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定位
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
六国论(结构)
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
(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
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
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
资料展板
1、字音词义
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
①通假字
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
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
(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
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
(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
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
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
(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
颠覆:古义灭亡,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
或
(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
(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
(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
(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
(2)观看:伯乐相马
(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
(4)互相:当与秦相较
以
(1)介词,依靠,凭借
如:秦以攻取之外
(2)因为,由于
如:不赂者以赂者表
(2)用,拿,把
如:以地事秦
连词,相当于而
表目的,来:举以于人
动词:认为:以为神
1、作家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明白晓畅,议论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苏洵与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嘉佑集》。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契丹和西夏两个国家,不断进犯北宋边境,杀人掠货,西、北边犯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契丹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王朝一直采用屈辱求和的政策。到了苏洵生活的时代,北宋每年都要向契丹和西夏交纳岁币、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现实,苏洵深感忧虑,写下了这篇《六国论》,借此讽劝当朝皇帝要以历史上的六国灭亡故事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3、体裁知识
论,是一种文体。古人言:“论者,议也。”古人就论文的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史论主要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的善恶和历史事件的是非,而政论主要是针对当世的时政发表看法和主张。
4、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的史实:
公元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公元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公元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公元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赵、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
本文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论述破亡的原因,说明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又联系现实政治,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文章在指出六国应抛弃错误政策的同时,又指出了正确的政策,即“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构想对当时北宋朝廷同样适用。苏洵的忧国之心可见一斑。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两个分论点:(1)赂秦力亏,破灭之道。(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其中,第二段论述第一分论点,第三段论述第二分论点。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结尾部分。第四段,作者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自己的政见。第五段,含蓄警告北宋王朝,引以为戒。
写作特色
一,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段)。然后就论点的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层层深入,反复论证:先论直接割地赂秦(指韩、魏、楚三国),则“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第二段)。证明了分论点一:“赂秦而理亏,破灭之道”。继论齐、燕、赵三国虽然没有割地赂秦,但是赂秦的国家既然相继灭亡,那么他们失去强有力的支援者,也就不不免于灭亡,这就是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仍是“弊在赂秦”(第三段)。然后又从反面说,指出六国如果不赂秦,团结天下的才并力抗秦,那么秦国人就不可能平安无事;指出六国之亡,是由于被秦国的积威所吓倒(第四段)。最后说六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如果不赂秦而起来抗秦,还有获得胜利的可能,那么当今宋朝堂堂的天下大国,那就更没有重蹈六国灭亡覆辙的道理了(第五段)。这篇文章脉络很清楚,结构极为完整。
二,语言生动,富于情感:
不仅具有一般议论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尤其是用语生动形象,富有情感。1、在论证中穿插有生动的描述,如:“思厥先祖父……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之安寝”与“起视四境,秦兵又至矣”。2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来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3、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文章不时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文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且文章还运用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纵横恣肆,起伏跌宕,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鉴赏要点
一、文章论证相当严密,脉络清晰,阅读时应首先理清文章思路。
二、语言生动,富于情感,需认真加以揣摩。
文本展示
课文第一段
内容讲析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论点的提出简洁明了,立场鲜明。作者先否定作为战败理由的两点“兵不利”“战不善”,把矛头直接指向当权者,没有丝毫妥协,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弊在赂秦”。赂秦导致的后果是“力亏”,“力亏”的结果自然是国家的破灭。为了是文章更加无懈可击,作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提出第二个分论点。两个分论点提出的方式不同,第一个是前问的自然深化,第二个则显得灵活,生动。最后,作者回应上文,再次重申论点,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重点指津
1、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又提出两个分论点,你认为有必要吗?
2、清代的储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中说“老泉(苏洵)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以规宋也。故言激切而淋漓。”试加以分析。
3、“弊在赂秦”在一段中出现两次,我们却没有重复之感,为什么?
