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景苏堂竹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10 02:42:09 阅读: 评论:0
题景苏堂①竹
道璨
一叶复一叶,也道几翻覆。
一点复一点,书墨要接续。
亲见长公②来,一节不肯曲。
见竹如见公,北麓③能不俗。
回首熙丰④间,几人愧此竹?
[注]①景苏堂:在今江西瑞昌。景:景仰。苏:苏东坡。苏轼在元丰七年调离黄州,路过瑞昌,在亭子山的崖石上题字,墨汁洒落在竹子上。相传此后亭子山周围的竹子,每一叶片上都有墨点。景定年间,王景琰把亭子山的竹子移植到苏轼当年过夜的地方,并在堂前挂上“景苏堂”的匾额,以表仰慕之情。②长公:苏轼。③北麓:景定年间瑞昌主簿王景琰的号。④熙丰:熙宁、元丰两个年号。是变法与反变法派激烈斗争的时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也道几翻覆”中的“翻覆”一语双关,树叶翻动也喻指世事变迁。
B.“书墨要接续”一句与“也道几翻覆”呼应,说竹叶上的墨点要代代相传。
C.五、六句写竹身。当年亲眼见到过苏轼的竹子,同他一样傲岸,直节不屈。
D.七、八句把苏轼与王景琰进行对比,说王景琰不能俗气,要像苏轼一样不俗。
16、元代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评论此诗说“语虽直致而意佳”,大体符合实际。这首诗的“意佳”主要体现在哪两句中?为什么?
答
15、D.“对比”“王景琰不能俗气”错,七、八句又由苏轼引出王景琰来。王景琰把竹子移栽到厅堂前,见到竹子就像见到苏轼一样,诗人认为,这正是王景琰能够免于浅俗的原因,并非对比。
16、主要体现在“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这两句中,这两句的意思是面对此竹之直节,党争中有多少人能不愧于心?这两句以反问的口吻嘲讽熙宁、元丰年间党派斗争中的投机者,反衬了苏东坡正直的秉性,坦荡的胸怀以及不屈不阿的品格。
本文word下载地址:题景苏堂竹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题景苏堂竹阅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