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信封里的儿子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29 00:33:30 阅读: 评论:0
文本一:
信封里的儿子
司玉笙
那时候他不识字,班长就一笔一划地教他。时间长了,他就离不开班长了。班长问他是哪里人,他就哭了,说俺也不知道俺是哪里人,就知道家离老黄河不远,爹娘走得早……
班长说,我家离老黄河几十里,爹去世得早,我娘辛辛苦苦拉扯我兄妹仨……兄弟,这队伍就是咱的家……
1950 年秋,部队来到东北整训。入朝作战前的誓师动员大会上,阵阵口号声中,人人热血沸腾,会后纷纷写了请战书或决心书。他比葫芦画瓢地将班长的照抄下来,就是名字不一样。班长一看笑了说,刘兴根、刘敬根,念不好就念成一个人了。
他也笑了,说,咱俩就是一个人。
趁着一个休息日,班长说,趁出国前咱也去街上照个相,留个念。
于是就去了。过了几天,照片取出来了,是黑白的。单身的一人一张,一寸;两个人的合影也是一人一张,两寸。他第一次见这照片不禁叫了起来,咋跟活的一样!
班长说,这相片可金贵哩,花去我半个月的津贴,得放好。
在他的注视下,班长将自己那三张照片塞进一个早已写好地址的信封里。这信封纸质韧硬, 正面有红框,竖写形制。
揣着这照片,两个人跨过鸭绿江。随部队急行军到了指定区域,放眼一望,满目冰山雪岭, 林木间寒气重重。战斗一打响,阵地上一片火海硝烟,残枝碎石乱蹦。激战中,班长被一颗炮弹炸成重伤,融化的冰雪和冒着热气的鲜血糊满了一身。奄奄一息的班长看看他,说,兄弟,这信封你拿着,里面还有攒给咱娘的钱……
班长牺牲后他被临阵任命为班长,一喊刘兴根他就答应,好像有两个人在他身子骨里发力, 打起仗来十分英勇。两年后,后方战地医院又多了一名伤员。这伤员头部被弹片击中,昏迷了一个星期方才苏醒。医护人员高兴地相互传语,刘兴根醒来了,英雄醒来了……
后来,他被转到国内疗养。能下地活动时,他将那信封找出,小心翼翼地抚平,再添上回信的地址,托人寄出。过了个把月,回信来了,是人代写的:你母亲接到你寄来的信和照片喜出望外,捂住哭了大半天。自你参军走后,这些年来你母亲天天去庄东头的大路口盼你。你两个妹妹已出嫁。四亩庄稼地有互助组帮种帮收,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读完信,他忽地捶了自己一下,我本来就是娘的儿子呀!
往后再写信,他就用班长的口吻。那边回信问,合影照上的另一个是谁?他答,是我最亲密的战友,也是娘的儿子。那边回信说,你母亲现在逢人就说,俺儿回来了,还多了一个,就在俺怀里。说着还掏出照片让人家看……
这一提,他心里便拱出一句,我就是我就是,永远是!
为尽量使自己像娘的儿子,他每天对着班长的照片进行“整容”。班长的颧骨高,他就反复夹捏自己的腮帮子,好让颧骨突出。时间长了,腮帮子还真凹陷下去了一点。护理人员奇怪,问, 刘班长,脸上怎么不舒服?
都好着哩。他说,只是想娘了。
复员前,组织上派人征求他的意见,问:“安排你到本地一个大厂工会工作咋样?”他说: “我还是想回庄里给娘端端碗,洗洗脚。 ”
肩着背包,提着网兜,他按着信封上的地址一路打听找到了这个小刘庄。还未进庄,头前身后呼呼啦啦簇拥了一群人,争相替他拿行李。被人引着,一进这农家小院,他愣了:一位衣衫打有补丁的中年妇女端坐在简易的板凳上,双手捏的竟是班长写的那个信封!
丢下行李,他紧跑几步,跪伏在这位母亲的双膝前,一声憋了许久的话语,自胸腔喷薄而出:娘啊——
是根儿么?眼泪扑簌簌地滴落下来,是热的。是我,是我,娘!
粗糙温暖的手在他头上脸上抖抖嗦嗦触摸着。俺的儿,你这脖子上的那颗痣咋没了?娘,扛枪磨去了。抬头一看,娘泪湿的眼皮是合着的,眼窝里分明有什么在拱动。旁边一个妹妹插话道:“娘怕你忧心,信里不让告诉你她的眼几年前就瞎了。”
娘,明天我就带你看眼去!
