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5篇
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的源泉。科学没有
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
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
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
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
才的任务吗?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
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探索斜面与滚动现象,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
2.引导幼儿分析操作录表并概括实验结果,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实验态度。
3.体验与同伴分工合作以及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会翻跟头的电池娃娃(图1)。
(1)制作材料
废旧1号电池人手一个;长20厘米、宽7厘米的卡纸人手一张;长8厘米、宽
6厘米的即时贴人手四张;透明胶、水彩笔、剪刀等。
(2)制作方法
a.将1号废旧电池横着包在长20厘米、宽7厘米的卡纸中间;
b.两头用两张长8厘米、宽6厘米的即时贴封口;
c.在另两张8厘米、宽6厘米的即时贴上画上两个可爱的娃娃,剪下来贴在
卡纸中间。
2.同等长度的pvc扣板或木板和同样高度的水彩笔盒子若干,铅笔,吸管,
粉笔,记录单等。
活动过程
1.设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请幼儿自由地在板子上玩电池娃娃,看看有什么发现?
幼儿:只要用力一推,电池娃娃就会在板子上翻跟头,很有趣。
(2)教师:如果不用力推,怎样使电池娃娃从板子的一头很快地滚到另一头?
幼儿讨论并合作尝试,交流探索后的发现:只要把板子的一头用积木或水彩
笔盒垫高,然后把电池娃娃放在高的一头,就是不用力推,电池娃娃也会很快地从
板子高的一头滚到另一头。
(3)教师分别请几位幼儿进行演示:有的幼儿用一盒水彩笔盒子垫在板子的一
头,有的用了两盒,也有的用了三盒,这样就出现了高度不同的斜坡。
2.探索斜坡的高度和电池娃娃滚动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1)教师:同样的电池娃娃,从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滚下来,速度一样吗?
幼儿:可能是一样快;也可能是从高的斜坡上滚下来更快;也许是从低的斜坡
上滚下来更快……
教师出示记录表(表1),引导幼儿用水彩笔盒数的多少来区别斜坡的高低,并
记录自己的猜想。(在相应的表格中打“√”)
(2)教师:这些都是小朋友猜想的。用什么办法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到底是从
高坡上滚下来滚得快,还是从低坡上滚下来滚得快?或者是一样快呢?
幼儿:可以两个小朋友一组来做实验,只要把电池娃娃放在高低不同的两块
板子上,同时松开手,让屯池娃娃从高的一头滚下去,比一比,就知道结果了。
(3)幼儿合作实验,教师提示幼儿:两位小朋友要同时松开手,并且大家都不
能用力推,最后要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相应的表格里(图2、图3)。
(4)幼儿交流、讨论实验情况
教师: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你们的猜想和实验结果一样吗?有什么发现?
幼儿:我们两人每人拿一个电池娃娃,同时松开手,发现从高的斜坡上滚下
来的电池娃娃速度快,和我们猜想的不一样。
幼儿:我们两人轮流玩的,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分别拿一个电池娃娃,两手同
时松开,另一个小朋友记录。我们也发现高的斜坡上滚下来的电池娃娃速度快,实
验结果和我们猜想的一样……
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从高的斜坡上滚下来的电池娃娃速度快,而
且高度相差越大,结果越明显。有时候我们的猜想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科学的实
验才能知道答案。
3.探索斜坡的高度和电池娃娃从斜坡上滚下来后继续滚动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1)教师: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电池娃娃从斜坡上滚下来后不会马上停下来,还会继续向前翻跟头。
师适时追问:那同样的电池娃娃,从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滚下来,继续滚动的
距离是一样的吗?
幼儿猜想:可能从高坡上滚下来滚得远,也可能从低坡上滚下来滚得远……
师:用什么办法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结果呢?
幼儿:让电池娃娃从不同高度的木板上滚下来,量一量,比较一下就可以很
清楚地知道结果了。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测量工具?怎样来量?
幼儿:可以用大头针、筷子、木棍、绳子等作为测量工具,首尾相接,直直
地量。
师:测量工具要一样长,量的时候要首尾相接直直地量。
(3)幼儿合作实验,师提示幼儿数清楚分别用了几根吸管,并把操作结果记录
在相应的表格中(表2),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方法来实验。
(4)分析记录表,交流实验情况(图4、图5)。
教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是怎样做实验的?从记录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1:我们比较之后发现,从高坡上滚下来用的吸管多,从低坡上滚下来用
的吸管少,所以电池娃娃从高坡上滚下来后继续滚动的距离远。
幼儿2:我们没有用吸管量,而是先让电池娃娃从高坡上滚下来,在电池娃娃
停下来的地方用粉笔作个标记,然后再让电池娃娃从低坡上滚下来,在电池娃娃停
下来的地方也用粉笔作个标记,比一比,我们就知道电池娃娃是从高坡上滚下来继
续滚动的距离远了。
教师小结:小朋友用的两种方法都可以,实验结果也是一样的。我们发现斜
坡越高,电池娃娃继续滚动的距离越远。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4、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各类蔬菜和水果的种子,同时了解种子的形状、颜色、
大小。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6、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类水果、蔬菜若干
2、盘子若干
3、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蔬菜的种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鼓励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称相互介绍一下,让幼儿了解各类蔬
菜和水果及名称。
(二)引导幼儿将蔬菜、水果分类
引导幼儿按照豆类、瓜果类、青菜类等进行分类。
(三)提出问题,幼儿分组进行找种子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你要给什么蔬菜或水果找种子?它有没有种子?种子在哪里?找到的种子
是什么颜色、形状,大小如何?
