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长滩湖

更新时间:2023-03-19 07:49:50 阅读: 评论:0

双手挽花-保育员应知应会

长滩湖
2023年3月19日发(作者:仓库操作)

岷江水系

川江左岸大支流。古称渎水、汶水、汶江、汶川。因先秦以来即视为

长江上源,故又称江、江水、大江水;各段又有古称玉轮江、箭水、导江、

都江、皂江、大皂江、沫江、武阳江、合水、金马河、皂里水、水、三渡

水、玻璃江、熊耳水、蜀江,异名甚多。

岷江上段各支,以大渡河为最长(据乐山乌尤寺水文站资料,大渡河

长1048km,流域面积77560km2,河口流量1470m3/s);另立专条叙述。

发源于松潘县郎架岭者现称岷江(据量测资料,乐山以上河长556km,流域

面积34127km2,河口流量485m3/s),习惯上视为岷江干流。以发源地至

都江堰鱼嘴段为上游;都江堰至乐山市大渡河汇口处,为中游;都江堰以

下至彭山县江口镇府河汇口处一段称金马河;以下复称岷江。乐山至宜宾

汇入川江处止,为下游。

岷江上游段发源于松潘县岷山山系郎架岭(又作浪架岭、南杂岭,古

称羊膊岭,又称大分水岭)。上源称霍隆沟,南转东流,左纳大塔玛沟;

转东南过高台子,左纳羊洞河(古称浪架水、滴漏水);又转南至两河口,

右纳热玛宗沟;转南偏东,右纳大龙沟,再过黄胜关,左纳牙夷沟,此段

又称黄胜关河(古称郎架水、潘州河)。又过东北寨,右纳老熊沟;东南至

元坝川主寺,左纳漳腊河。以下即称岷江(古称阔水,又称松潘河)。南流

过虹桥关,至十里乡(火烧屯)右纳大沟;再南过松潘县城,有松潘水文站

控制流域面积1517km2,多年平均流量20.3m3/s(8年),水位变幅1.7m,

实测1986年6月15日洪峰流量147m3/s。过站向南偏东流,过红花屯、

青云(雄鸡屯),左纳泥巴河。又过西宁关,此处河宽20—35m,岸高

2.3—2.5m。又过安宏,右纳牟尼沟。又过新塘关至岷江镇,左纳归化沟。

南至北定关,左纳若尔沟(又称三条沟);以下有一河曲,再南至镇江关,

右纳小姓沟;下有镇江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4486km2,多年平均流量

56.9m3/s(32年),水位变幅2.9m,多年平均含沙量0.55kg/m3。调查到

1928年7月洪峰流量598m3/s。过站南至格达坝,右纳麻柳沟;至永和

村,左纳雪姑寨沟;至金瓶岩,左纳先进沟,右纳西格沟;南过镇坪,至

甲竹寺,左纳磨子沟,又左纳大沟,及入茂县境。南至太平乡,左纳罗卜

沟,此处河宽31m,岸高2m。又南过普安寨,有1933年叠溪地震形成的

堰塞湖大海子、小海子,右纳松坪沟、鱼儿寨沟,过较场坝、叠溪故城址,

至小关子,右纳烧炭沟。此处河宽30—40m。又南过玛脑顶、大店、石大

关,至两河口,右岸有黑水河来汇。以上河长168km,流域面积5860km2;

