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四名河北大学生历时25小时跨越1700公里为藏区孩子上课

更新时间:2023-04-07 10:31:29 阅读: 评论:0

文章来源:青年网

“回来了,咋可能不回来呢,明天给你们上课哦!”近日,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张梦迪、宋亚南、高梦琳、赵鑫,历时25小时跨越1700公里为藏区孩子上课的事情,在该校朋友圈收到大量点赞。

张梦迪是河北大学第1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从2019年8月开始,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民族寄宿制小学进行支教。“这所小学坐落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上,当地的不少小朋友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又对知识充满你在我心里作文着渴望,能够给他们带来知识,我很开心。”

今年三月下旬,支教队员高梦琳正在家中为孩子们准备网课,突然收到要返回青海服务地的通知。“因为原因,心里难免会有些担心,但又特别想见到孩子们。”

“青海这么美,孩子这么可爱,现在当地又允许你回去支教,你应该回去!”父亲的这句话让高梦琳坚定了返回支教地的信心。“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走下去。”高梦琳告诉记者入党申请书格式图片。

“我们四个人的硬卧全部都喷上了酒精,路上也全程佩戴口罩。”支教队员宋亚南说,4月8日,四名队员一起登上前往青海的T175次列车。在火车上,非常小心谨慎,戴着口罩,拿着酒精,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图为张梦迪、宋亚南、高梦琳、赵鑫在前往青海的火车上。

下了火车后,又坐上了汽车,在这长达25个小时的时间里,队员们相互鼓励。“离学校越来越近,快看到孩子们了,也就越来越期待了。”宋亚南说。

经过一系列的检测、登记和隔离后,队员们便回到了支教学校,继续在海拔3200米的高原上,为藏牧区的孩子教授知识。

4月22日著名的近义词,支教队员已经给孩子们上了一周的课程。宋亚南在多媒体教室给孩子们播放《蓝色星球》纪录片时发现,这是最安静的一堂课。“大家对科学知识是非常渴望的,都在认真地观看纪录片。”

时隔多日重新回到学校,让张梦迪更加珍惜接下来的支教时光。“感觉孩子们比去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学习态度更端正了。”

服务地小学只有五个年级,五年级的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到别的地方上学。张梦迪告诉记者,在青海的支教也进入了倒计时,因此非常珍惜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时间,希望尽量给孩子们分享更多的知识,在他们心中埋下更多希望的种子。

“这学期跟孩子们约定好了,要把成绩都提上来,他们的学习劲头很足。”张梦迪对此很开心。

记者了解到,2005年,河北大学组建了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十五年来瘦身的最快方法,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已经发展成为180人的团队。

在江西沟镇民族寄宿制小学的支教团办公室里有一面墙,是历届来支教队员的风采展。赵鑫说:“每次看到这面照片墙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在这里的志愿服务就像接力赛一样,每一届的支教队员都会将这种志psp 上网愿服务的精神传承下去。”

本文发布于:2023-04-07 10:3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0e61800d86036c9ae124dd8c5ea8925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名河北大学生历时25小时跨越1700公里为藏区孩子上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名河北大学生历时25小时跨越1700公里为藏区孩子上课.pdf

标签:孩子们   支教   青海   队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