当学生认识统一时,再让学生做实验观察长的结构。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建立人体长是一
个中空的结构的概念。然后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时,教师可围绕长的功能逐渐展开让学生
认识长的各部分结构(膜、质、髓)。为了使观察目的性、针对性强,教师应提出明确具
体的观察内容及思考问题,设计观察表格让学生记录。观察后及时对学生检查反馈。最
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长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另外教学中,
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讲膜的功能,可以联系折后的愈合是依靠膜的作用。又如用自
行车架的空心钢管作比喻,来说明长的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适于运动的特点。教学
中还应该注意做到观察实物或标本与挂图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
能力。
鉴定成分的实验,建议采用探究式方法进行。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步:一是提出探
究的课题。教师取一根长,用力折,很难折断,敲打几下,不容易破碎。再取一根鱼肋,
用手轻轻弯弯,看着弯曲的程度。指出有一定的硬度和弹住。这时提出:由哪些成分构
成的呢?再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根据
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出造成的两种特性的原
因是具有的两类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得出结论: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
有机物组成的。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方面。指出的物理特性是由的成分
决定的。
为做好鉴定成分的实验,煅烧的可以选用块状薄片,脱钙的可以选用细长的鱼肋。
这样效果较好;还可以节省时间。的脱钙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在课前预先做好一份,
待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完后。可以先观察教师预先做好的那份结果,课后再观察自己所做
的结果。在学生做实验前,教师必须指出本实验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不
能直接用手摸浸泡在盐酸中的脱钙,以防灼伤等。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两课时。
第12页
初中生物教科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消化的概念
2、知道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
3、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关系。
4、知道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
5、能说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具的观察能力。
2、通过对“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设计、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明确三个问题:第一、食物为什么要
消化;第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第三、食物消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
2、事物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1、小肠与消化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教法建议:
建议授课3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第2课时学习消
化食物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第3课时通过实验探讨食物消化的过程。
关于“食物为什么需要消化”的教学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食物需要消化
的原因——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才能进一步被细胞利用。建议教师演
示“淀粉和葡萄糖的透过性实验”,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先让学会通过讨论,自己
设计实验,再演示。
在了解了食物为什么要消化的基础上,很自然就会想到“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怎样
才能转变为小分子物质呢?”引出——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可让
学生看图自己说出。并结合自身实际指出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自然位置。关于牙齿
的教学,可以利用模型简单介绍,建议把牙齿保健的内容放到第四节讲解,让学生先收
集一些资料。关于胃的结构的教学,建议先利用挂图明确胃壁的四层结构,并指出整个
消化道壁的结构都与其相似;再结合录像或实物,让学生对胃壁内表面有皱褶,能增加
消化、吸收的面积有一个感性认识。由于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在关于小肠
的教学中应注意明确:一、小肠长(利用消化系统挂图就可看出);二、小肠内表面有环
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演示实物或看录像)这种结构特点——面积大决定着食物在小肠
中停留的时间相对长,消化更充分。进而强调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关于大肠的教学,可结合挂图进行讲述,要让学生明确平时易混淆的盲肠和阑尾的位置
关系。关于消化腺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明确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关系(见下表)。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胃和小肠的结构特点,重在突出“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难在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
3、“淀粉和葡萄糖的透过性”实验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重在实验的
设计、实验的现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第二节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于食物,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必须经过人体的加工才能被利用。那么营养物质为什么需
要加工?要经过怎样的加工?又是由我们身体的哪些结构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呢?这就是我
们在第二节要学习的内容。
<本课时内容引入>: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
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那么食物中的营
养物质是不是都能进入细胞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
知识技自己设计实验)
在甲乙两个大烧杯内装入清水,玻璃管下端用玻璃纸(相当于细胞膜,也可以用鸡蛋的
卵壳膜代替)包紧,玻璃管内是待透过细胞膜的溶液。甲装置里装的是淀粉液,乙装置
里装的是葡萄糖溶液(课前准备好)。
一段时间后,往烧杯和玻璃管内分别加几滴碘液来检验,可见到烧杯中的液体不变
蓝,而玻璃管中的液体颜色变蓝了。
再取乙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和烧杯中的液体各取5毫升,分别放入A、B两试管中,再
