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
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
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
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出示4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
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
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
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
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
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
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3)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千克,()
个同学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吨。
(4)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
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
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
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用吨作单位的东西。课件出示:
蓝鲸大象大型机床
万吨货轮一车皮的煤一大堆木材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一般用吨来作单位名称。
4.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单位化聚(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1)常见的拖拉机载重2吨,也就是()千克。
(2)T是“吨”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有段路路口有一个限载重5T
的标志,这个路口最多能让一辆载重()千克的车通过。
(3)当年曹冲称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吨。(4)
(课件出示地磅、车辆衡图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现在可以
用地磅、车辆衡直接称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
曹冲当年那么麻烦了。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共学了几个质量单位?他们分别怎样使用?填上合适的
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2)1头猪重约120()
(3)1袋水泥重约50(),1拖拉机水泥约重2()
(4)中国举重运动员张国政在雅典奥运会上将160()的杠铃举
过了头顶。
2.课件出示情境图:“还记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马一同
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想过桥的事吗?他们能同时过桥吗?怎么过桥?”
3.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4.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大约多少天就能节约
1吨水?
5.节水教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出示图片。
倡导学生“节约用水。”
(四)课堂作业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
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
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2
【教学案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电脑
出示情境图)
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看
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一个、一箱苹果)。看一
个苹果有多重,约重150();那一箱苹果约重10(),能填上什
么单位呢?
生:一个苹果约重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
个苹果的重量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
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大卡车能装很多很多的苹果,一辆大
卡车能装多重是苹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吨的认识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
生:1吨是1000个1千克。
生:1吨有10袋大米那么重。……
师:你们想体验一下吗?老师准备了一大桶水,现在请同学们推
举出我们班的一位大力士,先来提一提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实力。
提得困难,再请一个来提!
师:请问你感觉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请你从这儿提到教室
后面来返10趟,行吗?)到底有多重?我们来称一称。(20千克)
师:大家都提过水,这两位也是大家推选的大力士,看他俩提这
桶水的样子,你们觉得这桶20千克的水重吗?
生:重!
师:这桶水的质量是20千克,50桶这样的水大约重1吨,想象
一下一次提得起1吨吗?可见1吨是很——重!50桶这样的水才大约
重1吨,说明1吨=()千克?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想一桶水重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
50等于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板书:1吨=(1000)千克)
师: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有哪些同学的体重大约重25
千克的?好!现在请你们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请问大约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才够1吨重?
生:40个同学。
师:你能一次背起40个同学吗?
(学生都做出了惊讶的表情,笑了起来。)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师:填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吨=()千克2000千克=()吨
生:1吨就是1000千克,5吨就是5个1000千克,就是5000
千克。
生:1000千克就是1吨,2000千克就是2个1吨,就是2吨。
3、归纳小结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
哪些?
(板书:吨——千克——克)
师: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很重、很轻)
师:“吨”用来表示很重的物体质量,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在什
么情况下要用“吨”做单位?
学生先自由发表看法。
(电脑显示:四幅图)卡车、桥头的标志(能承受的物体质量),
电梯、火车上标的载重60吨。
师:许多物体的载重量用“吨”表示。
师:计量较轻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
三、趣味练习
1、填空。
一只鸡约重2()一条鲸鱼约重48()一个足球约重250()
6000千克=()吨()千克=3吨3000克=()千克
2、(电脑显示)师:早两天我看到淘气的一篇日记挺有意思,请
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
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
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
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
师:听了这篇日记,大家为什么会笑?
师:日记的最后——“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
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看到这点你有什么感想?
生:注意交通安全!
3、(电脑显示)拓展应用。
师:最后老师需要你们帮帮忙。看!小明家里每月用水约7吨,
当他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后,决定每月少用一吨水,
怎样节约水呢?请你们帮他想想办法好吗?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几个好办法,希望大家也去试试,更希望将
来,你们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想更多的节水和处理污水的办法。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
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时熟悉的
事物,更能很快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如:
激趣导入中,我创设了和妈妈上水果市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学生对
这既是熟悉,又感觉亲切,很快就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引发
了他们对新知识“吨”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
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
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
生感受到今天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
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
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勇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
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数学活动,让
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
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吨”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
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
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
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
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选大力士提
水”、“同学互相背一背”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
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
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
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会了新知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
望,以获得成就感。否则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教师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设计出贴近生活,使学生
感兴趣的练习,满足学生的愿望。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
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
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
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
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
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
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
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
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
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
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
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
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
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
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提炼和重组中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
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生在认识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质量单位这一系统。学会区分
质量单位,灵活运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3、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
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数感训练,将数
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1、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
千克。
2、学生能独立地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
课前准备:课件、课前调查实践卡、一袋25千克的大米、一桶矿
泉水
一、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质量单位“吨”
1、开门见山,直接揭题: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克和千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
朋友——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2、师:上课之前你们收集了许多与吨有关的信息,谁愿意和大家
交流交流。(3—4个)
(例:一头大象的质量约重8吨)谁还想说?
