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制度履历表
编号:
制度
名称
编制
(修改)
时间
首次
编制
换
版
编
制
修
订
编
制
编制
人
编制部门
(单位)
废
止
编号
制度管
理办法
2015。9。28√
企业管理
部
说明:在此之前没有关于制度建设方面的制度,为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实
现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表单化,特制定了本制度.
说明:
说明:
注:“说明”主要阐述修改的主要内容。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制度分类及部室职责1
第三章制度的编制、修订和废止4
第四章制度的督导执行5
第五章制度的评审7
第六章制度的存档管理8
第七章附则8
附件一:制度管理流程9
附件二:公司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9
附件三: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10
附件四:制度编写格式规定11
附件五: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及制度培训计划表14
附件六:制度履历表15
附件七:制度审核单16
附件八: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17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配合公司建立简捷、实用、高效、统一的制度管理体
系,实现本公司制度建设的系统化、一体化、流程化、表单化、信息
化,促进公司管理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之制度建设管理是指对各类制度的起草、审批、
执行、修订、废止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范.
第二章制度分类及部室职责
第三条本办法之制度分为组织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技术
规范三类,各类制度实行公司专业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其中:
组织管理制度是规范组织行为的管理制度,包括公司章程、机构
设置、职责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制度;
专业管理制度是关于规范各专业管理部门各项专业职能的制度;
技术规范是阐明和确定技术要求方面的规定,包括产品、产品检
验、工艺、环境保护、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标准、规程等。
制度编制、修订管理归口管理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部门及制
度):
1、组织管理制度由综合办公室负责;
2、专业管理制度由各职能部门、小组负责;
3、技术规范由各技术相关部门负责;
第四条根据制度内容,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制度应包含三部分内
容:
1、制度基本内容:制度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制度正文约束条
2
例、考核条例。
2、制度操作流程:依据基本内容绘制出制度操作的流程图,通常
可用VISIO编制。
3、制度操作表单:依据制度基本内容与操作流程所涉及的表单,
通常可用WORD、EXCEL绘制.
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性质及其范围大小等,管理制度的文体基
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章程:是指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公司行为和治理
结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2、条例:是规范某一类对象、某一系统(过程)、某一系列活动
的综合性管理制度。
3、职责:是针对“工作”这一特定对象制定的管理制度,包括各
管理层次、各级、各类岗位职责与相关的工作描述.
4、守则:是确定员工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制度。
5、办法:是确定某一方面或特定管理对象、过程、活动的方法
和要求的管理制度。
6、制度:是规范某一方面经营、管理活动行为准则的管理制度。
7、规定:是确定特定对象、过程、活动规范、准则方面的管理
制度。
8、细则:是为实施制度、规定、守则、办法而制定的更为具体
的管理制度。
另外,按照公司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的专业要求确定“技术规范”
的名称。
第五条公司制度建设的管理部门为企业管理部,主要职责是:
1、负责制度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
3
2、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向各管理部门提出制度编写要求;
3、负责制度的初审与会审管理工作;
4、负责制度起草部门编写制度的指导工作、流程编制的辅导与
完善工作、培训情况检查、落实情况检查、执行效果评价;
5、负责统筹制定制度优化方案,并负责逐项督导落实;
6、配合公司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
7、负责有效制度清单的整理等。
第六条公司的制度责任部门即公司制度的编制及督导执行部门
为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制度的制定及督导
执行(包括调研、起草、征求意见、编写培训教案及培训计划并进行
授课、编制制度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意见反馈、申请修订等).
