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壮族特色

更新时间:2023-02-27 06:51:55 阅读: 评论:0

草房子读后感500字-安全会议记录

壮族特色
2023年2月27日发(作者:超龄儿童)

险品”。第二,要加强官员道德情操的自我修养。“德之不

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

语·述而》)。孔子忧虑四件事情:品德不培养,学问不研究,

听到了正义的道理不能马上实行,身上的缺点也不能及时

改正。其中品德不培养被放在了首位。培养的具体内容包

括:①礼。“不学礼,无以立”(《论语·述而》)。不学习礼仪就

无法取信于民。“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

语·八佾》),作为正卿,按照天子的规格在家里举办舞会,

如同县政府的办公大楼按照白宫的规格来建造,在孔子看

来,这是无法容忍的事情。②守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③自省之心。行廉政,拒腐败,注重人的自律自省。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论语·学而》)一个人要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

习惯,日日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作风,及时发现不足与错

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是对错

误和挫折进行深刻反思、抵制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有效方

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论语》中种种对于修德的论述,

基本上都是局限于日常家庭和工作生活中的私德,而对于

存在于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社会公德则很少涉及,有的时候

甚至以私德来压抑社会公德。如《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

一个故事:叶公是楚国叶县长官,向孔子夸耀,他的家乡有

个人,其父亲偷羊,他出面作证,是个为人正直的模范。孔

子驳斥叶公说,在偷羊的事情上,父子相互隐瞒才是正直。

由此可见,在公德与私德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是以私德

为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在道德修养领域

内的着力点,形成了“重私德而轻公德”的特色。人们普遍

认为:私德不讲究的人,往往就是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

人私德更重要。中国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然而中国人缺乏

社会公德的现象比如随地吐痰、乱穿马路等现象却屡见不

鲜。因为人们习惯于熟人社会里的道德———遵守家庭的、

朋友的、单位的、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离开这个血缘的

或地缘的环境,到了生人社会中,就往往对那些应该共同

遵守的道德视若无睹,甚至破坏那些明文规定且张榜公布

的文明公约或文明守则。在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可以

发现,很多腐败分子经常都是在父母面前当孝子、在同事

和朋友面前讲义气,因为这些属于私德的圈子,而在党纪

国法和人民面前就是另外一张面孔,因为这些已经属于社

会公德。

壮族山歌一般指的是壮族人民用壮族语演唱的民间

歌谣,在壮族地区称为“欢”。壮族先民自古以来有祭祀驱

鬼娱神的礼俗和尊拜先祖的风气,他们以呐喊呼叫表达胜

利的欢欣,表达祈祷丰年、祭祀神灵和祖先。真正义意上的

壮歌就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

的,从现在壮民族的风俗习惯中足可明了。“凡有吉庆,必

唱歌以为乐”,这是壮族人民“好歌”的真实写照。在广西百

色市的田阳、那坡、田东、平果等12个县(区)中,壮族是主

体民族。这里的壮族人民生性浪漫、生活悠然,造就了壮族

人民好歌的天性。他们常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

思想感情。百色壮族山歌作为民间文化艺术,是经过历史

的积淀并保存下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需求有益的

非物质文化成果,是长期文化沉淀的精华,具有凝聚、整

合、引导、带动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于促进精神

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百色壮族山歌的种类及其特点

百色壮族山歌种类繁多,从内容上分主要有古歌、叙

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庆贺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劳

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音乐,壮族山歌也不例外,壮族

人民在劳动时唱劳作歌,比如:“春来织布一匹匹,迭着布

匹当天梯;采秧插上南天门,摘片彩云抹汗滴。”这是正在

梯田插秧的壮家女唱的山歌。在壮家,大凡男婚女嫁、过寿

乔迁等喜庆之事,均有祝福时唱的庆贺歌。比如:“恭喜啊

恭喜,恭喜你造新房娶媳妇,恭喜你打扫屋堂迎嘉宾。今年

贤媳接到家,明年金竹出金笋,来年儿孙一群群,早晚请安

抢报名。”情歌更是少不了,万首山歌不离情,他们以歌传

情,以歌择偶。比如:“心想见妹盼鸡啼,夜夜相思哥发痴;

早起洗脸还想妹,面巾连水倒楼底。”可见壮族山歌丰富多

彩。壮族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它具有

浓烈的生活性、鲜明的民族性、生动的娱乐性,能生动、深

刻地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壮族山歌所具有的令人回

味无穷的比喻、比兴美,整齐严谨、朗朗上口的辞藻美、押

韵美,以及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更是让壮族山歌易

唱易记,方便流传。也正因如此,山歌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

宣传方式。

二、壮族山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壮族山歌在战争年代是宣传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

壮族山歌以它韵柔味美、随手拈来、开口就唱、广为流传的

特点,在革命年代中成为宣传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八十

年前,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做好宣传是红军的头等大事。

他们组织山歌宣传队,编写山歌,充分利用山歌这一壮乡

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团结人民,教育群众,揭露敌

人,打击敌人,对革命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为百色

起义的胜利奠定了舆论基础。百色起义后,右江革命根据

浅谈百色壮族山歌的特点与作用

韦玉林

(广西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广西壮族的山歌种类繁多,意境深邃,形式多样,有超高独特的创作手法,是一种独特的区域民族文化,兼具有文

化价值和生产价值。在广西百色一带,壮族人民仍然保存着壮族文化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百色市壮族山

歌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本文阐述了广西百色壮族山歌的历史渊源、特点及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百色;壮族山歌;壮族山歌特点;壮族山歌作用

中图分类号:I277.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81-02

【专题研讨】

181--

.htsRerved.

