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粽,传统节日习俗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据传说,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一直到至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端午食粽之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
时间:2022-10-12 热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