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2023年中学数学变式数学教学心得体会与感悟(3篇)

更新时间:2023-06-24 21:13:40 阅读: 评论:0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学数学变式数学教学心得体会与感悟篇一

姓名:郑丽朋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获得发展的过程,同时它还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创新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就成了教学的一个关键。数学正是一门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课,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变式教学,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去观察、去分析、探索。

所谓变式教学,即教学中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变换问题的形式,而不换问题的本质,并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使学生不迷恋于事物的表象,而能自觉地注意到从本质看问题。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程式化和模式化,例题教学中给学生归纳了各种类型,并要求按部就班地解题,不许越雷池一步,要求学生解答大量重要性练习題,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机会。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应变能力,表现出思维僵化及思维的惰性,变式教学可使学生注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上来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和减少这一现象。

现从以下几种方法阐述,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一图多变

例:如图,在以ab为直径的半园内有一点p,ap、bp的延长线交半园于c、d,求证:ap•ac+bp•bd为定值。

分析:过p作pm⊥ab,p、d、a、m及p、c、m、b共圆 据割线定理知:

ap•ac=am•ab,bp•bd=bm•ba 两式相加得:

ap•ac+bp•bd=am•ab+bm•ab=ab(am+mb)=ab2(定值)变題1:当p点落在半园上,原结论是否成立?

分析:由于ap与ac重合,bp与bd重合,故原结论成立。

变题2:当p点落在半圓外,且夹在过a点,b点的切线内,原结论是否成立?

分析:由c、m、b、p共圓知 ap•ac=am•ab„„(1)由a、m、d、p共圓知 bp•bd=bm•ab„„(2)由(1)+(2)得ap•ac+bp•bd=ab2(am+bm)=ab2定值 变题3:如右图,当p点落在半圆外,且在过a或b的半圆切线上,原结论是否成立?

分析:如右图,显然有ab⊥bp、bc⊥ap易证ac•ap=ab2。变題4:当p点落在半圓外,且在过点a点b的两切线之外时,原结论是否成立?

分析:这时bp的延长线在以ab为直径的另一个半圓上连

1 结bc、ad且过p作pm⊥ab 由p、c、b、m及p、a、d、m两个四点共圓,这时有 ap•ac=am•ab,bp•bd=ba•bm ∴ap•ac+bp•bd=am•ab+ba•bm=ab(am+bm)≠ab2不成立,但若把式子改为: ap•ac-bp•bd=am•ab-ba•bm=ab(am-bm)≠ab2,(定值仍为ab2)从本題的延伸过程中,使学生看到某些因素的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一个个新的图形,从这些图形的演变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而可以使学生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二)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实质上是发散性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防止学生的思维惰性。

例:设a、b、c为△abc的三条边,求证:a2+b2+c2<2(ab+bc+ca)除教学参考书中介绍的一种证法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以下几种方法。证法1:∵a、b、c为△abc的三条边 ∴a<b+c b<a+c c<a+b

∴a2+b2+c2<a(b+c)+b(a+c)+c(b+a)即a2+b2+c2<2(a b+b c+c a)证法2:∵ a、b、c为△abc的三条边 ∴∣a-b∣<c a2-2ab+b2<c2

同理b2-2bc+c2<a2 c2-2ca+a2<b2 以上三式相加得

2(a2+b2+c2)-2(ab+bc+ca)<a2+b2+c2 即a2+b2+c2<2(ab+bc+ca)证法3:据余弦定理:

∴a2+b2-c2<2ab

同理a2+b2-c2<2bc a2+b2-c2<2ca 以上三式相加得:

a 2+b2+c2<2(ab+bc+ca)方法4:构造以a+b+c为边长的正方形,在此大正方形内分别作边长为a、b、c的小正方形各两个(右图中阴影部分)显然大正方形面积大于6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 即(a+b+c)2>2(a2+b2+c2)即∴a2+b2+c2+2ab+2ac>2a2+2b2+2c2 ∴a2+b2+c2<2(ab+bc+ca)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而且可以加强了知识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可以沟通代数、几何、三角各个方面的知识,克服学生单向思维的定势,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美的存在,真正体验到“题小天地大,勤思办法多”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一题多变

2 “变题” 即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这种新例题是由原来例题改编而来的,称之为“变题”. “变题”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一些“似曾相识题”,这种“似曾相识题”实际上就是“变题”

例: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的坐标为f1(-5,0)f2(5,0)双曲线上一点p到f

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b2x2-a2y2=a2b2(a>0,b>0)∵a=3,c=5 ∴b2=52-32=16 所以所求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6x2-9y2=144 本题是在已知坐标系下,根据双曲线的定义解决的,而双曲线上任意一点,(顶点除外)与两焦点連线均形成一个三角形,因而我们可将问题与三角形联系起来,把题设条件作如下改变。

