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石壕吏记叙文600字(石壕吏全文解析)

更新时间:2023-04-15 03:14:58 阅读: 评论:0

杜甫的《石壕吏》是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通过写杜甫亲眼目睹石壕吏晚上去捉人的故事,客观地反映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石壕吏》堪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多次被选入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

所谓“三吏三别”,是指《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正是因为杜诗谱写历史,读杜诗如同读一部唐代悲凉史,因此,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石壕吏》这样一部千古绝唱的作品,却饱受争议。

争议一:杜甫既然目睹了“有吏夜捉人”,为何不出去阻止?忧国忧民的杜甫作为“旁观者”,为什韩寒跟郭敬明么会没有实际行动?

争议二:有吏夜捉人,究竟是石壕吏之错还是老翁之错?是石壕吏蛮横还是老翁做逃兵?

争议三:最终石壕吏抓走了谁?老妇是被迫捉走还是自愿应征?

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分析《石壕吏》的独具匠心,从而回答这些争议,理解为何这样一部看似争议良多的作品能成为千古绝唱。

《石壕吏》

我们先来看一下《石壕吏》的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01 写作手法:藏问于答

《石壕吏》共分为4个段落,其中第3段“听妇前致词”是重点。第1段中,4句话,写了4个人、4件事,无一字浪费。即:杜甫投宿、差役捉人、老翁逃跑、老妇乐于助人查看。

第2段用一句对比,独立成段,统领全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个“怒”(“凶狠”的意思),一个“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一何”(“多么”的意思)来加强语气。简短的10个字,让差役的凶狠、老妇的悲苦跃然纸上。

但是奇怪的是,后文似乎不再写差役是如何凶狠的,整个第3节都是写老妇如何悲苦。

一为丧子之苦。“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妇一共有3个儿子,都被佂走,其中一个儿子刚刚捎信回家,告知父母另外两个儿子均战死沙场。这是一种怎样的悲痛,这种痛苦又何止老妇一家承受。因为战争,多少人家破人亡,因为战争,血流成河。

二为困窘之苦。“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为了还在吃奶的孩子,儿媳不愿离开,但是却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孤儿寡母,孤苦伶仃。即便如此,每天还要开元皇帝担心“有吏夜捉人”。

三为应征之苦。“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虽然已经年老力衰,但是为了家人,自请服役,去到河阳,帮忙准备早餐。

老翁翻墙逃跑

纵观第3节,似乎只能印证上文的“妇啼一何苦”,无法印证“吏呼一何怒”,这是杜甫的笔误吗?而且,老妇的话,似乎有头无尾,不合逻辑。老妇先是说自己儿子全部应征,并且2个战死的情况,接着又说家里再无其他人,转而马上说只有一个孙子,进而交代儿媳的情况。

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明明家里有人,老妇为何最开始要说“室中更无人”呢?这看似矛盾的句子,便是杜甫的独具匠心之处。杜甫在此处用到了“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

所谓“藏问于答”,便是将问题藏于回答之中,化繁为简,让读者通过想象对问题进行补充。比如说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便是典型的“藏问于答”。通过“言师采药去”,我们可以脑补,问题应该是“你师傅去哪儿了?”

杜甫

杜甫的这首《石壕吏》便是典型的“藏问于答”,老妇的话,看上去一气呵成,实则是多次被差役询问,老妇一一答之,我们可以根据老妇的回答,尝试补充石壕吏的询问,从而感受到“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你家男人呢?马上交出来!

老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家里难道没别人了吗?

老妇: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听到了孩子哭声)这不是有哭声吗?你竟敢撒谎!

老妇: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孩子吃的谁的奶?把人都交出来!

老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看似不合理,实则正是杜甫的高明之处。杜甫通过“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通过写老妇的“前致辞”,巧妙地揭示了老妇之苦,也暗示了差役之怒。

老妇诉苦

02 语言风格:沉郁顿挫

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写道:“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所谓“沉郁”,是指杜甫诗歌内容深广,意境浑厚,情感深沉;所谓“顿挫”,是指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杜甫的诗并非平铺直叙,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起伏多变。

杜甫曾在诗中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杜甫的愿望,也是杜甫诗词的特点。杜甫讲究“炼字”,每个字用得恰到好处。

《石壕吏》的开篇写道“有吏夜捉人”,一个“夜”字,点明了时间,写出了石壕吏故意选择晚上来捉人,此时百姓都已经回家,足见石壕吏的阴险狠毒。一个“捉”字,点明了方式。差役并非简单地征兵,而是采用“捉”的方式,将人们强行带走,就如同官兵捉贼一般。说明此时唐朝已经无兵可征,百姓苦不堪言。

结尾再次出现了时间词语“夜久”,一方面与开篇相呼应,一方面写出了老翁只能在人们都已入睡后才敢轻声痛哭。面对家破人亡的结局,百姓连哭泣的权利都没有,连悲伤都需要偷偷摸摸,可见这是一个怎样惨绝人寰的世道啊!

