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材料一:早期中国是“一元”还是“多元”,是否存在“一体”,是一个宏大话 早期的中国

更新时间:2023-06-29 00:47:58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早期中国(秦汉以前)是“一元”还是“多元”,是否存在“一体”,是一个宏大话题。“元”本义为人首,引申为肇始、本原;“体”本义为肢体,引申为一般事物之体。因此,“一元”抑或“多元”,实际是早期中国有一个根本还是多个根本的问题;是否存在“一体”,是早期中国是否为一个文化实体的问题。 古史传说中的中华先民,远以伏羲、女娲为祖,近以轩辕黄帝为宗,基本属于“一元”“一体”“一统”。早在1987年,严文明就提出中国史前文化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形成了一个“重瓣花朵式”格局,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现代中国的史前基础。其实,1986年张光直还提出,公元前4000年以后中国各地文化相互交流而形成了一个史前的“中国相互作用圈”。“重瓣花朵式”格局和“中国相互作用圈”都是中华民族早期文化“一体”格局的形象表达,但两人的观点有一定区别: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中的各文化互相“平等”,中原或黄河中游并无特殊地位;而严文明的“重瓣花朵式”格局有主有次,“花心”就是中原文化,“重瓣”就是与中原分层联系的周围文化。而“多元”说则值得商榷,现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多个民族单位,史前的考古学文化有多个样貌,固然都是事实,但中华民族或中华文化的根本不见得是多个。 “元”既是根本,那么最根本的就应当是能够被长久传承的核心思想观念以及文化基因,而非易变的物质文化。根据考古发现,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距今8000年左右在中国大部地区已经有了共同的宇宙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核心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统合形成了“一元”的“敬天法祖”信仰,又被分解为整体思维、天人合一、诚信仁爱、和合大同等文化基因。这类观念信仰或文化基因,使得中国人能将自身置于天地宇宙古往今来的适当位置,存诚敬之心,有家国情怀,着意于修积德慧,而非个人至上、物欲至上。 这样一个萌芽于8000年前、形成于6000年前的超稳定的“重瓣花朵式”文化格局,后世则发展为“文化上的中国”。“文化上的中国”是“政治上的中国”在分裂时向往统一、统一时维护统一的重要基础,一定程度上和“中华文明”具有对等性。 “文化上的中国”或“中华文明”有其独特性。埃及自5000年前开始,文化高度统一,但缺乏分支文化系统,法老对尼罗河广大地区拥有广幅王权或者大王权,可称“埃及文明”模式。“埃及文明”本质上就是“一体”或“一统”程度很高的文明模式,但因缺乏分支文化系统和社会子模式的多样性而少了许多变通而长存的可能性。只有“一元多支一体”格局的“文化上的中国”或者中华文明,本质看上趋向“一体”“一统”而又包含多种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既长期延续主流传统又开放包容,是一种超稳定的巨文化结构。这个“一元多支一体”格局和文献记载的周朝时期圈层结构的“微服制”天下格局吻合,与此相适应的文明起源模式可称之为“天下文明”模式。 早期中国的“一元多支一体”格局或“天下文明”模式,从根本上与中国相对独立又广大多样的地理环境有关。“相对独立”既决定了早期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一体”性,也决定了其“开放性”,使其有机会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发展自身;“广大多样”既保证了一个伟大文明必须具备的足够大的地理空间,也使中国文化具有“多支”系统,拥有变革的多种可能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摘编自韩建业《论早期中国的“一元多支一体”格局》) 材料二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进程中,为什么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学者们认为,“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是中华文明“可久可大”的根本保障。 “‘大一统’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不仅是一个政体概念,还是一个政道概念。在政权上定于一,才有所谓‘中国’。在文明上合为一,才有所谓‘中华文明’。”李勇刚认为,正是基于“大一统”传统,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超大规模共同体,中国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天下观念,成为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心理基础。 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血缘上互相融合,铸造了、维系了、巩固着中华民族“一元多支一体”的基本格局。叶小文认为,无论如何交错杂居、颠沛流离、终会融合成为“一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把“一元”的圆心固守住,把包容的多样性半径尽量拉长,就能画出最大同心圆,永固中华儿女大团结。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哲学家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里曾写道:“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李勇刚解释道,所谓“亘古亘今,亦新亦旧”,就是说中华文明有变有常,新旧相续,既不是停滞,也不是断裂,而是在变动不居中延续自身文明的主体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震中认为,我们对中华文明源头阶段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的研究,对于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独特的精神标识,对于从文明源头汲取文化自信之力量,对于当代文化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 (摘编自俞海萍《从中华文明探源中汲取复兴伟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元”还是“多元”,实际是早期中国有一个根本还是多个根本的问题,目前在学术界已达成了“一元”的共识,确认了早期中国是一个文化实体。 B.严文明认为中国史前文化呈现“重瓣花朵式”格局,其“花心”指中原文化,“重瓣”指与中原分层联系的周围文化,主次分明,兼具统一性和多样性。 C.“元”意为肇始、本原,距今8000年左右,在中国大部地区已经有了共同的核心思想观念,形成了“一元”的信仰和文化基因。 D.“大一统”在政治上定于一,形成了“中国”认同,在文明上合为一,形成了“中华文明”认知,成为今天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心理基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瓣花朵式”文化格局与“中国相互作用圈”理论同中有异,主要分歧是如何看待中原文化或黄河中游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B.“文化上的中国”是“政治上的中国”维护统一的重要基础,与“中华文明”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对等性。 C.“埃及文明”比其他文明的“一体”程度更高,但因缺乏分支文化系统和社会子模式的多样性而无法获得长存。 D.我们对中华文明源头阶段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的研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下列历史事实,不能体现中华文明“多支一体”格局的一项是(3分) A.魏晋南北朝时期,儒教、佛教和道教文化不断冲突,并逐渐融合。 B.唐五代宋元时期,北方的羌族、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不断与汉人融合。 C.西汉时期,张骞多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通好。 D.近年,我国四川省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龙造型的器物。 4.材料一中说中华文明是一种超稳定的巨文化结构,请分析其“超稳定”的原因。(4分) 5.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两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的?(4分) 答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目前在学术界已达成了‘一元’的共识”错,原文的表述有“‘多元’说则值得商榷”的观点,表明“一元”说在学术界仍有争议。 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比其他文明的‘一体’程度更高”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埃及文明’本质上就是‘一体’或‘一统’程度很高的文明模式”;选项后半句表述太绝对,原文“少了许多变通而长存的可能性”表明只是原因之一,而且只是一种猜测。 3.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中华文明的“多支一体”要体现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主要在于,促进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加速了丝绸之路的开拓,不符合“多支一体”的特点。 4.①“中华文明”具有“多支”系统,在文化上,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可持续发展性强。②相对独立又广大多样的地理环境使“中华文明”能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发展自身;又保证了一个伟大文明必须具备的足够大的地理空间。(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中华文明“超稳定”的原因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一第五、六自然段,解答时注意梳理文本内容,分清主次,归纳概括。 5.①材料一从早期中国的“一元多支一体”格局角度论证了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了思路。②材料二从“大一统”传统角度阐述了中华文明之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支撑。(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文发布于:2023-06-29 00:4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c0c76e2eff98eda562abe602936b8d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早期中国是“一元”还是“多元”,是否存在“一体”,是一个宏大话 早期的中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早期中国是“一元”还是“多元”,是否存在“一体”,是一个宏大话 早期的中国.pdf

标签:是一个   中国   宏大   是否存在   国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