听到这里,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很重很重的物品
用吨做单位)
师:对呀!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吨做单位比较合适,小朋友再迅速
地看一下收集的信息,是不是都这样,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果学生介绍中有介绍,)则顺势介绍大宗物体:(课件)在
生活中,还有一些象一堆煤、一堆钢材、一堆大米等很多物体聚在一
起叫大宗物体,它们有很多也很重,通常也用吨做单位。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体的质量时,通常用吨做单位。
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看来小朋友都对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
研究它:
(一)、初步感受“1吨”。
1、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点击大米:局部放大10袋100千克的大米)这是一堆大
米,重1吨(出示1吨)关于1吨你知道什么呢?是吗?我们来看看。
(分开)对吗?你是怎样知道的?(1袋100千克,10个100千克是
1000千克)(1吨=1000千克)(板书)我们也可以说1000千克=1
吨(让生齐读一遍)
2、师:1吨大米究竟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试试:课前老师准备
了1袋25千克重的大米,你们都拎过?(拎过了)那老师来了解一下。
你是怎么拎的(一个人拎不动,2人拎)你感觉怎样?(重,很重)那
和他情况一样的人有吗?(有)举手看看。哦!看来很多小朋友都是
几个一起才把他拎起来呢。那其他人呢?你们这些人的力气真大啊!
还有呢?那1袋25千克的大米,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般都是2(3)
个人一起才拎起来的。体验:那我们就请两个人来拎拎,感受一下这
25千克的大米有多重。拎的过程中教师评价:1、25千克2比较重
那两袋有多重呢?(50千克)(课件出示叠加上去)那需要这样
的几个小朋友来拎呢?(4个)在请2个学生走上)这4个人一起合作
才能拎得起50千克的大米。继续看!(电脑出示:4袋)那现在有几
千克了?(学生边数边回答:100千克)(出示集合圈用箭头与100
千克1袋联系起来)那要几个人拎?(8个)(再请4个小朋友上来)
哦!8个小朋友齐心协力才能拎得动(100千克)出示200千克?要
几个?(16个人)用口诀帮助计算(教师手势围8个)哦16个了。
300千克?要几个啊!(教师手势围8个)直到500千克,我们全班
同学才拎得起500千克的大米,那1000千克就是1吨呢?要几个人
啊?(要80个)那我们需要请外援了,再来1个班,师:1、1吨大
米有这样40袋,需要我们两个班80个小朋友一起努力才能拎起来啊!
3、调查天数:从自身出发:关于大米,课前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来
了解一下。(学生回答)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让学生了解1吨米大约
吃4年,引出食堂600人1吨要吃多少天。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
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
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袋25千克的大米4袋。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估计教师的体重。
学生自由估计教师的体重。教师提问:你在估计老师体重的时候
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
指出: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一
般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2.引入“吨”。
教师出示几种比较重的动物的图片,提问:你能估计下面几种动
物的体重吗?
学生估计后,教师出示它们的体重,提问:如果这几种动物的体
重也用“千克”作单位,会怎么样?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
品的重量。
指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由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一般用t表示。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搬25千克的大米,感受其重量,并以此想象1吨的重量。
学生分组搬25千克的大米,感受其重量。小组内交流感受。班级
内汇报。
计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
教师指出:1000千克,也就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学生读,教师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
是多少千克?
想象:如果把1吨重的大米装成一大袋,这一袋你能搬得动吗?
2.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
计算:同学们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全班学生的总体重有没有1
吨?
指出: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
33个同学起立,学生观察、想象33个同学的体重。
3.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出示图片(教材第48页第2题),先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
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
(2)出示几种常见的物品的图片,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某一件,
想想需要这样的多少个物品,总重量才够1吨。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再在班级内交流。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1.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用“吨”作单位的吗?在哪里见过?
