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提出“诗界革命”,主张“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还试图
更新时间:2023-06-29 12:53:33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提出“诗界革命”,主张“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还试图通过对诗歌、小说文体的改良,架起由艺术实践通向社会实践的桥梁,达到“新民”“新人”的目的。但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很多人发现“新语句”和“古风格”难以兼顾,因为“新语句”不仅涉及新名词,还涉及新句式、新意象、新思维、新观念。其中,新思维和新观念尤为重要,如果不能树立新思维、新观念,即便使用再多“新句式”,创造再多“新意象”,也很难创作出“新语句”,更难创造出“新意境”。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由于当时很多创作者没有完全树立起新思维、新观念,所以“诗界革命”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于今天的诗歌界而言,百年前的“诗界革命”仍有借鉴意义。诗人不仅是诗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之一。从“高原”迈向“高峰”,不仅取决于诗人个体的水平、能力、见识,也与一个时代诗人群体整体的精神标高有莫大的关系。新时代的中国诗歌界要想再现群星璀璨、佳作涌现的生动局面,应该在整体境界上先有一个大的提升。
境界是什么?我们不妨从唐诗宋词这些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中寻找答案。比如,宋词的高峰是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一批伟大诗人共同创造出来的。这些诗人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成就卓然,也在现实中建功立业,勇于承担各自的历史使命,是“写实家亦理想家”的典范。“写实家亦理想家”意味着既要立足现实、掌握规律,还要合乎自然、合乎大道,又要“邻于理想”,敢于大胆构思畅想,这就是境界。
简言之,境界在境外,不在境内,也就是说,诗歌创作要突破诗歌界自己的小圈子,走向历史、国家、社会的大天地,要将对诗歌艺术的“小追求”融入对家国情怀的“大追求”,比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就是突破现实局限、勇于创造“境外之境”的典范。
(摘编自宋湘绮《诗歌须从“小我书写”走向“大我书写”》)
材料二:
新时代的中国诗歌强调民族性和人民性,强调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更有着不一般的现实意义。诗是语言的艺术。诗的语言比任何文学样式更精辟,更凝炼,更有感情,更有境界,更富哲思。古人讲究炼字,炼句,炼意;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讲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讲究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无论翻来覆去怎么变,只要诗人心中以人民大众为中心,必能让读者读出诗意,纵使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必能思而得之,引发共鸣。
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人民群众中藏龙卧虎,潜藏着各类人才,比如早先的木匠齐白石,最终成了世界级国画大师;当然不乏诗人,比如原先的普通青年女工舒婷,终于成了当代很受读者喜爱的著名诗人。他们都不是贵族,不是小众,而是不折不扣的大众,谁也不能闭着眼睛不承认《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高雅的精品。宽泛一点说,纵使被人推崇后来成了诗仙、诗圣的李白、杜甫,也何尝是贵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是典型的流浪诗人,全国山川几乎都可以觅到他浪迹的诗踪;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没有任过府以上之职,对底层百姓的困苦耿耿于心,方能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三吏”“三别”等代代盛传不衰的诗篇。
诗属人民大众,诗歌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事业。从《诗经》起,千百年来诗歌一直是属于平民百姓的。中国自古有诗国之称,历来百姓人家对孩子都重诗教,孩提时代便能背诵许多诗词,比如教孩子爱惜粮食吃饭不掉饭粒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歌伴着人的成长、陶冶人的情操,都有很显著的效应,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一直活在人民口头。写这些诗的诗人许多均是无官无职的平民大众。新时代需要有更多接地气高质量的精品活在人民口头。
新时代中国诗歌要健康发展,必须深入剖析、研究诗坛现状,一定要让失控的诗坛有序地回归人民大众。诗人是人民中一分子,责无旁贷关心时代进步,关心社会发展,关心人民疾苦,也就是应具有“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才能写出有很高境界和情趣的诗来。诗可以流派纷呈百花齐放,但不能小众化,不能将诗困死在小圈子里孤芳自赏。不应无视大众,不应否定生活中涌现的大众诗歌,我觉得网络诗歌也许正是未来繁荣大众诗歌的契机,关键在于正确引导。
诗应该是生活底蕴和时代精神的感悟。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能心灵与心灵对话,才能有社会的和谐、诗美的共享,最终潜移默化,培德铸魂。
(摘编自黄东成《新时代中国诗歌属于人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先生主张的“诗界革命”,其立足点是艺术实践,最终目的是带动社会实践,培养“新民”“新人”。
B.诗歌创作从“高原”发展到“高峰”的主要参照是某时期诗人群体的整体精神标高,而不是诗人的个体水平。
C.与小说、散文、戏剧等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语言在精辟、凝炼、感情、境界和哲思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D.诗歌不是少数人的事业,平民大众也可读诗写诗,新时代需要有更多表现当代生活的接地气的诗歌精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如果没有新思维和新观念,就难以创作出新语句和新意境,这正是“诗界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B.诗歌应该充分表现人民大众对生活底蕴和时代精神的感悟,唯有如此,诗歌才能潜移默化,培德铸魂。
C.两则材料都阐述了诗歌和境界的关系问题,材料一强调诗人要有大境界,材料二强调诗歌要有人民性。
D.两则材料都批评了诗歌创作局限于小圈子的现象,这一现象或指诗歌的“小追求”,或指诗人的小众化。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亲自参与农村劳动,用诗歌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并提出了“靡王税”的理想社会。
B.“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诗人韩东曾主张,只有在排除政治、文化、历史这三大“动物”之后,中国的诗歌创作才真正开始。
D.《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是大地和劳动者的象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为什么新时代的中国诗歌要健康发展,再现辉煌,就要强调民族性和人民性?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答
1.B.“主要参照是某时期诗人群体的整体精神标高,而不是诗人的个体水平”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从‘高原’迈向‘高峰’,不仅取决于诗人个体的水平、能力、见识,也与一个时代诗人群体整体的精神标高有莫大的关系”可知,原文要表达的是影响诗歌创作从“高原”发展到“高峰”的因素,而不是对诗歌创作是否从“高原”发展到“高峰”的判断。
故选B。
2.D .“两则材料都批评了诗歌创作局限于小圈子的现象”错,两则材料只是提及要突破诗歌界自己的小圈子,并没有对诗歌创作局限于小圈子的现象进行批评。
3.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A.“用诗歌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并提出了‘靡王税’的理想社会”可以证明诗歌的人民性。
B.“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可以证明诗歌的人民性。
C.诗人韩东主张,诗歌和历史真实及客观实体的所有环境隔离开来,因而不具有人民性。
D.“是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是大地和劳动者的象征”可以证明诗歌的人民性。
故选C。
4.①首先通过分析梁启超提出的“诗界革命”未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来强调新思维、新观念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
②然后指出“诗界革命”对新时代中国诗歌的借鉴意义:应该大大提升诗人群体的整体境界。
③接着列举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伟大诗人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境界”。
④最后指出“境界在境外”,强调诗歌须从“小我书写”走向“大我书写”。
5.①民族性:从历史经验来看,新时代中国诗歌要健康发展,再现辉煌,就需要大大提升诗人群体的整体境界,而提升诗人群体的整体境界,就必须将对家国情怀的“大追求”融入到诗歌创作中,所以要强调民族性。
②人民性:中国民众历来重视诗教,很多有成就的诗人本身就来自于平民大众。无论时代和诗歌创作手法怎样变化,只有心中有人民,诗人才能创作出引人共鸣的作品,从而带来诗歌创作的繁荣。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提出“诗界革命”,主张“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还试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提出“诗界革命”,主张“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还试图.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