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课
——《落花生》教学反思
杨晓春
《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富于哲理性的一篇课文,其特点是:由物及人、
借物说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和重点突出等。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
—议花生”来写,重点突出了“议花生”。反思自己在教学这篇课文中的点点滴
滴,收获颇丰。
根据“教学课程”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理念,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从给学生布
置两道思考题开始:
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你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先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点勾画。读完了有什么想法
就举手发言。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点勾画。读完了有什么
想法就举手发言。
教学片断:
一个学生说:“我和母亲在山坡上种过花生,收过花生,知道花生确实是
一种很谦虚的植物,像甘薯一样,把果实埋在地里,从不炫耀自己。”
一个女学生说“这篇课文讲许地山一家人种花生,吃花生的事。我也经历过,
但是从来没有人给我讲过课文中的那些道理。”我抓住这个话题,提示学生思考:
“课文究竞讲了什么道理?”
一个学生说:“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张扬自己的成功。”
一个学生说:“做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没有能力的人。”
一个学生说:“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
然后,我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大家归纳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已经抓
住了课文的思想灵魂。古人说文章是用来讲道理的。这篇课文把深刻的道理寓于
2
一个平常而有趣的故事中,所以读者都爱看。这就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现在
请大家思考,这篇课文好在哪里?”
一个同学说:“作者从讲故事出发,把道理自然地引申出来。”
一个学生说:“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都很简单,主要是一家人七
嘴八舌议论花生。”
我表扬了他:“你说的很对,课文以谈花生的好处为主。他们怎样谈?”
一个学生说:“孩子们从味道、榨油、价钱三方面谈花生好处,都是外在的,
而父亲谈的是花生看不见的好处。”
我概括大家的意见说:“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写得少,谈花生写得多,
这在写作文时叫详略安排。对突出文章主题的内容详写,对起铺垫作用的内容则
略写。同学们在作文时常见的毛病是平均用力,不分主次。关于做人的道理,是
作者从花生中引伸出来的,所以作者希望孩子们像花生一样质朴做人。”
最后我对学生说:“托物言志,是一种很常用的写作方法,有人赞美蜜蜂,
有人歌颂梅花,有人礼赞松树,有人歌颂雄鹰。你们喜爱什么?谁说来听听?”
一个学生说:“我最爱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个学生说:“我最爱黄牛,总是默默无闻地拉犁耕地,吃的只是草。”
一个学生说:“我最喜欢家里的老母鸡,吃的是落地的饭粒,却不停地下
蛋,可以做菜,也可以换钱。”
我看到同学们思维如此活跃,很是高兴,进一步刺激说:“谁能说一些既
有教育意义又新颖别致的例子?”
同学思考片刻,就有人举手。一个学生说:“课文说不喜欢桃子、石榴、
苹果,说它们爱炫耀果实。我不同意。我喜欢它们,它们不但有用,而且外表漂
亮!”
一个学生说:“其实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又好看又有用。我妈妈不太漂亮,
她常去美容院。我也喜欢妈妈。”
一个学生说:“花生长得不好看是天生的,改变不了。”
一个学生说:“上学期竞选班长,三个候选人,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
3
成绩,管理能力,还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如果都像花生一样,深藏不露,让我们
怎么投票?”
一个学生说:“我爸爸单位搞竞争上岗,我听过他在家里练习演说,也是
专讲他有什么能耐的。结果他成功了。”
一个学生说:“跳水队员又漂亮又有用,最让人羡慕。奥运会拿冠军,唱
国歌升国旗,全世界都知道。”
一个学生跟着说:“对!我长大了不做小草,要做大树。拿破仑说不想做
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学生的感受让我深受震动,我动情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像花
生那样的人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在这个世界上,在市场经济时代里,有人像
太阳那样光芒四射,有人像林中的小树那样静立不动,有人像大海那样深沉,有
人像山泉那样清明。但有一点则是相同的,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
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教学反思: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形象写照。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多元化的,事物的复杂性、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对知
识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
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
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这是新的课程改
革的重要理念。
我在教学《落花生》的过程中,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花生的默默无闻,不炫
耀,不张扬。面对新课程要求,在本课教学中,我提出“谁能说一些既有教育意
义又新颖别致的例子?”这样一个问题,为学生创造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所
以许多学生说要做像苹果那样的人,善于展示自已,张扬个性;还有的学生说“我
既想有花生的品质,也想有苹果的勇气与才华。现在社会需要自我表现的人才,
花生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是苹果的自我推荐也值得赞赏。”可见,
4
学生的理解远比老师教他的丰富而深刻,而且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赋予老
教材以新的含义,提升了教材的价值,体现出教学的现实意义。这充分体现了对
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体现
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
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尊重学生的思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创造学
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
界。最终达到个性化阅读的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8:3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457879642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落花生教学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落花生教学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