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文学批评是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它需要的是审美判断力。这个能力,一方面是天赋
更新时间:2023-06-29 13:50:38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文学批评是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它需要的是审美判断力。这个能力,一方面是天赋,即对文学艺术的直觉;另一方面也需要后天培养,就是大量读书,读好书,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学养。梁实秋说:“在中外文学史上尚没有一个人能专靠才气而成为批评家的。批评家必须多少具备一点‘学者’的气质,对于文艺作品不仅要博览,而且要精研,对于文艺发展的历史必须有系统的探讨,对于有关文艺的学科必须有相当彻底的领悟。”
中国文学批评确有对西方文论的生搬硬套,但如果由此得出结论,就是我们不需要西方文论,也是走极端了。后全球化的今天,要建立自己的文论话语权,还是不能走闭关主义的,应该实行“拿来主义"。
当然,文学批评,必须结合本国的创作实际,那种理论过剩的批评,是需要批评和反思的。这里面有一个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型问题。如何激发、发掘深厚而驳杂的古典文论,实现转型,这需要文学理论家具有深厚的功力。就目前看,我们的一些学者还是火候不到。即便作为一个批评家,如何借鉴古典文论,进行文学批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认为,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就是对晚明小品的一次激活,文中提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与“拿来主义”的世界眼光分不开。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从事文学批评,还是要回到文本,对文本的感觉才是关键。文学批评回到文本,做文本细读,这是真正的批评之路。当下的文学批评太社会化、文化化、心理化,甚至人情化了。表扬起作家或作品,不遗余力,什么好词都用上了。那些评论,洋洋洒洒,文采飞扬,但都是不及物的批评,空对空,把里面的作品和作家,换一个其他的,这篇文章照样成立。
当然,真正的文学批评,最重要的还是艺术直觉。我觉得优秀的批评家,需要丰厚的学养,要读很多经典作品,要读很多理论书,但最关键的是要将这些理论化成自己的血肉,化成自己的艺术直觉,化成自己的慧眼。像鲁迅、茅盾、胡风、李健吾、朱自清、沈从文等的批评文字,很少直接征引理论,但通读他们的文字,文字后面是有很深厚的理论学养的。他们的批评至今依然有那么鲜活的生命力,不仅仅是他们使用了先进的理论,更多的是他们拥有优秀的甚至卓越的艺术直觉和他们对作品的文本细读。
(摘编自杨光祖《文学批评:价值判断和文本细读》)
材料二:
研究文学只阅读绝不够。世间有许多人终生在看戏,念诗,读小说,却始终不动笔写一出戏、一首诗或是一篇小说。这种人容易养成种种错误的观念。自视太低者以为写作需要特殊的天赋,自觉没有天赋,纵然写来写去,总写不到名家的那样好,倒不如索性不写为妙。自视过高者以为自己已经读了许多作品,对于文学算是内行,不写则已,写就必与众不同,于是天天在幻想将来写出如何伟大的作品,目前且慢些再说。这两种人阅读愈多,对于写作就愈懒情,所以有人把学问看成写作的负累,以为学者与文人根本是两回事。这自然又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只阅读而不写作的人还另有一种错误认知,以为自己写起来虽是平庸,看旁人的作品却有高明的眼光,这就是俗语所谓“眼高手低”。一般职业的批评家喜欢拿这话头来自宽自解。我自己在文艺批评中“鬼混”了一二十年,于今深知在文艺方面手眼必须一致,眼低者手未必高,手低者眼也未必高。你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写作的甘苦,对于旁人的作品就难免有几分隔靴搔痒。很显著的美丑或许不难看出,而于作者苦心经营处和灵机焕发处,微言妙趣大则源于性情学问的融会,小则见于一字一句的选择与安排,你如果不曾身历其境,便难免忽略过去。克罗齐派美学家说,要欣赏莎士比亚,你须把你自己提升到莎士比亚的水准。他们理应补充一句说:你无法把自己提升到莎士比亚的水准,除非你试过他的工作。莎士比亚的朋友本·琼森说得好:“只有诗人,而且只有第一流诗人,才配批评诗。”你如果不信这话,你试想一想:文学批评虽被认为是一种专门学问,古今中外有几个自己不是写作者而成为伟大的批评家?我只想到亚里士多德一个人,而他对于希腊诗仍有不少的隔膜处。
要彻底了解文学,你必须自己动手练习创作。创作固然不是一件易事,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像一切有价值的活动一样,它需要辛苦学习才能做好。假定有中人之资,依着合理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向前进,有一分功夫,必有一分效果,孜孜不倦,到后来总可以达到意到笔随的程度。这事有如下围棋,一段一段地前进,功夫没有到时,慢说想跳越一段,就是想多争一颗子也不行。许多学子对文学写作不肯经过浅近的基本的训练,以为将来一动笔就会一鸣惊人,那只是妄想,虽天才也未必能做到。