第七条制度的责任部门必须对每一项制度确定制度责任人,责任
人的主要职责是:对负责的制度进行培训、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建立
制度档案(包括制度建设各个环节的内容)等。
第八条制度责任人的确定及变更。新出台制度的责任人一般应
为制度的起草人;在本管理制度下发前的制度责任人由各部门领导指
定责任人;制度责任人工作发生异动时,由部门领导及时重新指定制
度责任人。制度责任人工作发生异动时,必须到制度建设管理人员处
确认制度档案交接情况,否则企业管理部在组织制度评审时,将对无
制度责任人的进行考核。
第九条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审批、文件编号、打印下发、整理
建档等。
第十条后勤保障部负责按照培训工作相关要求组织实施制度
培训,达到培训效果.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指流程就是指做事情的顺序,业务流程是指
4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利用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的工作
过程。
第三章制度的编制、修订和废止
第十二条制度编制的流程(见附件一)。专业管理部门对制度
编制需求进行识别与确认→专业管理部门起草初稿→专业管理部门
组织与制度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并征求意见(包括公司对口专业部门的
意见)→企业管理部制度建设管理人员初审→专业管理部门根据制度
的重要程度组织会审或会签→经公司总经理或主管领导审批后以红
头文件下发或经局域网发布(审批时须附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
单、制度审核单、制度定稿及文件审批单)。
1、制度编制需求的识别与确认.全面分析和识别制度编制的需
求,了解本部门有关职责、国家相关规定、公司及各子公司目前相关
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特别要找准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其他企业同类
制度,填写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见附件二)。
2、征求意见。制度在初稿编制完成后,都必须在公司相关单位
范围内征求意见(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见附件二),反馈意见
必须由各单位主管领导签字。
3、前期研讨。若为了工作方便,提高效率,可以组织与制度相关
部门进行研讨,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认研讨结果,而不再另行征求意
见(“会议纪要”可代替“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
4、制度初审。初审的内容包括:采纳反馈意见情况;与其他专业
制度的衔接情况;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是否正确;制度编写格式(见
附件四)是否规范;有无相应的流程与表单;有无检查计划和培训计
划表(见附件五);有无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或相应会议纪
5
要);有无制度履历表(见附件六,首次编制不需要)等方面。企业
管理部制度审核人员要形成书面的审核意见,填写制度审核单(见附
件七),并随同制度文本一起按下列方式提交公司审定:
(1)经企业管理部初审确认为“重要”的制度须在公司董事长办公
会上进行审定。
(2)确认为“一般”的制度可在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上审定或组织相
关的专业部门进行会签(需进行会签的单位由编制制度的专业部门提
出)。
凡未征求意见或企业管理部初审的制度,不得提交公司领导审定
或会签。
5、批准下发.“重要”的制度须由董事长审核批准后下发,属于“一
般"的制度由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下发.
第十三条制度的修订流程(见附件一):编制制度的专业管理
部门提出制度修订的书面申请或建议→企业管理部审核→提交公司
办公会审定→执行制度编制流程.
第十四条制度的废止流程(见附件一)
1、对原制度进行修订后,原制度废止.
2、对不能适应现实状况要求的制度进行废止,按如下流程进行:
制度编制部门(制度责任部门)提出制度废止的书面申请,并填写制度
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企业管理部审核→提交公司办公会审定→
决定是否废止。
第四章制度的督导执行
第十五条制度的贯彻:公司制度下发一周之内,各相关专业管
理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对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的,需在30个
6
工作日内完成,下发一周内,各相关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贯
彻。
第十六条制度的培训:制度下发前,制度责任人要编写制度培
训教案和培训计划,填写制度培训计划单(见附件五),并提交到企业
管理部,在制度下发的15天内,企业管理部牵头会同制度责任部门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七条制度的执行:各级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检查管理
制度执行情况时,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检查执行情况的原始记录,且
记录一定要真实、全面,要留下管理的记录,以作为检查、督导和明
确责任的依据.
