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全骑行手语
在骑行的过程中,队友之间如果用语言进行联系,很难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或者根
本听不见。所以学会使用骑行手语是很必要的。它可以在骑行的过程中加强队友之间的联
系,也是提醒、警告、通知及相互联系的重要手段。
地面有障碍物(石子、玻璃、坑等)。手向地面斜伸出。左手表示左边地面,右手表
示右边地面。减速。手向上方高举数次。停车。手向上方高举不放。转弯。左臂向左
水平伸出表示向左转弯,右臂向右伸出表示向右转弯。示意后车超过自己。小臂上举,
前后晃动。
骑行安全守则
遵守交规,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上快车道。不飙车,不过于靠近,前边的骑手要
避免急刹车,下坡时不在弯道上超车,以免造成事故。队员离队要通知其他队员,并约
定好等待的时间和地点。学会使用骑行手语,如遇前方有危险路况,尽量向后传达。
避免走夜路,不得已走夜路时一定要有照明。照顾体力较差的队友和女队友。
骑行中的疼痛与不适
跟腱:位于脚腕的后部,连接腓骨肌肉和脚后跟。这部位疼表明蹬踏动作有问题
或是鞍座的高度不合适。可以改变脚的蹬踏位置和重新调整鞍座的高度解决。
脚腕:上述情况也能使脚腕发生疼痛,也可能是平足所至,如果你是平足,可以采取
在鞋里放一些整形垫的办法来解决,再一种可能就是曲柄或脚蹬轴弯曲而造成的了。
背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骑行姿势不正确引起的。正确的骑行姿势应该是上体前倾,
背部微微拱起,而不是向下塌陷或挺直。只有这样才会在道路颠簸时不给背部带来伤害。
如果是向下塌陷的姿势,颠簸时会更塌陷,脊椎造成过度位抻而使背部感到疼痛,如果是
挺直的姿势,颠簸时会使脊柱相互挤压而造成疼痛。
脚部:脚部的不适通常由鞋和袜子引起。太软的鞋底会使脚部的压力过于集中,另外,
过高的齿轮比迫使骑手用很大的力去蹬踏,也会引起脚部的疼痛。因此,最好选购一双鞋
底较硬的骑行鞋,或者穿一双鞋底较厚硬且合适的鞋,再穿一双合适舒服的袜子。
手和手腕:长时间的骑行会使手指麻木。颠簸的路面也会使手掌和手腕受伤害。应该
经常变换双手握把的位置,活动手和手腕。另外骑行时带手套和护腕是很有好处的,建议
安装大羊角副把(或称扒把),这样可以让手和手腕在骑行的过程中得到休息。
2
膝盖:膝盖产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用力过猛、齿轮比值过高、鞍座过低和
蹬踏时两腿左右晃动。纠正了这几点症状就会缓解或消除。
肩部:肩部感到不适大多是因为车把过低或过窄。在调整鞍座高度的时候应该同时调
整把的高度。
骑行技巧
1、正确的骑行姿势
上体前倾,头部稍倾斜前伸,目视前方,两臂自然弯曲,双手轻而有力地握住车把,
腰部弓屈,双脚做垂直的园周蹬踏动作,避免两腿左右摇摆,将体重比较均匀的分配在臀
部、两脚和双手上。
2、养成良好的蹬踏习惯
很多人习惯用脚心接触踏板,在长途骑行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正确的
蹬踏方法应该是用前脚掌蹬踏。但是在长时间的骑行时,只用一种姿势极易引起疲劳,腿
和脚也是一样,所以要经常变换蹬踏的方式。自行车运动员采用的蹬踏方式主要有三种:
自由式蹬踏法、脚尖朝下蹬踏法、脚跟朝下蹬踏法。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自由式蹬踏法。这
种蹬踏方法的要领是用前脚掌接触脚踏板,踝关节与小腿之间的角度随脚所在的位置不同
而不同,力的方向与脚踏旋转时形成的圆周切线一致。它的优点是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的
动作幅度,肌肉能得到相对的放松。
3、上坡的骑行技巧
一般来说,短坡应采用加速利用惯性上冲的方法完成。而长坡或陡坡应变换不同的档
位,保持一定的蹬踏频率和力度骑行的方法。
上坡的骑行技巧主要针对长坡和陡坡而言。上长陡坡时,骑手的重心应该前移,保持
匀速蹬踏动作,适时变换档位,不要停顿也不要突然用力,不要轻易下车。变换档位的时
机视坡度和速度而定。掌握换档时机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能够保持骑手均匀的蹬踏力度,
二是较必须换档的时机略提前一些,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换档,否则会
完不成换档的动作,被迫下车。坡度越陡档位应该越低。另外前后车不要跟得太近,因为
上坡时不可避免地会左右摇摆,容易发生事故。
4、下坡的骑行技巧
3
下坡时的安全系数非常低,所以下坡时的第一准则就是保证安全。为了能够保证绝对
安全,首先应该将重心后移,并作到以下几点:
在下坡之前仔细检查车辆,特别是刹车,使其保持灵敏可靠;