杜甫并没有交代老妇是否被抓走,但是结尾时写道“独与老翁别”,一个“独”字,暗示了老妇被抓走的事实。第二天,与杜甫告别的只有老翁一人了,可见老妇已经跟随差役去应征了。千古一老妇,兴亡百姓苦。

清代浦起龙说道:“老妇之应役也。丁男俱尽,役及老妇,哀哉!”

杜甫写道“如闻泣幽咽”,但是却没有点明究竟是谁在哭泣。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是认为老妇在哭泣。霍松林曾指出,杜甫在《新婚别》中写道:“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可见,唐朝是不会抓妇女去军营的,这是不吉利的。所以,很可能老妇并没有被抓走。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合乎情理,如果老妇没被抓,后文就不会出现“独与老翁别”了。

二是认为儿媳在哭泣。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写道:“妇随吏诉官,故其儿媳泣声。”杨伦也同意这一看法,认为是儿媳看到婆婆为保护自己而自请应征,因而半夜低声哭新生活泣。

三是认为老翁在哭泣。李植在《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中写道:“吏与妇去,而十一北京周边游翁仍来室中吞声涕泣也。”差役不仅抓走了老妇,甚至连儿媳也一并带走了。毕竟,比起年老力衰的老妇,年轻的儿媳或许作用更大。

杜甫作诗,呕心沥血,字字斟酌;我们读诗,也需要关注杜甫的炼字,琢磨每个字背后隐含的含义。

杜甫草堂

03 情感表达:矛盾痛苦

有人质疑:既然杜甫亲眼目睹了石壕吏的恶行,也耳闻了老妇的痛苦,为何忧国忧民的杜甫对此无动于衷呢?为何杜甫不上前阻止呢?是害怕自己被抓走吗?

这正是杜甫的矛盾之处。首先,老翁与差役,孰是孰非?孰对孰错?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凡民二十为兵,六十而免。”也就是说,在唐朝,征兵的要求是20岁至60岁的男子。这些男子,无论是在前线打仗,还是在家务农,都是“兵”的范畴。

《石壕吏》中的老翁应该是多大呢?根据古人生育年龄,男子二十及冠,三十而立,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男子20多一点会成家立业,到了30还未成家生子的人应该少之又少。

从“惟有乳下孙”可以看出,老翁的孙子还是个吃奶的孩子,那么老翁的儿子很可能是20几岁,以此类推,老翁有可能并未超过60岁,那么,老翁“逾墙走”的行为就如同逃兵,是在逃避自己应征的责任。当然,也有可能有例外,可能这个孙子是老翁小儿子的孩子,此时老翁已经超过了60岁。

其次,对于老妇自请应征,杜甫既深表同情,又由衷赞美。杜甫深知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他痛心疾首,同情怜悯。但是,他更知道国家此时正是用人之际,需要大家前往前线。有国才有家,若国破,家必然亡。所以,对于老妇能够自请服役,杜甫十分赞叹。

正是杜甫的这种矛盾心理,所以他不偏向任何一方,客观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杜甫既想“治国平天下”,又忧心百姓之苦,因此矛盾痛苦。

杜甫草堂(成都)

结语

杜甫的《石壕吏》看似饱受争议,里面有很多“未解之谜”,甚至显得先后矛盾,但是这正是杜甫的聪慧之处。

杜甫采用“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在语言上仔细考究,以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思想情感上,杜甫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既有为国忧国之心,赞扬老妇自请服役的勇气,又有为民忧民之情,因而产生了对百姓的同情及对蛮横差役的讽刺之意。

正因为如此,《石壕吏》作为“三吏三别”之一,成为了千古绝唱。

作者介绍:星空婉儿,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得者,一个酷爱读书、酷爱旅游的汉语言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座右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能以文会友,欢迎大家一起畅谈。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3:1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041096c164ca84261f0c82c5d48617ab.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石壕吏记叙文600字(石壕吏全文解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石壕吏记叙文600字(石壕吏全文解析).pdf

标签:杜甫   老妇   老翁   差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