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山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29 04:38:18 阅读: 评论:0
碧水丹山
何向阳
一千五百四十多年前,而立之年的江淹为武夷山命名,“碧水丹山”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可谓不朽。
与山共老,也许是一切文人的心愿。但是真正使得这座山与自己的生命浇铸在一起的,却是另一个人——朱熹。他十四岁定居五夫,一直到六十四岁迁居建阳考市,除去各地论道及异地为官之外,武夷山和他“纠缠”了五十年。这五十年,武夷山一直承载着他的学问精进,同时,他也从这里找到了他之所以为他而不可能是别人的、历史上的最终“形象”,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山共老”了。
圣人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对于“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的朱子而言,我以为他的一个关键之年,在一一七五年。这一年正月间的吕祖谦、朱熹之会,于历史上称为“寒泉之会”。两人切磋读书,几番论定,共同编订了《近思录》。这一会晤的成果,是结在武夷山的,注定了武夷山在今天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碧水环绕的自然青山,而是有了文化传承上的万古意味。
还有这年五月的“鹅湖之会”。在此次论辩中,陆氏兄弟讲心学、理学一体,而朱熹坚执心学、理学不同。双方各执一词,最终自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当年鹈湖的各持己见,那种求同存异的学术之辩,那种思想的交锋碰撞,不仅矫正着各自的观点,而且对于那个时代的学术精进也大有裨益。人心和善,和而不同的包容之心、开放之道,也不仅是朱、陆之辩教会我们的,在那些言语思想的背面,不也包藏着武夷山的不一样的胸襟吗?生物多样化的武夷山,似乎是学术多元化的一个物理印证。贵和尚中,善而能容,中国文化不正是一直秉承着这至关重要的一点而走到了今天,走入了人心吗?
鹅湖之会,成就了后来的鹅湖书院,同样成就的,还有立足于包容性的儒家思想的学术传统与使命担当。朱熹的担当,当然不只是个人的担当,他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在他那个时代个人所能做到的最大范围。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他为什么如此重视书院建设。四年后的一一七九年,朱子知南康军时,就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学规,热情邀请陆九渊这位学术上有异于己的学人留在白鹿洞讲学。并且在一一八三年,五十三岁的朱熹亲手“缔造”了武夷书院——当时称为武夷精舍。
武夷精舍,我不知是不是武夷山最早的书院,但我知道它是改写了武夷山历史的名气最大的书院。正是在此,朱熹以近八年时间,讲学著述,修订《童蒙须知》,审定《易学启蒙》,完成《孝经刊误》,他在做着最基础的教育工作的同时,改写了武夷山在人们眼里的“蛮荒”印象。当然他还有不止于此的更大目标——让南方的学术续接孔子以来的礼义道统。这个生命中的大目标,在精舍启动创建的那一刻,朱子就已明了于心了吧。
讲书、著述、琴歌、品茗,在碧水丹山之间,作为承担着理学南移后的以“程朱理学”著称的学术使命的宗师,朱熹的确在修建武夷精舍的同时,创建了不同于北方学术的对于自然宇宙的某种理念——那是一种全整的生命学问。
精舍,表意指一所定居处,寓意则是心之定所。与武夷山日日相对,这个归来的人所要建构的,已不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心之居所,或者学派之间相互说服的一群人、一代人的心之居所,而是一个更大更宏阔的空间中的人心之居所。
心有所定,邦才能有所安,这不正是自孔子以降的历代儒士几经磨折也要承续下去的儒家的理想吗?
于此,一个更大的空间在朱熹胸中展开了。其实,仔细品味朱熹在武夷山中写下的《仁皆堂》中的诗句“我惭仁知心,偶自爱山水。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便可明了这个初心再度确认的过程。
朱熹把一颗心放在了山里。精舍的创建是有意味的,继志传道,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中国文化由此不仅续接上千年以来的思想脉络,而且,由武夷山辐射到了东亚、东南亚以至欧美,在法、德、英、俄、美各国,无论是“格物致知”还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无论是对于八类哲学伦理、宇宙生成学说还是道德规范、个人美德,朱子学说的文化内核都深具影响,为人类思想进步作出持久贡献。
朱熹生命最后的日子是在修改《大学·诚意章》中度过的,四书集注数十年,最后陪伴己的仍是四书。去日无多,他在遗书中言:“道理只是恁地,但大家倡率做些艰苦工夫,须牢1着脚力,方有进步处。”儒之气度,士之气节,无不在这平白如话的句子里。这种坚持到生最后一刻的治学与做人的精神,使辛弃疾发出了喟叹——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朱熹给我们留下的,是一座哲学的高峰,同时也是文化的高峰。武夷山,这座后世所谓“理学名山”,正因有了他的到来和他的书写,而变得与众不同。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从江淹为武夷山的命名沿用至今引出文人“与山共老”的心愿,自然写到朱熹与武夷山的相互成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山共老”。
B.寒泉之会上朱熹和吕祖谦切磋读书,鹅湖之会上的朱、陆论辩,朱熹坚执心学、理学不同,朱熹的执着推动了那个时代学术上的精进。
C.朱熹在武夷精舍讲学著述,修订《童蒙须知》、审定《易学启蒙》、完成《孝经刊误》,武夷山在人们眼里的“蛮荒”印象得以改写。
D.本文题为“碧水丹山”,但在取材和行文上并不着力描写山水景物,文章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具有文化散文的特质。
8. 辛弃疾的喟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 文中说朱熹“真正使得这座山与自己的生命浇铸在一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7.(3分)B(“朱熹的执着推动了那个时代学术上的精进”有误)
8.(6分)1)文意引用辛弃疾的话,突出了朱喜的不朽,表达了对朱喜的赞美之情:(2内容 意蕴上,这是辛弃疾对朱熹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治学与做人精神的高度评价;③结构 思路上,单独成段,突出强调,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每点2分:若答其它,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9.(6分)①这句话肯定了朱熹与武夷山的相互成就;②武夷山是朱熹少时求学和老年的学术归宿地,承载着他的学问精进,武夷山滋养、成就了朱熹;③朱熹在武夷精舍继志传道,续接孔子以来的礼义道统,使中国文化得以承继、辐射,为人类思想进步作出持久贡献。(每点2分:若答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文word下载地址:碧水丹山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碧水丹山阅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