将车速保持在骑手可控制的范围内;
刹车时,以后闸为主,前后闸同时使用,但使用前闸的时机要滞后于后闸,避免单独
使用前闸和急刹车;
目视前方最少在三十米以上,精力集中,不要东张西望,发现情况要提前减速,例如
路面颜色有变化时就应引起注意;
通过弯道时,身体与车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或称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人与车同时向弯
内倾斜,用以克服离心力,倾斜的角度视速度和弯道的半径而定,但一般不超过28°,不
在弯道上超车,最好在下坡时不超车;
后车与前车应保持较大距离(不少于三十米),以防前车影响视线,遇到突然情况来
不及刹车而发生意外;
如果坡道过长或太陡,应适时下车休息并检查车辆,下车时,尽量降低速度,身体后
倾,保证停车时的身体平衡。
道路的等级与标识和如何避让汽车
1、道路的等级与标识
我国的公路目前可分为五个等级,最高级的是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有最低时速
限制,达不到时速要求的汽车(包括摩托车)和非机动车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其次是
国道,由国家出资修建;再其次是省道,由各省出资修建;还有县道,由所属县出资修建;
最后是乡道,由乡镇出资修建。
国道和省道都有里程碑和百米桩,交通标志比较齐全,县道一般都有里程碑,百米桩
就不一定都有了,交通标志不齐全,也不规矩,乡道这些设施一般都没有。各级道路的里
程碑都是白底,上边是道路的编号,下边的阿拉伯数字是里程,它们的区别是:国道的字
是红色的,省道的字是兰色的,县道的字是黑色的。
道路的编号是由一个字母和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国道的字母是G,省道的字母是S,
县道的字母是X,国道和省道编号的三位阿拉伯数字中第一位数代表方向,“1”是从北京出
4
发的辐射线,公里数从北京向外数。“G112线”是一个特例,全线均在天津与河北省境内,
是一条启终点都在天津的北京环线。“2”是南北走向的纵线,公里数是从北向南数。“3”是
东西走向的横线,公里数是从东向西数。
省道编号中的第一位数没有“1”,只有“2”和“3”,县道的编号通常都是由起点和终点两
个地名的第一个汉字组成路的名称。
2、怎样避让汽车
骑手在旅行的路上与汽车相遇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经常的。如何保证行车安全,避免
交通事故,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训练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也就是说只用耳听不回头看就能判断出后方来的
汽车的车型和大概距离,用目测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对面驶来汽车的距离和速度。
在较窄的路面上,不要过早地靠边避让,让司机能够尽早发现自己,从而减速慢行,
等临近时再行避让,这样可以从容地避免行车危险。
当前后都有汽车驶来,将在自己附近会车时,应采取加速或减速的方法,避开会车点。
下坡时不要尾随汽车太近,以免汽车紧急刹车时发生危险。
服装(骑行服)的颜色最好是鲜艳一点的,如红色和黄色。便于汽车司机发现自己。
山地车入门骑行技术
山地车入门骑行技术以前在论坛里有见过片段,觉得不错,简单整理一下再发一次,
以备如我等菜鸟观摩领会之用。
(一)RIDINGFORM乘骑姿势
乘骑姿势基本上以把手、脚踏、鞍座为支持点。山地车的酷的姿势是臀部不着鞍座,
只靠把手和脚踏的站立姿势。不管采取什么姿势,眼睛始终要望着前方,跑的越快望得越
远,才能保持均衡及对付各种路面状况。
5
坐在鞍座上的姿势:坐在鞍座上的姿势是山地车的基本姿势。着坐时体重不是集中在
鞍座上,而应把体重分散在手腕及脚上。
眼睛向前方,随时准备从着坐姿势转向站立姿势。
站在鞍座上的姿势:下降、跳跃、超越障碍物时采取的山地车的基本姿势。从这个基
本姿势引出各种技巧姿势,因此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姿势。该姿势应是站在地面上般,站在
脚蹬上,体重要均等放在脚蹬上,这是山地车的基本要领,此时的脚蹬应与地面平行。
(二)WAITINGFORM等待姿势
6
(三)STARTING起步姿势
7
1、平步上起跑:自行车是起动才稳定,因此起动后保持它的稳定性重要。起步时脚
蹬的位置越高越好,越高往前走的距离越远,也就是说车体较为稳定。起跑前确保后方的
安全。把体重放在脚蹬上,边踏蹬边把臀部放在鞍座上。眼睛要直视前方。
2、在斜坡上起步:
下坡时:在坡度大的斜坡上起步时,车对斜面而言稍微横放,这样做的话,转把手开
始下坡时,尚有时间把两脚放置在脚蹬上。
上坡时:首先调节齿轮比,对倾斜度大的斜坡,不要马上上坡,先横方向起步,根据