变题1:在△abc中,已知│bc│=10且∣ab∣-∣ac∣的绝对值等于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解:以bc所在直线为x轴,bc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a点坐标为(x,y)(y≠0),则

││ab│-│ac││=6 a=3 c=5 则b2 =c2-a2 =16 故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16x2 –9y2=144(y≠0)在变题1的基础上,再将题设条件与方程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可以得到相应的变式如下: 变题2:在△abc中,a.b.c是角a.b.c所对的边,a=10,且方程x2 –(b-c)x=9=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abc的顶点a的轨迹方程。

变题3:在△abc中,a.b.c是角a.b.c所对的边,a=10, 且│sin b-sinc│=3/5sina 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上面几种变式是将双曲线的定义与三角形、二次方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如将其与平面几何知识结合,则又有相应的变式:

变题4 :已知动圆p与定圆f1:x2 +y2+10x+16=0 f2:x2 +y2-10x-56=0都内切,且圆f

1、圆f2都在圆p内,求点p的轨迹方程。

解:已知定圆f1:x2 +y2+10x+16=0 圆心f1(-5,0),半径 r1=3 定圆f2:x2 +y2-10x-56=0 圆心f2(5,0),半径 r2=9 则│f1 f2│=10 设动圆p与圆f1、f2都分别相切于a.b,则

│pf1 │-│pf2 │=(│pa│-│f1 a│)-(│pb│-│f2 b│)= │f2 b│-│ f1 a│ =9-3 =6

∴点p的轨迹是以f1 f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 ∵2a=6,2c=10, b2 =c2-a2 =16 ∴点p的轨迹方程为16x2 –9y2=144(x≥3)将此题与2001年高考题第14题:双曲线16x2 –9y2=144的两个焦点f1、f2点,点p在双曲线上,若p f1⊥pf2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____,进行组合可得一个综合性问题:

22变题5:已知双曲线16x –9y=144的右支上有一点p,f1、f2分别为左、右两焦点,∠f1pf2=θ,s△f1pf2=s(1)若已知∣pf1∣·∣pf2∣=32试求θ(2)s=16试求θ

(3)设△f1pf2为钝角三角形,求s的取值范围

由上述例题可见,一题多变,由浅而深,由易入难,学生们的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活跃。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说有较多的题型都可以创改,如条件的改变、结论的延伸、语言的变化等等。若能充分挖掘例、习题的潜在功能,定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及解题的技巧和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四)多题一解:

平时常碰到一些题目,表面上看相互各异,但实质上结构却是相同,因而它们可用同一种方法去解答。让学生训练这样的题组,可使他们不迷恋表面现象,而是透表求里,自觉地注意到从本质上看问题,必然导致思维向深刻性发展。题1:已知是等腰三角形bcd的底边cd的延长线上一点,求证 :ac·ad=ab2-bc2

分析:在△abc和△abd中由余弦定理 bc2=ab2+ac2-2ab·ac·cosa bd2=ab2+ad2-2ab·ad·cosa ∵bc=bd ∴ac、ad是方程x2-(2ab·cosa)+ab2-bc2=0的两个根,据韦达定理知ac·ad=ab2-bc2

题二:设p是正△abc外接圆弧上

任意一点

求证:pb+pc=pa pbpc=pa2-pb2 分析:∵∠bpa=∠apc=60º 在△abp和△apc中,由余弦定理知

ab2=pa2+pb2-2pa·pb·cos60º ac2=pa2+pc2-2pa·pc·cos60º

∵ab=ac∴知pb、pc是方程x2-pa·x+pa2-pb2=0的两根椐韦达定理pb+pc=pa pb-pc=pa2-pb2 题三:设p为定角∠bac的平分线上一点,过a、p两点任作一圆交ab、ac于m、n,求证am+an为定值

证明:设∠pam=∠pan=a 在△amp和△anp中,由余弦定理 pm2=am2+pa2-2am·pa·cosa pn2=an2+pa2-2an·pa·cosa 由于pm=pn 所以am、an是方程x2-(2pa·cosa)x+pa2-pm2=0的两根,由违达定理得: am+an=2pa•cosa(定值)以上三例是用同一种解法,从 实践了从事物之间同与异矛盾的统一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因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五)一题多问

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对正方体a b c d-a′b′c′d′提问题,可以有以下九个问题: ① a到cb的距离。

② b与平面ab′c间的距离。③ a′d到b′c的距离。④ a′b′与ac′间的距离。⑤ ab与平面a′cd之间的距离。⑥ ac与a′d所成角的大小。

⑦ ab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

⑧ 截面a c c′a′与b d d′b′所成角的大小。⑨ 面ab′c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

结果,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象这样的变式训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4 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教学实践表明,利用以上方法,进行多变、多问、多解、多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式训练,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帮助学生走出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变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理解、探索和应用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独立工作习惯的形成有很大的益处。

中学数学变式数学教学心得体会与感悟篇二

浅析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之“习题变式”

