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发端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了
更新时间:2023-06-28 23:30:32 阅读: 评论:0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发端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了两千余里,至云南丽江境内时,遇横断山脉阻挡,陡然往东北急转。这个陡转的大弯呈“V”字状,因其壮美奇特,人们赋予它“长江第一湾”的名号。“V”字的底部,有一镇名曰石鼓。石鼓因镇上的一面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诸葛亮南征年代。石鼓偏安一隅,当地纳西民族风情保存完好。86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行军至此处,在28名船工的帮助下,跨越了金沙江天堑,继续伟大的长征之路。
46岁的张学文是土生土长的石鼓纳西族人,健谈、清瘦。在红军后代和党史专家的帮助下,张学文对红军在云南的这段经历____①____。他目前是镇上最受欢迎的导游。他曾一天讲了20多场,____②____却不知疲倦。至今,他已为122万人次讲解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云南的光辉历程。
在张学文的印象中,旅游业推动下,石鼓早已发生了____③____的变化。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结合材料第一段,概括石鼓镇发展旅游业的4点优势,要求每点不超过8个字。
2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18. 示例:①了如指掌 ②口干舌燥 ③翻天覆地
19. 示例:①壮美的自然大观(奇景);②悠久的历史传说;③独特的风士人情(纳西风情);④峥嵘的红色历史
20. 第一处:“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改为“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结构复杂的定语一般放在结构简单的定语之前。);第二处:“追溯”改为“追溯至”。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结合后文“他目前是镇上最受欢迎导游。他曾一天讲了20多场”等可知,张学文“对红军在云南的这段经历”比较熟悉,因此填写“了如指掌”。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
第二处,前文说“他曾一天讲了20多场”,后文说“却不知疲倦”,可以推断出讲了多场,因此会出现口干、疲倦的情况,后文说“却不知疲倦”,因此填写“口干舌燥”。口干舌燥: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
第三处,语境强调旅游业推动了石鼓的变化,再根据“早已发生了”可知,是说变化大,因此填写“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19.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概括语段要点的能力。
由“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了两千余里,至云南丽江境内时,遇横断山脉阻挡,陡然往东北急转。这个陡转大弯呈“V”字状,因其壮美奇特”可知,石鼓镇景色壮美奇特。
由“石鼓因镇上的一面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诸葛亮南征年代”可知,石鼓镇历史悠久,有历史传说。
由“石鼓偏安一隅,当地纳西民族风情保存完好”可知,石鼓镇有独特的风士人情。
由“86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行军至此处,在28名船工的帮助下,跨越了金沙江天堑,继续伟大的长征之路”可知,石鼓镇有峥嵘的红色历史。
20.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以下语病:
第一处,语序不当,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因此“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应改为“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
第二处,成分残缺,“追溯”意思是:追求根源,探索缘由。后文是“诸葛亮南征年代”,是表示时间的,因此应在“追溯”后加“至”。
故句子改为:石鼓因镇上的一面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至诸葛亮南征年代。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发端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发端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