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1
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
表达的真情实感
3.积累文中精彩的词语;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
悟及运用能力;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
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4.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欣赏祖
国山河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
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学习内容
笔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马致远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表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
特色;并引用李健吾作品中的一句话:“山没有水,如同人
-2-
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那么,作为古色古香的古城遗址
的旅游胜地,如果没有水,也是一种美中不足,似乎缺少一
点韵味如果说中国云南的丽江充分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
流水人家”的特色,那么,江苏苏州的周庄被誉为“中国第
一水乡”则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周庄”位于江苏昆山“周庄”因河成街,呈现出
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图
景“水韵”是指周庄水的韵味,即多姿多彩的水乡
2、赵丽宏,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上海作协副主
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
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
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3、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
春秋战国时称摇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虽说历经900
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
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三分水,二分桥,
一半是旧城”,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赞叹:“黄山集中国
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今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
赵丽宏走进周庄,走进《周庄水韵》,一起体味周庄的水情
与水韵
4、学习生字:
-3-
木橹(l)搅动(jio)斑斓(bnln)漾动(y
ng)
彩绸(chu)连缀(zhu)仲春(zhng)屋脊(j)
覆盖(f)目眩(xun)屋檐(yn)渗出来(shn)
谛听(d)参差(cnc)娴熟(xin)轨迹(gu)
剔透(t)丝弦(xin)勾勒(l)黑黝黝(yu)
缤纷(bn)隐匿(n)璀璨(cucn)摇曳(y)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后,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
象呢?
明确:充满诗情画意,如一曲悠长的乐曲,如一幅写意
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小桥流水人家”……水给古老的旧镇带来了生命,带来了
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韵味……
2.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
明确:由总写到分写,共四幅“水韵图画”即
(1)整体水韵图画:“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图
(2)三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第一次——仲
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第二次——冬天冰雪融化的
周庄动感版画;第三次——春夜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星火
-4-
辉映、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4)略写作者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5、6)详写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水乡的情景
和感受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13段
2.讨论探究:
(1)开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篇不说地点,直接描绘出幽静的场景,色彩斑
斓,比喻形象、生动,给人意味深长的遐想
(2)本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体现了什
么?
明确:悠然搅动的木橹把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
影、天上的云彩和飞鸟搅碎后的美丽画面周庄水美:倒映如
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
(3)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指出它的本体和喻体,并
说说其作用
明确:“……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本体
是倒映着的石桥、楼屋、云彩和飞鸟的水面,喻体是彩绸生
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倒映着美景的周庄水面的美丽画面,有
-5-
形有色,有静有动
(4)“还有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
呢?”,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反问,强调了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最富有诗意,
同时也引起读者的思考——如何有诗意?承上启下,自然过
渡到对周庄的实物描写
(5)找出在周庄泛舟有诗意的景物
明确:小小的木船、窄窄的河道;拱形的桥孔,古老的
形状风格不同的石桥;桥上的行人,船上的乘客
(6)周庄布局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景像,大概只有
在威尼斯才能见到”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石桥
巧妙地将古镇连为一体生动、具体,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这句
话是对周庄水乡整体的高度评价
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写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展现了
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体现了周庄水乡在
改革开放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幸福欢乐的生活和对
外开放的意识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6-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掌握有关游记散文知识的基础上来理解文章内容,
理清游踪,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
间顺序,学习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
2、仔细揣摩语言,品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景之美,体会
作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
3、注意适时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的壮丽可爱,培养学
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游记散文的写法及培养学生
热爱祖国山河的中国风水学 思想。
2、难点:理解“水韵”的含义。
教法学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掌握游记散文的基本知识。采用通读、讨论、交流见解、归
纳总结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让学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好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
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7-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营造气氛: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一曲悠扬、和谐的笛声从远方悠
悠响起,一艘乌篷木船慢慢从水面上滑过,木櫓在水面上轻
轻搅动,两岸的楼房,头顶的石桥一一从身旁掠过……
2、请同学们翻阅课前教学插图。
教师引导学了解两份课件内容:中国第一水乡——周
庄。请学生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要点:河水,波光,倒影,石桥,小舟,行人,古雅优
美,充满诗情画意。
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周庄水乡的美丽图景,调动学
生的学习兴趣。
(投影)周庄简介: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有900多
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仍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
全镇60%以上的民居是明清及明初建筑风貌,仅平方公里的
古镇就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同时保存了
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共同营造出一幅动人的风景画。这里
有桥、有水、有人,同学们想到哪位作者的名句?(参考: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非常写意。)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解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在“行万里
-8-
路”后才写出优美动人的游记,本文作者赵丽宏三次神游周
庄写下此篇《周庄水韵》,这个“韵”字指什么?周庄水的
“韵”具体体现在哪儿呢?同学们要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本
文。
2、朗读课文。
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并指出一些字词的音义。
(1)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学生现场评价,教师指导。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欢快和喜悦的,朗读时要语调舒
缓轻柔,语音清晰自然,不要过于造作。注意节奏与停顿,
但语断情不断,个中韵味要把握好,朗读时以头脑出现一个
个形象的画面为最佳。
(2)提出疑难字词。
(3)解释重点词语。
三、师生讨论课文内容。
1、复习游记知识,请学生完成下列填空。
游记,要点明、,交代、,抓住,并做到。(答
案:时间;地点;游踪;观赏顺序;景物特点;情景交融。)
2、把握文章整体脉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指出文章的整体脉络为总分结
构,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
印象。
-9-
第二部分:(4—6自然段)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
受。
四、分析课文。
(一)讨论第一部分。
1、阅读第一自然段,讨论问题:
(1)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周庄给他的总印象?
