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禾场上》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28 23:27:56 阅读: 评论:0

禾场上 周立波 太阳落了山,一阵阵晚风,把一天的炎热收去了。各家都吃过夜饭,男女大小洗完澡,穿着素素净净的衣裳,搬出凉床子,在禾场上歇凉。四到八处,只听见蒲扇拍着脚杆子的声音,人们都在赶蚊子。小孩子们有的困在竹凉床子上,听老人们讲故事,有的仰脸指点天上的星光。 “那是北斗星,那是扁担星。”桂姐指着天空说。 “哪里呀?”桂姐的唯一的听众,菊满问。 一只喜鹊,停在横屋的屋脊上,喳喳地叫了几声,又飞走了。对门山边的田里,落沙婆(落沙婆:一种小鸟。水稻快要成熟的季节,雌性在田里下蛋,并彻夜啼叫。)不停地苦楚地啼叫,人们说:她要叫七天七夜,才下一只蛋。鸟类没有接生员,难产的落沙婆无法减轻她的临盆的痛苦。 “扁担星到底在哪里呀?”菊满又问。 “那不是,看见了吗,瞎子?”桂姐骂他。 大人们摇着蒲扇,谈起了今年的收成。都说,今年的早谷子不弱于往年的中稻,看样子,晚稻也不差。 “今年世界好,明年也会好的。”脚猪子老倌王老二预言。 “何以见得呢?”王老五移开口里噙着的烟袋,这样问他。 “古来传下一句话:‘要知来年熟不熟,单看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日落大雨,出大太阳,都是好的,单是阴阴暗暗的天不好。今年这一天,出了黄火子大太阳。” “都在歇凉哪?”从门头子外边,进来一个人,这样和大家招呼。这个人中等身材,蓄西式头,上身穿白净的衬衣,下边是蓝布裤子,脚上穿一双布鞋,手里摇一把蒲扇。他一走近,星光底下,大家看清了他的脸,都争着招呼: “邓部长来了,请坐请坐。” 县委派来领导高级合作化的工作组长邓部长一面坐在王家让出来的一截凉床子上,看见王老二,就问他道: “晚季的禾苗如何,王二爹?” “蛮好蛮好,两季都好,明年也好。”六十九岁的王老二一连说了四个好,连明年的,也连带说了。 “如今这里要办高级社了,都晓得了吧?”邓部长问。 “高级社又是么子名堂呢?”脚猪子老倌王老二发问。 “这都不晓得,太没学问了。”赖皮詹七插嘴说。 “你晓得,你有学问,你讲。”脚猪子老倌吸一口早烟,瞪詹七一眼,星光里,詹七没看清他的发气的眼神,作古正经地说道: “高级社是,呃,“他咳了一声,又停了一停,才说,“高级社,就是高级社。” 脚猪子老倌哈哈大笑,并且叫道:“大家听听这个有学问的人。”他的笑引得全禾场上的孩子们都笑起来,接着男女大小一齐都笑了。邓部长忍住了笑,给大家解释: “高级社是:取消土地报酬,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不劳呢?”赖皮詹七又插进来问。 “不劳呢?哼,就请你不吃。"王老五道。 “那也要看么子人,如果是鳏寡孤独,真正失去了劳动力的老人家,政府和农业社,都会保障他们的生活的。”邓部长说。 “那太好了。”脚猪子老倌欢喜地称赞。这时候,全屋场的人都围拢来了。比开会还齐。王五堂客①把凉床子移拢一点,机密地悄悄地说: “邓部长,我有一句话,不晓得好问不好问?” “你问吧。” 王五堂客声音还是低低地说道: “人家讲,办高级社,山都要入社,有这个话吧?” “有这个话。”邓部长大声地回答,他觉得这事,无须保密。 “我屋后边的这块竹山也要入社了?” “入社怕么子?入了好,入了就能封住山,不叫人砍了。” “对的,入了好,不入,山都剃光了。”一个打赤膊的青年,王五堂客的大崽,桂姐的大哥,青年团员,这样响应邓部长。 “要你多嘴,你这个鬼崽子!”王五堂客斥骂她的崽,接着她又问:“楠竹入了社,日后玉个火夹子,织个烘笼子,都要到社里去买吗?” “不要买,是正当需要,到社里开个条子就可以上山去砍。” “开条子太麻烦了。” “怕麻烦,不用开条子也行。”邓部长说,“要玉火夹子的竹子,给你留出。” “织烘笼子的呢?” “也给你留出。” “是罗,我说,共产党的政策向来都是与人方便的。玉个火夹子,织个烘笼子,都要找社里去开条子,还行?”王五堂客满意了。 脚猪子老倌王老二又提出了新问题: “部长!听说如今人去世,都要烧堆火把尸首烧光,说是火葬,有这个话吧?” “这要听各人生前的自愿,不愿意的,决不勉强。”邓部长说。 “这就是了。