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变成孤家寡人,从生活小事入手,教孩子学会“共情”,送给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礼物
在注重优生优育的今天,儿童早期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学龄前是儿童性格形成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际互动模式的形成时期。
在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将深刻影响孩子今后几十年与人打交道的方式。
我遇到过一些已经上小学甚至中学的孩子,他们似乎总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对他人没有太多兴趣,做事情的时候也不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表现出严重的自我中心倾向。
由于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也难以与同龄人建立连接,常常形单影只,成了孤家寡人,这让他们非常痛苦,却往往无力改变。
有人说他们神经发育有问题,是先天因素造成的。
但实际上大多数这种情况的发生并非生理疾病引起,而完全是从幼年时就开始形成的习惯——忽视他人的感受,使这些孩子无法理解他人,表现得冷漠、孤僻甚至怪异。
究其原因,家长未能在他们学龄前的关键时期做到适当引导,最终造成了这一住校生结果。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似并不复杂,只要保持一颗对人真诚的心,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就不难交到朋友。
然而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并非每个人天生就可以熟练掌握,只有从幼年开始培养才能运用自如——那就是共情的能力。
共情被心理学家称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超越了所有花样繁多的交英语信件格式际技巧。正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对他人感同身受,进而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更多地帮助他人,更少地伤害他人。
所以懂得并善于共情的人,往往善于与人合作,在群体中更受欢迎,也容易赢得友谊,结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
既然共情这么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到共情呢?
主要包括3个步骤,首先要善于观察他人,理解他人的五年级作文450字情绪,然后从内心接纳他人的情绪,最后再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情绪并做出适当的行为。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与他人建立了情感连接,从而让他人感受到尊重和友善,获得心灵的温暖。
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对情绪的调节能力较差,如果学会共情,也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有利于亲子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引导孩子学会共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下面3个生活场景。
1、家长与孩子面对同一件事,在意见上发生冲突时。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不断增多,对待事物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有时和父母见解不同甚至唱反调都属于正常的现象。
同时也要看到,学龄前的儿童自控力还比较弱,家长适当坚持主张是有必要的,可是如果单纯直接地指责,强行让孩子服从,往往无法取得预期效果,还会引发双方的情绪反应。
朋友家孩子琪琪今年5岁,很喜欢看动画片,有时候喊他吃饭,他却坚持要看完一集再吃,这时妈妈会有些着急。
但还是努力控制想要批评指责的冲动,而是对他说:“你很喜欢看这个节目,不想被打断是吧?但是现在饭做好了,再不吃就要放凉了,咱们先吃饭,一会儿看回放可以吗?”
事实证明,相比不容置疑的命令,带有共情的意见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因为在我的话语中,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被父母看到了——看电视时不希望被打断,虽然表面上看,只是一点点语言上的差别,实际上传递的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连接。
2、当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生气时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说,孩子大了反而更加不听话了,每天都几乎被孩子气个半死,确实做父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修行的过程。
一般来说学龄前孩子普遍自制力和规则意识比较弱,不太擅长考虑他人,但无论怎样调皮如何倔强,这都是他们成长历程中所必然经历的事情,我们首先要接受和允许他们的不听话。
面对无法控制的孩子,有些家长怒火中烧,倾向用威胁和暴力逼迫孩子就范,可是这样的压制只会适得其反,引发对抗和叛逆。
相反如果采取温和的方式,让孩专升本有几种方式子理解家长愤怒的原因,就更容易让孩子有所改变。
琪琪有个很让人头疼的毛病,就是爱磨蹭,有次妈妈提前和朋友约定好了,周末带上孩子一同郊游,前一天和琪琪说过,他也表示同意。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琪琪就是赖在床上不起来,喊了很多次,妈妈又着急又生气,真想把他一把拽起来,但转念一想,孩子可能还并不能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正是教育他的好机会。
于是妈妈走到床边对琪琪说:“你还觉得没睡够是吗?但是前天已经和小亮家说好了,今天我们一起去郊游,人家小亮现在都该出发了。咱们失信于人可不好,这让我对你有点生气哦!”
琪琪听了我的话,说要再睡五分钟,我同意了,果然到五分钟他就自己起来了。
当父母因孩子而生气时,最正确的做法是先稳住情绪,考虑一下武松打虎歇后语孩子的感受,并不带指责地表达出家长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共情,从而消除隔阂,达到顺畅沟通的效果。
3、家长陪孩子读书,一起看电视时。
周末假期空闲的时候,花时间陪孩子共同度过,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
它既能帮助我们构建更加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又可以趁机培养孩子理解世界的能力,尤其是选择那些能够促进孩子情感发展的活动,比如读书和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
优秀的故事书和电视剧都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致刻画,在看到一些故事情境时,家长适时可以提出问题,比如“你看这个人的表情,他现在是什么心情呢?”
或者“那个人好像很生气,遇到了什么事让他这么生气呢?”通过引导孩子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来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总之,共情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时不可或缺的途径,是人类所有美好情感的源泉,所以不要小看你的每一次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
从生活小事入手,帮助孩子学会共情,就是给与他们人生中最好的礼物,让我们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本文发布于:2023-04-17 11:52: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0b50d55d2887b1c1d5638bda8831103e.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缺乏共情能力低的人表现(共情能力低是情商低的表现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缺乏共情能力低的人表现(共情能力低是情商低的表现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