背着娘上车下车跑了几个医院诊治,娘的眼还是没有起色。娘说:“甭花那钱了,有恁在跟前,俺啥都看得明白。”
此时,县里给他安排好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他坚辞不去,说:“我回来就是照护娘的。” 并对两个妹妹说:“有哥在恁放心,恁该忙啥忙啥。”
于是就在生产队当了保管员,离家近。给他说媳妇,他就要求一条:必须对我娘一百个孝顺!婚后,两口子轻声问暖,俯身侍奉,娘的脸上就断不了笑容,直至八十六岁寿终。在操办老 人家的后事时,有人好像知晓了他的经历,想写一篇稿宣传宣传。 面对这些好奇者,他说: “我没啥可写的,与那些埋在雪地里的战友比,我还活在母亲身边……”
那日晚间,他在电视新闻上看到部分战友的遗骸被军用飞机运回祖国时,泪珠止不住地滚淌。让家人打开那小盒子,指指那张合影照叮嘱道,放大,放大……
放大的合影照拿回来后,他看着看着突然说了一句什么,牙关一紧竟昏迷过去。紧急送进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天夜里去世。
灵棚内,高挂的遗像就是那张放大的合影。问清原由,吊唁者无不动容,噙泪再三鞠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十几枚压在箱底的军功章,还有那个老式信封。
信封已经毛边了,淡淡的血迹依旧形如雪地梅花……
(选自《北方文学》2022 年第 1 期,有删改)
文本二:
央广网北京11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退伍老兵廖良开从 3000 公里外的重庆来到吉林,祭拜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战友母亲。当年,为了一个承诺,他默默赡养一对老人21年。
时光退回到 1997年,当年19岁的战友刘继强因为援救落水群众牺牲后,廖良开想的最多的是自己能否替战友尽孝。有了这个想法后,廖良开开始给去世战友在吉林的父母写信。1998年, 吉林妈妈生日当天,廖良开在电话中第一次叫了妈;1999年,廖良开第一次休探亲假没有回重庆老家,而是来到吉林,和吉林父母见面,上门认亲。
从此,这对特殊的父子情、母子爱跨越 3000 公里,真实而又默默地展开。2017年,吉林妈妈因病去世,廖良开悲痛不已,把吉林爸爸接到了自己的家里照顾。吉林爸爸说,因为有了廖良开,他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摘自 2018 年 11 月 28 日央广网)
6. 下列对两个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随着情节的推进,主人公刘敬根的情感愈加真切,由接受班长的临终嘱托,到为班长母亲养老送终,完成“儿子”角色的转变。
B. 刘敬根受班长刘兴根的教导、关心和影响,他们在革命战争中结下深厚的兄弟情谊,跟“ 亲兄弟”的感情一样真挚、浓烈和醇厚。
C. 医护人员误认为“他”是“刘兴根”,是因为“一喊刘兴根他就答应”以及“他”每天对着班长照片进行“整容”,神似班长。
D. 退伍老兵廖良开信守承诺,替战友默默尽孝 21 年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 下列对文本一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叙述,以旁观者的身份比较客观地记叙了刘敬根赡养战友娘亲的故事, 人物心理描写较细腻生动。
B. 作者让主人公两次放弃好工作,看似有违现实逻辑,实则依循主人公情感逻辑而发展,从而突显刘敬根崇高的形象。
C. 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朴实平易,真实感人,如“我没啥可写的,与那些埋在雪地里的战友比,我还活在母亲身边……”。
D. 小说结尾“淡淡的血迹依旧形如雪地梅花”,以“雪地梅花”象征革命英雄们的抗美杀敌精神长存,意蕴丰富深远。
8. 小说主人公“他”叫刘敬根,其事迹令人动容,请结合文本一概括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简 要分析。(6 分)
9. 两个文本主要内容类似,相较文本二的新闻消息而言,小说《信封里的儿子》艺术表现力更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答
6.C(“是因为‘一喊刘兴根他就答应’以及‘他’每天对着班长照片进行‘整容’,神似班长”,原因解说错误。)
7.D(“象征”错误,应是比喻。信封上的“血迹”形如“雪地梅花”,寓意刘敬根对班长的深切缅怀,他们的革命情谊天长地久,鲜活如初。)
8. ①有情有义。主动替班长侍奉母亲,有情有义;找媳妇以孝顺母亲为唯一条件,至诚至孝。②英勇无畏。他冲锋在前,打起仗来十分英勇;头部被弹片击中而昏迷一周,他毫不畏惧。③不计名利。为照顾母亲,他两次主动放弃好工作;把十几枚军功章压在箱底,从不示人。
(评分细则:答对 1 点给 2 分,满分 6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①情节安排更精巧。新闻消息平铺直叙;小说以信封为线索,连接刘兴根、刘敬根这两个儿 子情深义重的故事,设计巧妙。②人物刻画更立体。新闻消息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简明扼要;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物形象。③主题表达更丰富。新闻消息重在表现廖良开的重诺重情;小说重在赞美重情重义、不 计名利的美好品质和高尚情操。④阅读趣味更浓厚。新闻消息客观报道;小说的铺垫、比喻等手法,社会背景的融入,人物 对话的描写,使小说引人入胜。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本一:信封里的儿子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本一:信封里的儿子阅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