第十八条制度执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1、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认为制度脱离实际难以落实时,要及
时与制度起草部门或企业管理部书面沟通,如无异议就要对制度的落
实负责。
2、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重大情况确实不能按制度执行的,
制度的执行部门或相关部门必须履行请示报批程序,经制度责任人
同意后方可灵活处理,并要对此过程存档备查。
第十九条制度落实的督导检查
1、制度下发时,应附一年内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计划:制度下发
执行的前三个月,制度责任人对各相关单位执行制度情况每月都要进
行全面检查;制度下发三个月后,起草部门对制度的落实情况每三个
月至少检查一次,每次检查都要填写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见
附件八)或形成书面报告交给制度管理部门制度建设人员。
2、制度检查主要内容:制度是否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制度本身
存在什么问题。
7
第五章制度的评审
第二十条定期评审:每年十二月初,企业管理部组织公司各专
业管理部门对公司的制度进行一次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填入制度检查
(制度评审)报告单(见附件八)。
第二十一条不定期评审:发生下列情况时,企业管理部应适时
组织公司制度体系或有关制度的评审活动。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重要法律法规实施、竞争对手的竞
争态势发生变化等影响公司经营环境改变时;
2、公司资源配置、经营方向和领域、组织机构等发生重大变化
时;
3、公司对本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重大调整时;
4、其他改变公司外部或内部经营条件的事项发生时。
第二十二条制度评审结果的运用
1、识别并确定公司制度建设的需求。确定公司有关制度的培训、
编制、修改、执行中止、废止等事项;确定公司制度管理改进创新的
空间和实施措施。
2、编制公司制度管理与建设的评价报告。企业管理部在每年的
12月底,应根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的评审结果,结合制度日常检查
和有关数据与信息的情况,编制公司制度管理和建设的综合评价报告,
并提交总经理。
3、将制度评审的结果作为公司各部门进行年终评比的主要依据。
8
第六章制度的存档管理
第二十三条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度的存档管理工作,要求
用专门的档案盒(袋)存放各类制度。
第二十四条每项制度应体现管理记录,每项制度的档案应包括
以下基本内容:
制度
编制过程
1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
2
制度初稿
3规范审核单
4
经过会议研究讨论的会议纪要(若进行会签的,复印会
签页)
5
红头文件
宣传贯彻6下发1月内组织培训的记录
检查执行
过程
7
制度下发后前3月每月1份执行检查报告
8
制度下发3个月后,每3个月1份执行检查报告
修订过程
9
提出制度修改申请(建议)单
10
重复1—8项内容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公司的制度及制度建设档案属于公司内部资料,未
经公司领导同意严禁向外提供。否则,按照奖惩条例的处罚规定进行
处分。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的附件有:
附件一:制度管理流程
附件二: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
附件三: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
附件四:制度编写格式规定
附件五: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和培训计划表
9
附件六:制度履历表。
附件七:制度审核单
附件八: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
第二十七条所有拟下发的制度都需注明贯彻的对象,本办法需
贯彻到公司所有职能部室人员.
第二十八条所有制度的解释权均归制度制定部门.本办法由公
司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培训、修订亦由企业管理部负责.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一:制度管理流程
附件二:公司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
制度名称及编号编制部门
首次编制是否(
制度修改
第次换版编制,日期:年月
第次修订编制,日期:年月
制度废止是否(
制度重要性的识别结果:很重要重要一般(
制
度
需
求
识
别
编制及修
订需求识
别
1、履行部门职责的需要()
2、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加强或完善专业管理的需要()
4、原有制度已经不适应管理的要求()
5、原制度一次修改在10处以上()
6、制度某一条累计修改在5次以上()
7、修订的主要条款:
需求识别说明:
废止需求
识别
废止原因:
或相关被征求意见单位:反馈时限:
10
反馈意见(可另附材料):
领导签字:时间:年月日
附件三: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
1、制度重要程度的分类及其判定依据
制度按其重要程度可分为重要和一般两类,判定制度重要程度的
依据是:
判断项目重要一般
发挥作用的范围综合性局部性
对过程(流程)的增值作用大较大
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大较大
在公司制度体系中的地位结构性支持性
所管理控制的资源重要程度重要较重要
2、制度重要程度的识别确认:制度的重要程度先由各专业部门识
别,最后由企业管理部审核确认。
3、制度重要程度分类的用途:企业管理部依据审核确认后的制度
重要程度,确定是在公司经理办公会或例会上审定,还是组织专业会
议审定,或者进行会签。
4、制度重要程度的范例
11
制度名称
重要程度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重要
员工亲属工作回避制度
重要
文书管理制度
一般
企业邮箱和办公自动化管理办法
一般
附件四:制度编写格式规定
1、管理制度名称的确定.
