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化 学 学 报Acta Phys. -Chim. Sin. 2021, 37 (1), 2007092 (1 of 9)谢眺Received: July 31, 2020; Revid: September 1, 2020; Accepted: September 11, 2020;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6, 2020. †The author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未来锂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更高的比容量密度与安全性的要求。在现有正极材料比容量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值的情况下,开发具有超高比容量密度的负极材料是进一步提高电池比容量密度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锂金属负极(3860 mAh g−1)与硅负极(4200 mAh g−1)被人们寄予厚望。然而,这两种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均存在严重的循环体积效应,巨大的体积变化不仅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未来锂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更高的比容量密度与安全性的要求。在现有正极材料比容量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值的情况下,开发具有超高比容量密度的负极材料是进一步提高电池比容量密度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锂金属负极(3860 mAh g−1)与硅负极(4200 mAh g−1)被人们寄予厚望。然而,这两种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均存在严重的循环体积效应,巨大的体积变化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