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电影传奇
——武舞传奇
学院美视电影学院
学号20101515
姓名郭凯
1949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
后武侠电影彻底从中国大陆地区绝迹,从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一大批武侠电影
的导演、演员,例如:任彭年、王元龙、新马师曾、黄鹤声、邬丽珠、郑孟霞等人,
南下香港,将旧上海武侠电影的制作带到了香港。为了适应当地的观众,因此这些
武侠片大都变成了粤语片,可以说早期香港的粤语武侠电影都是承接了上海神怪武
侠片,大多数仍是沿袭《火烧红莲寺》等电影的拍摄手法,这一时期大概拍摄了约
40部粤语武侠电影,故事多取材于《七侠五义》之类的公案小说。而1949年胡鹏
导演的《黄飞鸿上集之鞭风灭烛》问世,宣告了粤语武侠电影繁荣的开始。
世界上有许多系列电影,而《黄飞鸿》无疑是这其中最长的系列电影。黄飞鸿原本
是广东佛山的武师,生于1847年,死于1924年。后来在《黄飞鸿》电影里被称为
“广东十虎”的名号其实应该属于他的父亲黄其英,现在香港还有不少黄飞鸿的门人
和再传弟子,当时黄飞鸿只是一名普通的武师,他之所以能成为广东甚至中国武侠
电影的传奇人物,是和他成为武侠电影的主人公分不开的。而在众多的《黄飞鸿》
影片中,以胡鹏和徐克拍摄的最有名气。胡鹏从1949年起开始拍摄黄飞鸿,一直
到1980年止,其间共拍摄了58部。基本都是关德兴主演黄飞鸿,石坚饰演反派
的模式,关德兴和石坚也因此家喻户晓。
关德兴1902年生于广州,出身贫苦,13岁那年和一批同样贫苦子弟从香港辗转去
了新加坡,14岁在新加坡入戏行并慢慢地有了名气。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爆发,
关德兴在美国积极参加募捐活动,不但捐出了自己的汽车,还利于自己的功夫进行
表演,1937年至1938年的两年时间在美国宣传抗日救国,组织“三藩市救国总会”
共筹了30多万美元,全部交给国家,国民党当局赠予他“爱国艺人”锦旗,以示表
彰。1939年,广东大部分地区已经沦陷,关德兴的粤剧救亡团回国就取道末沦陷的
广州湾(即湛江),迸人遂溪县,受到设在此地的“南路行署”接待并安排他们在遂溪、
廉江等地演出。当时关德兴的声望很高,衔头很多。国民党还授给关德兴以少将参
议。但他都是受职不受薪。这个团在广东、广西的大后方演出了3个月,前后演足
93场。还认识了何香凝女士。何香凝赠关德兴一把精美纸扇,上书“爱国艺人,涓
滴归公”。从1949年到1994年,关德兴一生共拍摄了77部《黄飞鸿》系列电影。
《黄飞鸿》系列电影被列入吉尼斯纪录,誉为全球最长的系列电影。并获美国政府
的嘉许,颁发奖状和荣誉市民荣誉,被誉为“国际慈善之星”。1995年他设91岁荣
宴,又为香港患上肌肉萎缩症的儿童筹款,成立一个永久性基金“伤健儿童基金”,
由香港伤健协会监管和处理。1996年春,关德兴以垂暮之年,重返美国接受三藩市
阿姆斯特朗大学颁发的人文荣誉博士学位,同年带病回港,住进玛丽医院,经诊断
患了胰脏癌。关德兴在病重期间与探视他的友好曾说:“我一生做人处事,但求问
心无愧,应该做的,就尽力而为。自问我一生之中,最有意义的事是抗日救亡,身
为炎黄子孙,绝不可以看到自己国家的灭亡。生命多姿多彩,自问不枉此生”。1996
年6月,一代爱国艺人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1岁。
石坚1913年生于香港,自幼父母双亡。少年时期的石坚体弱多病,故习武以强身
健体。银幕含月的字 上的石坚是奸角,但现实中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在行内外均获得备
受尊敬。1993年宣布退出影坛时,当时无线电视为石坚举行盛大的欢送晚会,并于
综艺节目欢乐今宵中播放,节目名为《石坚江湖再见汇群雄》,足见他的江湖地位。
他饰演的奸角可谓深入人心,除《黄飞鸿》系列电影外,还在《如来神掌》、《方
世玉》中扮演反派角色,1973年更是在李小龙的《龙争虎斗》中饰演“韩先生”。1975
年开始,石坚转向电视发展,拍摄了一大批深入民心的角色,如大家熟悉的《流氓