学生讨论明确:从水中迷离的倒影、河道上应接不暇的
拱桥及井字形的河道,这三个方面来写,突出周庄是东方的
“威尼斯”。
(2)本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要点:本段描绘了一幅乌篷船水中摇橹时,水面出现倒
影的美丽画面。
(3)这个画面体现了什么?
要点:周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
美)。
(4)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指出本体、喻体,并说出其
作用。
2、阅读第二自然段。
(1)首先使用了一句反问句“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
舟更富有诗意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作者强调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最
富有诗意,同时也引起读者的思考——如何有诗意?
-10-
(2)请学生找出在周庄泛舟有诗意的景物。
要点:小小的木船,窄窄的河道;拱形的桥孔,古老的
形状风格不同的石桥;桥上的行人,船上的乘客。这些景物
就如同诗中所描绘的一样,充满诗情画意。
3、阅读第三自然段。
(1)周庄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学生在原文中找出。
要点: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石桥
巧妙地将古镇连为一体。
(2)“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这句
话如何理解?
要点:这是对周庄水乡整体的高度评价。
4、小结:第一部分叙述了周庄水乡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河水、波光、倒影、石桥、行人、小舟,古雅幽美,充满诗
情画意。
五、课后作业。
1、阅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4段“天使用英语怎么说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
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3、课外阅读《远去的周庄》。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字词。
-11-
2、请学生背诵文章第4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
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周庄美丽的风光吸引作者几次游玩周庄,近距离接
触、欣赏周庄。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与周庄第一次、第
二次、第三次亲密接触的。请同学们速读第二部分,完成下
列表格。(投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次数时间观察角度作者感受特点详略安排
第一次游览仲春雨中视觉(色彩)水墨画恬淡宁静
概括写
第二次游览冬天雪后视觉(色彩)
听觉(声音)色如版画
声似音乐色彩鲜明
万般柔情略写
第三次游览春夜旅游节视觉(色彩)光带、梦境多姿
多彩详写
2、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1)本段的结构形式是什么?
讨论后归纳:总分的结构形式。第一句话先总括三次去
周庄,每次的印象各不相同。后几句话分述前两缬沙坦片说明书 次去周庄的
印象。
(2)学生从描写的顺序、角度、方法、语言等方面,重
-12-
点分析本段写得较精彩的一两个句子或表现力较强的词语。
(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从中点拨)
参考:①“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这个比
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周庄令人目眩的色彩,却仍旧蕴含
着凝重的历史韵味。②用词丰富。雪融化的声音用“滴、淌、
渗”等动词形容,不单调,足见作者文学功底。③“抚摸”
一词用得极为准确,把阳光拟人化,突出阳光的温暖、轻柔,
给人以舒适感。
3、分析第5、6自然段。
讨论、归纳:
(1)第三次游周庄描绘了哪些景物?
