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朋友咨询,说脚后跟疼。去医院拍片,医生告诉他:“脚后跟有骨刺”。
并给他开了一些活血止痛的药,然后叫他回家休息。
但是朋友还是不放心,就问我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他还问“骨刺”会不会越长越大,最后穿透皮肤长到外面。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概念——什么是“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其实就是跟骨结节处的骨质增生或跟骨附着处的足底腱膜(足底维持足弓的坚固韧带)增生钙化。
跟腱骨刺是由于足底腱膜张力异常引起的。人正常走路时身体前倾,脚趾向脚背方向弯曲(脚趾背屈)。此时足底腱膜受到牵拉,跟骨结节附着处的足底腱膜起始部位受力最大,因此此处更容易受伤。当这种伤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脚后跟形成“骨刺”。
有“骨刺”也不用太担心。其实“足跟痛”的真正原因并不是骨刺的形成。
很多人双脚都有骨刺,但“足跟痛”只发生在一只脚上。有的人明显是“足跟痛”中毒,没有骨刺。为什么?
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跟痛症”的总体致痛因素。今天,我们讨论几个引起“跟痛症”局部疼痛的原因。
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骨刺”,为什么会形成骨刺。其实所谓的跟骨骨刺只是一种征兆。
真正引起疼痛的原因大多是足底腱膜和跟骨骨膜的炎症和神qq聊天室在哪经卡压。
足底腱膜引起的疼痛主要在足跟底部,疼痛部位比跟骨下脂肪垫炎症引起的疼痛更晚期。痛点在足底内侧三分之一和结节前缘更明显。
症状较计算机技能怎么填轻时仅有科尔沁沙地局部不适,症状较重时常表现为撕裂样的剧痛。病人不能用脚趾着地,常常一瘸一拐地沿着脚走。体检时健侧足弓变平或足外翻畸形,健侧足变硬。
跟骨下脂肪垫位于跟骨与皮肤之间,范围与跟骨结节相同。主要是脚着地时起到缓冲作用,是抵御地震的主要结构。
脚跟长期不良受力,如习海市蜃楼是什么惯性跺脚、踩踏、单腿站立支撑身体等。,会引起水肿、出血、脂肪垫内压力增大或足跟下脂肪疝等。,会引起局部炎性疼痛。
这种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压脚后跟时加重,脚后跟不敢着地。患者常以脚尖跛行,奔丧足跟常可见肿胀,疼痛范围常垂直于足跟结节。
跟骨下滑囊炎和跟骨下脂肪垫炎常同时发生,症状相似,但跟骨下囊的疼痛范围略小于前者。
跟腱囊位于跟骨后上部和跟腱之间,有完整的滑膜和脂肪垫。主要起润滑和减摩作用。
患者患病时抬脚(站立时提起脚跟,用脚尖支撑体重)困难或症状加重,上楼或上坡时疼痛明显加重。体格检查,可见跟骨右上角对压痛敏感,有时触摸有波动感,小腿三头肌阻力试验阳性。
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可以导致“足跟痛”,如踝管综合征、跟腱腱炎和跟腱附着处的炎症反应。
只要诊断明确,口服药物、中药外洗或针灸、针刀、银质针等治疗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附最后一张中药外洗处方,供大家参考。(川芎、续断、牛膝、红花、赤芍、透骨草、伸筋草、艾叶)水煎外用。用温水泡脚为宜,水面高出脚踝5cm。
本文发布于:2023-04-18 00:30: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069b0a58b344a3d0360cf197ea4a1c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脚底板疼怎么治(缓解脚底板疼痛的方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脚底板疼怎么治(缓解脚底板疼痛的方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