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荷塘月色教案

更新时间:2023-02-27 07:32:42 阅读: 评论:0

消毒柜哪个品牌好-墙面绘画

荷塘月色教案
2023年2月27日发(作者:牙痛的原因都有哪些)

《荷塘月色》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知识与技能

1、欣赏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2、欣赏清秀隽永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我研读,小组讨论,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重点

1、梳理文中作者心理变化的脉络。

2、重点分析四五自然段,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难点

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自主学习

第一课时

一: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导与练》课前自主学习部分第42页,教师在过道检

查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

二: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字,号。1928年出版散文集,朱自清

是、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是“表现我们

民族的英雄气概”。

一:回忆学过的关于荷的诗歌: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三.了解时代背景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

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

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

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

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

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

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

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

1.问: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这

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

“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2.文中那些段落写了荷塘?

讨论,明确:本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写荷塘。

3.在此前后写了什么?学生快速浏览相关段落,画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

讨论,明确:作者依次描写的对象是:(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

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江南采莲—(回)家

结论:本文写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想。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1.文本是单纯展示作者一段观赏荷塘的经历吗?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

静”,有何用意?

讨论,明确:交代观赏荷塘月色的缘由。作者被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所烦恼,为

了排解苦闷,就想一个人离家出去散心。“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

础。正因为心里不宁静,需要求得半刻的宁静和清闲,摆脱心头的烦恼,寻求

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文章这样开头,不仅揭示了

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使文章后面心情变化有源有本,显得脉络清晰,容易为

人理解。

2.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看

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讨论,明确:

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苦闷)

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喜悦)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喜悦)

(月下)荷塘(喜悦)

(荷塘)月色

(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苦闷)

(江南)采莲—热闹风流有趣

可惜无福消受(向往、遗憾)

(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更加寂寞苦闷)

在分析作者心里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

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

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

句的作用?

讨论,明确: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

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

有压制的自由世界。此时的作者超然物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

快,心情平和安宁,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

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变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

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四、五自然段极少见到直抒胸臆的语句,为何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

的喜悦”?

讨论,明确: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景象都在作者的情感观

照之下,无不打下作者情感的印记。作者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

那样宁静而有诗意之美,让读者和作者一样倾心迷恋,这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微

妙展示。

(3)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

讨论,明确:离开荷塘后,作者重新回到寂寞。此时他想起了“江南采莲”,

一方面他生于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更重要的是,采莲是一种“热闹”、

“浪漫”、“有趣”的景象。作者在现实中无法摆脱苦闷,转而借助想象,沉

醉于想象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愿望无法满足的遗

憾。

(4)当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讨论,明确:回到家中,“什么声息都没有”,与开头的环境相比,此时更加

死寂。作者的忧愁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陷入更深的寂寞与痛苦。一方面在结构

上与开头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内心的“不宁静”。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作者因内心的痛苦烦恼而去观赏荷塘月色,

当他面对荷塘时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

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

深的痛苦之中。本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严酷的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

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

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第三课时

一:品读赏析语言可通过仿写(形似:句式、修辞、语言;神似:意境)

1.朗读两小节,学生闭目倾听想象。思考:这两个小节一次写了哪些景物?

讨论,明确:第四自然段:荷叶、荷花、花香第五自然段:月光、月影、月色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

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可能涉及的句子和手法有:

A比喻句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比喻贴切,形象地描绘了叶子、花在月下的独特情态和韵味,月光的明亮皎洁。)

B比拟句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这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

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不仅准确写出了荷花在月下的形态,而且将花和叶拟人化生命化了,令人想象

到他们仪态万千的娇羞风姿。)

C通感句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

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

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

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光”、“影”是暗淡的,是难以用笔触加以形容的。

作者把影像幽暗静谧的特点,借助梵婀玲的优美进行展示,巧到极处,毫无做作

之一,却有意在笔先的美感。)

D叠词的运用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

协调,富有音乐美。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厚

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

教师小结:这两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荷塘月色图。第四自然段重点写荷塘,写荷

叶、荷花、荷香、荷波。没有写月,却处处有月,作者描绘的是他们在月下的各

种情态。第五自然段重点写月色,先写“月光”,后写“月影”,描绘的荷塘上

的月光、月影。作者从各种角度、用各种手段描绘了眼前景色的美,将我们带入

一个亦真亦幻的迷人境界。正是在这种境界中,作者的苦闷得到片刻的排解,我

们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淡淡的喜悦。

《荷塘月色》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

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品词析句领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难点: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领会。