2.说说下面图中的牌子表示什么意思?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教材第49页第5题)
4.小明的数学日记中使用的单位准确吗?请帮他改正。
指名读,改正用错了的单位。
指出:虽然小明在数学日记中用错了一些单位,但是小明还是有
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经常观察生活,有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把收获写道今天的数学日记中。
小组内交流。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
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3.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在观察、
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4.通过从实际生活引出质量单位,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日常生活是
紧密联系的,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
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
念.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难点: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估测,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花生米、图钉、乒乓球等
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给每个小组准备一袋护肤霜
(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
学生准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标有重量的物品
或食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说一说你喜欢看什么书?三年级二班
的同学们正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出示课本情境图,学生观察、激发兴趣)
2.仔细阅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发现:这些动物的重量是以
克、千克、吨为单位的。
3.激发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克、千克、吨是什么?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
师:这节课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介绍质量单位
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有多少,像克、
千克、吨这样的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叫做质量单位,表示较轻的物
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质量单位--克。
板书课题: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2.猜一猜1克有多重?
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身边常见的物品来猜一猜。(板书:猜一猜)
学生可能说大概和一粒花生米差不多,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和
一颗QQ糖差不多等。
怎样才能知道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学生可能会想到称一称。)
(板书:称一称)
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
构造及使用方法)
3.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先指导,再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
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
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
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3)掂一掂,比一比,加深对1克的体验。
用手掂一掂:一枚二分硬币、1粒黄豆、一枚一元硬币、一根羽毛、
一片树叶、一把尺子。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体比1
克轻?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感受几克的轻重。
(1)掂一掂,估一估。
请同学们先掂一掂2分硬币,再掂一掂5角硬币和一元硬币,估
一估它们各重多少克。
(2)小组合作称一称
学生小组合作用天平称出5角(4克)、1元(6克)硬币的质量,
再掂一掂分别有多重。
(3)游戏--比比谁的感觉准。
规则:两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1枚硬币
放在他的手心上,让他说出硬币重几克。两人交替做,比比谁的感觉
准。
2.感知并建立10克、15克、20克…的质量观念。
(1)大家再来掂一掂硬币。请在手上放10枚2分硬币,闭着眼
睛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15枚,大约重15克,
再闭着眼睛感受15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20枚,大约重20克,
再闭着眼睛感受20克有多重。(学生掂量并感受)
(2)游戏左手右手小天平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有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请
大家左手放2分的硬币,右手放护肤霜。当你认为两边一样重时,看
一看硬币多少枚,再估一估这袋护肤大约重多少克?
请各小组汇报,然后揭开胶布,看质量标识(误差在±2克内),
算估对。
(3)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
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些物品(小包装标识为10~100克左右的袋装
或盒装物品),你们从中任选一样,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有多重?
然后再看标识是多重。
3.感知几十克、几百克的质量。
想知道你们课前到超市里买的袋装食品有多重吗?请小朋友们找
一找包装袋上的标识,再掂一掂感觉有多重。小组内再交换物品找一
找、掂一掂。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经历了猜一猜--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过
程,认识了质量单位--克。秤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我
们常用天平秤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
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10克、
20克、50克、100克、200克等等。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新课堂第1题,说一说它们的质量。
2.火眼金睛判对错。
(1)一袋面包250克。()
(2)一根火腿肠重100克。()
(3)一个西瓜重30克。()
(4)一包话梅重80克。()
3.新课堂第2题,你知道这些物品的质量吗?
引导学生学会从称上和包装上读出质量,让学生独立观察,相互
交流。注意最后一题盘中称的是2个鸡蛋共200克,问题是一个鸡蛋
的质量是多少克?