参考:第三次游周庄描绘了节日夜景,如岸上的彩灯、
倒影、花船、丝竹管弦之声、礼花等。
(2)细读第5自然段,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述旅
游节欢乐气氛的。
分组讨论后归纳:作者先由岸上写到河中。写河中景物
先写河中倒映的光欧洲历史简介 带,再写河中张灯结彩的花船,写船上传
来的丝竹管弦之声,再写到小船划到古镇尽头所见的景色和
突然看到的缤纷礼花,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欢呼声。有条有
理,顺序井然。
(3)这样的描写与作者所要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参考:文中描绘了节日夜景下五彩缤纷的周庄,表现了
-13-
改革开放后的人们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及对
改革开放的讴歌之情。
(4)作者为什么写三次游周庄?第三次为什么详写?
要点:作者多次游周庄水乡,这正表明周庄景色情韵深
深吸引了作者。有些景点,单凭一次游览,浮光掠影,感受
肤浅,难以领悟其奥妙,体会其神韵。两次,三次,仔细观
赏,细细品味,才能多角度地领悟其境界之妙处。故而本文
写了三次游周庄水乡的情景,感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
文章的详略也就自然形成了。
小结:文章的第二部分,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
从不同的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详略得
当,充分体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也表现了周庄这个
古镇在改革开放后的勃勃生机,更表现了周庄人民的幸福生
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总结。
(1)学完《周庄水韵》,请同学们谈谈这个“韵”字的
含义。(各抒己见)
参考:古朴,宁静,清幽,柔美,多姿多彩……最主要
指的是一份柔美。
(2)归纳本文的特点。
与《巴东三峡》不同,这篇游记随着时间转移,记叙的
对象、空间虽相同,但景色各异,三次游周庄所见所感也各
-14-
不相同,可见游记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
四、比较阅读,思考问题。
课外已布置同学们阅读《远去的周庄》,现在思考:文
章为何称周庄是“远去的”,谈谈你的看法。(各抒己见)
参考:周庄原本是以它的清幽、别致、宁静、柔美的水
乡神韵闻名于世的,是与外界尘嚣互不沾染,超尘脱俗的,
如今匠气的装饰,喧哗的商贾,使清静的地方变成奢靡浮躁
之所。一切都人让“现代化”的色彩涂抹、淹没。周庄已“远
去”,已日渐失去了它的宁静,它的灵魂,商业铁踢粗暴地
践踏着我们文明与文化的命脉。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文明与文化的命脉?同学们有何
见解与措施?留待同学们课外探讨,作为今天的书面作业。
五、结语。
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优美的旋律中结
束课程。
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水中倒影——美丽
对周庄水乡的总体印象小河泛舟——诗意只有威尼
斯才能见到
整体布局——巧妙
第二课时
-15-
第一次游周庄:仲春水墨画恬静宁静
第二次游周庄:冬天版画色彩鲜明、声音柔美多姿
多彩
第三次游周庄:春夜旅游节仿佛进入了梦境动人心
弦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欣赏散文清
新优美的抒情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实情感;
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
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4、体会山川美丽多娇,享受美的乐趣,培养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在学习《巴东三峡》的基础上,理解了山河的壮丽可爱。
现阶段的中学生感情丰富,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不可低估
的想象力。课文文字清丽,似一幅幅充满流动感的画面,很
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和个人内心的情感。教师应充分考虑到
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
验。
教学建议和教学理念:
-16-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与其自由发挥、发
展的空间,在朗读、品味课文的语言中欣赏美,感悟美,把
对课文的学习转化成个人独具个性的创造性审美活动。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在清新舒缓的音乐中配乐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其语言美
和意境美。
(准备清新舒缓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由对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或云南“丽江古城”
的介绍引入;
2、由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创设的
“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引入;
3、由对周庄的介绍直接导入。
二、导入新课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
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就曾居住周庄,
它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
著名山水画家吴冠中曾说过:“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
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周庄被成为中国“第一水乡”。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
赵丽宏,一起去领略这中国第一水乡的风韵。
-17-
三、整体把握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在背景音
乐中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在悠悠琴韵和朗朗书声中,大家初步领略了周庄的
美,那么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周庄让我想起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
生:周庄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水为周庄这座古城增
添雷锋做过哪些好事 了神采和韵味。可以说是周庄包容了水的生机,水为周庄
增添了活力。
师:假如要我们打个比方,把三峡和周庄比作两个不同
的人,你觉得三峡是一个什样的人,周庄又像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
生:周庄像一位温柔、婉约的古典女子;三峡像一位热
情、奔放的热血男儿。
生:周庄像少女,矜持恬静;三峡像男孩,活泼调皮。
师:同学们的联想真可谓丰富,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
将我们对三峡和周庄截然不同的感受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
种感受不仅可以化作人物形象来感知,甚至可以用不同类型
的乐曲来模拟,不是吗?
