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金字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29 11:00:59 阅读: 评论:0

金字 赵树理 在乡村集镇教小学,教学以外的杂事很多:写神庙对联,村里人有了红白大事写请柬和灵牌,年关之前替穷人写卖契,替一般住户写春联……我在王店镇教小学,杂事比一般村镇更多,因为镇公所的书记每天只顾给镇长到遥远的山庄上催租逼债,镇长便经常拉我的差。在这种年头,为了不丢掉饭碗,不能得罪镇长,因此,我便得多吃一点苦。 一天,镇长交给我一卷缎子和一包泥金,要我替他写字,说区长被调升,镇上有个欢送的表示。按地方的习惯,每逢被提升的县、区长离任的时候,地方士绅便向老百姓收一笔钱,请他吃顿饭,送些礼物。礼物是绸缎之类,写上几个恭维性质的金字,名叫“帐子”。“帐”字可能是“幛”字叫错了音,不过可以不必管它。 王店镇的学校设在一座汤帝庙里,冬天在厢房里上课,夏天常把课堂搬在正殿对面三丈见方的戏台上。这座戏台,每年只在秋收后唱一次戏,除此之外,冬天有些大户借它存干草,到夏天一方面作课堂用,另一方面有些住家离庙近的农民在后台和角落上铺着席子,午饭和晚饭后到上边乘凉休息,好在和上课时间不冲突,倒也能各尽其用。这天午上,我拿着镇长交给我的缎卷子、泥金包、白芨、粗瓷碗和两枝笔到台上去,一个青年爬起来问我:“先生,写帐子吗?我来帮你!”他这么一说,另外有几个人听了也起来看热闹。写“帐子”在这地方不算稀奇,大户人家做红白大事也有送“帐子”的。这位热心帮忙的青年有经验,并没有问我怎样做,就把泥金放在碗底,倒了一点水,用白芨研起来。 青年把金研好,我把缎卷子展开一抖,台上闪起一道红光,引得大家吃了一惊,凡是躺着还没有闭上眼睛的人,都爬起来看。 “这是什么缎?”几个人一齐问。 “呀!跟闪电一样!”有一个人吃惊地夸赞。 我也不知道叫什么缎。既然有人提到闪电,我便顺口说:“就叫它闪电缎吧!” “给谁送?”有人问。 “给区长!”我说。 “为什么?” “区长要走了!” “早就该走!”“就不该来!”“去了是福!”……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我提起大笔在金里蘸着,就有人把缎子铺在桌面上,问我说:“先生,给他写几个什么字?” 这一问可把我问住了。原来这位区长才来了三个月,因为办了一宗县里认为“很漂亮”的事,县里报了省府,省府就把他提升了。他办了什么“漂亮事”呢?去年春天,省府连派了三次粮秣款,因为地方太穷苦,前任区长收不起款来被撤了职,而这位新区长一来,马上就想出了办法,办法全在于和王店镇镇长配合得紧密。这位镇长是全区的首户,全区大小村庄都有他放的债,都有押给他的地。新区长来了请他帮忙,他便出了主意,要区长把全区欠款户挨次传来,有钱的交钱,没钱的押地,他替欠户还款。区长听了他的话,用油印印了些押地字据,把欠户一一传来,有钱的交钱,没钱的不填字据不放走,果然从四月份上任,不到五月底就把欠款全部追清。这位区长就是因为办了这样一宗“漂亮的事”才被提升了的。对这样一位“漂亮区长”,该恭维他几个什么大字呢?我一时想不出主意来,便反问大家说:“你们说写什么好?” 那位研金的青年说:“写‘真会要钱’吧。” “不好!不如写‘真会逼命’!”又一个人说。 “逼谁的命?不如写成‘逼死祖爷’更明白些。”又一个人说。 我笑了笑说:“你们都说得对,可是照谁说的写上去也保准出事!”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有人说:“还是由你写吧!” 由我又有什么好写的呢?还不得昧着良心说话吗?我憋了一阵,憋出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来,写了“有口皆碑”四个大字。 “先生!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区长的好处大家常常念道着哩。” “对!哪个人,哪一天还不骂他几遍王八蛋。” 我换了小笔去写上下款。这上下款都是镇长拟好了写在纸条子上的,我把纸条铺好正要写,那位研金的青年指着纸条上写的下款中的“全体镇民”几个字说:“怎么还要叫我们给他送帐子?”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瞪了眼,识字的念给不识的听,不识字的也火了! “我们不捧他这催命鬼!”