大亨》中的外公、83版《射雕英雄传》的裘千仞,而他在《倚天屠龙记》中饰演的
金毛狮王谢逊,得到了金庸的称赞,并亲题“神坚如石”并赠予石坚作纪念。
关于黄飞鸿的电影目前已经有了一百多部,而且肯定还会增加,不同的时代有着不
同的黄飞鸿形象,关德兴饰演的黄飞鸿是严肃、刻板的,基本都以同一面目出现;
到了刘家良的《陆阿采与黄飞鸿》则是黄飞鸿的青年形象,影片的重点从惩奸除恶
变成了如何苦练功夫,这也体现了刘家良一贯的风格;到了成龙的《醉拳》,黄飞
鸿变成了滑稽幽默的形象,这一形象也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黄飞鸿》影片,甚至
徐克。从此黄飞鸿基本都是青年和少年的形象,也不再严肃、刻板,甚至到了李力
持的《黄飞鸿笑传》中,黄飞鸿不但只剩下了搞笑,而且不学无术和贪生怕死,师
徒关系也完全颠倒,反倒是梁宽等三个黑发 徒弟教他武艺,对传统《黄飞鸿》进行了完
全的颠覆;而最恶搞的则是王晶,在《铁公鸡斗蜈蚣》中不但拿来了徐克版《黄飞
鸿》的众多桥段,而且还加入了开妓院的黄狮虎这个人和宝芝馆,黄狮虎是“黄师
傅”的谐音,宝芝馆则是宝芝林,尤其是一群妓女所唱的将军令,肯定会把徐克和
黄霑气个半死,虽然说有些低俗,但却不得不佩服王未来工作计划 晶的想象力惊人。除此之外,
像袁和平、张鑫炎等众多导演都塑造过黄飞鸿的形象,他们共同谱写了中国武侠电
影史上最宏大的篇幅,通过这些《黄飞鸿》影片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民间武
师,而是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历程。
除黄飞鸿系列电影外,梁羽生和金庸的新武侠手机黑色壁纸 小说同样成为当时粤语武侠片的主
流,尤其是峨嵋电影制片厂和仙鹤港联影片公司两家专门拍摄粤语武侠电影的电影
公司的成立,将粤语武侠电影推上了高峰。除金庸、梁羽生外,台湾以司马翎、卧
龙生、诸葛青云为首的一批武侠作家的作品也同样被搬上了银幕。这一时期写实成
为粤语武侠电影的最大特征,全新的题材、故事、人物已经完全不同于旧上海时期
的武侠电影,虽然粤语武侠电影基本上七天拍摄完一部片子,影片质量一般,免不
了粗糙的感觉。影评人石琪就在他的《香港功夫电影研究》中说,50年代的黄飞鸿
只是粗具规模,拍法呆板,制作简陋,故事草率。但我们不能忽略《黄飞鸿》系列
对武侠电影的影响,首先,在银幕上第一次出现了符合儒家传统的大侠,这也符合
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其次,黄飞鸿实有其人,并且是广东人,这使得众多的香港
人觉得亲切,这也是为什么同时期以方世玉、洪熙官等人为主人公的补硒的作用与功效 影片一样受欢
迎的原因,还有就是《黄飞鸿》中反复出现的舞狮等广东地方风俗,这些当地的风
俗必然对香港观众有吸引力,并且《黄飞鸿》中也抛弃了神怪片中的虚假成分,武
打动作开始向写实转变。此后的《黄飞鸿》影片中,基本都沿袭了上述的套路。
曾经在上海风靡一时的神怪片很早就开始走向衰落了,不过由曹达华和于素秋主演
的《白骨阴阳扇》却轰动一时,同时带领了一大批的粤语神怪片,可以说是神怪片
的回光返照,也就是在这时候出现了《武林圣火令》、《圣火雄风》这样的集神怪
武侠片大成之作。这些影片对后世的电影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后来邵氏翻拍了《武
林圣火令》,看惯了刘雪华的琼瑶角色,在武侠片里面演反派总是让人感觉怪怪的,
而另一位女主角翁静晶后来成了刘家良的妻子。《武林圣火令》的主人公名字尹天
仇和杜鹃儿,相信大家对这两个名字十分熟悉,因为他们就是后来周星驰《喜剧之
王》里面角色的名字。当时的影坛是是重女轻男,比较突出的女演员是陈宝珠、任
燕、于素秋和萧芳芳。于素秋的父亲就是于占元;任燕则是中国第一位武术指导任
雨田的女儿;而萧芳芳至今仍然活跃在香港影坛,观众最熟悉的就是在《方世玉》
中扮演方世玉的母亲,其喜剧天份和男装造型让人记忆深刻,1974年,萧芳芳主演
了《女朋友》和《海韵》两部影片为她分别赢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和西班
牙影展最佳女主角奖,而《女人四十》则为她赢得柏林影后的头衔。萧芳芳和陈宝
