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最新欧洲西部教案的课后反思(4篇)

更新时间:2023-04-23 15:28:11 阅读: 评论:0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欧洲西部教案的课后反思篇一

1、整节课给人予感性的认知,思路构架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步步为营,让人觉得整节课的过程很踏实。

2、学生活动充分、高效。

整节课学生在以"旅游"为主题的活动中,通过读图、讨论探究等一步一步地解决"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参与面广,积极主动,活动充分,特别是效率高,在短短40分钟内,学生生基本掌握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内容。

3、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运用得恰到好处。课件制作精美、清晰。色彩搭配巧妙,能够成功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让学生在绚丽多彩的课件中体验欧洲优美的旅游特色。

4、教师表情丰富且亲切,给学生于感染力。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能激励学生的好学新,是的学生有自信和浓厚的兴趣。

当然通过教学实践我也认识到本节课的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1、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不足。

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广泛参与,但由于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不足,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参与教学的困难很大,由此出现了一小部分孩子仅仅是"看热闹",教学效果不好。

改进措施: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2、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且没有及时的给学生讲解相对应的知识点。

欧洲西部教案的课后反思篇二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认识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了解掌握欧洲西部工农业的特点和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教学思路上,通过开展学生旅游路线的设计和展示、学生互评、小组竞赛等学生活动来组织教学,将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增强合作和团结精神,体现了新教材中以学生活动贯穿教学的思路,符合新课标当中提出的"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初中的地理教学要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多结合生活,采取情景教学。

2、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要紧凑有序,利于调控。

3、开展学生活动应适当,不要为了活动而搞活动,应该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手段,把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来落实相关的知识点。

4、课堂问题设计要明确,要能起到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思考的作用。

欧洲西部教案的课后反思篇三

《欧洲西部》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中选取东半球的国家之一。欧洲西部虽然与我国同在东半球,但地域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方面却各具特色,尤其是欧洲西部是快速发展的发达国家集中地区之一,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所以本节课紧紧围绕欧洲西部和我国的区域差异,重点讨论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本节课依然采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结合在备课和听课过程中学习的经验,改进了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以独学和群学为主,学生共分五组,每组6人,学生在群学过程中能充分展现小组合作的精神,对于本课的基本内容能够通过独学和讨论基本掌握。对于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师生共同研究讨论解决,突破难点。第二课时以展示为主,各小组通过抽签确定了本组展示的内容,并利用课余时间准备和查找资料,课上进行组内小展示,后分组进行班级的大展示,展示后及时评价。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渗透,三维目标落实的不好。

2、展示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不足。本节课设置的`五个展示单元,分别是:“指图介绍欧洲西部的位置特点和其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指图说明欧洲西部的地形和地势特点,以及其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说明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本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超级导游”、“美厨工坊”,问题提出的不够明确,指向性不强,学生在讨论展示时问题较多。

3、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够详细,所以在展示过程中问题较多,效果不好。

4、学生发现问题和质疑问题的能力不足,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学生扮演了听众的角色,却没有发挥评委的角色,环节中脱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研究教材,研究课改,改进评价方式,改进课堂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

欧洲西部教案的课后反思篇四

今天,我在我们综合组就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学法指导上了一节研讨课,通过我们组成员的评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节课的一些想法谈一谈:

1、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性比较好,回答问题积极,每位同学都想急着回答问题,能给他们组加分。充分体现了小组评价的制度,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都的兴趣和信心。

2、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地图,直观且一目了然,能够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中,尤其表现在后面对知识巩固的环节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通过对比我国和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差异导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易于增加感性认识并逐步理解欧洲为何畜牧业发达。

4、板书设计尽量做到精简且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1、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对比中应提问再细化,并注重引导从沿海向内陆海洋性在减弱,大陆性在增强。

2、个别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应该采取更好的方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3、课堂小结时,可结合板书突出重点,再次点题。

本文发布于:2023-04-23 15: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af5ff8ffe482605e906b5a495a63926f.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新欧洲西部教案的课后反思(4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新欧洲西部教案的课后反思(4篇).pdf

标签:欧洲   课后   教案   西部   最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