河口流量112m3/s(按黑水河长207km,流域面积7249km2,河口流量139m3

/s,但现有习惯仍视为支流)。总落差2403m(▽4040~▽1637),水能蕴

藏量19万kW。

岷江在黑水河汇入后,东南流过飞虹桥,河宽40~60m,至松溪堡右

纳黑虎沟(古称北松溪);又至油焖大虾的家常做法 沟口左纳水磨沟(又称刁林沟)。东南又转东

至渭门椒园堡,左纳核桃沟(又称竹坝子沟);转南过十里铺而至茂县城西,

以下河宽增为70~97m,岸高3.5m。转西南过大宗渠、石鼓,至七星关,

右纳棉簇沟,左纳大水沟(古称龙溪、白水);又西南至文镇,左纳文镇沟,

右纳牟托沟。以下入汶川县境(此段古称玉轮江、翼水)。西南至雁门(过

街楼),左纳雁门沟(古称磨刀溪)。此处有姜舢坝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

14279km2,多年平均流量224m3/s(31年),水位变幅4.3m,含沙量0.53kg

/m3。实测1986年6月15日洪峰流量2340m3/s。过站转西至汶川县威

州镇,右纳大支流杂谷脑河。以下河宽增至115m,岸高5m。南偏西流至

新桥,左纳七盘沟(古称大溪);又至板桥,左纳板桥沟,右纳板子沟(古

称登溪;又称福烟沟)。再过玉龙、绵厩、刳儿坪,南至下索桥,右纳草

坡河。此处河宽71m,岸高5m。南至桃关左纳桃关沟(古称桃川);又至福

堂坝,左纳福堂坝沟;又至彻底关,右纳彻底关沟;其处有太平驿水电站

闸坝,左岸引水。南至沙坪,左纳罗圈湾沟;又至苏坡店,右纳野牛沟。

向南过银杏、兴文坪,此处河宽115m,岸高10m;有太平驿电站厂房装机

容量26万kW。又南至东界脑,右纳小沟。此处有映秀湾水电站闸坝,高

19.4m,左岸开隧洞引水。电站在映秀湾北,装机容量13.5万kW。南流过

映秀后,于枫香树右纳渔子溪。再南至白花,右纳右溪沟;继又至漩口,

河道有一大河曲,急转东北,右纳寿溪河。东北入都江堰市境。东流环过

茅亭,左纳龙溪河。东偏北流至麻溪(沙金坝),又折而向南。转折处有紫

坪铺水库坝址。有紫坪铺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2664m2,多年平均流量

459m3/s(50年),水位变幅5.9m。实测1964年7月22日洪峰流量5480m3

/s。过站东南行,左纳白沙河。此处河宽180m。然后南偏东流,有都江

堰引水枢纽鱼嘴于此分江为两股,左称内江,右称外江。外江为其正流,

枢纽以下改称金马河。岷江上游段即止于此。此段河长341km,兴趣特长怎么写 流域面积

23037km2(包括黑水河流域7240km2),河口流量483m3/s,总落差

906m(▽1324一▽731),水能蕴藏量220万kW。此段水能开发规划,共有

沙坝、祝孩子的祝福语 太平驿、映秀湾、紫坪铺、鱼嘴5级,沙坝梯级为龙头水库,总装

机容量预计为186万kW。1972年及1991年先后建成映秀湾与太平驿两级,

采用低闸坝引水开发,装机容量共39.5万感谢遇见 kW,保证出力16万kW,年发

电量22.4亿kwh。规划紫坪铺水库坝高156m,总库容11亿m3,装机容量

76万kW。此段河流湍急,比降平均7.8‰,难以通航,以往为漂木河道。

岷江中游段金马河,古称水、江、南江。过都江堰引水枢纽,称为外

江(又称正南江),南流出分水堤段至鲤鱼沱,原有沙沟河分水口在右岸,

现已封闭改造。再南过木观音,左有古沱江分水口,今亦湮失。原有黑石

河分水口在右岸,今亦封闭。南过都江堰市青城大桥,原有江安河分水口

在左岸,羊马河分水口在右岸,今亦男生超帅头像 封闭改造。南偏东流过文胜桥,为都

江堰市与温江县之界河,过玉石(河坝场)、沿江(顺河),依次右纳外江干