我顶怕火葬,我给自家瞄了一块地,在对门山上。” “山要入社了,你瞄的地还有你的份?”王五堂客说。 “做坟山的地可以留下,不必入社。”邓部长说。 “这就是了。”王老二说,他也满意了。“我今年六十九岁,一霎眼七十,人生七十古来稀,阎老五点我的名了。我就是要留下这块地,埋这几根老骨头,别的事,都听你们后生子调摆,我都不管了。” 邓部长含笑起身告辞道: “不陪你们谈讲了。” “简慢了,邓部长,茶都没吃。”王五堂客说。 “有空再来吧,”脚猪子老倌王老二说,“邓部长,就着星光,我不讲假话,有得几天看不见你,真有点想。像詹七这号赖皮子,十年不见,我也不想。” “对不起,二老倌,我也不想你。”詹七的嘴巴也不放让。 “邓部长,再见。”是桂姐的声音。她举起手来,远远地对邓部长行了一个少先队敬礼。 “再见,邓部长。”是菊满的声音,他才六岁,还不是队员,也学姐姐的样,行了一个少先队敬礼。 邓部长摇着蒲扇,出了门头子,只听背后禾场上,桂姐和菊满又在议论天上的星光。 “扁担星又叫牵牛星,他的堂客叫做织女星,在那边,在河东,你看,亮晶晶的那一颗,看见了吗,瞎子?”是桂姐的声音。 深夜凉如水。露水下在人的头发上,衣服上,手上和腿上,冰冷而潮润。各家都把凉床子搬进屋里去,关好门户,收拾睡了。田野里,在高低不一的、热热闹闹的蛙的合唱里,夹杂了几声落沙婆的幽远的、凄楚的啼声。鸟类没有接生员,难产的落沙婆无法减轻她的临盆的痛苦。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 (有删改) 【注】①堂客:妻子。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通过一连串富有特色的对话塑造了桂姐、王老二、王五堂客、阎老五等人物形象。 B.今年的晚稻还未收,王老二就预言明年的收成会好,这是他根据古老谚语的推断。 C.詹七俏皮爱斗嘴,他的一句追问“不劳呢”,并不能说明他的内心渴望不劳而获。 D.要办“高级社”,王五堂客早有耳闻,为了消除心中的疑问才进一步求证于邓部长。 8.本文首尾呼应的环境描写以及桂姐和菊满的对话并不是小说的主体内容,但作者却进行了反复细致的刻画,请分析原因。(6分) 9.《禾场上》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颇具特色的一篇小说,代表了当时小说创作中一种返璞归真的艺术倾向,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案: (7)A.“阎老五”指民间传说中的阎王爷,不是小说中的人物。 (8)①首尾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片诗情画意的农村生活风情,对下文反映农村变革等主要情节的展开做好了必要的铺垫。②桂姐和菊满的对话朴素亲切,自然生动,使整个作品洋溢着的乡土气息更加芬芳浓郁,使小说人物群体的塑造更加丰满和真实。③美好的环境和悠闲的乡村生活从侧面歌颂了一个积极进取,和谐安定的时代,使“农业合作化”这一主题更加深入人心。 (9)①小说具有淳朴、简练、平易、隽永的艺术风格,体现着作家平远冲淡的艺术追求。②小说取材于时代主题,情节并不曲折,在闲聊的禾场上展现情节与主题,显得更贴近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③小说通过大量对话以及乡村生活的口语、谚语等进行人物塑造,真实质朴,贴近时代和生活。④小说的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出一幅优美和谐的风俗画和风景画,清新自然。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23: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ca23b9cd0890ac03efa3ed9ed82fd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禾场上》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禾场上》阅读答案.pdf

标签:禾场   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