各加入5毫升本氏液后隔水加热来检验,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溶液和烧杯中的溶液颜色都
变成了砖红色。
这个实验可以表明像葡萄糖那样的小分子物质是能透过细胞膜的,而淀粉那样的大
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
所以食物中那些淀粉、蛋白质、脂肪类的大分子物质必须要经过加工(这个加工的过
程就是食物消化的过程),转变为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所利用。这就是食物需要
消化的原因。
补充:如本课时时间富裕,可将消化系统的组成提前到这节课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
第2课时:
<本课时内容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通常都是以很复杂的大分子形
式存在于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须先经消化,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后,才
能被细胞吸收、利用。而这一切过程是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
习这个问题。
让学生看消化系统挂图或模型,自己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
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肛门组成。
(1)口腔:口腔内有舌和牙齿。
①牙齿: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A、结构:
.牙根:牙槽里的部分。
牙颈:稍细的部分,外包牙龈(口腔粘膜的一部分)。
牙冠:表面覆盖着乳白色的釉质,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
B、功能:其中门齿可咬切食物,犬齿负责撕裂食物,臼齿负责研磨食物。
C、其他: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一是乳牙,20个;二是32个恒牙,28~32个。
②舌:是口腔中一块肌肉质的结构,主要的功能是搅拌食物、辅助吞咽,此外还与
发音和辨别食物的味道有关。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
食道位于咽与胃之间,长约25厘米,可以依靠肌肉的蠕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层(借助挂图讲
解),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胃壁的平滑肌十分发达,从而使
胃的收缩强而有力。胃上端与食道相接的部分,称为pen门,胃下段与小肠相接,称为
幽门。在幽门部的管壁内,有一圈特别发达括约肌,能控制食物通过。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不同食物在胃里的储存时间各不相同,
混合性食物一般4~5小时。空腹时,胃壁肌肉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故每5小时左右
进食一次。
(5)小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大约有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小肠起始部相
当于十二手指并列的长度,故称十二指肠(结合挂图见讲解),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
官,除了长度的原因,还有其它一些适应性特点,后面会学习到。
(6)大肠
大肠较小肠粗大,长度约1.5米,可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利用挂图讲解)。
在大肠的起始端(与小肠相连接处),有一向下突出的盲囊,称为盲肠,其盲端又有
一指状的突起,即阑尾。盲肠和阑尾在人体都是退化的器官。大肠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7)肛门
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通道。
2.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脏、肝脏、胃脏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
有三对,分别是腮上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成人每
天分泌1~1.5升,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另外,唾液中还
含有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2)胃腺
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成),能初步消化
蛋白质。
(3)肠腺
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成年人每日分泌肠液约1~3升。
(4)胰腺
位于胃的后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靠近胃与十二指肠。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注
入十二指肠。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脏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位于膈肌之下,腹腔的上方偏右,成人肝脏重1.5千克。肝脏能
分泌胆汁,呈碱性,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可帮助脂肪的乳化,使脂肪变成脂肪微粒。肝
细胞分泌的胆汁,均先运到胆囊中暂存,待有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引起胆囊的收缩,把
胆汁挤压出来,经总胆管注入十二指肠总胆管的末端与胰管合并而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
该处也有括约肌的控制,平时紧缩,在进食时才会舒张而打开,使胆汁和胰液经此流入
小肠。
另外,肝脏还能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能解毒等等。
板书:
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
(一)消化道
(二)
1、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1)口腔:牙齿咀嚼;舌搅拌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管:
(4)胃:暂存食物,初步消化
(5)小肠:长5~6米,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6)大肠:长1。5米,有一定吸收功能
(7)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2、消化腺
消化腺
开口
所分泌的消化液
含有的消化酶
唾液腺
口腔
唾液
消化淀粉的酶
胃腺
胃腔
胃液
消化蛋白质的酶
小肠腺
小肠腔
肠液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肝脏
小肠腔
胆汁
不含酶
胰腺
小肠腔
胰液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教学设计示例
第3课时:
<本课时内容引入>:看录像(媒体素材中《消化和吸收》的片头),提出问题具体设计如
下:
1、利用“动画片”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课上首先让学生看一段动画片后回答问题——这段动画片讲述了我们前面学过的哪
点知识?动画演示的是一个小男孩想把一个体积很大的家具搬进屋子,但搬不进去,他
动了脑筋后将大家具拆成小件,就一件一件地搬进了屋子。这段动画形象地表明了食物
中的大分子物质只有转变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进入细胞即“食物为什么消化”的道理,
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学习兴趣也开始萌动。随之提出:“‘拆’的过程在哪个结构中
进行?”的问题,学生很轻松地答出:“消化系统”。此时剩下的,也是这节课要解决
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拆’(大分子物质转变为小分子物质)是怎样进行的呢?”学
生的“胃口”被调动起来,兴趣高涨。
2、利用已有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做出假设。