渠黑石河分出的止水堰、临江堰、拥军渠、爱民渠;至河坝场,左纳内江

干渠江安河分出的一支渠。南偏东过通平(赵家场)后,又为崇州市与温江

县之界河。过永盛、金马,沿程依次右纳黑石河分出的一、三支渠,左纳

江安河分出的二、三支渠;乃入温江县境。复左纳江安河四支渠,右纳黑

石河五支渠。左分大朗堰。过金马(刘家湾),入双流县境,南偏东行于双

流、崇州界上,右纳黑石河七、九支渠,南过擦耳,入新津县境,左分石

马堰。南过花桥子,于桥墩子右纳西河。又南过新津岷江大桥,左纳大朗

堰。再南于新滓县城东,右纳南河。右分通济堰(前曾称解放渠)。又东南,

左纳杨柳河。转南入彭山县境。穿过成昆铁路,于江口镇左纳府河。金马

河之名即止于此。此段河长l00km,流域面积30637km2(金马河段区间面

积7600km2)。首部有都江堰枢纽引水,内江宝瓶口实测多年平均引水流量

230m3/s(32年),外江沙黑总河多年平均引水流量65.7m3/s(14年)。河

道虽较顺直,但河心多卵石沙洲,分叉较多,土豆炖白菜 演变亦剧,最宽处达

800—1200m,窄处仅300~350m。两岸堤高5~8m。此段河道总落三个月总结 差

306m(▽731~▽425),平均比降3.1‰。水能蕴藏量60万kW。

金马河以下岷江南偏西流过彭山县城东,有彭山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

30661km2,实测多年平均流量443m3/s(46年),水位变幅7.3m。实测1984

年7月30日洪峰流量11600m3/s。过站又南入眉山县境。南过新江,右

纳毛河,又过太和镇转东南,左纳筒车河。又南过富牛,至崇礼镇北,左

分蟆颐堰(引水流量40m3/s),其干渠南偏西流过眉州城区东,以下河面

宽阔,分叉增多。至松江口,右纳醴泉江。又南入青神县境;至张坝右分

鸿化堰(干渠23km,引水流量5m3/s,灌溉农田3.1万亩)。南流过古井

坝,左纳鲫江、沙溪河;又过白果渡,经青神县城东,左纳官厅河,右纳

思濛河。折而向西,形成较大河曲,南过汉阳坝,右纳金牛河。以下进入

乐山市平羌峡区,河道变窄,宽约120m,旧称犁头、飞鹅、平羌三峡,总

长约8km,作形转折,于板桥溪出峡。以下河宽又增,西南过关庙转南过

通江,至罗塘口左纳泥溪河,右纳通江。南过乐山市城区东,大渡河于右

岸来汇。中游段即止节拍节奏训练方法 于此。彭山江口至乐山城区段河长115km,流域面积

34127km2,河口流量485m3/s,总落差68m(▽425一▽357),河道平均比

降0.59‰,水能蕴藏量31万kW。此段有滩险50余处,河面宽200—400m(平

羌峡区减为120m),枯水流量20~40m3/s,一般枯水航深0.5m,航槽宽

l0cm,弯曲半径不小于l10m,常年可行25吨木船及小马力拖轮。中游段

总长215km,江口至乐山区间流域面积3490km2。乐山以上岷江河长556km,

若以黑水河为河源计算,则河长为595km。

下游段起自乐山市城东大渡河入汇处,河床显著增宽,分叉增多,流

至乌尤寺下瓦厂坝,左纳九峰河(九丰河);有乌尤寺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

124587km2(其中大渡河90460km2),实测多年平均流量2490m3/s(44年),

其中来自大渡河的流量为2005m3/s(包括青衣江所来的535m3/s),占

80.5%。水位变幅9.2m。调查到1917年7月22日洪峰流量54000m3/s;

实测1955年7月14日洪峰流量28300m3/s、1981年7月14日洪峰流量

26300m3/s。过站再南过牛华镇,左纳牛华溪;又南至五通桥,左纳茫溪

河。又至桥沟镇(西溶),右纳沫溪河。南偏东流至梁家山,左纳杏林河;

