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儒林外史第十回

更新时间:2023-02-27 21:13:06 阅读: 评论:0

另一位研究者-五十岁男人

儒林外史第十回
2023年2月27日发(作者:naraya)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一到10回

#778663儒林外史读书笔记一到10回1

科举制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培育维系了传统文化,推动

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的弊端显

现了出来,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桎梏,变为扼杀人才

的工具。《儒林外传》里的封建社会的科举制荼毒着文人的心灵,而现代

的应试教育又何尝不是呢“这个星期的作文是《让我最感动的一件事》。”

全班一片哀嚎,我咬着笔头苦恼不已,上次我已经写了妈妈送我去医院,

上上次我写了下雨天时同桌和我一起撑伞,上上上次是成绩不好老师鼓励

我,这回我该写些什么呢“这个题目都出了多少次了老师也不出些别的,

我直接上网抄算了。”同桌抱怨道。我默默叹气,不语。“今天我们来上

《古诗三首》,大家一定要背好,考试肯定会考的。”一听见“背”我就

烦了,干巴巴的古诗意思更让我无心听下去。写作文是为了考试,学古诗

也是为了考试,那么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教育

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往往存在着弊端,而现在的中国教育界还处于转型

阶段,一方面,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天性和潜力;另一方面,素质教育

不一定能得高分考上名牌大学,教育界也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而在我看

来,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争吵,要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取长补短,

让“教改”的春风吹遍中国的每个角落,不让“吃人”的封建制度再次出

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让我们以

史为鉴,不故作目傲清高,也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明白读

书的目的和意义,最终成为自己理想的样子。

#778664儒林外史读书笔记一到10回2

在儒林中漫步,厌倦了之前周进的可笑,严监生的吝啬,严贡生狡诈,

直到马纯在街上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拆字的少年——便是你,这便引起我的

瞩目,那个少年流落街头,无钱回家,而家中还有一个病重的老父亲,不

免让人心生怜悯,马二先生可怜他,便借给他十两银子,资助他尽孝,却

还不忘嘱咐学业,心中满是感激,心的一角也悄悄裂了个口子。

面对三叔的催租,你向我展示你的聪慧,机灵,不失对长辈的礼貌尊

重,字里行间透着醇厚的孝心,父亲卧病在床,你每日回到家中就买了一

只猪蹄来煨,等烂熟,和饭拿到父亲面前。晚上拿个被单,睡在父亲脚跟

头。白天里杀猪,卖豆腐,晚上便服侍父亲。他父亲夜里睡不着,要吐痰,

吃茶水,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读书陪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个更头。

