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十二使徒岩

更新时间:2023-03-24 08:09:52 阅读: 评论:0

青林山-病情证明书

十二使徒岩
2023年3月24日发(作者:身份的证明)

1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解题技巧总结

选择题

1、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

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谚语大全 。

(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

(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B.沙滩C.海岸D.岩礁

答案:

D

B

【提示】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海岸地貌

2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该地位于海边,受海浪拍打,因此鼓浪石是受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故选D。

(2)沙滩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岩洞、岩礁、海岸都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故选B。

2、热喀斯特指多年冻土区受热融蚀产生类似喀斯特地貌形态的热融地貌。由地下冰融化而产生,又称热喀斯

特地貌,分为热融沉陷和热融滑塌两种地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区域能够经常见到热喀斯特地貌的是()

A.云贵高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

C.巴西高原D.西欧平原

(2)热融沉陷区域形成的热融湖()

A.会继续陷落成溶洞B.是岩层弯曲形成的

C.面积广、水量大D.会使冻土层逐渐变薄或被切穿

(3)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发生热喀斯特的形式和时间一般是()

A.热融沉陷—夏季B.热融沉陷—秋末冬初

3

C.热融滑塌—夏季D.热融滑塌—秋末冬初

答案:

B

D

C

【提示】

喀斯特地貌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

(1)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

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2)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家常发面饼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

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3)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

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解答】

(1)材料中已明确了热喀斯特地貌为冻土中受热融蚀后形成的地貌,因此常见于有冻土且冻土中的冰能够发

生融化的区域。云贵高原、巴西高原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气温较高,没有冻土存在;西欧平原虽纬度较高,

但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也没有冻土形成;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漫

长,冻土广布。

故选B。

(2)溶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形态与漏斗相似,是地表岩溶地貌与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是流水

4

溶蚀作用形成的,热喀斯特地貌并非喀斯特地貌,A错误;

热喀斯特地貌为冻土中的冰受热融蚀后形成的地貌,并非岩层的水平运动形成的,B错误;

湖泊面积大小与水量大小受多种因怎样怀孕几率最高 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C错误;

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相对于冻土较高,具有导热性,加速了湖底和湖岸多年冻土的退化速度,使冻土变薄或

被切穿,D正确。

故选D。

(3)由图可知,热融沉陷湖泊发生在地势平坦地区;热融滑塌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地势

起伏大,夏季气温高,冻土中的冰易融化,故会出现热融滑塌;秋末冬初气温低,冻土不会融化,不会出现热

融滑塌。

故选C。

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读桂林山水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玄武岩

(2)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质史上桂林所在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

B.桂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C.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暗河等

D.漓江谷地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答案:

B

5

D

【提示】

喀斯特地貌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

(2)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

【解答】

(1)组成桂林山水的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其景观发育的岩石是沉积岩中的石灰岩,B对;玄武岩、花岗岩为岩

浆岩,AD错;大理岩是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C错。

故选B。

(2)地质史上桂林所在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A正确;桂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B正

确;由于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暗河等,C正确;漓江谷地自北向糖腌柠檬 南横贯全

境,D错误。

故选D。

4、“十二使徒岩”是过去的1000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

的石灰岩悬崖而形成。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八个。下图分别为“十二使徒岩”景观

及“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材料推测“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是()

A.海蚀拱桥—海蚀洞穴—拱桥倒塌

B.拱桥倒塌—海蚀洞穴—海蚀拱桥

6

C.海蚀洞穴—拱桥倒塌—海蚀拱桥

D.海蚀洞穴—海蚀拱桥—拱桥倒塌

(2)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八个的原因是()

A.强烈的海风吹倒石柱

B.海浪侵蚀石柱根基倒塌并破碎

C.海平面上涨淹没石柱

D.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石柱

答案:

D

B

【提示】

海岸地貌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海岸地貌。

(2)本题主要考查海岸地貌。

【解答】

(1)松软石灰岩的悬崖被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洞穴,海蚀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形成海蚀拱桥(门),在外

力作用下“拱桥(门)”最终倒塌,海大蒜苗怎么做好吃 蚀拱桥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最

终形成了“十二使徒岩”。

故选D。

(2)石柱数量减少的原因是海浪长期侵蚀石柱与海水的接触部分,石柱的根基不断变细,越来越不稳固,导

致石柱倒塌并破碎。

7

故选B。

5、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

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下图是丹娘沙丘所在地区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及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丹娘沙丘形成于()

A.西北风沉积B.流水的堆积C.冰川的堆积D.东南风堆积

(2)推测丹娘沙丘增长速度较快的月份是()

A.1~3月B.3~6月C.6~9月D.9~11月

答案:

D

A

【提示】

风沙地貌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丹娘沙丘的沙丘主要来源于东南部的江心洲和河滩,冬春手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且多大

风(东南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

8

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2)6—9月降水多,且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水位高、流速快,淹没部分大且对丹娘沙丘侵蚀作用强,沙