管理制度一般由“单位名称(全称)+管理的对象、过程、活动名
称+制度文体名称”构成,如“-—————有限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办
法”。
2、制度编写的内容要求。
(1)制度的第一章为总则。总则的内容应包括:制度的目的、适
用范围、有关术语的定义、职责分工等内容.
(2)制度的最后一章是附则,附则的内容应包括:该制度实施
的有关要求;与该制度相关的其它专业管理制度、流程、表单名称;该
制度的附件,与相关制度的关系等内容。
(3)制度的中间章节,用来规定制度的步骤、方法以及管理要求
等主体内容。
3、制度编写的格式要求。
(1)制度正文按照章、节、条、款、目的格式编写。正文的章、
节、条用“第×章”、“第×节”、“第×条”分别表示,其中正文的“条”不
分章、节,采用连续顺序号表示;正文的“条"下设“款”,款下设“目”,
“款”、“目”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和“(1)、(2)、(3)……”
表示;“目"下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表示;再往后可以用英
文字母“a、b、c……"等表示。
(2)页面设置。所有制度均用A4纸纵向编制,不分栏,不设页码;
12
××××××××V×
上、下页边距分别为3。18厘米、2.54厘米,左、右页边距分别为3
厘米、2。6厘米;正文行间距一般为1.5倍行间距。
(3)字体及字号。
①页眉文字为标准仿宋5号字。
②制度首页表头的“公司名称”、“制度名称”、“编制部门”用4号
黑体字,表头的其它部分用小4号标准仿宋字体。
③正文“章、节、条"的顺序号用4号黑体字加粗,正文的其他部
分一律用4号标准仿宋字体;“附件×"用4号宋体加粗。
④制度中的附件(主要包括流程和表单)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
适的字号,标题用宋体,其它文字用标准仿宋字体.
(4)制度正文的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第×章”、“第×条”
后面空一个字符;“总则"和“附则"的两字之间均空一个字符;“附件×”
在页面左端顶部顶格写,不空字符;“章、节”的标题以及表单、流程
均居于页面中间,其它文字两端对齐。
4、制度、流程、表单的编号方法.专业管理制度、组织管理制度
及其流程、表单的编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
统一进行编制,具体编号方法分别规定如下:
(1)制度的编号方法
(2)制度的流程编号方法
修改码:用阿拉伯数字0、1、2、3……表示
版本号: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制度顺序号:按编制顺序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公司代码:101
专业(组织)管理代码:用两位规定的汉语拼音缩写表示
例: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编号:QG101001A0
13
××××××××B××V×
(3)制度的表单编号方法
5、制度编号的调整。制度每一次修订均要调整编号.原制度一次修订
在10处以上或者制度某一条款累计修订5次以上时,原制度需换版,
并更改版号;其他修改,只需调整修改码。
6、公司、专业管理、组织管理代码
公司名称代码
专业管理方面的
名称
代码
专业管理方面
的名称
代码
101
综合办公室ZH企业管理部QG
安全环保AH党群办DQ
财务部CW机电部JD
生产技术部SC
南上压缩站NY
犁川管理LC
7、制度流程图绘制的要求
(1)专业管理制度及组织管理制度流程图,采用图形符号和“二
维”坐标的方式进行绘制。
例: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办法的制度管理流程编号:QG101001L0A0
修改码;用阿拉伯数字0、1、2、3……表示
版本号: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流程顺序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流程编号:用汉语拼音“L”表示
制度顺序号:按编制顺序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公司代码:101
专业(组织)管理代码:用两位规定的汉语拼音缩写表示
××××××××L××V×
例: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办法的制度识别需求与征求意见单的编号:QG101001A01A0
修改码;用阿拉伯数字0、1、2、3……表示
版本号: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表单顺序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表单编号:用汉语拼音“B”表示
制度顺序号:按编制顺序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公司代码:101
专业(组织)管理代码:用两位规定的汉语拼音
缩写表示
14
(2)图形符号,应使用WORD、EXCEL、PPT中“自选图形中流程
图和连接线”符号,或使用visio规定的符号。
(3)“二维”坐标,应按制度中规定的管理活动(工作)的步骤和
责任者(部门或岗位)建立.