珠都是京剧名宿粉菊花的徒弟,也是当时和曹达华、于素秋师兄妹一样红遍香港的
武侠搭档,粉菊花就是当年《女侠李飞飞》的主演,后来的林正英、董玮、杨盼盼、
惠天赐礼仪图片大全 、罗家英等都曾拜她为师。
当时的男演员,除关德兴和石坚外还有曹达华和林蛟,曹达华除了与于素秋掀起神
怪武侠片的风潮,还在《黄飞鸿》中扮演梁宽,在《如来神掌》中的龙剑飞也是经
典角色,作为粤语武侠片的经典,这部电影后来被无数香港电影“致敬”,他也是粤
语武侠中第一个扮演郭靖这一角色。他一生出演近800部影片,除武侠片外,还多
演探长或者警长,因此被人称为“华探长”。而林蛟则是第一个扮演杨康的角色,在
周星驰的《无敌幸运星》中,大傻的父亲就是他出演的,晚年他成为香港著名的马
评人。
除胡鹏外,同时其拍摄粤语武侠电影的优秀导演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萧笙、陈
烈品、王天林。上面提到的《武林圣火令》、《圣火雄风》都是萧笙导演的,后来
到了70年代萧笙就转向了电视发展,并将武侠带入了电视,他一手捧红了米雪以
及无线五虎,也是他力荐翁美玲出演了《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他导演、监制的
武侠剧集无数,被人称为“武侠剧之父”
陈烈品是广东人,1923年出生,他是60年代粤语武侠片最重要的导演,其武侠电
影大多改变自当时的武侠小说,同时融合了西方的拍摄手法,注重制作和大场面,
尤其是对主人公性格的表现,可以说完全超出了同时代的粤语武侠电影。影评人罗
卡在《陈烈品和新派武侠粤语片》中就称赞其电影致力于气氛的营造,空间的经营,
武打的实感,以及注重角色性格的塑造。仙鹤港联影片公司的大部分武侠片都是他
执导的,《碧血金钗》、《雪花神剑》、《仙鹤神针》、《天剑绝刀》、《六指琴
魔》、《老夫子》等影片都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前四部都是根据卧龙生的武侠小说
改编,《六指琴魔》是倪匡的武侠小说,后来邵氏公司又进行了翻拍,导演龙逸升,
主演是惠英红和钱小豪、白彪、郭追等人,影片中人物造型夸张,笑料百出,尤其
祁矿雄饰演的小叮当非常突出,影片中甚至出现了日本动画皮机器猫的造型,可以
说这部电影是地道的儿童武侠片。而人们最熟悉的是林青霞版的《六指琴魔》,剧
情可能记不起来,但不会忘的却是林青霞延续《东方不败》的造型。
王天林是是现在的香港导演王晶的父亲,浙江绍兴人,生于上海。17岁到香港,1947
年由叔父王鹏翼引进影坛,先后做过冲印、录音、场记、助导等工作。1950年正式
任导演,处女作《峨嵋飞剑侠》。他共执导过100多部电影,除武侠片外,他还曾
导演过文艺、喜剧等各种类型片,尤其是《家有喜事》曾经荣获亚洲电影节最佳导
演奖,入选了“香港电影史百佳导演”。60年代初王天林先后拍摄了一系列“南北电
影”,这些讲述在香港生活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在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上有所矛
盾的喜剧影片,当时曾风靡了港台地区,而拍于1960年的文艺片《野玫瑰之恋》
甚至被认为“像是早出现了数十年的王家卫电影歌手李娜 。”后来当王晶被人责难过于商业和
庸俗的时候,王晶经常拿自己老爸的这部影片做挡箭牌。与萧笙一样,从70年代
开始,王天林也进入到电视界发展,也是最早将武侠电影带到电视连续剧之中的导
演之一,其中轰动一时的83版《射雕英雄传》就是他导南方车站的聚会票房 演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9:0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09b07055e742b9af6d8e49e18ad54da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武侠电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武侠电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