【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
①通假字
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
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
(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
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
(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
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
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
(3)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
(4)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
颠覆:古义灭亡,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
或
(4)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
(5)有时:一食尽粟一石
(6)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
(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
(2)观看:伯乐相马
(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
(4)互相:当与秦相较
以
(3)介词,依靠,凭借
如:秦以攻取之外
(2)因为,由于
如:不赂者以赂者表
(4)用,拿,把
如:以地事秦
连词,相当于而
表目的,来:举以于人
动词:认为:以为神
分析:李桢这篇史论,提出了个人的独到的见解,他把宋二苏氏的《六国论》的观点概括为六国的灭亡是因“不知坚守纵约”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六国的灭亡是“以其暴”,在他看来,“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同专以罪秦也”。而东方诸侯之国没有能“愈于秦”但是“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结果招致兵连祸结,曾无岁月。又“终不克为秦所为”最后必然是“以卒自弱,而致秦灭”。李桢的史论,分析精当,论证严密,在质朴的语言中表达对暴政的强烈憎恶只之情。
【思考与探究】
李桢的《六国论》和苏洵的《六国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你同意谁的看法?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文本展示
文章第二、三段
内容讲析
第二段说明以地事秦,无异于自取灭亡。文章摆出事实,以秦受赂所得的土地与侵占所得和六国赂秦割地的事实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六国因赂秦而力亏。触目惊心,无可反驳。进而归纳,作者指出“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一个“固”,起强调作用,感情强烈。
接着,又从诸侯割地自安的心理入手,进行分析。首先,追溯历史,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乞秦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与“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相对照,极力写祖先创业之艰难和子孙割地之轻易,点出了赂秦的弊病。“今日:”“明日”点出割地之多,之快。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即使这样频繁割地,却求一夕安稳而不可得。其次是引用古人的话证明道理,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由此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观点。
第三段从第二个方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先指出了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后又阐释燕、赵两国灭亡的具体原因是其本身的错误,这两个国家与齐国不同,没有“与嬴而不助五国”,而是“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原因不仅在于燕、赵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还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于是灭亡也就“诚不得已”。
要点指津:
1、第二段主要论述“赂秦而力亏”的,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的?
2、齐国和燕、赵两国为什么灭亡?
明确:1、(1)数量上比较,赂而得者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难易比较。祖先得土地之难,子孙送土地之易。(3)赂秦的心理与秦的欲望,为求一夕安寝奉之弥繁,可侵之愈急。
2、齐,与赢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用武不终也。
【阅读延伸】
名二子说
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赏析】本文非常有趣味,是论说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的原因的。
文章先说,车上的各个部位各司其职,都是车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好像只有“轼”没有什么作用。但“轼”并非真的没有用,它是露在外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可扶以远瞻,因此苏轼字“子瞻”。车轼的突出特点是露在外面,苏洵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的确,苏轼一生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屡遭贬斥,“乌台诗案”险些丧命。
“辙”是车轮碾过的轨道,自然也属于车外之物,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所以“善处乎祸福之间”。
这篇文章简析了车各部位的作用,进而分析了苏轼兄弟的性格,有希望,也有担心。
【思考与探究】用现代汉语,概括一下苏轼兄弟的性格。
答:苏轼,锋芒毕露,不善于掩饰。苏辙,处事平稳,明哲保身。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2000年高考题)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
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分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诗歌作品的主旨、表现形式及意境,能力层级为E级。本诗作者赵师秀(?-1219年),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著有《赵师秀集》,是南宋后期“永嘉四灵”之一。
这首诗中的“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诗人在这样的雨夜约客下棋,但友人尚未出现,他只得静静等候,可见选项中A项是对的。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可见B项也是对的。全诗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的情景,又描述了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真是形神兼备。这样看来,D项也是对的。同时我们也可通过“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描写,结合诗中所写的黄梅雨夜、蛙声鼎沸、夜半灯下、一人孤坐的诗歌意象,来体味诗歌内在的艺术意境:约客久候不到,诗人百无聊赖之际,还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震落灯花,这种貌似闲逸的“闲敲”哪有什么闲呢?更是入木三分地衬出诗人的烦躁、失望、焦灼的心情。]
而C项故意反说,答案即为C。
由此可见,分析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要结合整首诗歌的主旨和意境来体味。
全脑过关训练
1、文学常识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一门三父子”指的是:
A.班彪、班固、班昭B.苏洵、苏轼、苏辙
C.曹操、曹丕、曹植D.杜甫、杜牧、杜荀鹤
2、下列句子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A.暴秦之欲无厌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诸侯之所亡D.失其所与,不知
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义:
A.弊在赂秦B.非兵不利C.率赂秦耶
D.其实百倍E.与嬴不助五国也F.始速祸焉
G.可谓智力孤危H.六国破亡之故事
L.思厥其先祖父M.是又在六国下
4、默写课文句子: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思厥先祖父。
(3)古人云:。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
5辨析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词义:
非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③非抗于九国之师
④非兵不利,战不善
或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③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同步阅读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之诸侯,藕之以弊其西,故莫于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着急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6、比较这两篇文章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
7、苏辙文中“因得以自完其间”的“完”字的含义与下列哪一句的“完”字相同:
A.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B.余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8、苏辙的文中一句“致使秦人得伺其隙”中的“得”字的含义与下面哪一句中的“得”字相同: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诚不得已
C.此言得之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9、苏辙文中“故莫厚韩亲魏以摈秦”中的“以”与下面哪一句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获城
B.尝以十倍之敌,百万之师
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下列四句中不同的一句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D.五国既丧,齐国亦不免矣
课外拓展
阅读〈赵广汉传(节选)〉做文后练习
(赵)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推,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报。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堂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选自班固《汉书》
1选出词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广汉为人强力强力:强大的力气
B释质,束手束手:自缚其手
C或时解脱解脱:免除刑罚
D参伍其贾参伍:错综比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以得事情B及吏收取请求铢两之奸C二人惊愕D得善相遇
3比较下列四组句子中的画线的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或夜不寝至旦或时解脱
B尤善为钩距豫为调棺
C然后及马他人效者莫能及也
D以得事情以类相推
4文章用了形象的比喻介绍了钩距之法,请概括“钩距”一词得含义
答:——————————
5在两次捕捉盗贼过程中,那些句子是表现赵广汉办案神速的?