4.资料拓展--你知道吗?(播放音频,同时课件出示图片和内容)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
小学生一天这样搭配食物比较好:米饭、馒头等谷类食物375克,肉
75克,鱼虾25克、鸡蛋50克、牛奶200克、、豆制品200克、水
果75克、蔬菜250克、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
总结
同学们,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那么,较重的
物品用什么作单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它们之间有什么的关
系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继续研究,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1克有多重?猜一猜
一枚2分硬币掂一掂
一个花生米估一估
称一称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创设情境自然有趣,以学生查阅资料为背景,以几种动物的
质量为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了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同
时将学生带进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
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经历学习的过程,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在估一估、称一称、
掂一掂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观念,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体验的学习过
程,重视彰显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遵
循有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3)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学生们对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
“1个2分硬币重1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
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
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花生米、在超市买的食品、以及数学书、铅笔
盒等,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
过这些操作,对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
初的表象“克很轻”、逐步发展到用手掂物品、估测物品、用天平称
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
后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
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
概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
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
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使用建议。
本教案是按照质量单位克的认识--千克的认识--吨的认识3课时的
思路设计的,为使课堂更加开放生成,教学时也可以全部放给学生,
实行更开放的数学课堂。
3、需破解的问题。
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有很大难度。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值得继续探讨。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重点难点: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
()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
吨。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
知识。)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
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t表示。1吨=1000千克
3、感受1吨
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
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同位互相你问我答。补充类似练
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
吗?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为什
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作业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
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
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
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
“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
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
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
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
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
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
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
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
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
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
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因为学生知道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
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接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
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
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
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
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
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
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
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
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
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
12页例6、例7。
二、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自身体重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物质概念。结合学生的
年龄特点,可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能否同时过桥”引导
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然后通过体验、计算、
感悟1吨的重量,并联系身边物体的质量,形成感知。同时在解决问
题过程中力求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据此,制定本课的教
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物质概念,知道1吨=
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2.通过体验、观察、比较、猜测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
意识与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3.通过主题画问题的解决,并联系生活,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体重
(1)你知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你估计老师的体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创设情景(出示主题画)
你们看谁来了?这天阳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
弟相约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在讨
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学生: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
吨”,他们不知道1吨有多重,大家能同时过桥吗?
3.提出问题
老师:你认为他们能同时过桥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学生有的认为行;有的认为不行,桥可能会断掉。)
师:从哪看出桥可能会断掉?
生:因为桥边写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呢?
生:“限重1吨”就是不能超过1吨的意思。超过1吨就会断掉。
师:那1吨又是多重呢?(学生茫然)
师:看来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时过桥,首先要知道1吨有多重。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
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1吨有多重
(1)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让学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3)1个同学的体重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
克?(约100千克)
(4)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约1000千克)
(5)师: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6)联系班中40个体重约是25千克的同学,让学生感悟1吨的
重量。
2.哪些东西大约有1吨
(1)一袋大米重5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
(2)一头猪约重200千克,几头猪约重1吨?
(3)你能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吗?请在小组内相互说
说。
(4)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作单位呢?
小结: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
(5)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吗?(货车的载重量、
电梯的载重量、桥的载重量等)
3.能否同时过桥(出示主题画)
(1)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
(2)可以怎样过桥呢?(小组讨论)
(3)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
地过桥了,它们非常高兴。
(4)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也去这个地方游玩,我们能同时过这个桥
吗?为什么?
4.单位换算
3吨=千克6000千克=吨
学生尝试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应用
(1)估一估,连一连(课件展示)
大象鲸山羊
50吨60千克4吨
(2)在一辆载重是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
载了吗?为什么?
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
能力。
由学生喜爱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
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探究新知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利用学生熟悉的体重,通过背一背、算一算让学生体验、感悟1
吨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
意识和能力。
联系生活,进一步感悟吨的大小。
在学生了解1吨有多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让学生自主完成,鼓励学生多想,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堂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1—
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
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过程与方法: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概括、推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
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
题。
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呢?
生:克、千克、斤
师:那么千克和克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千克=1000克
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PPT出示:填适当的单位)
2、创设情境
师:前段时间正是国庆放假,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
约好一起出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
在讨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生: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
师:那“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告诉我?
生:不能超过1吨。
师:“限重1吨”就是只能是1吨,不能超过1吨的意思。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吨的认
识)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师:我们一起来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重量是用“吨”来作
单位?
生1:大象的重量
生2:飞机的重量
生3:鲸鱼的重量
生4:一座房子
生5:一座山
生6:轮船的重量
......
师:看来同学们观察都很仔细,很好,给自己鼓掌吧!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引导学
生说出物体及其重量。)
小结:那么,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
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来表示)。接着让学生把这句话画出来,再
齐读一次。
2。感受1吨有多重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回去称自己的体重。现在,体重大约是25
千克的同学,请举手。(接着,我让4位同学上来)
下面,我们请4位同学上来感受25千克的重量,背一背,说说背
完后的感受。
师:好,你先来说说
生1:没问题,我能背得动。
师:你呢
生2:我也行,感觉很轻。
......
师:那现在让你们把这4位体重约为25千克的同时背起来,你们
能做到吗?
生:不能,太重了。
师:我们知道,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那4个同学的总体重
是多少呢?
