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所谓文化历史考古,是以考古学物质文化定义“文化圈”,在有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
更新时间:2023-06-29 00:05:18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所谓文化历史考古,是以考古学物质文化定义“文化圈”,在有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的时期,则附会以古史记载的族属,这样“物质文化圈”便成为“民族文化圈”的替代品,于是追溯“考古学文化”便可以成为寻找古代民族来龙去脉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在西方考古学传统中一般认为始自德国历史语言学家科西纳,后由柴尔德发扬光大。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安特生一开始就试图通过寻找仰韶文化的来源,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同时也有研究者论证了仰韶文化就是虞夏文化。此后,本土化的文化历史考古虽然被称为“区系类型”学说或者文化谱系研究方法,但按照俞伟超、张忠培的说法无非就是“通过考察我国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来研究中国这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而三代考古至今仍然热衷于利用考古学文化、文化谱系或文化因素来探讨夏文化、商文化、周文化,进而“追迹三代”,更何况在中国考古学中,最先规范考古学文化的夏鼐,利用的就是柴尔德考古学文化的概念。
(摘编自张弛《民族与革命-百年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取向》).
材料二:
以考古学文化谱系梳理方法揭示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始终是中国考古学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考古学的主流。这里所说的考古学文化谱系梳理,具体指建立在考古类型学基础上、着眼于中国整体的长时段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前提,就是认为考古学文化和某些特定的人群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整体视野下的中国考古学文化谱系梳理,目的是试图理清中华民族或者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谱系、脉络和结构。聚落考古学或者社会考古学重点在考察某个聚落或者某个区域社会的状况,长于分析社会的复杂化程度,却很难宏观把握各大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很难洞悉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这也正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当西方明显发生了由所谓物质文化史研究向社会考古的转型,而中国考古仍然执着于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的主要原因。
20世纪前叶,安特生、李济、梁思永、吴金鼎、尹达等对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来龙去脉和相互关系的讨论,虽然涉及的时空范围有限,但着眼点已在探索整个中华文化的始源问题。五六十年代,随着黄河流域考古材料的急剧增多,出现了“黄河流域中心论”或者“中原中心论”。1959年,安志敏就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认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推动和影响了邻近地区的古代文化”“黄河中下游一直是古代文明的中心”。石兴邦有类似认识。1962年,夏鼐也说“黄河流域是我国上古时代文明的中心”。1965年,苏秉琦更具体指出,仰韶文化时期“一方面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核心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把原来关系比较疏远的江淮河汉之间的诸原始文化联系起来”。这些论述或许有不成熟之处,但都是对中国考古学文化整体谱系和结构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了消解极端的中原中心论,充分认识各地区文化自身的发展演变脉络,苏秉琦等提出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学说,将全国大部地区划分为六个大文化区,强调在每个文化区内划分考古学文化及地方类型,并考察这些文化、类型的发展演变和相互关系。虽然是以分区为基础的学说,但六区的划分本身着眼全国,也关注区域之间的文化关系。区系类型学说影响巨大,对迄今为止的中国考古学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据此基本搭建了全国范围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分期年代框架和考古学文化谱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对全国范围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张光直提出大约距今6000年以后,由于各区域文化的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严文明提出史前中国有着“重瓣花朵式格局”,奠定了现代多民族统一中国的最早基础。两人的观点有一定区别,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中的各文化互相“平等”,而严文明的“重瓣花朵式格局”是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形象表达。不过总体而言,两人认识还是很相似,即都认为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秦汉以后“中国”或者现代中国基本格局的雏形。21世纪以后,赵辉还有关于“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的论述,则进一步提出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概念,论证了有中心有主体的多支一体的早期中国文化结构,梳理了其跌宕起伏的连续发展过程。
(摘编自韩建业《中国特色考古学的主要内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时空范围有限,所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黄河流域中心论”或者“中原中心论”观点是不成熟的,也是极端的。
B.区系类型学说的提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作为本土化的文化历史考古,主要研究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
C.考古界利用柴尔德考古学文化概念,利用考古学文化、文化谱系或文化因素“追迹三代”,来探讨夏商周文化。
D.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和西方考古没有同步转型是因为聚落考古学长于分析社会的复杂化程度,很难有宏观视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考古界对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来龙去脉和相互关系的讨论,体现了对中国考古学文化整体谱系和结构的认识。
B.苏秉琦一方面坚持中原中心论,另一方面也关注区域之间的原始文化联系,这是他对中华文化始源的认识,体现了其观点的先进性。
C.区系类型学说影响巨大,指导作用明显,源于其强调划分文化区的考古学文化及地方类型,且着眼全国,关注区域之间的文化关系。
D.对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张光直认为各文化平等交流,严文明则认为是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两者都是对早期“中国”的认知。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聚落考古学研究的一项是(3分)
A.严文明从姜寨入手,分析仰韶文化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
B.夏鼐认为中国文明可以从殷墟向上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虽有外来影响,但起源是独立的。
C.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实证了晚商历史,摧毁了“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谬论。
D.白寿彝认为仰韶文化后期对应炎黄时期,龙山时代对应尧舜禹时期。
4.材料二论证的严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
5.依据材料一,给“文化历史考古”下一个准确定义,并分析材料二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证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的。(4分)
答
1.B
2.B
3.A
4.①论证结构严谨。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以考古学文化谱系梳理方法揭示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始终是中国考古学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考古学的主流。然后按时间脉络梳理论证观点。(1分)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无论是“黄河流域中心论”“中原中心论”,还是“中国相互作用圈”“重瓣花朵式格局”等,都能恰切地论证分论点,进而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1分)③大量引用学者的观点或结论,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也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1分)④用语准确精练。比如“主要”“或许”“还是很相似”等语句使表达恰当,有分寸。(1分)
5.定义:所谓文化历史考古,是始自德国历史语言学家科西纳,由柴尔德发扬光大的通过追溯考古学物质文化以定义“文化圈”,进而寻找古代民族来龙去脉的研究方法。(2分)
①对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来龙去脉和相互关系的讨论,着眼于探索整个中华文化的始源问题。②根据区系类型学说搭建了全国范围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分期年代框架和考古学文化谱系。③“中国相互作用圈”和“重瓣花朵式格局”都认为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秦汉以后“中国”或者现代中国基本格局的雏形。④“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的论述提出了早期中国文化圈概念,认为早期中国文化结构是有中心、有主体的多支一体结构。(2分)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所谓文化历史考古,是以考古学物质文化定义“文化圈”,在有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所谓文化历史考古,是以考古学物质文化定义“文化圈”,在有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