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文本一:古柏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28 22:34:26 阅读: 评论:0

文本一: 古柏 碧野 ①在江边的山头上,突立着一棵古柏。这棵古柏映照过江流无数次的涨落,印证过山区人民的重重灾难,经历过千百年时世的变迁。 ②可是现在,这棵已经干枝秃梢的古柏,春来忽然暴发新枝,变得茂盛苍翠。 ③这棵古柏盘根在石缝中,生长在临江的“跌跤岗”上,它饱经风霜。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它用树荫盖过出山进山到此歇脚的山民,招来山风和江风,吹散他们浑身的疲劳。人们喜欢在它的荫凉下吃一点蒲包里的冷饭,喝几口山泉,然后枕着柏根,摊开四肢,舒展筋骨。 ④但是从它遍体鳞伤的铁黑的树干上,可以看出它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受过数不尽的摧残和折磨。那斑斑驳驳的是马龁印,那一道道裂纹是刀斧痕,反动军队进山“剿匪”,出山砍树,它和山区人民一同度过了苦难的岁月。…… ⑤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江面上出现了钻探船,沿岸出现了水文站,山上出现了测量队。白天,谁把红旗挂在它的身上,像给它披红似的,风吹红旗,闪啦啦飘;夜里,谁把明灯挂在它的身上,像给它结彩似的,明灯照亮半夜,迎接黎明。它第一次担当起山区水利建设的重任,它用红旗、用明灯给人们指示方向和位置。 ⑥从这一天起,年轻的技术员喜欢围坐在它的下面,一边揩汗一边唱歌;老工程师绕着树身,用手指轻轻地敲着它,用手掌心亲爱地抚摸它;前来巡视的领导,放心地背靠着它,面对江流沉思。 ⑦不久,上游、下游,深山、平原,从每一条崎岖的山径上,从每一条平坦的大路上,背锅、挑担、推车的一支支队伍,从四面八方闹闹嚷嚷地汇集到这古柏临江的一带山里来了;而且溯着干流、顺着支流,一队队闪光的帆船和一串串冒烟的轮船,运着建设器材,运着生活物资,浩浩荡荡地开到这古柏照影的江边来了。 ⑧沸腾的口子开始了。爆破顽石的炮声如雷,烟焰冲天,地震山摇,江水扬波。 ⑨古柏屹立山头,成了水利工地突出的标志。初来的年轻民工有的掉了队,就会自自然然地走到古柏下边来过夜。古柏展开枝叶,给他们避雨,给他们安身,给他们温暖。而带队的老队长,也会自自然然地跑到古柏下来找丢失的民工,欢欢喜喜地把他们领回去。 ⑩通往古柏的山径,过去是晴天崎岖,雨天泥泞,可是现在已经被修成一条坦荡的大道,“趺跤岗”已经变成“登云路”。古柏下,挂起了电灯,设立了日夜茶水站,让路过的民工们在这里休息休息解解渴,下盘棋,读读报刊,谈谈乡情。 ⑪现在,住在这江边山间的民工队伍,不论上班下班,都必须经过这棵屹立山头的古柏。清早、黄昏、黑夜,整齐的队伍举着红旗,敲着锣鼓,分批地来往于古柏下。古柏披满朝霞欢送他们,又缓着露珠迎接他们。日日夜夜,朝朝暮暮,一月又一月,一年复一年,古柏像慈祥的祖父,一直抖擞着精神迎送来往不绝的山区水利建设者。 ⑫不论白天和黑夜,不论清晨或黄昏,不论阴雨与天晴,只要站立在“登云路”的古柏下,从枝叶间,就可以望见拦江大坝凌霄的雄姿,就可以望见如龙的运石料的火车,就可以望见似舰艇横江的一艘艘采砂船,就可以望见横跨江上的铁索大桥,就可以望见一架架凌空擎臂的起重机,就可以望见像长虹高挂的一条条皮带机。而且每当入夜,灯山光海的圆辉,凝成群山中巨大的夜明珠,江流像条闪光的银带,机械修配厂的熔炉化铁的红光像烧山的野火,电焊的蓝弧光像远天闪耀的星星。 ⑬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恶水险川,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繁华世界! ⑭当混凝土大坝建成以后,当水轮发电机组放射千里电波的时候,当巨型江轮遨游峡谷的时候,当水库蓄得万顷碧波的时候,这古柏将被铸花铁栏栅围起来,保护起来,因为这一带将要成为祖国最美丽的大公园之一。千百年后,让这棵突兀在鲜花覆盖山头的古老柏树,永远做一个见证人——我们这一辈是怎样给后代子孙创造绵绵不断的幸福生活的。 ⑮这个春天,古柏枝叶忽然变得茂盛起来。愿这棵临江古柏千秋繁茂,万古长青! (摘编自碧野散文集《情满青山》) 文本二: ①不论是蜜蜂采花酿蜜也好,不论是积云成雨也好,更不论是滴水成河也好,文学作品总是生活的积累和结晶,散文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散文对生活反映快。短短数千字,触景生情,活泼多姿,色彩鲜明。当然,散文虽短,它也是要经过生活长期的积累、细致地构思的。 ②长期积累起来的生活,有如矿山,需要引爆,才能取材。生活中的确有灵光一闪的东西,要善于捕捉。这正像火花,能爆破生活积累的矿藏,铁苗、水晶、金玉之材就出现其中。生活愈丰富愈深厚,火花一触,燃烧愈旺。 ③在我的散文中,力求写出:“江山如画,人物风流。”……尤其是独具一格的散文,它的主要任务是讴歌希望和光明。 (摘编自碧野《〈碧野散文选〉序》) 6.下列对文本一与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第①段交代古柏生长的地理位置与生命阅历,突出其“古”,起到挈领全文、设置悬念的作用。 