教法

对于如此美的散文,计划采用电化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画面和配乐朗诵营

造情境氛围。

学法

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一读,读课文。二品,品文句。三议,互相讨论。四

读,读课文。

课时:2

预习作业

1、谈谈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

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

承载的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

清先生心灵的河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

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

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2、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师生互动活动一: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

化。

教师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

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

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

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

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

到现实)。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

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

到现实。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

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

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

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

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

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

师生互动活动二: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

明确: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圆西院。文章

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先生自然倍感苦闷彷徨。他是民主战士,爱国分子,

但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中国现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

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诅咒旧中国是一池死水,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

的吃人筵席。朱自清要比他们温和,他的确感到现实对正直善良的人们沉重的

碾压,但还没有上升为抗争。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

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

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

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性格的支配下写成的。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

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

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教师分析以下三句话,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1、“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2、“这是独处的妙处”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

着差距和矛盾。

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不宁静”的社会原

因。

“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

中的“不宁静”。

总结本课时

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A、淡淡的喜悦;B、淡淡的哀愁;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

淡淡的哀愁;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文章4—6段

3、完成练习二至五。

板书:去途

家颇不宁静得到宁静赏荷塘月色

回到现实

归途

预习作业

1、你觉得本文写景有何特色?你最喜欢写景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领略本文的画面美(写景美)。

领略本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回顾上节课:第一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蕴含在这篇散文中的情感内核,体会

了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由于时代和性格原因,始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

情,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作者苦闷彷徨、希望在一

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暂时解脱却又无法得以解脱的矛盾心情。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重点领略文章的写景之美与语言之美。

学生活动一:配乐,请一位同学朗读4—6段,同学们拿起笔画下你觉得最美的

句子。思考两个问题:

1、你认为这3段写景的基调是什么?你觉得这几段写景有何特色?

2、这几段写景都运了哪些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的活动要充分,学生可以从写景的色彩、基调、词汇、修辞等角

度阐述写景特点。

教师归纳明确:

一、第4段重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重写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

在月色下的景致。

二、这几段写景的基调:优雅、幽静、素淡、朦胧。月光是“淡淡的”、“静

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

处……”,叶子和花“像笼着……”。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

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沉静的诗人气息。

三、综合分析第4段

1、写景的大致顺序: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

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

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2、本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一应景物,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

异的光彩。如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

华上写荷花之美。再如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

有似无,时断时续,隐约朦胧。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3、从语言、修辞看:

比喻(含通感,不是重点,点到即可)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荷香本是嗅觉

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期转化为听觉形象,这

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

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方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展开更广阔的联想,

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还有多个句子用到比喻,所选择的喻体皆为柔美之物,与本体生动切合,贴切地

描摹出了景物的优美。

拟人

赋予物以人的品格,将景物写得灵秀动人。

叠词

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

骈散句结合

用词优雅、柔美,句子既见变化,又稍显齐整,产生一种节奏上的舒感美。

四、综合分析第5段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本段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但更多的句子是从侧面表现月色之美的。作者通过

写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等景物,烘托了月色之美。因月色

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很难描摹的,于是作者借用其它景物,用衬托的手法予以

表现,可谓恰到好处。

2、动词之美

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

动感,给人医治奶白色而鲜艳欲滴的实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

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

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

且与“如流水一般”不般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

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

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

“画”能写出月影之美。(“印”不能写出美)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通感)

五、综合分析第6段

1、本段动静结合,远近相间。

2、段末过渡自然,片刻的宁静得而复失。

本文写景小结:

这篇散文,写景细腻动人,创设了素淡、朦胧、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

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

月色溶溶,小径幽幽,树色隐隐。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

喜悦。景物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景语即情语,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

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可见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其间,忘情于迷人的景

色之中了。只不过,这种喜悦与宁静是淡淡而且短暂的。

学生活动二:从画中走出来,作者写到了江南采莲旧俗,是何用意。

教师明确:简单地说,可以将之理解为作者回到现实生活的表现。深究起来,写

作者惦念江南,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以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六、课堂总结

简要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同学一起回顾那些精彩的用词,体会那几种修辞手

法的妙用。

课后作业

小作文

1、观察你周围的某一处景物,把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样子描摹出来。尽可能把

词语用的妥帖一些

2、写一个通感句子。

《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

二、课文导入

师:大家有没有看见过荷塘?能不能联想到有关描写荷塘或荷花的诗文?

