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更新时间:2023-04-16 23:52:45 阅读: 评论:0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吴么敏。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乌台诗案”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春天。要知道,乌台诗案是北宋历史上第一起震惊朝野、影响深远的“文字狱”,也是北宋党羽之争的恶性发作。当时苏轼险些丢了性命。说苏轼当时是死里逃生也一点儿也不为过。

东坡先生画像

那一年的三月七日,他和友人在去沙湖的路上,天下起了雨。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很狼狈,也抱怨声不绝于耳。而,苏轼呢,只有他不觉得狼狈,并且还很享受呢!

你看,“莫听长征七律诗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要听风吹雨打树林的声音,放开歌喉,放慢脚步,低吟长啸,又何妨呢?虽然我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走起来很轻快,胜过骑马。这种情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带着蓑笠,任你风吹雨打,我且逍遥自在,何妨?

“料峭春力的分类风吹酒醒”,喝了点物理学科评估酒,“料峭春风”吹得我更清醒了,感觉有一点点微冷;山头的落日余晖却暖暖的迎接着我。刚才的风雨萧瑟已经过去了。归去时,也无风雨也无晴。世事难料,事情都有两面性,“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是在写景,也是在抒情。历经风雨后,作者终于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这是何等的境界啊!

我喜欢苏轼。仰慕他的才华,佩服他的幽默,赞叹他的洒脱。跨越千年,苏轼早已经成了中华文明甚至是世界文明的璀璨星河中最闪亮的那一颗,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鼓励我们活出自己重阳节主持词的诗意人生。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23:5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056c65ab14e9e0a8c180c7bcfc438eb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pdf

标签:苏轼   风雨   山头   这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