坡度情况,再变更齿轮比,顺势攀爬上去。
(四)STOPPING停止姿势
8
1、停车的基本:起动前后刹车,车就停止前进。要安全地停车,确实停车后脚才离
开脚蹬。脚离开车体,车就容易失去平衡,确实停车后,臀部才可以离开鞍座,然后脚着
地,恢复原来的等待姿势。在斜坡停车时,脚先着地时,重心会向前,很容易摔倒。
※假若使用锁定脚蹬,或者SPD脚蹬时,停车后急于落地,有时候脚离不开脚蹬,此
时不要着急,沉着脱离脚蹬。
※脱离锁定脚蹬时,把脚跟向外扭,然后从后面拉出。
※锁定脚蹬的带子不要绑得太紧,因为脱离时比较困难,尤其是皮革制的带子不要绑
得太紧。
(看来是早期的文章,所以还会提到脚蹬绑带……)
2、在斜面上停车:
9
(1)上坡时停车:假若是倾斜度不太大的斜坡,按照基本的方法停车。为了下一步
动作,停车前,齿轮比要放松。倾斜度大的斜坡,为防止前轮荡起,上身俯盖在握把上着
地。前后后都要刹车。
(2)下坡时停车:为了防止后轮荡起而向前摔倒,把臀部放到鞍座后方着地。
3、在斜面(上坡)途中停车时更换齿轮:
来不及更换齿轮而停车在上坡的斜面上时,有的时候不更换齿轮就不能够起步。在斜
坡途中停车,然后起步时的变换齿轮的方法有如下三种。
1.临时下车,然后踏蹬来更换速度。
2.不下车而向相反的方向骑行(下坡),更换齿轮后,U形转弯后起步。
3.刹前轮,使后轮浮起,由踏蹬来变速。
※要准确地转换齿轮,采用第2的方法较好。
(五)BRAKING刹车
1、握住把手的方法:山地车的刹车性能极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的话,也说明刹
车技巧的好坏对乘骑者的影响极大,应该努力掌握好刹车技巧。刹车的关键在于使用全身
的力量来充分发挥刹车的机能。
虽然用全身的力量来刹车,这并不是说越用力越好,不同情况所使用的力度不同,握
的方法也不同。根据不同状况,掌握其要领。
握住把手的基本要领是,不管使用那一个手指,不要紧紧握住把手,应该是放松,让
手来"玩弄"把手般轻松地握住。
10
(1)只用一只手指:制动力较弱,可以进行较细小的调整,适合于trial。
(2)用两只手指:稍微有一点制动力,中、高等次的刹车时常用到。
(3)用三只手指:斜坡、急刹车时使用,这是刹车的基本姿势。
(4)用四只手指:拇指较易脱离握把而危险,最好不要采用。
2、体验刹车
(1)只用后刹车时:刹后轮时,车胎失去抓地力而滑行。
(2)只用前刹车时:直线向前时刹前轮,前车胎与刹车器磨擦而减速。此时正在旋
转的前轮和向前进的车体,因惯性的关系把重心推向前,结果前轮与地面的磨擦增强,加
快减速。只用前刹车时车体向前倾斜而引起摔倒(如相片体验刹车的要领)。
11
3、刹车的要领:有效地起动前/后刹车的姿势应该是:腰要尽量向后沉,降低身体的
重心,两脚要用力。起动刹车器时身体的动作也要一致。从直立姿势进入刹车动作,停止
踏蹬,边刹车边把腰向后沉,手腕则好像往前推般伸直。这个动作重复练习多次,掌握刹
车要领。前后刹车的比率是开始时前轮3,后轮7来练习,逐渐习惯,并能够掌握体重移
动的要领时,逐渐增加前刹车的比率。通过练习后,手腕会产生较强的制动力,能够在较
短的距离内停车。一般来说,前轮6;后轮4比较有效果。(右相片:腰要向后沉,两脚用
力踏在脚蹬上。)
4、很危险的动作:
[IMG]/[/img]
(1)放下单侧的脚,在这种状态下腰就不能向后沉,为了刹车而用力踏蹬的的踏蹬
力不起作用。
(2)腰没有沉下,因此手腕的压力不够,结果后轮荡起。只有前刹车起作用,非常
容易摔倒。
5、锁车胎及刹车:山地车的刹车性能好,因为太好了,遇到握把较难操作的非公路
时,车胎容易被锁住。车轮不能旋转的锁住状态,使轮胎在地面上滑行,结果难于操作而
容易摔倒。要掌握好锁.刹车的要领,其要领是:不要突然紧握刹车杆,而是慢慢地握紧。
要亲身体会锁之前的感觉。锁了车胎之后稍放松刹车杆,但绝不可放手。
另外,也有些技巧是有意识地锁车胎然后改变方向;或者锁了之后改变身体的姿势
(六)HILLCLIMB上倾斜度小的斜坡的姿势
倾斜度少的斜坡:攀爬斜坡要有一定的体力,掌握要领能够省力气。
12
鞍座.姿势:攀爬斜坡时最能体会到鞍座调整的重要性。鞍座要放高至脚能达到脚蹬。
握把.姿势:握把手的宽度窄时踏蹬得变轻松。变更把手内侧,试一试各种距离下的
把手的感觉。
(1)脚蹬的同时把手向身边拉,把身体俯盖在前部,体重加在脚蹬上。
(2)踏蹬不是一口气用力踏蹬,应该是保持一定的旋转速度,这种方式的踏蹬,比
较滑的斜坡也可以攀爬上去。
(3)为了防止车头荡起,把身体向前后移动,掌握好要领。
齿轮转换:踏蹬感觉到很重时,为了减少负荷,马上转换齿轮。
按图示顺序:(1)以该姿势进入;(2)开始蹬踏;(3)边拉把手:
(4)把上半身向前俯盖并踏蹬;(5)踏蹬结束后,起上半身;(6)开始下一步的
踏蹬。
13
攀爬时不可取的姿势:如上图,上半身过于向前,怎么努力踏蹬,后轮滑行不能前进,
也很累。
(七)HILLCLIMB上倾斜度大的斜坡的姿势
1、短斜坡
第一步:利用助走来加速度时,脚力稍差的人也能攀爬短斜坡。斜坡要以直角进入。
第二步:开始上坡时,减轻前轮的负荷,以便缓和冲击。