生:100千克。
师:谁来说说是怎么得来的?
生:4个25千克就是100千克。
师:很好,我们给他鼓掌。4个25千克,也就是4乘25,就等于
100。
师:那照这样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和又是多少呢?
生:1000千克。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40个25就是1000。
师:那1000千克也就是......
生:1吨。
3、单位换算
接着,让学生试着说出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师:那么,反过来1000千克也等于1吨。
(板书:1000千克=1吨)(让学生齐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生活中,像这样1袋大米是100千克,那几
袋大米重1吨呢
生:10袋。
师:为什么呢?
生:1袋100千克,10个100就是1000,1000千克也就等于1
吨。(引导学生说出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师:1头牛重500千克,那几头牛重1吨呢?
生:2头,500+500=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师:(PPT出示教材第32页)同学们试着完成课本32页例8。
(边巡视边指导)
师:好,写好的同学请举手,看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快。
很好,手放下。好,我们一起来说说,4吨等于多少千克呢
生:4000千克。
师:很好,那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
生: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个1000千克。
师:4个1000千克也就是4000千克。
师:那3000千克又等于几吨呢?
生:3吨
师:为什么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000千克是1吨,3000千克里面有3个1000千克。
师:3个1000千克也就是3个1吨,也就等于3吨。
同学们,都能听明白吗?
生:明白。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材第32页“做一做”
1。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吨。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
2。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
50吨80千克6千克4吨
3。解决情境问题
师:刚才大家知道1吨有多重了。那你们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
时过桥吗?为什么?
生:不能同时过桥,因为他们的体重总共有1300千克,超过1吨
了,他们一起过去。这桥就会断了,他们就掉到水里淹死了。
师:说得真棒,他们如果同时过桥的话,他们的总体重是多少呢?
生:400+300+500+100=1300千克
师:那1300千克等于几吨几千克呢?
生:1300千克=1吨300千克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把1300拆成1000和300)
生:1000千克等于1吨,剩下的300千克就是300千克,所以
1300千克=1吨300千克
师:那1吨300千克>1吨,也就是超过1吨了,桥就会断掉。
师:那他们应该怎样过桥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
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
生1:他们可以一个人先过去,另一个再过去。
生2:也可以两个人一起走。
生3:还可以让牛大哥先过去,然后他们三个一起过去。
师:你们的方法真棒,牛大哥他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过了桥,
都很高兴。
你们想得真周到。我们过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节课认识重量单位吨,体验1吨的重量,计
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还有1吨=1000千
克,1000千克=1吨。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
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吨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体验,自主探究,
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思这节课,我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设计方面,选取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本节课里我采用了
大量生活实际的物品,如大象、轮船、货车等,让学生易于接受,使
抽象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直观、有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有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
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
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
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的体验活动统
一起来。由于“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首先让学生建立质
量单位“吨”的概念,然后感受1吨有多重,把抽象的知识在实际操
作中去理解。在初步了解了1吨大概的重量后,我又以一名25千克重
的学生的体重为例,让40名同学站起,再次感受1吨的重量,学生对
1吨有多重层深入地理解。从具体到抽象,从物化到内化的学习过程,
提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学以致用
在练习的设计上,紧密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有层次、针对地
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本节课中力求
体现: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联系生活使学生要学,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使学生会学,教学效果良好。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
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
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体验、归纳推理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
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
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
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流程
(一)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采用双主合作教学模式,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
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大限
度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体验,掌握
新知,并且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让数
学与语文,与生活真正地整合。
(二)具体内容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观看投影《恐龙》,谈话:这是什么动物?你熟悉它们吗?
你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恐龙吗?再出示1只恐龙,问:
这只恐龙的体重是多少?(1吨)然后问:对于1吨你想了解多少?
(由投影导入,创设了情境。再让学生自己谈想要了解的内容,突
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2.感受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吨的形象,并且赋予吨生命,以吨的语气展示50千克
1袋的大米,20袋。揭示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确1吨=1000千克。
(借助直观演示,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吨,调动学生探索
新知的兴趣。)
(2)让两名学生搬50千克1袋的大米,并且提问:如果1吨大米
得搬几次?