努力勤劳,让我觉得你与先前的人不同,给人以薄雾清风般的安慰激励,

便预想着这一定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挣脱着封建束缚的励志少年,忙忙

碌碌,充实淳朴,这时的匡超人是多么可爱的少年。

老天仿佛也被触动,一次偶然,被知县李本瑛发现,感其嘉行,提携

他中了秀才,中举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可能是阶级的大跳跃,或是几十年

的日思夜想的功名利禄一朝到手。猜测着这应是你是苦尽甘来的兆头,却

不知道前方的希望是否是光明,怎知事实难料,李知县被人诬告,为了避

风头,匡超人来到杭州。寄身与天地山水中,人的心灵会变得净化,思想

也会更加广阔,而匡超人初到杭州后,却无疑是走向深渊的开始,少年终

究还是没有逃脱这拙劣的社会风气,卷进这些所谓的“名士”中,渐渐地,

毫无察觉地,被一点点拉入这个大染缸中,开始被熏陶,被影响,变得放

纵,刻诗集,结诗社,写斗方,诗酒风流,充当名士。做着那些表面潇洒

风流,但骨子里忘不了功名富贵的事。

年少时那朴实敦厚的人品开始受到污染,思想开始蜕变。于是匡超人

主动地加入到这群名士中,参加了“西湖诗会”,也想从中获取些好处。

可见此时的匡超人已是被名士群所同化。虽然马二先生教他懂得了读书人

应以文章举业为主,但这条路终究是难走的,况且此时的恩师李本瑛已被

人诬告摘了印,无人提携于是匡超人转身投入到西湖斗方名士们所吹捧的

“终南捷径”之中了。

接着便越陷越深,思想思想越来越腐败,又认识了潘三,一个把持官

府,包揽词讼,拐带人口,买嘱枪手的市井恶棍。伪造的朱签就是匡超人

所拟,给他的二十两银子让他从中尝到甜头,为非作歹的胆子也就越发大

了起来。心已完全被侵入,这便是他在这个污浊社会的“学习成果”——

暴露出他那寡情薄义、虚伪、撒谎的嘴脸:逼妻子回大柳庄乡下,导致其

妻郁闷忧虑而死;潘三入狱后的翻脸无情;考取教习后的自命不凡,吹自己

为读书人所供奉的“先儒”而贻笑大方。那个昔日的纯朴少年如今堕落成

一个毫无廉耻的吹牛家,虚伪透顶,狡诈至极。

一个淳朴少年的消失,反应的是一个时代黑暗,功名富贵无凭据,费

尽情绪,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778665儒林外史读书笔记一到10回3

怀着平淡无奇的心情,读完了《儒林外史》的序言,说来说去,无非

就是“现实主义”“讽刺意味”“科举制度摧残人心”,没有妖魔鬼怪,

没有英雄儿女,索然无味的情节配上艰深晦涩的文字,名义上吹嘘一下这

本书脍炙人口、含义深刻,实际上我还没读就觉得,这本书就是老太婆的

裹脚布——又臭又长!

在读完“范进中举”和“临死前的严监生”两部分内容后,我所谓的

赏析就和网上、书籍上说的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范进中举,可喜

可贺反而乐极生悲;而严监生家财万贯,临死前唯一的留恋竟是那两棵灯芯,

吝啬鬼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都被封建教育扭曲,灵魂受到了束缚,精神

受到了迫害,可怜又可悲。但当我静下来自己思考时,却觉得这种解析,

作为答案,并非正解,读后感应是主观题,何时变成这种固守成规的客观

题了范进的丑态被人诟病,可笑吗不,一点也不好笑,很现实。活了大半

辈子,寒窗苦读几十年.受尽了他人冷眼相待,突然一步登天,平步青云,

从穷困潦倒走向锦衣玉食。终于出人头地,终于能不再受人欺压,终于了却

了一桩心愿,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搁在一个压抑了大半生的人身上,怎

能无动于衷就因为这一时的放飞自我,就被说成心灵脆弱,就可以忽略他

这么多年来的心理压力吗家境的潦倒,岳父的冷漠,乡邻的鄙夷,二十多

次落榜,一个人咬着牙坚持到胜利。这份恒心,毅力,不动如山,又有谁

能做到呢严监生又怎么吝啬了呢他对妻子王氏有情有义,对王氏两个兄弟

出手阔绰,礼节周全体贴。在他那不争气的哥哥严贡生惹了官司时,本可

袖手旁观的严监生主动承担责任,破财免灾,对于严贡生的一走了之,并未

责备,甚至给他留了一份厚礼,明明家境富有,却日日粗茶淡饭,和他大

鱼大肉、坐吃山空的兄长严贡生,谁更吝啬吝啬是对他人苛刻,不是严格

律己的贬义词。这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表现,何有“吝啬”之说!

范进的迂腐、虚伪、软弱卑微不可否认,严监生的胆小怕事,精打细

算无可非议,但也不能因为如此,就片面的评论一个人的一生。书上的解

析,网上的评论,都是些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像是一个数学公式一样套

用在所有“脍炙人口”的书籍上。但当我静下来思考时,突然有种悲哀,

为“千篇一律”而悲哀,这些赏析都流露着讽刺悲哀,暗含着这本书的核

心主旨,我不禁有些后悔,后悔没有自己思考便看了文章主旨,就像是忍

不住偷看了数学答案,即使依靠自己写出计算过程,仍是感受不到收获,

我也有些好奇,好奇如果自己没有看前言,能否看出这本书的主旨。那么

多人的赏析中,又能有多少人能自己得出结论呢对于《儒林外史》的种种

因果,读第一遍觉得“又臭又长”,再读第二遍时觉得有些意思,在读第

三遍时,我就觉得回味无穷了。其实读书的感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但可以独一无二,仔细得读,反复得读,

读书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真正的收获啊!