在明确了课题之后,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当天吃的早餐,再让学生将其归类:如面包、
肉包子的皮儿、粥主要成分是淀粉;鸡蛋、牛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肉包子的陷儿、牛奶
里含有脂肪。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课题: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淀粉、蛋白
质、脂肪是怎样被消化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已有知识对其做出合理的假设。
由于学生已有了“食物为什么消化”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的知识,
做出假设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找几个小组汇报后,将学生所说的消化过程进行归纳:
在牙齿咀嚼、胃肠蠕动的作用下,食物可以由较大的体积转变为较小的体积,但大分子
物质仍然是大分子物质,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性消化”;与此同时在口腔、胃、小肠里
食物会与消化液混合,在酶的作用下,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脂肪会转变为小分子物
质,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学生是很容易想象的,而化学性消化是
难以想象的,“我们能看到人体内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变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吗?能
否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设计实验模拟人体内发生的这个过程呢?”利用问句将这节课的
重点指出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设计并完成体外实验模拟体内消化过程,解决问题。
(1)确定要研究的大分子物质:
由于4人一个小组,要想在课上通过实验解决三种大分子物质的消化问题是很难实
现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问题,10个小组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再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
汇报效果会比较好。因此在参与小组讨论的时候我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学生
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兴趣、能力确定要研究的大分子物质。
(2)设计实验,初步定出设计方案:(可以参考阅读资料,或找老师帮助)
对于大分子物质的检验方法学生了解的较少,多数学生只知道淀粉遇碘酒变蓝,因
此给学生准备了一份书面的阅读材料,里面介绍了一些关于大分子物质的特性、检验及
一些关于酶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选择利于自己工作的内容,再给予一定的加工,初
步定出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选择性、能动性都得到了锻炼,教师只是一个指
导者,也许连指导者都算不上,就是学生中的一员。
(3)交流设计方案,修改、完善实验方案:
不同的小组,就算研究的问题相同,实验设计思路也各有千秋,让一些小组起来汇
报,由学生进行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教师再给予恰当的点拨,学生再次修改实验设
计方案,让其趋于可行。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
被充分调动起来,创造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4)进行实验(等待过程中预期实验结果)
在学生确定了实验方案后,首先要自己选择实验用具。教师事先按研究的大分子物
质不同准备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及用具,与一种大分子物质相关的放在一个实验盘中,学
生领取了实验盘后,要按自己的设计进行选择。学生的选择性、主动性得到了锻炼。在
接下来的实验中,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是由学生自主操纵的,每一位组员都得到了适
当的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真正从自己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
肯定了自己的能力。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学生亲眼看到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了小分子物质,尽管没有
进行检测,但已经可以说明一定问题,即:一定条件下,消化酶作用于大分子物质,使
其分解为相应的小分子物质了。
以上过程也可用较保守的方式讲解:教师做演示实验,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
1.口腔内的消化:
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咀嚼、切断、撕裂、磨碎,使食物和消化液接触。口腔中的舌
的味觉可避免吃下有害的物质,在咀嚼食物时,又可借助舌的运动,将食物与唾液拌和
成食团,以便吞咽。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但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存在时间短,所以,
只有部分淀粉变成麦芽糖。如果咀嚼时间长,你会发现人口的馒头和米饭变甜,就是这
个原因。
食物经咽吞下,食道受到食团的刺激,管壁的肌肉自上而下地扩张和收缩,交替活
动,称为蠕动。将食团逐步向下推挤,推至食道下端,胃的括约肌舒张,食物进入胃。
2.胃内的消化:
食物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是否还能继续消化淀粉?不行,因为胃液是酸性的,影响唾
液淀粉酶的活性。所以,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
食团进入胃后,胃的肌肉收缩、蠕动,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与胃蛋白
酶结合,在酸性条件下,胄蛋白酶活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食物在胃内停
留数小时后,破消化为粥状的食糜。随胃的蠕动,进入小肠。
3.小肠的消化
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最完全的消化和吸收。食物在小肠内,小肠蠕动,推动食糜前进,
同时将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包括胆汁、胰液和肠液。而这些碱性的消化液也与食糜
的酸性中和,发挥作用。
进入小肠的食糜,含有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质和多肽,经由胰蛋白酶的作用,将之分
解为分子较小的多肽,然后在肽酶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产生氨基酸。
胰淀粉酶接替唾液淀粉酶的未完成的工作,把尚未消化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进一
步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葡萄糖。
脂肪的消化,主要是靠胆汁的乳化作用。因为脂肪不溶于水,不易被水溶性的脂肪
酶所分解,但胆汁可以乳化脂肪,使脂肪分散为许多小滴而散布于水中,加大酶的接触
面积,在肠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作用下,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板书:
三、过程
(一)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胃肠蠕动
化学性消化:
或者是:三、过程:
探究活动
探究胃液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
[问题]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需要什么条件?