又一个人说。 “可是镇长要我这样写,我替人写个字,怎么好改呢?”我既然抗不过镇长,也只好当众说明不是我的意思。 还是那个青年说:“写了也不算!我不出钱!”他又向大家说:“谁也不要给他出钱!区长给镇长放了押地债,让镇长一家给他送帐子吧!” “连名字也不愿挂,谁还给他拿钱?” “谁拿钱谁是龟孙子!” “可惜是你们已经拿过了。”我说。 “谁拿过了?”每个人都看着别人的脸色互相追究。 我问:“镇公所前天不是收过一次钱吗?” “那天收的是‘公事钱’。”有人回答。 我向他们解释说:“那一笔‘公事钱’,除了给区长摆了一顿筵席之外,剩下的只买了这么一块缎,花完了没有我可不知道。” “真是的!又叫人家把咱们装鼓里头了!” “质问镇长去!” “质问王八蛋去!” 大家说着都跳下台,冲出庙门。 过了一阵,街上的人声就“哇啦哇啦”越吼越大了。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经常被镇长拉差,去协助镇公所的书记到遥远的山庄上催租逼债,吃了很多的苦,这使“我”对其丑恶行径十分不满。 B.从一个青年主动帮“我”写帐子,以及“我”与众乡民的谈话,可以看出“我”与他们之间有着相当和谐的人际关系。 C.开始时,村民对镇长的盘剥麻木不仁,但在“我”暗中挑动其愤怒后,他们终于清醒过来,并变得群情激愤,准备进行抗争。 D.“我”写帐子时,本想写“真会要钱”之类,但恐惹出事端;而写恭维的话又实在不肯,所以写了模棱两可的“有口皆碑”。 8.本文的一个重要写作特点是以小见大,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9.本文关于区长办了一宗“很漂亮”的事的一段插叙,有怎样的作用? 答 7.B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协助镇公所的书记到遥远的山庄上催租逼债,吃了很多的苦,这使‘我’对其丑恶行径十分不满”错。“我”经常被镇长拉差,不一定是“协助书记催租逼债”;另外,前后因果关系也不恰当。 C.“麻木不仁”错。他们只是一开始不知道真相,并非麻木不仁。 D.“本想写‘真会要钱’之类”,于文无据,写“真会要钱”,是那位研金的青年说的,而“我一时想不出主意来”。 故选B。 8.①作品只是写了王店镇小学教师“我”替镇长写帐子这样一件事,此为事件“小”;文中的人物大都是身边的普通百姓,甚至没有名字,他们可以说是生活中的“小人物”。 ②但它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当时中国农村地方官吏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罪行,真实地展现了农民的不满情绪和反抗精神,此为“大”。 ③作品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事件平凡,人物亲切,读来就好像事件就发生在身边,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9.①内容上,这段插叙讲述了区长所做的“很漂亮”的事的具体情况,交代了“我”写帐子一事的原委,使文章的故事情节更加丰富。 ②结构上,这段插叙上承写帐子之事以及青年的发问,下启“我”与村民的对话,引出了后文所述事件,使情节更加连贯,脉络更加清晰。 ③主旨上,这段插叙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背景,揭露了地方官吏对乡民进行巧取豪夺的罪恶行为,从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主旨,深化了对罪恶势力的批判。

本文发布于:2023-06-29 11:0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c2546f7302c27da243b309ff31794fb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金字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金字阅读答案.pdf

标签:金字   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