第三步:进入斜坡后,上身稍微俯向把手,以防止前轮荡起。
第四步:稍微移动腰,调好后轮的握力。
第五步:最后一口气攀爬。
第六步:为了攀爬完全后,能迅速起跑,予先微调整齿轮。
14
2、长斜坡
上长斜坡时保持同一个姿势时很容易疲倦,有时候改变一下姿势,如上图站立姿势来
踩蹬。
跳舞!以站立姿势上坡或者猛踩蹬时,体重会加在向下的脚上,身体像跳舞般左右摇
摆。此时把齿轮加重1~2段,踩蹬起来较易保持均衡。
(八)CARRYING推和背自行车的技巧
15
1、在狭窄的地方推车子的方法:只能够从车的旁边推车的比较狭窄的地方,前后轮
都要刹车,把车当作拐杖般推,当脚站稳后放松刹车并推车,再刹车再前进重复进行该的
动作。
2、把自行车立起来推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狭窄的地方非常方便。握住把手刹后轮,
让自行车自动立起。用手及刹车来维持均衡及重心。若掌握得好,车本身就会站立起来。
试一试吧!
※注意不要把车太靠近身体。
在狭窄的地方推车子的方法:只能够从车的旁边推车的比较狭窄的地方,前后轮都要
刹车,把车当作拐杖般推,当脚站稳后放松刹车并推车,再刹车再前进重复进行该的动作。
2、把自行车立起来推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狭窄的地方非常方便。握住把手刹后轮,
让自行车自动立起。用手及刹车来维持均衡及重心。若掌握得好,车本身就会站立起来。
试一试吧!
16
※注意不要把车太靠近身体。
3、背车技巧:
(1)背车的基本姿势是如上图用右肩膀背。要从车体的左侧背,这样就不会碰到链。
(2)用右手抓住把手或者前叉。
(3)把脚蹬贴在腹部时车会稳定。
(4)左手要始终空着,如上图需要时才用。
17
※用左肩背车并把前轮放在前面时,链碰到身体很痛,放到后面时不能压住把手不稳
定。
(九)DOWNHILL下斜坡之一
1、技巧:
(1).放低鞍座,脚蹬与地面平行,站在车上(如等待姿势)。脚蹬的位置不是与斜面
平行(如上图)。
(2)腰向后沉,重心放在后面。腰向后沉的程度要看倾斜度、速度、技术水平,但
是不要过于向后。因为腰往后沉前轮负荷变轻,结果直线前进的稳定性变差。
(3)要以车子向前推的要领伸直手腕,并控制把手。自己以为腰已向后沉了,怕摔
倒而紧紧握住把手,这种姿势是不好的。
(4)用1~2只手指来调节刹车杆,时时控制速度。
(5)手腕及膝盖不要弯太多,适当地弯曲才能起缓冲作用。假若弯曲太多无法吸收
冲击。
(6)眼睛直视前方,判断前面状况,并即时采取措施。
(7)齿轮的调整是:开前齿轮,以防止链条松而脱落。后齿轮要随着速度进行调节,
使脚蹬不空转。
(8)疲倦时可以把腰放在鞍座后部,但是不能坐得太稳,随时准备起身,坐得过于
稳,遇到裂缝时,臀部会被鞍座捅一下,重心向前移而容易摔倒。下坡时最好不要坐,但
是斜坡过长时有时不过避免地要坐一下,直立姿势会使脚颤抖。最好的方法是把腰暂时放
在鞍座后部,像用大腿夹鞍座似的,并随时准备起身。
18
2、倾斜度小的山坡:眼睛不要看地下,要直视前方。把手向前推,以防止身体过于
向前。体重均等分散在两脚上。
3、快速下坡:速度达到下坡比赛般高速度时,降低上半身,压车体的同时减少空气
的阻力。
4、危险的动作(在斜坡的途中脚着地):如图中臀部在鞍座的前面,会被车推倒,遇
到这种情况时,臀部放到鞍座后面,放开两只脚。实在没有办法时放弃车子,身体爬在斜
坡上。千万不要和车子同命运。
(十)DOWNHILL下斜坡之二
1、技巧:
(1)采取站立姿势。
(2)要看清楚将要前进的路线。
(3)起步时尽量放低速度,好像把车推向前的要领。
(4)腰要尽量往后,但是腰不要过于低,若过于低时,前部变轻,失去直线前进的
稳定性很危险。
(5)眼睛始终要望前方。
(6)结束后以站立姿势进入平地,此时再次把手向前推,腰向后。
※在陡斜坡上的刹车要慎重。为了预防锁死车胎,应该以拖曳般刹车。感觉到危险时,
把后刹车少许处于锁的状态,并拖曳后轮,倒下车体扒在斜坡上。
19
如图顺序:(1)降低速度察看斜坡状况;(2)把上身向前移动;(3)放松刹车,
腰往后;(4)防止腰落下,脚用力蹬。
2、进入陡斜坡的方法:
进入斜坡的基本姿势是直角进入。但是陡斜坡或者凹凸不平的斜坡时(中等程度),链
条会碰到路面或者看不到前方而感到不安,此时稍微斜方向进入斜坡也可以的。请看图片:
第1张图片:尚未下坡前腰不要往后。假若尚未下坡以前就把腰向后,车速变快时,
身体就被拉得很直,这种情况下不能吸收冲击。
第2~4张图片:如图片般,把身体往车体移动到极限,然后把车推向斜坡。
※手腕及膝盖不要过分弯曲,尤其是手腕弯曲太多很易向前摔倒。
※假若斜坡的地面没有凹凸不平的地方,有意识地把车向前推下去。
20
上图:这是危险的进入斜坡的姿势。
害怕而过早地把腰往后,这种姿势看不清前方,另外进入斜坡时不能吸收冲击而容易
摔倒。
3、进入高低不平的斜坡的方法:
(1)降低速度,注意将要进入的路线。
(2)以斜方向进入斜坡。
(3)像跑提岸般下坡,不要过分刹车,这样会引起摔倒。
4、进入复杂地形的斜坡的方法:
21
5、为什么脚踏要和地面平行?