(4)流程图绘制的要求.
①严格依据制度中规定的职责、管理活动(工作)步骤和逻辑关
系,用最简明的图形描述。
②对有时限要求的工作,应在相关图形连线上,用d(表示工作日)、
h(表示工作小时)注明。
③对于“判断”事项,必须要表达明确的意思,并在“判断”连线
上,用“Y”(“同意”或“是")和“N"(“不是”或“不同意")表示。
(5)流程图常用符号规定
过程文档多文档
决策准备终止
8、制度汇编的要求
(1)汇编的封面:内容依次分别是“×××公司×××年度"(宋体2
号横向居中)、“制度汇编"(宋体初号加粗,每个字占一行,纵向居中)、
“编制时间”和“编制部门"(两者为宋体小三,横向居中,并排排列,
中间空两字),行间距可依美观程度自行确定。
(2)汇编的目录:内容包括“目录”和“制度名称”,“制度名称”按“序
号(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格式编制,页码右端对齐.
(3)具体制度的汇编:按本附件“3、制度编写的格式要求”编制。
附件五: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及制度培训计划表
制度责任人
15
制
度
执
行
情
况
检
查
计
划
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制度
下发次月
1、是否出台实施细则(若需制定);
2、制度出台是否按流程进行;
3、制度档案建设情况;
4、相关处室人员对出台制度的掌握情况;
5、制度培训情况;
6、制度本身存在哪些问题;
7、制度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月与上月检查结果对比,执行情况是否有所改进。
第三月与上月检查结果对比,执行情况是否有所改进。
第六月
1、检查:对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2、审计:企业管理部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评审。
第九月对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第十二月对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培
训
计
划
培训时间培训人拟培训单位
附件六:制度履历表
制度名称
编制(修改)
时间
首次
编制
换版
编制
修订
编制
编制人编制单位
废
止
编号
说明:
16
说明:
注:“说明”主要阐述修改的主要内容。
例如: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履历表
制度名称
编制(修改)
时间
首次编
制
换版编
制
修订编
制
编制
人
编制单
位
废止编号
制度建设
管理办法
√
说明:在此之前没有关于制度建设方面的制度,为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
理,实现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表单化,特制定了本制度。
制度建设
管理办法
√
附件七:制度审核单
制度名称
起草部门
17
制
度
管
理
部
门
的
制
度
审
核
意
见
审核人:审核时间:审核单位主管领导:
附件八: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
制度检查制度评审一
制度
名称
检查(评
审)人
起草
部门
检查(评审)
时间
发布
时间
检查(评审)
方式
18
检查
(评
审)意
见
[此部分
可另附
材料]
制度执行存在问题:
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评
审
结
果
结
论
1、建议继续使用;
2、建议修改(编制)后使用;
3、建议换版(编制)后使用;
4、建议废止;
5、建议配套编制实施细则后使用;
6、建议与制
度归并;
7、其他建议。
评审人员:(签名)
时间:年月日
确
认
制度编制单位确认:
编制单位主管:
时间:年月日
企业管理部确认:
主管:
时间:年月日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11:3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468610663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制度管理办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制度管理办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