丘面积缩小。可知丹娘沙丘冬半年增长速度较快,可推测丹娘沙丘1~3月份增长速度较快,故选A。

综合题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

淡水吞吐湖(下图)。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

气现象)较显著。

(1)由于性质的差异,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夜晚近地面吹

(湖或陆)风,请补绘空气环流示意图。

(2)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据图说明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3)图中A处(出山口)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请从形态、地势、堆积物颗粒变化

的角度描述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4)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会使博斯腾湖面积(增大或减小),湖区周边湖风

(增强或减弱)、陆风(增强或减弱)。

9

答案:(1)(湖陆)热力;;陆;逆时针箭头

(2)陆地内循环;开都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且湖区地势低洼利于汇水,使湖泊水量较多;湖水通过孔雀

河流出,促使湖泊水更新,利于排盐使之形成淡水湖

(3)冲积扇(或堆积);位于山口,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颗粒

由粗到细

(4)减小;减弱;减弱

解析:(1)湖泊有大面积水面,热容量与陆地不同,存在着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升温和降温速度差异,从而

使得湖泊和陆地之间,风向在一天内发生周期性转换。夜晚由于近地面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气压,而

湖泊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流自陆地吹向湖泊,为陆风。湖泊盛行上升气流,陆地为下沉气流,

近地面由陆地流向海洋,高空相反,形成环流。绘图如下:

。(2)博斯腾湖为内陆湖,其水循环环节主要为蒸发和降水,发生在

湖泊及上空之间,为陆地内循环。淡水湖一般为有进有出的湖泊,根据河流附近等高线可知(等高线弯曲方向

与河流流向相反),开都河注入博斯腾湖,孔雀河为排泄通道,盐分不利于积累,所以博斯腾为淡水湖。(3)

河流流出山口后,由于地势变得开阔,流速变缓,携带的泥沙物质堆积形成冲积扇地貌,其形态呈扇形,由于

流速自山口到扇缘逐渐降低,河流的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颗粒物越来越细小,坡度逐渐降低。(4)开都

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灌溉用水增多,使得注入湖泊水量减少,博斯腾湖面积变小,湖陆之间的热

力性质差异减小,所以无论是湖风还是陆风,均减弱。

【小提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五方面:①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

新(所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是可再生资源)。②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水循环进行能

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

10

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

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⑤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7、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右上角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3)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答案:(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西、东、南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向南

开口;再从(2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由于支流含沙量大,注入汉水带来大量泥沙;汉水在本河段流经平原,流速较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甚至形成河中沙洲。再加上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常受洪水灾害,沿河堤坝逐渐加高,造成平原部分离河愈

远则地势愈低,至山岗边为最低,造成河谷地貌的倒置

(3)南河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小,河流含

沙量小

解析:解:(1)读图可知,图示地区等高线是四周高中间低,说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应为盆地地形。盆

地底部等高线稀疏,且海拔普遍低于200米,因此盆地底部应为平原。或根据图示河流的流向是从四周向中心

汇集,向心状水系也反映出此处周围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特征。(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

11

的主要外力作用应和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形成流水沉积地貌主要应考虑丰富的沉积物来源,有利的沉积环境。

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上游大小支流流经山区,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大,水流急,流

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搬运到下游河段流速减慢,泥沙沉积。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

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导致沙滩罗列,河道宽窄不稳。(3)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含

沙量、有无汛期、有无结冰期(凌汛)、水流速度(水能大小)等方面。三河所流经地区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因此径流量大,有夏汛,无结冰期。但图中等高线显示南河流经处等高线较唐河、白河处密集,因此南河

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

量小。

【小提示】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

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

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由降水量的多少来

决定;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结冰期:有无

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水能:水量大小眼神迷离 和地势起伏

状况决定水能大小(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量越大,水能越大。)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8、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1)甲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是由作用形成的。

12

(2)甲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祝福的歌曲 盛行风。沙丘是由作用形成的。

(3)甲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地貌。

(5)乙图的地貌类型是,是由作用形成的。由M到N颗粒物的大小排列是

答案:(1)西北;风力侵蚀

(2)东北;风力搬运、堆积

(3)上升

(4)喀斯特(岩溶)

(5)冲积扇;流水堆积;砾石、砂石、黏土

解析:(1)甲图中A地貌为风蚀蘑菇,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2)甲图中

F为流动沙丘,风向从缓坡吹向陡坡,根据指向标,说明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是由风力搬运、沉积作用形成

的。(3)根据图中岩层的错位情况看,甲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方向为上升运动。(4)根据图例,D岩

石为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5)乙图为冲积扇,是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后

沉积所形成的地貌,根据“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的规律,由M到N颗粒物的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砾石、

砂石、黏土。

【小提示】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表现与分布。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08:0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08852a850a46d91d9ab43ece236b4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十二使徒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十二使徒岩.pdf

标签:十二使徒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