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又有闲”的老人已经成为不少投资公司的理财对象。究其原因,一是经历了博斯普鲁斯大桥几十年的奋斗后,老年人或多或少会有一笔积蓄,老年人退休后开支较少,这笔钱也成了闲置的资金;二是老年人有大把时间,愿意学习投资理财,既增加收入又增加退休生活的乐趣。在不少银行,老年人也成了理财的主力军。“随着中老年客户的理财意识的增强,近几年中老年理财客户人数逐渐增多,那么老人银行理财方法有哪些,老人银行理财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接下来https://www.882682.com/就和您一起了解一些老人银行理财陷阱:
陷阱1: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党建活动总结 用户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高收益也成为了银行宣传理财产品,吸引用户眼球的一个撒手锏。
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往往会刻意夸大收益,不少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也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银行会在宣传中强调此前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均达到圣诞手抄报预期收益,令客户对收益产生心理预期,把预期收益当作是实际收益。而实际情况是,有很多结构型理财产品都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本金都亏损。
陷阱2:理财产品偷梁换柱
小心理财产品变身保险!据统计,有30%的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被误导,把保险当成了理财产品。不少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在银行内推销保险产品,而且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给用户推销其代售的保险产品,用户在银行内很容易被“忽悠”,稀里糊涂的就买了保险。
陷阱3:延长募集期理工科,让收益缩水
理财产品在发售时都会有募集期,时间从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在募集期这一段时间里,用户的资金是没有收益的,最多也只是按照活期利率计息。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募集期越长,实际收益率就会越低。这在一些短期理财产品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某一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6%,时间为30天,募集期为5天,如果用户在募集期的第一天就购买该产品,那么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6%×30÷35=5.14%,明显低于6%的预期收益率。
陷阱4:“霸王条款”专区超额收益
在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有些条款明显偏向银行。如,某些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会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也就是说,如果某产品的预你画我猜搞笑题目期收益率为8%,但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10%,那么多出的2%就归银行所有。
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如果发生亏损,需要用户自己承担风险,但是产生的超额收益却归银行。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尽量远离这些带有“霸王条款”的产品。小喵偷偷告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佰亿猫平台的基金产品,浮动收益最终是归用户的哦~~
陷阱5:避重就轻,信披不完整
银行工作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往往只强调收益,刻意淡化风险。产品说明中关于风险的表述有大量专业术语,普通用户很难看懂。不披露或者选择性披露信息,产品信息不完整、资金投资用途不明、收费项目不明、信息更新不及时等是很多理财说明书存在的问题。消费者在投资前务必要看清事实,保持理性,谨慎投资。
另外,消费者还要看清相关理财产品合同条款。在银行售卖的理财产品,也有可能是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合同上也会印有银行的标志,但合同与银行无关。
综合以上种种情况,建议大家在投资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安全正规的理财产品,也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学习更多的老人安全理财小知识,减少遭遇理财陷阱的风险。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2:4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437366607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老人银行理财陷阱有哪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老人银行理财陷阱有哪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