过金粟镇,南偏西入犍为县境,南至石溪镇右纳石板溪;左纳石马河;东

南经镇江坝而过犍为县城东,河宽约300m,南至河口村右纳马边河。继又

南过孝姑沱,至庄房头左纳百支溪;又于利家坳右纳沐川河。又东南过新

民镇(麻柳场)、桂家坝,入宜宾县境,右纳箭板河。东南至月波,左纳阳

公溪(古称浞溪);此处河宽约380m。又至泥溪,左纳文星河。以下又有叉

道。东南转南至蕨溪,右纳蕨溪河;又右纳七里河、真溪河。于邓头溪左

纳大支流越溪河。又左纳母猪河;有高场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35378km2,

多年平均流量2820m3/s(49年),水位变幅15.9m,含沙量0.57kg/m3。

调查到1917年7月23日洪峰流量51000m3/s;实测1961年6月29日洪

峰流量34100m3/s。过站后右纳高场河。东南至牛口坝,左纳香厂沟;于

下食堂右纳鸳溪河(堰溪);以下又有叉道。东过喜捷场,右纳龙船溪;转

东北至鱼尾坝,左纳思波溪,此处河宽350—500m。转东南流穿过内昆铁

路大桥,于宜宾城区东北合江门,汇入川江。下游段自乐山大渡河口至宜

宾岷江河口,河长155km,区间流域面积11294km2。

岷江干流总长711km(按若自大渡河源头至宜宾汇入川江,河长

1203km),流域面积135881km2(其中四川境内126280km2),河口流量2830m3

/s。总落差2877m(▽3143~▽266),水能蕴藏量820万kW。

岷江上游段均处于山区,山高谷深,径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高山融

雪。每年5~10月为丰水期,水量常占全年的80%左右。其中6~9月每

有暴雨,特别是青衣江暴雨中心尤为频发。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使上下

游河段的年径流特征有很大差异。上游流经四川省阿坝州高原山地,地势

高亢,气候干寒,雨量较少,径流深不到500mm。出山后进入盆地西缘丘

陵区,降雨较丰,水势增大,径流深超过500乃至600mm。大渡河口以下

径流深左右岸有所不同。左岸流域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植被稀疏,径流深

400mm左右;右岸流域多在大凉山区,山深林密,雨量丰沛,径流深可达

1000mm以上。

流域大致以都江堰大邑洪雅蛾眉山市一线为界,东西两部自然

景观及社会经济状况各不相同。西部多高山深谷,地质复杂,出露地层以

寒武系、泥盆系变质岩为主,褶皱强烈。茂县、松潘一带地震烈度较高。

西部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重要的开采价值。东部为平

原丘陵,农耕发达,城镇林立,物产丰富。地质构造简单,产状平缓,出

露地层以侏罗系、白垩系砂泥岩互层为主。东部为粮食及经济作物主产区,

工商业亦甚发达。

岷江历史上为省内重要航道。乐山至宜宾155km河段多为沙卵石河床,

天然落差90m,平均比降0.6‰左右,有滩险53处,枯期水面宽200~400m,

水深1.3m,枯期流量400~600m3/s,航槽宽25m,曲率半径大于250m,

常年可通行200吨级船舶。有些大支流亦可通航。

岷江鱼类资源丰富,有164个种属和亚种。乐山至宜宾河段水流平缓,

水温较高,天然饵料丰富,适于多种鱼类生长,干流渔获量每年可达

400—600吨,以鲤科为大宗,占总产量的40%;其次有鲇科占20%;鲿

科占10%。珍稀鱼类以乐山江团为最有名。

流域内入文古迹及风景名胜甚多,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区最著者,有

松潘黄龙寺景区,五彩池沼,接连不断,风光独特。茂县叠溪海子,碧波

澄净,林木幽秀。都江堰市有环绕都江堰工程的二王庙、伏龙观、索桥等

景点,又有以青城山为中心的前山、后山、外山诸景,内涵十分丰富。新

开辟的龙池森林公园、灵岩寺等,亦引入驻足。以乐山大佛为中心的旅游

线,则包括彭山仙女山,眉山三苏祠,乐山沙湾郭沫若故居,犍为罗城镇

平面船形建筑布置等,其中大佛石刻始自唐代,佛象高71m,宽28m,与

凌云山融为一体,与乌尤山隔溪相对。此外尚有松潘牟尼沟、黑水卡龙沟、

理县姜维城及米亚罗羌寨、新津纯阳观及老君山、崇州罨画池及九龙沟、

大邑西岭雪山及刘氏庄园陈列、邛崃文君井及天台山、蒲江三湖一阁(朝

阳湖、石象湖、长滩湖、飞仙阁)、仁寿黑龙潭、井研三江白塔、青神上

下中岩寺等。成都平原最近发现的距今4500—4000年的古城址有6处之

多,都江堰市芒城、郫县三道堰古城、温江县鱼凫城、祟州市双河及紫竹

古城、新津龙马宝墩古城,均说明其处为史前文明中心。流域内还有汶川

县卧龙自然保护区及马边县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有许多种类珍稀动植物资

源。由于干支流上段多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羌、藏、彝等民族风情,亦

随处可见。域内著名土特产,有松茂汶一带所出的贝母、天麻、虫草、黄

芪等中药材,以及理县汶川的苹果,都江堰市茶叶、川芎;郫县豆瓣酱;

崇州怀远的豆腐帘子及叶儿粑(号称三绝);大邑唐场豆腐乳;眉山、青神

等地竹编工艺;均甚驰名。宜宾名酒五粮液,邛崃文君酒等,亦声振遐迩。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7:4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0b5843ba74d46fa0c48a61a3edb4f5d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长滩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长滩湖.pdf

标签:长滩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