答:——————————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赵广汉善用钩距之法,表明他是一个机警聪颖的干吏。
B全文运用正面叙述、侧面烘托的手法,勾勒了一个精于吏职、办案神速的封建官吏形象。
C赵广汉与二劫持者的对话,语言十分精练,他紧紧抓住二劫持者的心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两人投案自首。
D文中“苏回为郎”的“郎”是官职,“京兆尹赵君谢二卿”中的“卿”则不是。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也
(2)幸活全郎,甚厚
参考答案:
1、B.2、C.3、A.弊病,错误;B.兵器;C.全都,一概D.那实际上;E.亲附,亲近;F.招致;G.智谋,力量;L.旧事;M.这。
4、(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2)暴霜露,斩荆棘,以得尺寸之地。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非:①错误,不对;②没有;③不;④不是。或:①有的人;②有的……有的……③或许,也许;④有时,偶或。6、两人的论述角度不同,观点也不相同,苏洵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苏辙认为“ s://www.shubaoc/ 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7、C(A.使……完整;B.完好,健壮;C.保存完好;D.完整。)
8、B(A.得到;B.能、能够,可以;C.适宜,得当;D.应当,必须)
9、C(A.凭介词;B.用,拿,介词;C.顺承连词,当“来”讲D.因,介词。)
10、B不同,为判断句,其余为一般陈述句。
课外拓展答案:
1A"强力"应为“刚强有毅力”2C事情:事情的真相;请求:接受别人的嘱托替人办事;相遇:对待
3DA项第一个“或”的意思是“有时”,第二个为“或许”;B项“为”的意思分别是“使用”(动)和“给”(介)C项“及”分别为“到”、“比得上”。D项都用在表目的复句中,可译为“来”
4反复调查取证,比较推理得方法
5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有顷,广汉将吏到家。
6C“对话”、“投案自首”不妥。
7只有赵广汉能够运用得很精妙,那些仿效他(这种做法)的人都比不上他。(“精”,精妙。“至精”为“运用的很精妙”)
幸亏你们保全了郎官的性命,承蒙厚意。(“幸”,幸运。“全活”是“保全”之意。“厚”,宜作“厚意”解。
《六国论》教案 篇二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4、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国论教案 篇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
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
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
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
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
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指出六国背弃了盟约自相屠杀而导致灭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没有爱惜百姓而导致灭亡;李桢在《六国论》中提到“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指出六国没有施行仁义而导致灭亡。
那么苏洵并非历史学家,见解未必准确,他为什么强调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因为“赂秦”呢?
3、展示“时代背景”:北宋中叶以来,辽和西夏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1004年与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4、结合北宋的地形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本文的写作动机:借古讽今,劝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以贿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国的覆辙。
5、明代诗人何仲默评价此文说:“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七、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1、欧阳修评价苏洵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而清代学者储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录》卷五中曰:“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激切而淋漓。”
2、请学生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并在文中找出能够代表这种风格的语段,诵读品味。
八、体会感悟: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学过本文以后,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九、课下阅读:
一门三父子同样都写过对于六国的论述,请课下查找苏辙的《六国论》以及苏轼的《六国论》,与本文作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3篇《六国论一等奖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t7t8美文号。
本文发布于:2023-06-22 03:0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df4bac875903ebc15a0c9827b88168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六国论一等奖教学设计最新3篇(六国论优秀教案一等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六国论一等奖教学设计最新3篇(六国论优秀教案一等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