(摘编自朱光潜《要彻底了解文学,必须自己动手练习创作》)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实秋提出要成为批评家首先要拥有才气,其次要具备博览、精研、系统探讨的“学者”气质。
B. 周作人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力和“拿来主义”的世界眼光,对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型做了有益尝试。
C. 做好文学批评最重要的做法是回归文本,进行精细化的文本阅读,这才是文学批评的正确道路。
D. 自视太低者和自视太高者两类人虽阅读多,但惰于写作,以致出现了文学批评中眼高手低的现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学批评界确实存在理论过剩的批评现象,亟须回归创作实际,但是这并不足以否定理论借鉴的合理性。
B. 当下过度社会化、文化化甚至人情化的文学批评,往往脱离作家和文本,是难以获得持久而鲜活的生命力的。
C. 批评家亲身体验过写作的甘苦,有了“身历其境”的感受,才能在文学批评过程中更好地领会作家的艺术匠心。
D. 对初学者而言,文学写作固然不可一蹴而就,但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基本训练,便可以写出一鸣惊人的文学作品。
3. 最能直接体现材料一中“文学批评需要文本细读”观点的一项是( )
A. 王国维受西方美学观念的影响,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并深入论述了“境界说”,并将“境界”视为诗词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
B. 在现当代中国社会,文学批评在开启民智、唤醒觉悟、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 朱熹强调要做好诗歌批评,首先应先吟咏四五十遍方可看注,然后再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液浃洽,方有见处”。
D. 孙绍振曾撰文指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整体语境之下的比喻句很好,但是局部来看有的比喻技法比较平庸。
4. 材料二运用了“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请简要分析。
5. 学校文学社组织“文学短评创作”交流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在交流会上提出合理建议。
答
1. A (B“周作人……对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型做了有益尝试”错,原文是说“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就是对晚明小品的一次激活”。C“最重要的做法是回归文本”凑,由材料一最后一段“真正的文学批评,最重要的还是艺术直觉”。 D“自视太低者和自视太高者……惰于写作,以致出现了文学批评中眼高手低的现象”错,“眼高手低”指以为自己写起来虽是平庸,看旁人的作品却有高明的眼光,不是“自视太低者和自视太高者”。)
2. D (“对初学者而言……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基本训练,便可以写出一鸣惊人的文学作品”错, 原文材料二是说“假定有中人之资,依着合理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向前进,有一分功夫,必有一分效果,孜孜不倦,到后来总可以达到意到笔随的程度”。)
3. C (A 强调受西方美学观念的影响, 不能直接体现“文学批评需要文本细读”观点; B 强调文学批评在现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不能直接体现“文学批评需要文本细读”观点;D 是对具体作品技法的评论,不 能直接体现“文学批评需要文本细读”观点。)
4. 文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先指出只阅读而不写作的两种人的错误观念,认为研究文学只阅读就够了;再指出只阅读而不写作的人的另一种错误认知,即认为自己“眼高手低”,惰于写作。这是从反面进行批驳,是“破”。最后亮明观点,要彻底了解文学,你必须自己动手练习创作。这是从正面直接亮明观点,是“立”。
5. (1)要提高自己的艺术直觉审美判断力;(2)多阅读作品,回到文本,做文本细读;(3)在阅读之外还要多动笔练习创作。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文学批评是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它需要的是审美判断力。这个能力,一方面是天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文学批评是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它需要的是审美判断力。这个能力,一方面是天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