[假设]胃蛋白酶需在酸性、温度为37℃环境条件下消化蛋白质
[实验设计]
(1)材料用具:鸡蛋;烧杯,试管,试管夹,滴管,量杯,玻璃杯,天平,角匙,酒精灯,
三脚架,石棉网,玻棒,温度计,火柴,特种铅笔,石蕊试纸,开水,冰水(或冷水),
浓盐酸,3%盐酸,10%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溶液,胃蛋白酶,食盐。
(2)实验方法:通过进行对比实验,比较胃蛋白酶在37℃酸性环境和胃蛋白酶在37℃
中性环境以及胃蛋白酶在高温和0℃环境下,消化蛋白质的情况。
(3)预期:如蛋白酶确实需要37℃酸性环境,则该环境中的蛋白花与蛋白酶混合后
就会消失,溶液就会变得透明,其它环境中的蛋白花溶液应该没有反应。
(4)实验过程
①制作蛋白花。取一个鸡蛋,把蛋白倒入烧杯中,加入1克食盐和少许清水,用玻棒搅
匀,然后注入150毫升80~90℃的热开水,冲成白色的蛋白花。
②制人造胃液。称取0.2克胃蛋白酶粉末,溶于100毫升的水中,再加入10毫升3%
的盐酸,配制成人造胃液,贴上标签。(或者把新鲜的猪胃冲洗干净,切碎或用刀刮下
粘膜放入广口瓶里,加入5毫升浓盐酸,即制成同样含有胃蛋白酶的胃液)。
③制中和胃液。取1份胃液,逐滴加入10%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边滴加边用石蕊试纸测定,直到制成中性的中和胃液。
④取4支试管,编号。先在每支试管中各加入少许等量的、已冷却的蛋白花,然后,
在1号试管和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人造胃液。在2号试管里加入等量的中和胃液。
在3号试管里加入等量的已煮沸的人造胃液。轻微摇荡4支试管,使各试管中溶液充分
混合,成为混浊的蛋白花液。
⑤将1~3号试管放入盛有37℃~40℃温水的玻璃杯中(随时添加开水的方法,来维
持杯中的水温)。把4号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或冷水的玻璃杯中,经5~10钟后,取出4
支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结果如下表: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实验结果
1
2
3
4
蛋白花+等量人造胃液
蛋白花+等量中和胃液
蛋白花+等量煮沸人造胃液
蛋白花+等量人造胃液
37℃
37℃
37℃
0℃
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状
蛋白花没发生变化蛋白花没发生变化
蛋白花没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根据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
①第1号试管内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状。说明胃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在与人体正常体
温接近的37℃左右的酸性环境里,能把蛋白质分解成溶解于水的多肽。
②第2号试管的蛋白花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胃液不适于中性的环境;
③第3号试管内蛋白花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胃蛋白酶经煮沸后已经被破坏了,失去了活
性,不能消化蛋白质。
④第4号试管蛋白花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温度过低,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影响了
蛋白质的消化。[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证明胃蛋白酶适合在酸性环境和37℃范围消
化蛋白质。
初中生物教科书教案篇7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
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掌握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的特点以及各科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三、教
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方案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有: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二、先天性行为的概念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如鸟育雏、
蜜蜂采蜜、失去蛋的企鹅会把鹅卵石当作企鹅蛋来孵化等。
三、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
习行为。如山雀偷吃牛奶等。
四、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
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
适应性
造就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复杂的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主要的持为方式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在它们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22:0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06627717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生物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生物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