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10 02:12:44 阅读: 评论:0

观雨①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②。 【注】①此诗写于1130年夏,抗金形势略有好转。诗人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阳,此时正住在贞牟山上。②洗甲兵: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是洗濯甲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点明诗人的处境,因国破家亡而颠沛流离,寓居异乡。 B.第四句“送”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词句明净,意蕴丰富。 C.诗歌渲染了用来时和雨后的气势,视听结合,描绘山中暴雨壮阔之景。 D.尾联化用杜甫的诗句,并用典,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的爱国情怀。 16、本诗被称为“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最主要的原因是巧妙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请你结合前两联,谈谈诗歌运用这一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 15、C.“雨后”错,诗歌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渲染了雨前和雨中的气势,没有写雨后。 16、“阴晴”“云”“雨”一语双关,既是自然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整个国家风云翻涌、颠覆播迁的形势。表面虽然写的是自然云雨,但却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关注。 简析 诗首联点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态行为;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尾联用典,写观雨感受,表现对抗金胜利的渴望。该诗虽然写的是雨景,但却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关注。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2:1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b92e3b421dfb6a1acafec315a63a836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阅读答案.pdf

标签:不解   答案   龙钟   观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