生:周庄像妈妈哼唱的摇篮曲,充满柔情;三峡像摇滚
乐,让你浑身激荡着豪情。
生:周庄让我联想到了《春江花月夜》:三峡让人想起
-18-
琵琶曲《十面埋伏》。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周庄像一位典雅女子,像一支温
柔夜曲。怪不得我们的作者曾三次游览周庄。请大家迅速默
读课文,思考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
找出起止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相互交换修改评选优秀的标题,
师生共同评价、赏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加以板书。)
如:图一,从“我曾经三次到周庄”到“看到的是一幅
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
画
图二,从“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到“用人类的乐曲永
远也无法模仿。”——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
师:照此看来,你觉得,灯火缤纷的周庄像什么画?
学生讨论后明确:它色彩艳丽、浓烈,像是一幅抢眼的
油画。
师板书:图三,从“最近一次去周庄”到“都荡漾在被
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坐月子不能吃什么 ”——春天水天一色的周庄七
彩梦幻油画。
四、重点赏析
(一)品味赏析
师:不管是水墨画、版画还是油画,它们无不充满了诗
情画意,富有韵味。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找出
-19-
你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出来。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喜欢的文段、文句,组内讨论交流感
想,全体师生共同赏析。
生:朗读“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
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
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
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
师: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富有感情,流畅自然。不过我觉得语速上还应该慢
一点。
生:对,因为这段话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闲适与和缓的
感觉。
师:有道理,那么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种“闲适”
的呢?
生:比如“悠然”一词,还有“不慌不忙”一词就恰到
好处地表现了这样的意境。
师:好一个恬静与闲适的周庄,这份宁静与和谐的气氛
真让人不忍打扰。当然你必须是一个有心人,否则你走不进
这连绵不断的画卷中。还有没有喜欢的段落?
生:“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
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抓住
了版画立体感强、色彩浓烈的特点,形象贴切。
-20-
生:“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
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将水声比喻成“神秘
幽远的江南丝竹”,从听觉的角度表现了水声的轻婉、柔媚、
悠扬。
(二)赏析小结
师:本文在写作上是否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呢?有的话
不妨跟同学讲一讲。
生:课文以时空为序,主要写了我三次游览周庄的所见
所闻所感。
师:不错,抓住了课文在顺序和材料安排上的特点。
生:文章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增强了
文章语言的感染力,使描绘的景物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生: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描写,绘形写声,强化了周
庄诱人的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实感。
五、课堂总结
1.将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仿照其句式、修辞
等特点进行仿写。
2.朗读课文附文《江南》,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与课文
描写的江南有何不同。
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
久历史。《周庄水韵》通过作者在不同季节里三次游览古镇
-21-
周庄时的所见所感,运用优美的文笔将这座水乡古镇的美景
及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回味无穷。我们再齐读
一遍课文,从这优美的字里行间领略周庄“小桥、流水、人
家”的美妙风情。(配以高山流水的音乐)
六、教学后记
1、内容:本文紧扣住“水韵”二字,从不同的季节(春、
冬)、不同的情态(动态、静态)、不同的角度,按照时间顺
序,有详有略的描述了这个水乡的景色。先写总体印象:周
庄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周庄
泛舟有诗意——桥多舟多,桥上低头看舟,船里抬头看桥;
周庄的水多——无处不在,凭桥连缀,此中情景,恰似水城
威尼斯。接下来,作者略写了前两次的情景:第一次是在春
天,春雨蒙蒙,犹如一幅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雪后景
美,色声动人。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两次的浮光掠影,
于是他又三游周庄,把周庄又做了个更仔细的观察,详细描
写了周庄的水韵: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旅游节)周庄彩光映
河,多姿多彩,船过波起,光斑漾动,蓝天黑屋脊,相映成
图画,庆典的焰火,缤纷的礼花,水光相映,摇曳生辉,周
庄的夜晚如梦如幻。
2、主题: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
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
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满生机,
-22-
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
3、特点:①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描写景色。②先略
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③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
描写。
4、教学感想:
(1)通过阅读,学生是否感悟了周庄水韵之美境,真正受
到了美的熏陶。
(2)学生是否体会了本文语言的精妙,理解了多角度描
写以及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3)学生能否在实际写作中得以恰当运用。
加强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学习课文优美
的语言,激发对自然山水,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04:05: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019ccb07cebb0671f26f85be5220fcd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江苏周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江苏周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