B.文本一第③段先点明古柏生长环境的恶劣,接着写古柏之于山民的呵护,再写人们对古柏荫凉的喜爱。 C.文本一中“遍体鳞伤”“铁黑”“马龁印”“刀斧痕”等词语刻画了古柏的外观,意在揭示山民往昔的苦难。 D.文本二第①②段用一组形象的比喻说明散文是生活长期积累的结晶,只要拥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就能创作出佳作。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拟人等手法,凸显古柏与水利建设者的亲密关系,洋溢着对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建设者的礼赞之情。 B.第②段综合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大坝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场景,语句整饬而有气势。 C.第⑤段中“古柏枝叶忽然变得茂盛起来”这句呼应第②段,首尾圆合;再用祈使句表达祝愿,先抑后扬,意蕴悠远。 D.文中多用叠音词,诸如“斑斑驳驳”“闹闹嚷嚷”“自自然然”等,既使描写精细,也使语言呈现出和谐的音韵美。 8.文本二中说,“散文虽短,它也是要经过生活长期的积累、细致地构思的”。请简要分析《古柏》一文的构思艺术。 9.碧野曾说:“在我的散文中,力求写出:江山如画,人物风流。”试结合《古柏》一文,谈谈你的体会。 答 6.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具体内容的能力。 A.“起到挈领全文、设置悬念的作用”这一理解不正确。根据文本一语境,开头第①段交代古柏生长的地理位置与生命阅历,突出其“古”,但下文并未围绕这个内容写,而且此段内容没有引起悬念的地方。因此既未挈领下文,也未设置悬念。 C.“意在揭示山民往昔的苦难”这一理解不正确。根据文本一语境,第①段中这些词语刻画了古柏的外观,强调其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由此而联想到生存、生活在古柏所在的这片山区里的人民。其目的不在于揭示山民往昔的苦难,而在于强调古柏与人的亲密联系。 D.“只要拥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就能创作出佳作”这一理解不正确。文本二第①段以形象的排除生动形象的解说“散文是生活长期积累的结晶”这一文学创作原理,而第②段则是强调除了拥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之外,还得敏锐捕捉灵感,引爆生活积累的矿藏,如此才能写出好的散文作品。 7.C.“先抑后扬”这一赏析不正确,结合文本语境,末句表达美好祝愿,起到收缩篇章、烘托主旨的作用,并无先抑后扬。通观全文,作者写古柏,写山区水利建设者,写山区形貌,其实就是讴歌一个改天换地、蒸蒸日上的新时代。 8.①线索明晰,形散神聚。文章以“古柏”为线索,贯穿全篇,依次叙写了古柏的“新”、古柏的“苦难”,古柏迎来了繁华世界等多方面内容。借古柏来透视社会生活,展现人民同大自然的斗争进程,展现人民积极创造、奋发向上的精神。②立象达意,托物抒情。古柏是山区今昔巨变的见证人,是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创造新生活的奋斗精神(或革命信念)的化身,作者借古柏讴歌劳动人民创造繁华世界的革命精神。 9.①力求在散文中写出“江山如画,人物风流”,这一散文创作宗旨体现了作家创作高度的社会和时代的责任感,写出江山如画、人物风流,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激发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创造力。②《古柏》一文描绘临江古柏的傲然风姿与丰富阅历,描绘大坝建设工地紧张繁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叙写建设者的蓬勃活力,展现山区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这些都凝聚着作家讴歌希望和光明的自觉追求。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22:3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fc5e06e6003e736d27d23d8e3c77e9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本一:古柏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本一:古柏阅读答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古柏   文本   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