明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鲜艳夺目,美不胜收的画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荷花那种自然的清纯美丽)

师:月亮呢,大家喜不喜欢?说说有关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文。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勾起了人的思乡之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独自饮酒的寂寞与空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中的夜晚,有明月青松,流泉青石,闲静幽

美,恬淡宜人。)

那么大家见过荷塘月色没有?那么让我们走近朱自清,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

塘月色。

三、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

教授。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

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

《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

等。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时任清华教授,文章的第一句说“这几天颇不

宁静”不宁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永远是个谜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大家可以阅读和掌握这篇文章之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四、整体把握

(一)、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中华大地。作

为一名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感到十分压抑和苦闷,中国究

竟何去何从,理想和光明究竟在何方?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踏入了这片

静谧的荷塘,心有所感,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课文朗读

(1)师:一个人心里不宁静或者说很烦,他会做什么?

明确:对,一个人不宁静,他就要想办法发泄,得到解脱

【明确】线索:缘起(第1段)→去荷塘(第2、3段)→观荷塘(第4、5、6

段)→离荷塘(第7、8段)→踱回家(第9段)

颇不宁静寻求宁静得到宁静走出宁静

因而,文章的划分便一目了然了:

第一部分:(1)写观荷的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三)、再次诵读课文,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1、请大家找出最明显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并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

起的波澜,不加掩饰的直接抒怀,显示作者内心的苦闷、烦乱。②这也正是夜

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为下文出游荷塘作铺垫)③

此句是“文眼”,放在篇首,一锤定音,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2、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萦绕在作者内心的苦闷思绪?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里。

赏析:这里感慨自己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但

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赏析:“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的现实心态,透露

出一丝喜悦之情。

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赏析:“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感染作者,依然不能摆

脱绵绵的愁绪。

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赏析: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世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

盛况之中,作者仿佛像插上翅膀飞离了这个痛苦的现实世界。“可惜”一词告

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暗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赏析:江南是自己的故乡,自己在那里成长,想江南是乡思的流露。作者本想

用乡思来慰聊自己的愁苦,结果沉痛的现实压得他无法如愿。

(此处或可让学生讨论交流)

由此,我们不难把握文章的感情脉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无法排遣苦闷因而

去寻找感情寄托,所以才夜游荷塘寻找宁静,在荷塘中他获得了片刻的安宁,

但当他回到家门有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但是仅有的片刻安宁已经让

这颗压抑的心灵得到了最大的释放,达到了无我两忘的空灵。下一节课我们就

来赏析那令作者心灵暂或宁静的月色荷塘。

五、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课文,理解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这一节课我们

就来赏析描写,品味语言。

二、赏析文章的景物描写

1、文章在描写荷塘月色之前还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明确】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的。“幽

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内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

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渲染恐怖的气氛。月光“淡淡的”与心情契合,

可见心中是淡淡的愁云。

2.、第三段写什么?思考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月下独步的心情。结构上是过渡作用。

4、学生一齐读第四、五、六三段,教师指导朗读。

①老师指导后学生自行朗读文章揣摩语言。

②明确各段所写之景。

【明确】第4段写月下的荷塘之景,第5段写月光,第6段写荷塘四周之景。

(这几段文字都写得十分柔美,读来让人陶醉,那是因为作者独具匠心,巧妙

地运用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

朗读课文4.5.6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

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

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

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

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

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

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

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

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

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

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

“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

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

“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

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

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

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

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

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

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

“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

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

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

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

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

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

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

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

声,显然,这一段更详细一点

问: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明确: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

实蝉声与蛙声一直就有,只是作者现在才听到,说明作者短暂地沉浸在荷塘的

美景中,现在又回到淡淡地哀愁中了。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

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

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

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

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

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

家再次朗读体会

(四)重点句子赏析: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

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

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

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

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

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

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

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

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

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

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

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7:3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454362636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荷塘月色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荷塘月色教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