#778662儒林外史读书笔记一到10回4

《儒林外史》——一部以其杰出的讽刺艺术而闻名于世的著作,书中

描绘的一系列人物都令我印象深刻。他们被当时黑暗的科举制度所影响,

或迂腐压抑,或热衷功名,或道德败坏,他们深陷在科举制度的深渊里,

一去不复返。而匡超人,正是他们之中的一个典例。

前期的匡超人,是一个孝顺乖巧的人。一回到家中,他不仅亲自侍奉

病重的父亲,还主动承担起养家的重担。他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地读书。

到了后期,他开始接触到社会上追逐功名富贵的虚伪名士,黑暗的社会现

实和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他竟做出与潘三合作做枪

手、欺骗老师自己未婚、潘三被捉后翻脸不认人等恶劣行为,与前期的他

简直判若两人。

匡超人的堕落与蜕变令人惋惜,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究竟是

何原因导致了匡超人的蜕变是黑暗的社会现实,还是他明辨是非的能力较

弱以及对于权力金钱的贪图欲望我想,二者都应该是其主要原因。正是因

为他的性格不够坚定,对社会没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当他面对金钱与权

力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被拖入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泥潭之中,使自己

的人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希望,而是变得黑暗与空虚。

匡超人的蜕变,不仅仅是讽刺了令人挣扎其中、不得解脱的科举制度,

还警醒我们一个道理:在成长过程中,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当我们走

上社会,将会有无数看似美好的利益诱惑着我们,我们是选择像杜少卿那

样淡泊功名保持思想自由,还是像匡超人那样一步步堕落下去我们都希望

做前者,但是又有多少人为了功名富贵最后沦落末路当我们面对这样的选

择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否拥有执着的信念和不慕名利的品质,在不良的社

会环境中是否能保持独立的自我。“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我

们要通过自己勤奋刻苦、默默无闻的努力去取得优异的成就,做一个实事

求是、勤勤恳恳、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少年时期,正如同前期的匡超人一样,

勤奋刻苦地学习。我想,面对诱惑的我们,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保

持独立的人格,在不断成长中蜕变,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高飞。

#778666儒林外史读书笔记一到10回5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创作的巨著,全书共五十六回。它主

要描写了一些受到八股科举制度这种毒药毒害的儒生形象,讽刺了当时社

会风气的败坏。《儒林外史》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而且

被鲁迅先生评为“秉持公心,指摘时弊”。

在《儒林外史》中,我最讨厌的是牛浦郎。他本来爱读书是好事,可

偏偏要偷钱来买书。而且还故意冒名顶替,假扮他人并骗了收留他的叔公。

这虽然算不上大逆不道,却也是品行不正,总算遭了报应。我想:我们应

该引以为戒,坚决不做这些坑蒙拐骗的勾当,否则就会被人们疏远。

在《儒林外史》中,我最敬佩的是杜少卿这个人物,因为他不仅淡泊

名利、慷慨大方,还尊重女性。杜少卿是一个才子,但是他在过分看重名

利的当时是一个例外。有人让他去当官,他却装病推辞。有人觉得他傻,

可是我觉得他的这种淡泊功名、傲视权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继承了

他父亲亲近百姓、乐于助人的品质。因此,他虽然是世家子弟,有许多财

产,却很少用在自己身上,大都用在接济穷人、振兴社会上:他送张俊民

的儿子去应考、接济下马的王知县、给钱给杨裁缝葬母......这种品质即

使在现在,也是难能可贵的!杜少卿还反对纳妾、尊重女性,这在当时那

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是破天荒的事。

《儒林外史》中还有许多人物,他们有的聪明伶俐,有的死板笨拙;

有的品行优良,有的毫无修养;有的富甲一方,有的颠沛流离;有的淡泊名

利,有的争夺功名......“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儒林外史》中的

人物性格、品行各异,值得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儒林外史》不但让我学到了历史知识,还让我学到了受益终生的道

德修养。建议大家也来读一读哟!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21:1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03586712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儒林外史第十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儒林外史第十回.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