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领带大王王曾宪梓的苦难童年
他是“金利来”王国的创始人。在他三十多年的奋斗生涯中,
苦难的童年、勤劳坚强的母亲,共同锻造了他的顽强意志和不屈
不挠的精神。他,曾宪梓,一个在全世界都响亮的名字。
一
1934年2月2日的晚上,领带大王曾宪梓出生在梅州一个
贫苦侨眷的家里。
地少人多的梅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谋生的艰难,
使得客家大多数男人外出营生,且多到南洋各地发展。曾宪梓的
曾祖父、祖父,就是由于不堪过于潦倒而冒着生命危险,一路漂
泊到南洋去的。他们曾经营一些小买卖为生,也赚了一点钱,然
后返回家乡盖了房子,也就是现在的祖屋。
但是好景不长。祖父在闯荡南洋的过程中,沾染上了鸦片,
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在毒瘾与日弥深的情况下,祖父不惜变卖了
家中微薄的家产。直到山穷水尽之后,毒瘾难耐,祖父含疚离开
了病榻之上的曾宪梓的祖母,甚至也来不及顾及当时仍是年幼的
曾宪梓的父亲、叔父和姑姑,独自一人去了缅甸,从此一去不返,
最后由于贫病交加而客死异乡。
祖父弃家出走之后,穷困得苦不堪言的曾家,使得曾宪梓的
父亲,不得不中断了小学学业,独立挑起家庭沉重的担子。到了
十几岁的时候,由于环境所迫,父亲就像当年祖辈父辈的客家人
一样,怀着年轻人所特有的坚定信念,怀着创建美好生活的强烈
欲望,和村里的男人一起,到了泰国开始闯荡南洋。
破釜沉舟般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几年之后,父亲的事业开
始有了不错的起色。不到十年,父亲和叔父已经能够定居在泰国,
一边做些小买卖,一边经营两间小百货公司。
极度贫困的曾家,总算有了一丝令人振奋的希望。于是,1927
年的初夏,年仅23岁的母亲蓝优妹只身赶赴泰国与父亲结婚。
同年,母亲怀上了曾宪梓的哥哥曾宪概。这之后,曾家的生活安
定中逐见安详,父亲即使是小本经营的生意,也始终是薄有盈利,
母亲也可以带着曾宪梓的哥哥曾宪概,往返于梅州与泰国之间。
1933年的春天,年轻的母亲在热带雨林气候的泰国,怀上了曾
宪梓。
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从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他
只是希望自己赚更多的钱,使他的妻子从此能够不愁温饱,使他
的孩子们从此能够无忧无虑地上学念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由于过度的劳累,使父亲患上了糖尿病,忙于生计的他常常顾不
上看病吃药,以至于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在1938年4月那个
阴雨绵绵的日子里,死神终于夺去了父亲年仅35岁的生命。
临终的时候,父亲将那张两千块银元的欠单塞到母亲的手里,
这是他留给他们母子生存下去的最后希望,他紧紧地握着妻子的
手,叮咛她保存好,叮咛她再苦,也要让孩子们念书。
二
父亲去世之后,年仅32岁的母亲,带着9岁的宪概、4岁
的宪梓,半饥半饱地过着他们含辛茹苦的岁月。
每天夜里,母亲翻来覆去地盘算着明天的口粮、后天的口粮。
当时,家里只租有几分薄田和两间老屋。青黄不接的日子,母亲
去替人家挑石灰。母亲像男人一样一担一担地挑,然后人家也像
对待男人一样,按担子计数,给母亲工钱。
然而,乡下人挑石灰建房子的活路毕竟有限。于是母亲在安
顿好两个儿子后,决定跟着盐商雇佣的挑盐队伍,从梅县挑盐到
江西去卖。这是一件连男人都不轻易做的苦差事,因为只有等到
挑一担盐到达江西后,盐担必须无亏无损,刻薄的盐商才会记工
算钱。而母亲一去就是十来天。在泥地里已玩累了的小宪梓,常
常坐在自家的门槛上,眼巴巴地盼着他的妈妈回来。
母亲驾牛替人家耙田,主人家往往会用很大很大的碗,盛满
满一碗鸡蛋煮米粉来犒劳母亲。其实主人家也知道,母亲怎么吃
也是吃不完的,但他们都知道,母亲还有宪概、宪梓两个儿子。
所以,好心的主人家故意做得很多,使得母亲可以带回家去给宪
概、宪梓吃,或者让他们两兄弟到田垄上和母亲一块儿吃。
三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拥有亿万资产的曾宪梓,当社会需要的
时候,常常拿出令人惊叹的大笔捐赠。不过,在他个人的生活上,
却异常节俭,并有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习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
都要计算一下,每一分钱花得值不值?
他说,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童年时无法遏止的种种渴望。
那时候,叔父一家人为逃避战乱,从泰国返回家乡梅县,与
曾宪梓的一家人共同住在曾家的祖屋里。叔父他们很有钱,他们
的房间正好在曾宪梓他们住的房间隔壁,于是常常有一种很香很
香的红焖猪肉的香味,从叔父他们的房间传出。
这种情况,对于经常是饥肠辘辘的曾宪梓来说,简直就是一
种难以忍受却又不得不忍受的折磨。馋得直咽口水的曾宪梓,就
经常偷偷地趴在房间的窗户边,悄悄地吸入这种美妙的香味。
实际上,如果伸出头,是可以看得见叔父餐桌的。但是,对
曾宪梓管教十分严厉的妈妈说了:“孩子,听话,要有志气。不要
看了,看了你会更想、更难受。”
小小年纪的曾宪梓,觉得妈妈的话只对了一半。“是的,妈妈,
我可以有志气,可以忍着不去看,但是我的好妈妈啊,这么香的
香味是挡不住的呀,我就是求它不要飘,它也会飘过来的呀?!”
这种情景,直到今天,对于曾宪梓来说,都记得非常的清楚,
并且是历历在目、无法忘怀的。因为,当时那种很深很深的渴望,
已经万般无奈、万般无助地铭刻在他童年的心灵里。
直到今天,曾宪梓还深有感触地说:“从母亲带着我们度过的
艰苦生活中,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深深感受到穷苦人家不可言
状的那种疾苦,我心里面便有一股强烈的志气,那就是我长大后
一定要好好做人,一定要改变这种贫穷的生活。”
(王帆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3:3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439966611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香港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香港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