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
大一的时候曾经看过曼昆的《西方经济学》,感觉其实经济学还
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在看到投资和储蓄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就有一
些迷糊了,后面当学到需要数学知识的“乘数”概念的时候,我就
决定放弃了。
当我看到《牛奶可乐经济学》这个可爱的书名的时候,当我看到
如同《货币战争》一样设置谜题的宣传方式,我已经决定要读这本
书了。因为里面的内容实在太有趣味性啦!!!!
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乐的瓶子是圆的;
为什么酒吧中不值钱的水要收费而花生米却免费;
为什么女模特的收人高于男模特;
为什么许多年后的饮料可以免费续杯;
为什么许多超市24小时营业;
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而鸡却不会;
为什么几乎全新的二手车比新车便宜的多;
为什么DvD制式各地不同,而CD一样;
为什么单行道上谦让反而降低效率;为什么外表富有吸引力的人
也更为聪明,等等
看了之后,说老实话,可能因为我期望值比较高的缘故,觉得没
有找到能够吸引到我的地方。
虽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趣,但解释却很简单,我们平时也可以
自己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过是作者用了一些经济学的概念。
当我不是很看得上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陈寅恪大师是如何
指导学生的:
姜亮夫在清华时曾写了一篇批评容庚的文章,发表在《燕京学报》
上,容庚把这篇文章送给陈寅恪看。陈寅恪对姜亮夫说:“你花这
么大的精力批评别人,为什么不把精力集中在建立自己的研究工作
上。”姜亮夫听了,大受震动,从此不太愿意写批评文章了。
所以,其实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要多看别人的优点,没有完美的
事,什么作品都有缺陷,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能从中学到哪些好的方
面。
仔细想想这本书还是能给我带来不少启发的:
其一,主题与角度很重要。
虽然都是生活中简单的例子,虽然解释起来也不见得有什么高明
之处,但本书胜在接近性,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接近,此外就是以博
物经济学来总括所有的案例,确定书籍的范围。
其二,我们往往在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总想学习得快些,但
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往往却是一个学科成立的基
础。
比如在经济学课程中“机会成本”的概念,作者就设置了一个问
题,并且用这个问题去向经济学的学生与业内人士提问:
如果你上过经挤学课程,至少听说过“机会成本”这个词吧。从
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从事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享情
的价值。举个例子,假设你森了一张美国大歌星埃里克·克莱普顿
今晚演唱会的免费门票。注意,你不能转售。可另一美国大歌星鲍
勃·迪伦今晚也在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迪伦的演唱会票价为40
美元。当然,你别的时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价格
是50美元。换言之,要是迪伦的票价高过50美元,你就情愿不看
了,哪怕你没别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两人的演出并无其他成本。
试问,你去看克莱普顿演唱会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去看克莱普顿的
演唱会,惟一必须牺牲的事情就是去看迪伦的演唱会。不去看迪伦
的演唱会,你会错失对你来说价值50美元的表演,但同时,你也省
下了买迪伦演唱会票所需支付的叨美元。所以,不去看迪伦演唱会,
你放弃的价值是50一4D二10(美元)。如果你觉得看克莱普顿的
演唱会至少值10美元,那你就应该去看;要不然,就去看迪伦的演
唱会。按一般的看法,机会成本是经济学概论课上要介绍的两大
(或三大)重点概念之一。但根据我们现在手边的可靠证据,不管
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掌握这个概念。鼓近,经济
学家保罗·费雷罗和劳拉·泰勒向几组学生提出了上述克莱普顿/迪
伦问题,看看他们能否做出正确回答。他们出的是选择题,只有4
个答案:a。0美元,b,10美元,c。40美元,d。50美元。
看完《牛奶可乐经济学》是我对经济学的认识程度有了更深一层
的认识,虽然《牛奶可乐经济学》很通俗易懂,把一些经济学的术
语用生活中的例子表现出来,但是它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毕竟
它与西方的经济学比较接近,却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学还是有一定差
异性的,因此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拜读了弗兰克教授的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我感触很深:
改变习惯思维,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总结。经济学认为,
人是有理性的,通常会以自身利益来权衡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由
于对我们周围事物的习惯,就不会对事物的存在性和合理性进行思
考,不会对事物的表象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其实生活有其自身的
魅力,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背后都蕴含着经济学道理,很多时候,我
们都认为理所当然,只是习惯罢了。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就是这种思
维方式影响着我,理所当然的想法是我忽略了探究的意义,看过此
书后使我意识到了以前的认识水平有多槽糕,理论与实际脱离的程
度有多大,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换个角度思考就会有新见解。
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了解经济学基础里面的概念。虽然我学会计,
对经济学也涉及颇多,之前上《西方经济学》课程时,就学的云里
雾里的,连公式、专业名词都记不住,又谈何继续探究,当考完就
觉得一身轻,暗暗发誓再也不碰了。经济学家的书都是“贵族经济
学”,一大堆表格、公式、怪名词、英文缩写。这就让我们产生的
错觉,认为经济学很抽象,难以理解且与生活联系不大。《牛奶可
乐经济学》让我懂的将抽象的理论用身边的例子去理解,如此便简
单明了了,在与人沟通时也是同样的道理,让对方理解我所表达的
意思最快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举对方熟悉的身边例子。特别在以后工
作中,遇到的人不一定都懂财会专业名词或术语,用身边的事例就
会使工作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整本书读下来,不会觉得晦涩,彻底打消了“经济学”这座大山
造成的心理障碍。至少这本书使我明白了“理论来自于生活”这个
朴素的道理,向我展示了经济学的有趣,生动。对于生活中所看到
现象的解释,全书阐述了作者认为最基础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学概念:
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则。机会成本是指为从事某活动而放弃其他
事情的价值;成本效益原则意为唯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大于
额外成本时,才值得这么做,它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么做。这就
是开头问题的答案。
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圈瓶子里卖?