(学生亲自体验,再次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
性。)
(3)让学生出示课前调查,即金班同学的体重表。从中选一位体重
接近25千克的学生为例,看看金班谁的体重接近25千克。问:有多
少个这样的同学约为一吨?(让学生估一估,答出40)然后请40个同学
出来,手挽手,一起跳一下,感受1吨的东西掉下来的声音。
(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这一实践中,不
但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情感体验也得到了
和谐发展。)
(4)学生自读,小组交流对吨的认识。
(5)学生质疑,释疑。
(6)小组合作,用各种方法找找吨和千克的关系。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人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7)用“……是……千克,……为1吨”的形式造句。
(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挖掘生活中吨的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拓展认识,。加深印象。
(想一想,在下面每幅图旁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
吨。)
(2)电脑出示两幅卡车图,小卡车的载重量约是1000千克,大卡
车的载重量约是5吨。
问:这两句你能换个说法,使它意思不变吗?
(3)出示两幅动物图,大象体重4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3倍。
你能提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
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
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情感目标:加强数感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具体质量。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运用质
量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桶装矿泉水
教学教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板书:千克克)
2.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千克=1000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水果市场逛一逛。看,这里到处可见
一箱箱的水果,真热闹啊!让我们拿一个大苹果看看能有多重吧!
[出示:一个苹果重200(克);]
问:那一箱苹果呢?[出示:一箱苹果重10(千克)]
2、[出示:一卡车苹果重3();]
问:一卡车苹果的重量是3克,还是3千克?都不恰当,是吧?
因此,人们就又规定了一个新的,较克和千克大的重量单位——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实际体验、学习新知
(一)建立“1吨”的概念
1、了解“1吨”的物品有多重。[出示桶装矿泉水(实物)]
①请几名学生亲自搬动矿泉水,体验1桶水的重量(20千克)
(搬运很吃力)
②请你算一算5桶水的重量是多少?(板书:100千克)
师:把5桶水装在1个袋子里,是100千克。这么重的东西,就
是老师也搬不动它。可是,即便这么重的东西,它的重量也没达到1
吨;得10个和它同样重的大袋子合在一起后,总重量才为1吨。(板
书“1吨)
2、巩固对“1吨”的理解(以学生体重为例)。
师:为了更好地认识“吨”这个重量单位,老师再打个比方。
咱们班有56名同学,有谁能说一说你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汇报)
师:假设平均一个学生的重量是25千克,那就需要把咱们班40
个同学都摆在大秤上,总重量才是1吨。
总结:每个袋子装的矿泉水的重量是100千克,10个袋子的总重
量是1吨;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总重量是1吨。
根据这些内容,你能说出吨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吗?(板书:1吨
=1000千克)
3、了解重量单位“吨”的应用范围
①在计量较重的物品的重量时,会用“吨”作单位;
②在计量许多物体的重量的总和时,会用到“吨”作单位;
③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交通工具的载重量也常常用“吨”来作单
位。“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t”。请看,在这辆卡车上有“4t”
的字样(放大)。问:这表示什么意思啊?(4吨)
(二)加深对“吨”的理解
出示情景图:怎样理解限重一吨,能想办法帮助小动物们过桥吗?
(学生思考,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在生活中找“1吨”
学生自由发言,再次建立“吨”的概念
四、巩固知识,将数学还原回生活
1、完成教科书1题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出来.
(1)一瓶墨水重150克。()
(2)一头鲸重2吨。()
(3)数学课本重18千克()
(4)一桶水重10厘米。()
3、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里。
火车装货()A、60吨B、600千克C、6000克一只鸡重()
A、2吨B、200千克C、2千克小明体重()A、4吨B、30千克C、
800克每个苹果重()A、2克B、1千克C、150克
4、请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艘轮船重50()一个西瓜约重3()一支铅笔重30()一
头大象重7()一把梳子重50()小明体重35()
5、课后延伸:读一读这篇日记,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
今天清晨9点钟,我就从30吨重的床上起来。很快地刷了牙洗了
脸,然后吃了约200吨重的早饭。背起2克重的书包,飞快的奔向学
校,路上碰到了载重量8克的大卡车。中队长检查了我的日记后,竟
然在我的日记上写了“可笑”二字,同学们,你们知道可笑在哪里吗?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让学生知
道“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产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学生掌握了吨和
千克的关系后再出示并解决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路就会很
清晰,对“吨”的概念及应用豁然开朗。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如在练习中出现的
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
系列的笑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笑得前仰后合。做这样的练习既有趣
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运用
数学的积极性。
同时,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积极参与,
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背一背等方式突破本课的重、
难点,也是本课的亮点所在。
而在小组合作方面,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思考,
去创造。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可视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2:3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436644606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吨的认识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吨的认识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