假若双脚只有一只脚降低,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1)体重较容易加在降低的脚上,会破坏均衡。
(2)能够移动体重的范围变小。
(3)降低的脚蹬容易碰到石头等,成为摔倒的原因。
山坡的路面总是不平坦的,有凹凸有窟窿,骑手下坡时不能只把臀部往后,还要根据
路面状况,随时要采取应变措施。遇到复杂的状况以前就有所准备。若参加比赛应变要快。
下坡的姿势基本上是一样的,多实践掌握好要领。
(十一)CAMBER横方向过斜坡
22
横过斜面时,要控制左右摇摆的身体,同时也要注意车胎的情况。
技巧:
1.体重稍微倾向斜坡下方,以防止横向滑行。
2.上身保持直立或者稍微向斜坡下方,保持均衡。
3.后轮向斜坡下方滑行时,把手转向斜坡下方保持均衡。若把车体转向斜坡上方时,
后轮较容易滑行,因此要小心控制把手。
4.速度要保持一定。
5.脚蹬原则上保持水平,但是脚蹬碰到斜坡的高处地面时,降低斜坡的低侧的脚蹬。
※如上图:假若脚放在斜坡的低侧时,会成为这种姿势。
(十二)GAP骑入凹凸路面
※越过凸状路面的要领是,设法让前轮擦过凸状物顶部,若前轮顺利通过的话,后轮
自然会跟上来。这种做法的关键是凸状物的大小,因此注意观查凸状物的大小。
■技巧
1.助走:根据前方的凹凸路面的状况调整速度。
2.准备:靠近凹凸路面时,身体稍向前。
3.冲向凹凸路面时腰向后,前轮浮起,进过凸起路面顶部。
4.吸收冲击并着地。
后轮开始上凸状物时,弯曲手腕吸收冲击。把手推向前时,前轮就会顺利着地。
23
※凹凸的路面较大的地方,移动体重来吸收冲击。根据凸凹情况,把车向后或者向前
来调整,脚蹬也跟着情况调整。
按图顺序:(1)走进凹处时加速度,向前推前轮;(2)踏蹬并调节速度;(3)上
去时握把向身边拉,上身俯盖车体
(十三)CORNERRING拐弯
山地车的拐弯主要是倾斜车体来进行的。
1、技巧(1)拐弯时必须慢速:进入拐弯处以前,速度要尽量降低。拐弯的中途刹车
时,车体会横方向滑行,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相当的技巧。若遇到非刹车不可的情况
时,放松后轮。前后轮都需要刹车时,车体起身后才能进行。
(2)眼睛要直视拐弯的出口处:车体是跟着眼睛直视的方向前进的,因此视线要向
着你要前进的方向。
(3)踏蹬:拐角的弯度不太大时,可以踏蹬,但在拐弯处,原则上放低外侧的脚蹬
来转弯。
如上图:在非公路上拐弯时,经常发生后轮滑行,此时握把转向逆方向。
24
(上图):车体和身体的倾斜方向一致,这是基本的拐弯姿势。
(中图):车体向内侧,身体向外侧。适合于尚未弄清楚拐弯处全貌情况,或
者非常靠近拐弯处时采用的姿势。
(下图):身体的重心比车体更向IN的方向倾斜。这种姿势适合于较易滑行而
车体不能过于倾斜的场合,以身体的倾斜来抑制离心力。
2、拐弯的练习
25
(1)在平地上放置目标物件,然后沿着它拐弯。让后轮滑行并调整,通过这种练习
掌握后轮的滑行及保持均衡等技巧。开始练习时只让后轮滑行,习惯之后,以90度、180
度的弯度练习。通过练习左右方向的拐弯也能够自在地进行。
(2)练习时把空缶等物件等距离排列,或者利用马路上的按一定间隔种植的树等。
练习把手的转换动作,拐弯后马上调整好姿势,转入第二个拐弯....。拐弯时内侧的膝要打
开(如图),以便支持全身。
上面第一张图是沿着在路上压出来的车辙拐弯。
非常危险!上面第二张图片是利用车辙拐弯的极坏的例子。利用车辙拐弯,但是太靠
近车辙时,前轮会上升到路面,或者后轮会移开。
(十四)STANDINGSTILL站在车上停止的姿势
26
站立在山地车上,停止不动的状态下保持平衡叫做STANDING。自行车行走时不会倒,
但停止不动时难于掌握平衡,因此通过STANDINGSTILL的练习来掌握平衡是非常好的,
这种技巧将会在非公路上参选时发挥它的威力。
1、技巧
转把手至45度,放松手臂,刹前后轮,把力量放在较容易使用力气的脚上(右脚或
左脚)。
图片说明:
(1)旋转把手至45度,刹前后轮。(2)平衡的调整是:向内侧倒时,把手向内侧
并踏蹬。向外侧倒时把手回复原状。
27
图片说明:
(1)旋转把手至45度,刹前后轮。(2)平衡的调整是:向内侧倒时,把手向内侧