找种子的过程中,提醒幼儿辣椒、葱比较辣,注意别弄到眼睛上,以免辣到
眼睛。同时提醒幼儿把找到的种子分别装到盘子里。
(四)各组一起讨论找种子的情况及结果
1、有的蔬菜有种子,如:茭瓜、南瓜、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豌豆、
菜豆、扁豆等。
2、有的蔬菜没有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
3、西瓜、香蕉、葡萄、苹果、梨、橘子、枣、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都有
种子。
4、种子的颜色:有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紫色的、黄色的,还有带复色
斑纹的。
5、种子的形状:豌豆的种子是圆球形的;菜豆的种子是肾形的;而扁豆的种子
却像被脚踩扁了似的;西红柿辣椒的种子一粒粒的小、圆而且特别多;茄子、香蕉的
种子黑又小不容易发现;茭瓜、南瓜的种子与西瓜种子相似,但颜色不一样;苹果、
梨的种子非常相似等。
教师小结:有些蔬菜虽然现在找不到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
菜、香菜、葱等,但是这些蔬菜是有种子的。当这些蔬菜成熟到一定程度(也就是
慢慢边老直到开花结种)的时候,这些蔬菜也就有了种子。引导幼儿观看、认识这
些蔬菜的种子。
(五)延伸活动:
借助孩子们吃水果间点这一日常环节,来支持孩子找种子的探索活动。
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动中逐渐积累相关经验。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昆虫的名称和特征。
2、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3、培养观察,比较昆虫的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利用各种工具捕捉过昆虫,参观过昆虫馆。
2、多媒体制作——昆虫小博士、昆虫小侦探图片数张或昆虫录像。
活动重难点:
1、根据昆虫的关键特征,学会辨别昆虫和非昆虫。
2、观察发现昆虫的共同外形特征,初步形成昆虫概念。
活动过程:
一、唤起回忆。
参观了昆虫馆,介绍看到的昆虫名称。
二、学当昆虫小博士
1、挑战一:看阴影猜猜我是谁?
2、挑战二:躲起来猜猜我是谁?(出示昆虫局部明显特征)
交流:天牛的触角是它们年龄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带刺的刀。瓢虫家族
的害益之分,如:七星瓢虫是益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等。
3、挑战三: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快速看图片,合上图片回忆有哪些昆虫?
哪些昆虫躲在里面?
再次打开图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种昆虫?
4、挑战四:猜一猜什么昆虫会和它们在一起?
出示花、雷鸣记号、灯泡,猜出蜜蜂、蝴蝶、萤火虫等昆虫。
三、建造昆虫馆
1、昆虫是个大家族,虽然它们有不同的名称,可是家族成员都有很多相同的
地方,找一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从以上昆虫中归纳发现昆虫家族共同的特征,并一一贴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虫馆里来了许多虫子,有一些不是昆虫也混在里面,请小博士把它
们找出来。
(教师将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独角仙、蜗牛等都放进原来出
示的昆虫中,请幼儿分别把不是昆虫的虫子找出来。)
4、共同对照检查对错,说出理由,并向不是昆虫的朋友告别:“对不起,你
不能住在昆虫馆。”
(例如:蜘蛛八条腿、蜗牛没有腿都不是昆虫,蜜蜂符合昆虫的特征要求,是
昆虫。)
5、虫馆开馆。播放录像,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活动反思:
昆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在生活中有着很深的探索欲望。活动中,很
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参与
性也比较高,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昆虫的认识,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
流以幼儿为主,顺应幼儿的发现与认识。让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5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淀粉遇碘酒会变成蓝黑色,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2.能大胆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乐意与同伴合作实验,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盘子、碘酒、喷壶、淀粉、棉签、一次性杯。
2.薯片、黄瓜、藕、饼干、面包、萝卜、芹菜。
3.记录纸、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碘酒的颜色和作用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药水,等一会儿老师会用棉签蘸到小朋友的
手背上,我们仔细来观察一下它的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
2.大胆交流碘酒的颜色和作用。
二、感知碘酒滴入淀粉中会变色
1.出示牛奶水和淀粉水,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1)感知颜色和气味的异同。
(2)滴入碘酒,观察现象。
2.观察淀粉,了解淀粉的特征
(1)分组观察看(颜色)、摸(光滑程度)、闻(气味)
(2)总结淀粉特征:看起来是白色粉末状,摸上去较光滑,无明显气味。
(3)再次验证碘酒滴入淀粉中会变成蓝黑色。
三、幼儿操作实验:哪些食物中有淀粉
(1)讨论哪些食物中有淀粉。
(2)教师示范小实验,进行实验结果的记录。
(3)幼儿操作实验:幼儿将碘酒滴在各种食物上,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4)展示幼儿实验结果。
四、喷画,结束活动
以帮助兔妈妈找到兔宝宝的情境进行喷画,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6:5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452273633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班科学公开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班科学公开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