地文艺工作者和歌手们积极采用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

把革命理论和文化的新内容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结合起来,将右江地区群众原本就十分喜爱的许多山歌、

粤曲、大众诗进行了改编,使革命山歌、革命歌曲的创作空

前活跃,使革命的理论和主张通过歌谣这条特殊的“生命

线”直接通达最基层的民众,使左右江人民在朴素的歌声

中得到革命情感的感召,极大地启发了群众的觉悟。许许

多多的山歌在战斗中孕育,在硝烟中产生,它的思想性和

战斗性十分强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这些

充满革命激情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革命山歌,在红水河流

域广泛传唱,唱进家,唱入圩,响田里,响山区,促使右江农

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高潮迭起。

2.壮族山歌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培养

歌唱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百色壮族山歌主要流传于

民间,祖祖辈辈历来是口传心授来继承、传唱,富有壮族的

语言特色。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以

人为载体,它的拥有者、储藏者存在于民间,因此,壮族儿

女便是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根脉,一代代地把壮民族的文化优良传统以山歌的形式

继承和发扬。为了弘扬壮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

承壮族民间民俗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色市

很多县区打造了一批民俗文化村。由于壮家孩子大多都是

在壮族山歌的熏陶下成长,很多孩子自小就练就了一副好

嗓子,如壮族优秀演员黄婉秋、壮族青年歌手黄春燕等都

是唱着山歌长大成名的。2001年那坡黑衣壮族山歌“呢的

呀”走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更为可

喜的是《八角飘香》、《壮乡好风光》等百色优秀壮族山歌已

从山野走进小学、中学、大学的课堂,被祖国的花朵、莘莘

学子在校园里吟诵传唱。

3.壮族山歌的产业化开发在促进地方物质文明建设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歌的逐渐传播和发展,将民族文化

与旅游文化结合在一起,这是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因素,

它可以通过旅游经济的拉动,促进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

十多年来,百色市政府将壮族山歌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来研究和开发,把壮族山歌与旅游结合,与商贸交易结合,

与扶贫攻坚结合,实现了壮族山歌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实

现富民兴桂新跨越服务。一曲《尼的呀》让“黑衣壮”这个古

老的族群走进人们的视野后,一批又一批的人踏进那坡县

寻根溯源,使那坡县政府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通过黑

衣壮文化品牌的提升,牵引和带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

展,从而提高经济收入和加速社会现代化的步伐。为此,那

坡县政府充分利用这难得的契机,在挖掘、包装、打造“黑

衣壮”山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慕名而来的游客逐年增

多。那坡县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介绍:“2002年以前,外地人

到那坡县旅游的人很少,可到2006年上半年来那坡旅游

的游客就超过5万人。”通过旅游,“黑衣壮”山歌从壮民族

文化的“活化石”转变为壮族区域社会发展变迁的一种文

化资源,为广西的文化“古朴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一股

力量。随着人们对“黑衣壮”旅游热的不断升温,“平果歌圩

文化节”、田阳的“敢壮山民俗文化节”、田东的“耕牛节”等

相继出台,百色市各级政府决定,在壮族山歌的保护、传承

与发展旅游业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即山歌搭台、经济唱戏,

让壮族山歌转为文化资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百色是一个丰饶的山歌文化大观园,一直以来,壮族

山歌以它奇异、独特的文化功能服务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长期以来,壮族人民以山歌的形式开展着丰富多彩的宣传

活动,为百色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贡

献。如今,壮族山歌正伴随百色人民打造百色文化名市,走

出大山、走出广西、走向全国!

参考文献:

[1]蒙光朝.广西山歌鉴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2]梁文化,张正华,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M].南宁:广

西美术出版社,2009.

[3]覃承勤.谈广西民歌[N].广西日报,2000.

[4]赵如锋.建设和谐广西山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韦玉林(1968-),女,广西百色人,本科,讲

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音乐。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

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

的人才如何来培养、如何来匹配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职特

征?首先要解决的是要开发出一套适合工程机械维修岗位

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在深入调研工程机械维修企业

和维修岗位所需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

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法和措施,为相

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上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一、我国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工程车

基于维修岗位需求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杨长征,乔丽霞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5)

摘要: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虽然为高职高专工程机械类主干专业,但由于专业特点的局限性,多年来的发展并未

形成一套紧密贴合岗位需求、深入贯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在深入调研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和维

修岗位所需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法和措施,为相关专业在

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上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岗位;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82-03

【专题研讨】

182--

.hts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6:51: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451915632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壮族特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壮族特色.pdf

标签:壮族特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