并踏蹬。向外侧倒时把手回复原状。
2、练习
第一步:首先尽可能慢慢走,为防止走的快,刹前后轮。右脚(或左脚)为基点,相当
于时钟的2~4点钟之间的位置小步踏蹬。
第二步:慢慢走、停止(停止瞬间也可以),此时把手转向正在踩蹬侧45度较容易保
持平衡。将会失去平衡时不是脚着地,而是踏蹬向前并保持平衡。
28
停止时把右脚(或左脚)的脚蹬稍微向上(时钟的2点钟方向)时,可以立刻踏蹬。
第三步:以向前向后来保持平衡。
第四步:经过练习后,要能够做到:从座着的姿势站立,放手,以站立停止不动的姿
势来操作山地车。
有些人很难掌握该技巧,请试一试如上(图片)的练习,把前轮以直角推压墙壁等物来
练习。
(十五)RIDGE在独木桥上骑行
这又是掌握平衡要领的练习。若能掌握好该要领,走山路时将发挥作用。可以利用
街道上的一些路障(如图片),最好是高20~30cm,宽20~25cm的路障,(小心来往的车辆!)
开始时走1~2m,逐渐增加距离。
■技巧
◇视线始终注视前方,只顾看车胎就不能保持平衡。
◇车体保持直线状态,由身体来维持平衡。
◇刹车时会有拖拉的感觉,脚会感到有些阻抗。
◇速度尽可能要慢。
29
※不能用把手调整平衡,用腰和膝盖来调整平衡。
(十六)WHEELLIFT提高前轮的姿势
提高前轮称为WHEELLIFT;提高后轮称为JACKNIFE。提高前轮也是掌握平衡的技巧,
这并不是简单地提高前轮就可以,该动作应该是移动体重使前轮提升。掌握好该技巧,可
以挑战上落阶梯、超越横向放置的原木等。
■技巧
1.要轻的齿轮比。
2.尽可能减速。
3.弯曲膝盖,重心向前,俯身。
4.右脚或者左脚(比较有力气的脚),从顶部踏蹬下去时,整个身体好像往后升高般感
觉。继续踏蹬的同时伸直身体。
利用踏蹬力及体重的移动来举起前轮。此时千万不要设法提升把手来举高前轮。
5.举起前轮后,继续踏蹬,保持平衡,由踏蹬和刹后轮来保持前轮的高度。
6.感觉到举得过高好像会向后摔倒时,在后面落车。或者刹后轮,降落前轮。
(1)储蓄力量。(2)踏蹬。(3)继续踏蹬。
30
(1)减速,上半身下沉;(2)边起上身边开始踏蹬;(3)踏蹬举前轮;(4)利用踏蹬及后
刹车。
如上图,假若前轮过于举高感觉到会向后摔倒时,在后面落车
(十七)HOPPING跳跃技巧
跳跃是山地车技巧不可欠少的技巧。假若能够掌握好跳跃技巧,阶梯间的上下;在狭
窄的小巷转方向;避开障碍物;站立姿势时的平衡的转换等用途很广,能够掌握好跳跃技
巧,山地车技巧则向前迈一大步。
跳跃的基本动作
移动体重,利用轮胎的弹性来跳跃。前轮由把手决定方向;后轮由脚蹬决定方向。
31
进入跳跃的动作:
1).应该以站立的姿势开始进入,把手要保持直线状态。
2).脚蹬与地面呈平行。
3).刹前后轮。
本文内容:
1、向前跳
2、向后跳
3、前后同时跳
4、以跳跃姿势向前飞
5、以跳跃姿势向后飞
6、以跳跃姿势向横方向飞
7、提升前轮跳跃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跳跃技巧。
1、向前跳跃的技巧
32
如图:(1)压着把手的要领来稍微弯膝盖;(2)把前轮压着地面的要领来伸直手臂,利
用其反作用力,使前轮浮起;(3)吸收冲击力跳跃(绝不可以把手拉向身边)。
向前跳跃的技巧:
以向前跳跃来移动前轮
1).跳跃的动作同于举高前轮;2).身体移向移动的方向;3).此时,车体要移向相反
一侧;4).移动了的车体回复原状似地移动山地车。
33
※继续该动作,则是跳跃.旋转。
2、向后跳跃的技巧
如图:(1)刹前后轮;(2)身体向前倾斜;(3)脚蹬向后压,然后做开始提升后轮的姿
势;(4)向前扭转握把时,后轮提升得更多。
向后跳跃的技巧
刹前后轮,压后轮,然后像是失去其力量似地把身体俯向把手,就可提起后轮。脚掌
心(不着地部位)放在脚蹬上,同时向后边推。
■后跳跃来移动后轮
1).同于后跳跃,体重放在前轮上。
2).移动着的脚蹬放在前面时,较容易移动。
3).把后方的脚蹬,向移动方向踢的要领来推。
34
3、前后同时跳跃的技巧
(1)弯曲肘及膝盖,降低重心;(2)一口气起身,两轮离地;(3)以脚蹬向后推
压的要领拉上来。握把扭向前方(身体下沉,像吸收冲击力般着地)。
4、以跳跃姿势向前飞
35
(1)身体稍微向前沉下;(2)以前后同时跳跃的要领,提升车体(飞向斜前方),握
