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
更新时间:2023-06-29 09:15:34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它不是被某个时代的人们确定为经典后就一劳永逸地永久地成为经典,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
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总是制约着、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建构,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认为文学经典建构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意识形态的变动、文化权力的变动,而与作家、作品的状况无关。
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能够建构为文学经典的作品,总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清代所产生的言情、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很多,可并没有成为经典,只有《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这难道不是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密切相关吗?
在作品艺术价值方面,还必须考虑到某些文学经典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如李煜的词(后期的词)也被列入文学经典,这是因为“作者从自身遭受迫害屈辱的不幸境地出发,对整个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多变、年华的易逝、命运的残酷……感到不可捉摸和无可奈何……这种相当错综复杂的感触和情绪远远超出了狭小的个人的‘身世之戚’的范围,而使许多读者能从其作品形象中联想和触及到一些带有广泛性质而永远动人心弦的一般的人生问题,在情感上引起深切的感受”……实际上,许多描写山水、田园、乡土的诗词和其他作品虽历久而不衰,一直被当作文学经典来看待,其中主要涉及“共同美”的问题。
其次,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本身描写世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它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艺术表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所产生的巨大张力等,使它成为一部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作品,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虽然各种意识形态赋予《红楼梦》各不相同的意义,但它们都不能不说是这样或那样地抓住了《红楼梦》的部分意义,而《红楼梦》作为“文学经典”的地位不但始终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争论中更见荣耀。各种意识形态都承认《红楼梦》是文学经典,都从《红楼梦》里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且都有一定的理由和说服力。
(摘编自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
材料二:
所有重要的文学作品是否都具有永恒且普适的魅力?不必说,这是几个世纪以来衡量价值的重要标准。只有能够跨越时空,使所有人都有所收获的诗歌和小说才能称其为伟大。这些作品描写的是人类生存中永恒的、不可磨灭的特质——欢喜、痛苦、忧伤、死亡。这种说法也许有些道理,但同时也会引发一些疑问。
伊丽莎白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观众对于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和我们一样么?无疑,肯定存在一些重大的交集。但是,需要记住,那个时代的莎剧观众所信仰的价值和我们有极大的不同。所有人在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的,都受到读者本人的文化价值及预设的影响,再无心也是这样。
有些批评家认为,文学经典不见得是价值恒定不变的作品,而是能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催生新的意义。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想当然地以为经典就会万古长青。它们和商业机构差不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关门大吉了,然后过一阵重新开张。
讨论人类生存中永恒的特质,譬如死亡、痛苦或是两性关系,并不见得一定能为作品赢得重要的地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作品讨论的虽是这些主题,但方式却浅薄至极。所有人都会经历悲痛和哀悼,但是由于具体文化形态的差异,文学作品表现这些感情的方式有可能完全无法使我们产生真正的兴趣。
事实上,“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讨论的都是普适性、而非地域性问题”这个说法的问题在于,几乎没有哪种人类情感是受到地域限制的。但是,我们所关心的并不仅仅是人类的相同点。他人和我们之间的不同一样引人入胜。捍卫普适性的人有时恰恰看不到这一点。如果我们只对反映自己兴趣的文学作品有感觉,那么阅读行为就成了自恋的方式。
文学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超越当时的历史,这要看具体的情况。假如它诞生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家都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它就很有可能携带着一股生气,使身处完全不同时代的读者也受到感染。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时期就是显著的例子。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自己的时代,既可能是由于时代的特点,也可能是由于它们隶属于那一时代的方式。莎士比亚、弥尔顿、布莱克和叶芝的时空在他们的作品中响彻,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个声音仍然回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没有真正永恒的文学。他们都是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将某些作品称为永恒不过是在告诉大家,它们的寿命要比身份证或是购物清单长得多。不过,即便如此,它们也不会长生不死。只有到了最后审判日,我们才能得知到底是维吉尔,还是歌德,撑到了时间的尽头,还有,究竟J.K罗琳有没有险胜塞万提斯。
(摘编自特里· 伊格尔顿《文学阅读指南》)
1.下面不属于两位作者都认同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所有的文学经典都需要写出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以引起人的共鸣。
B.作品的题材虽然重要,但作品的表现方式如若不登大雅之堂,就依然难以位列重要之席。
C.文学经典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一直在制约、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
D.随着时代变迁,同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时间段的接受会有某些交集,也会有重大的变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作品的永恒性问题,不过两者论述的前提并不相同。
B.材料一侧重从文学作品的内部要素谈经典的建构条件,材料二则更关注外部因素。
C.材料一举《红楼梦》为例是为了证明意识形态的变动能赋予经典各不相同的意义。
D.材料二举莎士比亚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文学作品能否超越历史与其诞生时代相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使有共同的人性,也不足以让所有的人都从《傲慢和偏见》中得到乐趣,这说明经典的建构也会受到读者个体文化水平的影响。
B.“四书五经”对封建士人来说是经典,但在五四运动中却被视为封建糟粕,这说明历史环境的变化确实会使曾经的经典受到冷落。
C.“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说的正是《红楼梦》广阔的阐释空间。
D.J.K罗琳的《哈利波特》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都可成为跨越时代的优秀作品,但谁能更长久地成为经典,取决于具体历史条件。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你认为《阿Q正传》会成为永恒的文学经典吗?请结合材料一或者材料二的观点简要说明。(4分)
答
1.A
【解析】童庆炳和特里· 伊格尔顿都不这么认为。材料一:在作品艺术价值方面,还必须考虑到某些文学经典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这里说的只是某些,并不代表全部文学经典;材料二:第5段,强调的是文学经典不一定要具有普适性,他人和我们之间的不同一样引人入胜。
2.C
【解析】举《红楼梦》为例是为了证明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
3.A
【解析】“经典的建构也会受到读者个体文化水平的影响”不对。
4.
材料一主要采取立论的方式,论证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等内部要素是文学经典建构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主要采取驳论的方式,批驳了所有重要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永恒性和普适性这一观点,认为文学经典都是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
[4分。每则材料2分,其中论证方式概括准确1分,分析1分]
5.
示例1(结合材料一):
会。①《阿Q正传》本身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人的情感,容易引起人的共鸣)。②《阿Q正传》描写的生活具有广度和深度,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
示例2(结合材料二):
会。①《阿Q正传》表现的是中国某一个时代的人的特质,这些与读者的不同一样可以引人入胜,因为人们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相同点。②《阿Q正传》诞生于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家都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携带着一股改造旧思想,建立新社会的生气,会使身处完全不同时代的读者也受到感染。
示例3(结合材料一):
不会。①《阿Q正传》讨论的只是中国某一个时代的人的特质,由于具体文化形态的差异,不一定会引发另外的时代和地域的人的共鸣。②没有真正永恒的文学,他们都是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阿Q正传》也不例外。
[4分。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分析均可;材料依据分析,2分;结合作品分析,2分;表达准确、合理即可。]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