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金雅美学思想评论集》

更新时间:2023-06-28 21:31:05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金雅美学思想评论集》。该书作者包括90多位学者和各界人士,他们以我国当代人生论美学的代表学者金雅为聚焦点,对其思想成果、理论创构、话语命题、学术道路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生动的展示。 金雅将美学研究定位在引领人类的“人文精神前行”的坐标上,定位在“共同推进人类美学发展”的目标上,定位在不断升华民族美学精神的追求上,必将带来中国当代美学新的通变、新的革命。20世纪80年代,具有哲学特点的美学风靡全国,成为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为什么呢?从中国文化传统看,我们一直有泛艺术、泛审美的诗性传统,艺术和审美一直是文人士大夫的重要理想寄托。艺术和美学作为载体,可以寄寓种种人生问题,包括生命价值、情感体认、人生选择、自我个性、人格塑造等,可以熔铸关于时代、社会、个体的丰富深刻的意蕴。中国近现代美学家对真率、生动、热情、完整、创造、自由、和谐等艺术化生命品格的倡扬,对机械、冰冷、庸俗、实利、雷同、分裂等种种异化的生命情状的反思批判,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够返回精神的家园。金雅主张中国美学最终要走向人,落到人的生命涵育上,贯通于主体的生命、生活、生存实践中,这就是生命的审美化、人生的艺术化,“使生命重归于深情、高尚、生动与诗意,使生命复归于它的本真、从容与和谐”。金雅以深沉、诗意、富有辨识度的语言,呈示了其美学不同于西方理论美学纯粹思辨样态的一种民族气韵和当代风范。金雅在美学上的努力既是一种学术的建构和学理的建设,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诗性介入和对于生命的诗意滋涵。 (摘编自孙伟科、张明明《激活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美学——评(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 材料二: 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不是“美”,不是“艺术”,而是“道’’。“道”的特征是“自然”,与之相对的是具有“人为”特征的“技”。“道”与“技’’ “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差异,与西方美学模仿与被模仿之间的区别完全不同。前者是境界上的区别,后者则是实体上的区别。 中国美学描述审美对象的范畴是“象’’。“象”不同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美的概念,它不是指某种具有特殊形式的事物,而是指事物的一种特殊的显现样子。“象”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意象”“意境”,“意象”“意境”的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根据王夫之等人的认识,在审美活动中,“意象”“意境”是审美主体与对象遭遇时所自然生成的情态,是事物向审美主体直接呈现的样子,同时也是事物最真实的样子。 中国美学描述审美经验的范畴是“兴”,后来发展为“感兴”。“兴’’不同于西方美学中的“直觉”概念,它不是指主体一种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是指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它既不同于主体用概念来理解事物,也不同于主体由欲念来对事物采取实践行为。中国美学常常把“感兴”状态称为主体的本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主体只是听凭自己的感受来同事物打交道,让事物在不受概念和目的局限的感觉中自由地显现。因此可以说,如果作为审美对象的“象”是事物的本来样子的话,那么作为审美经验的“兴’’则是主体的本来样子。 中国美学还有一个特殊的范畴,既可以用来描述审美对象,也可以用来描述审美主体,那就是“气”。“气”是中国哲学中一个独特的范畴,它既可以指有形物质的一种基本元素,也可以指无形精神的一种可感形式,总之是某种介于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东西,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可以借此进行沟通和交流。中国古典美学的理想,就是试图以“气”为中介,冲破僵硬的物质外壳,达到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更深层次上的交往与理解。 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不是发现形式美的规律或探讨艺术创作规律的问题,而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审美境界中,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处于自由的交往之中,这里没有任何外在的限制,而生成自然的条理和节奏,用儒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用道家的话来说,是“以天合天”的境界;用禅宗的话来说,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这是古代中国人理想的人生境界。一个有着高远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反过来,正是在有意识地追求审美人生的过程中,人们能不断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人生境界。 (摘编自彭锋《什么是中国美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80年代美学风靡全国,与我国具有以审美寄托理想的文化传统有关,人们借美学以思考人生、时代、社会等问题。 B.金雅美学研究的语言深沉而有诗意,其美学研究成为一种对于人生的诗性介入和对于生命的诗意滋涵。 C.“道”与“技”存在“自然”与“人为”的境界的差异,与西方美学的模仿与被模仿之间实体上的区别是截然相反的。 D.中国古典美学追求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借助作为中介的“气”以实现更深层次的交往与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重在评论金雅的研究定位与美学主张,材料二重在阐释中国美学的特点。 B.金雅的美学思想主张生命的审美化、人生的艺术化,重视对于人的生命的涵育。 C.“直觉”观与“感兴”观的重要区别在于审美对象能否独立于审美主体而存在。 D.魏晋南北朝的美学家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从中可见中国美学对“气”的重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朱光潜:“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自然美可以转化为艺术意义上的丑。” B.李泽厚:审美“是生理性的感情和官能,却渗透了人类的智慧和道德’’。 C.蔡仪:“美的事物就是典型的事物,就是种类的普遍性、必然性的显现者。” D.叶朗:“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4.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指出:“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5.中国美学关于人的发展的主张有怎样的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 1.(3分)C【解析】“截然相反”错,原文说“完全不同”,两者意思不同。 2.(3分)C【解析】原文说“‘兴’不同于西方美学中的‘直觉’概念,它不是指主体一种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是指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两者的重要区别不在于审美对象的特点,而在于审美主体的特点。 3.(3分)B【解析】材料一重点谈及金雅将中国美学研究定位于促进人类与中华民族发展问题。A项说的是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关系,C项说的是美的典型性,D项说的是美的创造性。B项说的是审美活动与人类的智慧和道德的关系,与将美学研究定位于促进人类发展有关。 4.(4分)(1)“造化”指客观的自然景象,是事物向审美主体直接呈现的样子;“心源”指主观的生命情调,是审美主体由审美对象自然引发的情态。(2)“意境”的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景”即“造化”,情即“心源”,在审美活动中,两者应合为一体、交融渗化。(从“造化”“心源”所指及其关系两个角度作答,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4分)(1)使人涵养艺术化的生命品格,反思批判种种异化的生命情状,返回精神的家园(如答“使生命重归于深情、高尚、生动与诗意,使生命复归于它的本真、从容与和谐”也可给分);(2)使人在有意识地追求审美人生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人生境界。(从“返回精神家园”“提升人生境界”两方面作答,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21: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cec76743687304c5dde16fbdbeae63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金雅美学思想评论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金雅美学思想评论集》.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