把扭向前;(3)即刻尽量向前推车体(起身向前推时,把扭了的手脖子尽量回复原状是
关键);(4)一口气向前推。
5、以跳跃姿势向后飞
36
(1)弯曲膝盖及肘,降低重心;(2)向斜后方一口气起身;(3)把车体向后压下;
(4)以膝盖及肘来吸收冲击力,着地。
6、以跳跃姿势横方向飞
37
(1)如图,把身体放在准备移动的一侧。车子倾向相反的一边;(2)把上身向移动
方向的斜上方伸直;(3)往上拉车体的同时把车体靠近身体。向横方向跳;(4)车体像
与身体交换位置般放到相反的一侧,着地。
7、提升前轮跳跃
(1)从举高前轮开始做起(或者轻举起后轮,利用反作力提起前轮)。
(2)刹车,上半身向后倾斜。
(3)稍微弯曲膝盖及肘,降低重心。
(4)一口气起身,跳。
■练习
38
如图,把前轮放到高处,然后移动身体跳。
(1)开始时把负荷加在前轮上让它稳定。
(2)逐渐把重心向后移
,前轮离开。
※刹前后轮较为稳定。重复练习
。假若升得太高,放开前刹,否则会向前摔倒。
(1)以站立姿势助走;(2)腰要下沉;(3)慢慢刹前轮伸直身体(前刹不可以立
刻用力刹,否则会向前摔倒);(4)为了防止手臂弯曲,用力支撑身体;
39
(5)鞍座要迅速滑过股间;(6)再推压把手,后轮会举得更高
(十八)JACKKNIFETURN举高后轮.旋转技巧
该花式动作在比赛中很少用到,但是通过练习能够提高平衡技巧。该动作只不过是在
JACKNIFE的基础上加了旋转技巧,但是两者要领是有些不同的。
■技巧
助走与动作
1).曲柄与地面平行。
2).开始练习时速度可以慢些,习惯以后适当加快速度。
3).旋转方向的脚移到后面。
刹车
1).把手转向旋转方向,同时刹前轮。
开始旋转
1).以把手为中心像是扭腰般的要领,用后轮踢地面。后轮不要举得过高。
2).此时重心尽量放在把手上。
3).勾上去般的要领压脚蹬。
扭转腰来完全旋转
1).维持提升后轮的同时扭转腰,尽可能把后轮向后飞。
2).不要弯曲手臂,身体向前倾斜。
3).最后扭转腰,把手转向逆方向。
※练习时从90度开始进行,逐渐增加幅度,但是要注意练习得过度,有时后轮会弯
曲
40
如图(从右至左):(1)以站立姿势助走,起动把手,弯曲膝盖压后轮;(2)刹前
后轮,身体向前伸。后轮不要过高,力量转向旋转上;(3)体重放在把手上,用后脚压
后轮;(4)扭腰使把手转向逆方向;(5)把手转向逆方向;(6)180度旋转的关键是腰
的动作。
(十九)STAIRCASE上下台阶的技巧
台阶有各种类型,如不同高度、宽度、有助走距离的地方及没有助走距离的地方;有
连续的及无连续的;有上有下等等。山地车技巧中上下台阶是必需掌握的技巧。
41
假若已经掌握好本文前述的移动身体及平衡要领,上下台阶的技巧并不困难。
本文内容
1.上台阶(低级台阶)
2.上台阶(中、高级台阶)
3.下台阶
1.上台阶(低级台阶)的技巧
*稍微加向上的力量就很容易越过较低的台阶。关键是掌握好上台阶时的踏蹬的要领。
单纯提高前轮来上台阶是容易失败的。
*练习时最好从20cm高的台阶开始进行。
方法
1).稍微离开台阶,直角对着台阶。
2).齿轮比要轻。
3).助走要慢(inner/inner)。
4).脚蹬碰到台阶时放出最大的能量,因此所用的脚应该习惯使力的脚。
5).与踏蹬的同时,上身稍微往后。这样前负荷会变轻,轮胎容易爬上台阶。
6).后轮碰到台阶的瞬间,上半身向前伸同时踏蹬。
※假若已经能掌握好慢慢上台阶的要领,试一试下述动作。在上台阶前举起前轮,并
把它放在台阶上。齿轮比最好是inner/inner。习惯该动作后,逐渐提高速度。
42
如图:(1)以减速靠近阶梯。脚蹬的位置在上方,上半身向前移动;(2)碰到台阶
的瞬间踏蹬,上半身向后;(3)脚蹬的位置为了下一步的踏蹬而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
(4)后轮碰到台阶的瞬间,起身并踏蹬。
2.上台阶(中、高等级台阶)的技巧
在山地车攀爬竞技中被称为steerca的上台阶竞技,与低台阶的场合不同,不能
只靠踏蹬上台阶。不单是不能上台阶,齿轮将会碰到台阶的边缘而弯曲。该项目的练习应
注重前轮的放置方法,体重的移动,二次踏蹬。开始练习时从30cm高度较好。
43
]
如图:(1)上半身下沉,准备举高车轮;(2)起上半身,用力踏蹬;(3)前轮向