上传: 刘永明

更新时间:2012-5-19 20:46:09 浅析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之“习题变式”

【摘要】:变式,即同一事物非本质特征的一种转换。这种转换使客观事物得以不同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我们客观认识事物基本条件。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可以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现就变式教学中的习题变式谈个人观点,供其他教师在教学中借鉴。【关键词】:习题变式 方法 思维

在新一轮课改教学中,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有各种方法和手段,变式教学是其中的一种。尽管有时候人们不一定都认识变式教学的含义,人们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它应用于教学之中。在数学教学中研究和运用变式,对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突出本质特征,排除无关特征,让学生去伪存真,全面认识事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现实的意义;把变式教学与主体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变式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笔者在本文结合教学体会谈谈对习题变式认识。

习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材料,是教者将自己的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施达于学生的载体。要不被千变万化的表象所迷惑,抓住本质的东西,变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办法。通常可以利用习题变式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多变的问题中受到磨练,举一反三,加深理解。如将练习中的条件或结论做等价性变换,变更练习的形式或内容,形成新的练习变式,可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逐步深化。如讲完例题“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那么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保留原题条件,可变换出下列几个逐级深化的题目让学生去思考:

变式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两人合作还要多少小时完成?

变式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两人合作还要多少小时完成此工作的2/3?

变式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共要多少小时完成此工作的2/3?

变式4: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7.5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两人合作还要多少小时完成?

变式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7.5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余下的乙单独做,那么乙还要多少小时完成?

变式6: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3小时完成此工作的2/5。现在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做2小时后,甲因故离开,余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完成,那么共用多少小时完成此项工作? 这一变式改变已知的几个条件中的某些条件;或改变结论中的某些部分的形式;从而拓宽、加深学生的知识层面,也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习题变式中除了改变题目中的条件或结论外,有时将问题由特殊形式变为一般形式也是常见的。比如: 在教学直线、线段、射线时有这样一个题:

1、当直线a上标出一个点时,可得到 条射线,条线段

2、当直线a上标出二个点时,可得到 条射线,条线段;

3、当直线a上标出三个点时,可得到 条射线,条线段 变式

1、当直线a上标出十个点时,可得到 条射线,条线段; 变式

2、当直线a上标出十个点时,可得到 条射线,条线段;

通过这种变式,就把问题由特殊形式变为一般形式,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得出答案,掌握了方法,从而尝试到成功的乐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是本人在习题变式上的一些体会和认识。变式教学在转换事物非本质特征的时候呈现了事物表象的多样性,使得我们可以动态地认识事物许多的鲜明特征,不为形式不同的表象所迷惑,形成理性认识,有助于扩展思维的宽度,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习题变式有利于克服“题海战术”的重复训练倾向,从而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真正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习题变式是数学教学的方法之一,如能将它与其它教学手段方法结合运用,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中学数学变式数学教学心得体会与感悟篇三

数学变式训练对学生的长远影响

教师:李芳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要结束了。这学期我们九年级数学重点是通过变式练习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听三位教师的公开课及自已上公开课,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经过这样的过程,感触很大也很受用。最值得学习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下面我从学生的收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变式训练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变式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能力、化归、迁移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运用变式训练可以提高数学题目的利用率,抽高数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比如邹琪教师的这节课重点是讲解绝对值的性质运用,通过变式抓住绝对值班的本质规律,通过训练,主要通过呈现性质的外延和一些易错难辨的分类考虑情况,让学生加深理解很好的掌握绝对值。姚老师的这节几何课把各种全等变形通过具体的变换演示让学生思维一下活跃,学生能很快建立空间形象概念,通过变式帮助学生多方位灵活理解,再复杂的图形都是是由几种基本全等变换得到的,可以从复杂的图中抽象出本质的思维方法。另外,姚老师在处理质疑导学中的例题时,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用一个二次函数综合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难并且综合了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更短等知识,尤其是面积的问题,一题多解培养了学生变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收到了少而胜多的效果。

二、激活了学生的兴趣,这三节课的变式变得好,不是机械的重复的训练是让学生感兴趣的变式,学生身心都投入,课堂成了学生是主人,教师只起到了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的分组和变式,学生有持续的热情参与,并且学生的参与面大,学生真正学得轻松有趣。

三、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式训练丰富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思路宽广更节约教学时间抽高了课堂效率。这三节大容量有一定难度的变式练习课,学生掌握的好,学生主观能和积极性最大开放,提高课堂效率,轻松了老师,老师和学生思维相吻合和谐地展示了高效课堂。

总之,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尝试运用变式训练,尤其在下学期上九年级的中考复习上用,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努力提高中考复习效率。

2018年6月 20日

本文发布于:2023-06-24 21:1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d7748cf51b70ac1316c3cb845e88bd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3年中学数学变式数学教学心得体会与感悟(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3年中学数学变式数学教学心得体会与感悟(3篇).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