一是因为消费的习惯,可乐圆的适合拿在手上喝。而很少有人拿
着牛奶盒子喝,虽然有的配了吸管。二是产品的不同特性,牛奶需
要专门装在冰柜里,运营成本高,如果是圆的,会使得冰柜的利用
率降低。而我们在超市看到可乐大多放在开放式货架上。
这是书上给出的答案,我相信这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可以联系
现实生活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王老吉、旺仔牛奶,有方的
纸包装,有圆的铝罐包装。至于哪种利润高,我并不清楚,但从随
处能买到的情况看,不同包装,不同定价的同种饮料在饮料市场都
占领一定的份额。我觉得,不管方或圆,更多取决产品定位和市场
需求。
由此也说明这本书更多的`是唤起了我们思考的热情和对经济学
的兴趣,是从一个例子去学从哪个角度怎么分析,书中还说了很多
小事,不要太较真里面的例子,因为作者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
有些例子不免无法理解。在以后,我们要运用经济学来解决问题感
受生活的魅力,它不仅对我们的事业有帮助更能优化生活。虽说并
非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我们至少可以更积极地用心去思考,
并把思考用于生活。
最近又翻阅了下罗伯特弗兰克的《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用日
常生活中的诸多小例子,从产品设计、成本效益、供求关系、价格
体系、市场信号、行为心理学等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浅显易
懂而又贴近生活,可以引发大家对周围事物的思考。因为有文化和
地域的原因,其中有些国外的例子我们不能很好的理解,而也有一
些例子解释的较为牵强,但无论如何至少有一半的例子的思考都是
让人豁然开朗的。
以下是其中一些有意思论点的记录,值得今后学习和应用。
产品设计既要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
便于竞争的需求。也就是说,要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如牛奶一般
装在方形盒里,而可乐装在圆形盒里,因为牛奶需要冷藏成本高。
“一价定律“指出,适合试图利用富人愿意花钱的供应商,都会
给竞争对手创造出直接的获利机会,也就是利用价差进行套利。酒
吧喝水要钱而花生免费,因为酒和水以及花生的不同关系。
从长远来看,新技术所节省下来的成本,并不会给生产者带来更
高的利润,而是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使消费者受惠。
劳动力市场原则:雇员的工资与他们为雇主在盈亏平衡点上所创
造的价值成正比。
技术的高速发展,提高了最有能力的人的个人优势,所以最近收
入最高者的薪水比普通人涨的反而更快,如公司CEO及高管。
套利的可能性限制了垄断者向特殊买家索取高价的能力,所以商
家的应对之道是,允许顾客以低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客户必须首
选跃过某种门槛,如抢购、限时促销、改变包装等。
价格敏感消费者,价格第一,时间体验形象等其次,所以某种形
式的购买门槛都是为了扩大这一消费群体;而价格不敏感消费者,
可能是富人,或者时间便利体面等更为重要的群体。扩大整体份额
而不是使这两个群体价格冲突,会提高总体销量而降低成本,如样
品、瑕疵品的销售。
对个人是好事,对群体来说可能没用。如雄鹿的大犄角只为了内
斗而对狼群无用。当个人效益超过个人成本时,个体会采取行动,
可能导致对群体有害的结果。
亚当史密斯认为,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绝对绩效。但事实上,生
活里大多数事情都是以相对位置定高下的,因为整体资源是固定的。
如春运火车票的座位有限,网购只会引起再分配;好学校招生有限,
所以名次显然比分数重要。
商家习惯于利用各种措施向消费者释放错误的市场信号,从而影
响决策。如律师都穿正装而教授则不需要,小成本而可能产生高收
益,职场中的个人形象也是如此,短期多付一点而长期高收益;二
手车不确定的质量可能有问题,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接近全新
的二手车价格也较低。
一般来说,一旦遇到随机性成功,必然会出现”回归平均“。如
业绩不好,炒掉领导后,业绩立刻反弹,则不见得一定能推论出
“炒掉原来的领导是正确”的结论,而然大众可不这么看,足球教
练的更换就是个好例子。
从理论上来说,金钱奖励最优最方便,但实际上人们往往偏好其
他形式的奖励,如奖励汽车等,或者朋友之间护送礼物,这是典型
人力资源激励的心理学应用,无论金钱和实物,最终要看其“效用”
如何。
很大程度上,人们所做的选择,源于一种想要构建、保持个人或
群体认同的心理动机;而商家需要了解并满足客户的这种动机。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6:52: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451925632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牛奶可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牛奶可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