台阶的同时身体也向着台阶;(4)把前轮放在台阶的瞬间身体下沉压车子。此时刹前轮(一
瞬间);(5)向前跳跃的要领身体向上伸,把车拉上去。向后踏蹬时,后轮跟上来;(6)
把拉上来的车子向前推。
■技巧
1).齿轮应采用较容易把前轮举起的齿轮比,虽然有个人差异,center/inner;或者
inner/inner较适合。
2).助走(走路般的慢速度)。
3).以直角进入台阶。
4).以举起前轮的要领推高前轮。
5).放在离台阶边缘5~6cm处。
★重复练习以上的动作。
6).把前轮放置在台阶的同时,下沉上半身把体重加在前/后轮上。
44
7).此时脚蹬的位置,应该是再次回复到举起前轮时的位置上。
(想把踏蹬的脚回复到原状,把相反的脚向逆方向踏蹬)。
8).即刻伸直身体,把手向身边拉紧。前后同时跳跃(向前移动)的要领上去。
9).后轮提起后,把手向前推,动作完成。
。
※很差的动作:台阶高时,只是把前轮放在台阶上时,链轮如图片被台阶挡住。为了
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以跳跃动作来排除。
3.下台阶的技巧
下台阶比上台阶更需要勇气。低~中等程度的下台阶的要领,可以采用从前轮下的方
法。但是下较高的台阶时,采用前述的方法,齿盘会被扣住,因此采取举高前轮直线进入,
靠后轮下去的方法。
**下台阶时不需要太多考虑车子进入的角度。从斜方向进入时,可以看清楚着地的地
形情况,齿盘也不容易被勾住。
1).以站立姿势进入台阶。
2).刹车并减速。
3).上半身向前下沉,不要忘记该动作,否则将会摔倒。
4).把手向前推,目的是迅速下前轮。
5).前轮着地时,小心不要弯曲手臂,不要起动把手。
6).前轮要拖拉般慢慢骑行,慢慢降下后轮。
45
上图的动作很危险!
1).这个动作没有把身体向前下沉就下降前轮,这种情况下,前轮下降时身体也同时
被拉下去,冲击力变成双倍。着地时手臂弯曲,身体向前,跟着就摔倒。
2).假若前轮着地时起动把手,将会加大单个手臂的负荷。
如图:(1)减速向台阶;(2)慢速向前;(3)放松刹车降前轮;(4)伸出的手要
忍耐冲击力;(5)腰向后沉慢速前进;(6)控制刹车,慢慢下后轮。
(二十)CROSSINGOVERLOGS跳跃木棒的技巧
本文介绍两种跨越木棒的方法:1.以阶梯的要领跨越。2.举起车轮来跨越。
1、以阶梯的要领跨越
46
1).助走的速度要慢。
2).以阶梯的要领举起前轮。把前轮像是放置在木棒般的要领放置。
3).骑上木棒的瞬间,身体往下沉,把负荷加在前/后轮上。
4).身体一口气向上伸。紧握握把,像向前扭般把后轮拉上来。
5).即刻向前推把手,跨越木棒。
如图:(1)注意脚蹬的位置;(2)碰木棒的瞬间踏蹬;(3)前轮自然上去;(4)
前轮跨越后,脚蹬保持水平;(5)站立准备起后轮;(6)碰到木棒后,推把手吸收冲击。
2、举起车轮来跨越
★最理想的是前轮在木棒上擦过般通过(稍微浮起)。
1).助走的速度稍微快些。
2).前轮的车胎将碰到木棒之前,以举前轮的要领,提起前轮。
3).前轮跨越后,曲柄置于水平。
4).后轮碰到木棒后,把手向前,其目的是放松脚的力量。
5).后轮跨越后,腰往后吸收冲击力。
47
(1)速度稍快,身体下沉;(2)举起前轮的要领伸直脚;(3)不用举得太高;(4)
后轮碰到木棒的瞬间,冲击力由脚吸收,把手向前。
*跨越粗圆木
跨越细小木棒是很容易的,只要是体重没有加在前轮上就可以了。最好体验一下压把
手及没有压把手时的情况。
48
如上图:(1)假若压着把手时,前轮碰到木棒时停止前进;(2)稍微提上一点把手,
很容易越过木棒。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21:2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04273713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地车骑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地车骑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